书城文化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1123200000072

第72章 七月社 希望社发生机制和运作史研究的创新之作

七月社、希望社发生机制和运作史研究的创新之作——读周燕芬《因缘际会》

张学义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的研究,近年来开始显现出新的突破和成绩。这是现代文学研究中一个有新意、有挑战、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由于研究的重点偏重于人事,把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到现代文学最原初的起点——个人的文学活动,使得文学史上某一文学社团的形成、流转、活动、作用等得到细致和深层次的揭示、诠释。这对以往的偏重于文学流派研究,是一个有效的修正和完善。西北大学周燕芬教授的《因缘际会》(武汉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是对现代文学史上以胡风为中心的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文学社团研究的创新之作。

一、全面系统地勾勒出社团的起承转合

无疑,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的文学社团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成就,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多年来,有关的研究并未停歇。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胡风集团冤案的平反,相关的研究逐步提升并持续活跃,最终,大家注意的焦点多集中在胡风身上。但是,对胡风的研究无法全面说明七月社、希望社及其相关文学社团的发生运转和整体风貌,而对文学社团的整体把握又是文学研究中新鲜而重要的一翼。在《因缘际会》中,首次完成了对凝结了胡风巨大心血的七月社、希望社等文学社团的历时发生和运演过程。周著从“左联”及其内部斗争入手,指出:“左联”“名义上的作家团体和实际上的政党或者第二党构成一种矛盾或悖论,是左联内部矛盾的发生和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逐渐盛行的必然原因”(6页)。于是,“左联”内部形成了雪峰派、胡风派和鲁迅派。但是,在这三个所谓的“派”之外,还有一个周扬派。“两个口号论争”使“左联”的内部斗争白热化,而鲁迅的去世,加速了“左联”队伍的解体。抗战烽火的纷起,催生着新的文学社团的诞生。

周著在第2章和第3章翔实展现了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社团的背景、来由与流变、同人队伍、社团特征、社团活动、个人关联等,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是该著最有分量的部分。在这里,周著让我们明白了鲁迅逝世给左翼文坛形成的空白、胡风等作家受到的冷遇、排挤和创办新的文学刊物的迫切需要的情势。就文学社团的根本特质而言,周著第2章第3节的“七月社的构成形式与社团特征”和第3章第5节的“希望社社团特征以及摩擦与对抗的产生”是最重要的两节内容,既是对社团特征的深度揭示,也是首次对这两个主要社团以社团研究的诸要素条理化的探究和揭示,从而把七月、希望等文学社团研究和以往偏重于文学流派研究的做法区别开来,凸显出周著的文学社团研究的特征。就以七月社为例——

七月社的组织形式:《七月》杂志(107页);

七月社的纲领性文献:胡风的《七月》杂志的发刊词(107页);

七月社的特征:既开放又集中(109页);

七月社的精神特征:坚持五四新文学路向,配合抗战的现实需要(112页);

七月社形成的关键因素:鲁迅的思想精神(116页);

七月社的成型:以鲁迅和胡风为之奋斗的新文学为共同追求,相互激励而结为一体的作家群(117页);

七月社文学追求的精神纽带:主观战斗精神(129页);

七月社的艺术风格:时代的激情、现实的忧患、作家的忧郁、笔触的疾厉、色彩的浓烈(129页)。

另外,周著的全面性在于,从七月等社团的产生背景、产生机缘、中间的转换与终结,乃至作为胡风集团分子的遭遇,都在纵横交错的叙述中得到有始有终的展现。七月等文学社团的发展变化轨迹,因此得以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拓展了胡风研究

胡风研究,就是以胡风为研究对象展开的全部研究活动。当然,研究界把胡风研究主要集中在围绕胡风的创作、文艺思想、文艺活动而展开,也合乎情理。但是,就目前胡风研究的主要趋势看,大约主要表现为:一,有关资料的搜求和汇集;二、围绕胡风事件的回忆和申说;三、胡风文艺理论的研究;四、胡风知识分子命运的研究。周著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之一,而这套书系所追求的,正是见于在文学研究中以往只重视文学流派的研究而轻视了社团研究的现状而着力于“研究文学社团的兴衰聚散”,其“重点在人事”。周著正符合这样的学术研究设计。

如果说陈思和、南帆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已经以出版了15部著作的成就显示出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价值的话,周著对于胡风研究而言同样具有其拓展的意义。陈思和先生对现代文学社团大致从4个方面来划分:一是传统文人社团形式;二是依托现代知识分子公共空间的社团形式;三是以同人刊物为核心聚集作家的形式;四是文人小团体的形式。依此来看,周著所研究的七月、希望等文学社团,正属于第三种类型,即“以同人刊物为核心聚集作家的形式”。周著拓展的意义在于:一、第一次把胡风稳妥而恰当地放置在“七月”、“平原诗社”、“诗垦地”、“七月文丛”、“希望”等文学河流里来作纵向的勾勒和考察;二、把胡风的文学社团和后来的“胡风集团”第一次从文化演变的角度联系起来,从而看取胡风等作家文人的存在方式。这一点,又超出了“以同人刊物为核心聚集作家”的概括范围,也因此显示出胡风命运的悲壮及其可贵的品格。

三、初步建构起相关的学术研究框架

现代文学社团研究还是一个尚待大加开掘的文学研究领域。由于诸多原因,还有许多困难横亘在研究者面前,以胡风为核心人物的七月、希望等文学社团研究也是这样,诸如有的资料难以搜求,有的资料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有的话还不能说,有的事情还不方便下断语。但有了这个研究,毕竟开了一个好头。

周著的三个“附录”很值得称道。作为附录一的“参考资料”,详尽开列出周著的资料来源。作为附录二的“相关期刊和丛书目录”,向读者全面展示了有关七月、希望等多种过往的文学事实的目录索引。作为附录三的“胡风相关社团编年大事记”,为读者捋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这些看似单调枯燥的“附录”,正是学术研究之功力的绝好体现,也是研究者面对研究对象心存敬畏、认真劳作的结晶,还是着手研究开辟新境的基础,更是有益于后来者接力于新的学术起程的真实助推。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准确理解,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也就是说,“中国”是空间概括,“现代”是时间上的概念,“文学社团”是包涵着一切文学品种的文学大家族里所形成和存在过的文学社团。这样看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研究任务,非常艰巨而且光荣。艰巨,是其研究任务非常之巨大和繁多;光荣,是按照这样的内涵理解,目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的局限性有望得到新的突破,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的面貌将得到大的改观。试想,在现代中国这样一个时空下,所有的文学社团都纳入研究者的视野的时候,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新格局将被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中国现代文学在这样的研究视角下,将是一个更符合历史真实的文学景观。这将是一个巨大而迷人的文学建筑。周燕芬教授以《因缘际会》的著述,奉献出自己的真诚的建设性劳动。

(作者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