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曜经》上说:太子渐渐长大了。一天,他请求父王,想和大臣们一起去城外的农村看一看。父王同意了。他们便来到一个村落。首先映入太子眼帘的是骄阳下农民在田野里辛苦耕作的情景。在翻松的新土上,他又看到蠕动的小虫,一只螳螂跳过来,立即把小虫啄食了,这时树上又飞下一只黄鹂来捕捉螳螂,而天空中的老鹰又虎视眈眈地盯着黄鹂……太子看到这些情景,便生起无限慈悲之心,他哀叹世间有那么多的苦难,众生是那么可怜,他们互相吞食,没有一点儿安全感。人的寿命很短暂,忧患、恐惧等烦恼却又时常伴随着人们,又何况人命无常,年景难测,就是到了来世,情况依然如此。痛苦烦恼,说也说不完,日月轮回,生死轮回,人们生生不息,痛苦始终伴随。太子边走边想,看见园中有棵阎浮树,枝繁叶茂,太子就在这棵树下盘腿而坐,静心思索,进入禅定。这时有五百神仙在天空中飞行,经过太子上空,看到太子禅定,就都飘落地下,仔细观看这一转世菩萨静坐修行的情景:只见阳光照在树上,阎浮树的树枝低垂下来为太子遮阳,四周的树木都躬身向菩萨敬礼。大臣们看到这种场景,急忙报告净饭王。净饭王随即来到树下,他看见太子威严而又吉祥的神态,就说了一段偈语:“如火在山顶,如月在众星。现身树下禅,威光无不照。其初生之时,身自坐禅思。其身威神光,明彻普遍照。十方诸天人,因是得济度。”说完,就同太子一起返回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