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年之痒
1218900000007

第7章 社会(7)

不能不正视的社会鸿沟

杭州出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开跑车的年轻人,撞死了一个出身浙江大学的路人。跑车、富家子和浙大学生,这几个带有刺激意味的符号片段,已经足以掀动一场网络风潮。接着,又有传说,撞死人的富家子,出事之后,有说有笑。只是根据在网上流传的现场照片,我尚难证实这一点。对于事故本事,由于信息不完全,我无法作出进一步的判断,但是,这个事故所反映出来的另一个问题,倒是令人忧虑。

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凡是好车出事,往往会出现很大的麻烦,宝马车麻烦最大,其次是奔驰车和凌志车。网上经常会爆出“宝马男”或者“宝马女”的劣迹,大多都是交通事故,甚至是一些轻微的刮蹭,而激起网民愤怒的,无一例外是刮蹭者骄横的态度。即使没有事故,好车被人划痕,扎胎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必须承认,我们的社会,已然出现了一个很深的鸿沟,所谓的好车,仅仅是鸿沟的象征,代表着有权有钱的人。而这样的人,则被那些开不起好车的人,挤公车的人,只能用两脚走路的人所嫉视。这种现象,被一些人说成是仇富。

的确,我们现在的社会,的确存在仇富的现象,不止仇富,而且仇官。凡是富且贵者,都在被仇之列。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责怪发出仇恨的弱势一方,意义其实不大。嫉妒心人人有之,任何社会都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适度的嫉妒也是一种促人上进的动力,嫉妒别人比自己好,才能促使自己努力,赶上超过别人。当然,恶性的嫉妒,也容易导致绝望,绝望是毁灭源头,一旦嫉妒变成了绝望,愤怒,就可能产生“与汝皆亡”的冲动。

一般来说,产出这种恶性嫉妒的原因,不是富贵本身,而是富贵背后的不公。就像赛跑一样,如果起跑线一致,跑道一样,失败者即使心有不甘,也只能认账。但是如果他们发现有人中间坐了一段车,或者吃了兴奋剂,那就不一样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转型时期,富贵背后的不公,是大量存在的。民众中关于这种不公的认知,具有传染性,很快会殃及所有富贵人,无论这些人当初发财,是否存在权钱交易的问题。

跟仇富仇官现象并存的是,我们的社会,炫富、炫贵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有钱要臭显,有权有势更要臭显,甚至通过特殊渠道拿到一张稀有的门票,都会拿出来显摆。显摆自己的本事,显摆自己的财富,显摆自己的权力。开好车本身,也是一种炫耀,开跑车在城市里飙车,则是炫耀中的炫耀。即使自己不炫耀,自己的子弟也会炫耀。无疑,这种炫耀,使得民众的仇富仇官心理,更加激化,激化到只要碰上好车,就一律侧目而视。

因此,要想使这种社会的鸿沟被削平一点儿,当然最要紧的,是尽量在制度上突出公平二字,免得不公平戕害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已经富起来的人,握有权势之人,要尽可能保持低调,不要以富贵骄人,同时教育子弟不要富贵骄人。更重要的是,先富贵起来的人,要对社会有所回馈,对弱势有所帮助。历史上,中国社会一向是士大夫和农民并存,士大夫握有政治和文化权力,也大体上过得比农民要富足、体面。但是,凡是士大夫,都有义务为社区做公益,不仅要张罗修桥补路,兴修水利,而且要担负救难济贫的责任,通过这种行为,赢得社会的尊重。凡是不做公益的富人,都不被列入乡绅的行列,为乡里所不齿。现在的社会,虽然说富贵者也有积极参与公益之辈,但是,总的说来,尤其是那些有权者,公益心还是相当淡薄,利用权力为自家造福劲头大,为民造福的心气小。

社会有贫富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出现不仅物质而且心理上的社会鸿沟,却非国家社会之福,尤其非富贵者之福,若要填平鸿沟,需要出大力气的,还是强势的一方,强势的一方不作为,最后遭殃的,还是他们自己。

社会应该给向善者一个机会

小时候,读鲁迅的书,最喜欢的小说,是《孤独者》。主人公是位善良的甘愿给房东的孩子当牛做马的青年人,当他坚持自己的理想的时候,连活下去都难,一旦他躬行了他所讨厌的一切,地位、尊严、金钱都来了。可是,身被荣华的他,却痛苦到了极点,吐血而亡,在人世间,没留下—点儿痕迹。

后来,在我的生活中,居然出现了一个活的魏连殳,确切地说,是半个魏连殳。那是我的一个学生,毕业后也做了老师。他跟我说,最初做老师,打算跟您一样,做一个好老师,处处比着你来。结果,处处碰壁,头破血流,后来,躬行了先前所讨厌的一切,处境陡然好转,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副教授了,而且还成了学官——副处长。跟魏连殳不一样的是此时的他,很享受他的处境。直到今天,这样的年轻老师,还不断地冒出来,前几天,还有位山西大学的老师,用同样的难题,问我该怎么办。

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说是西安有位做过小姐的女人,用皮肉生涯挣来的钱,买了一辆汽车,考了驾照,改行做出租车司机为生,但是,却被某机关判定车是非法所得遭到没收,打官司又输了,最后,该女子只能愤而自杀。事实上,如果不自杀的话,社会给她留的路,似乎只有继续重操旧业,再做冯妇。

这个消息令人唏嘘,可是,在我们的世界上,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还有许多。人家告诉我,许多做小姐的人,最大理想,就是挣点儿钱,日后开个小店,正经过日子。可是,这样的理想,基本上都难以实现,回到家乡开店的女人们,马上就会发现,这条路非常难走,不是不挣钱,就是被各种名目的勒索弄得破了产。要想活下去,而且活得舒服一点儿,还得重操旧业。据说,很多小姐,已经调整了人生方向,把开小店改成了做老鸨。

尽管世风日下,社会风气不佳,但是依然有很多年轻人,在走出校门之初,满怀理想,具有向善之心,可是,不仅社会的现实总是在向反方向教训他们,连我们的权力机构,也一样向反方面引导。各色人等在修正学生们的天真幼稚的同时,也把他们的善良和理想给一并废掉了。那些坚持不肯同流合污的人,总是毫无例外地遭致一次次的打击,直至他们心灰意冷,随波逐流而后止。看着一个又一个过早成熟老练而且世故圆滑的昔日学生,一步步躬行着你在学校里所教导的反向的一切,总觉得自己超级的失败。

眼下,这种失败,已经提前来到了学校。一些学生,一入学家长就会告诉他们,不要听老师的,也没什么可学的,踏实地搞好关系,多跟领导走动走动,比什么都强。因此,每次去学校,都可以看到几个成天泡在学院办公室的人,这些都属于按他们那世故老练的家长的既定方针办的人,而且可以预料,这样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这种操练加上家长的出血奉献,前景肯定不错。

我一直相信,教学生向善,认真做人,认真做事,对学生个人,社会,对国家都有利,但是,社会,包括社会上的权力部门,却严酷一次次将我们这些迂夫子的努力,化为乌有,不是导人向善,而是驱人为恶。

从养狗办到“委员”

郑州养狗办出事了,被人发现拿狗钱不办狗事,收了大笔养狗人的钱,不知去向。市民的一只宠物狗,办狗证、打一针加一条狗链子,不过几十元的成本,可是,每年养狗办却要收取养狗人600元。多出来的钱,说是管理费,但却什么事都不管,事实上也管不了。真要管的话,养狗办得大幅度扩军,每个街道,每个居民小区设置一个。如果真的这么办的话,市民养狗要交的费用,就会达到天价。

为什么会有养狗办这种机构?估计国务院编制办公室正式编制里,肯定没有这种搞笑的机构设置。我想,也许属于一种临时机构,专门为了管理宠物犬而设置的。但是,猫也是宠物,为什么不设一个养猫办?而且还有人把各种老鼠作宠物的,还有养乌龟、养蟒蛇的,放出来,似乎也有些危险性,为什么不专门设养鼠办、养蛇办?这说明,我们的地方政府,在增设机构方面,还算有所节制,否则,单宠物系列的办公室,就可以设上一长列。

我们知道,但凡叫个官僚机构,增设附加机构的兴致都很大。因为常设机构开办一段时间,大家就疲了,该办的事,死活都办不了。即使勉强办了,也拖到你半死。长官想要整顿,多半是徒劳,越整顿越疲沓。没办法,聪明的长官只好在正式机构之外,添设一个临时机构,即今日我们所谓的办公室。在宋朝,这样办公室被称为“院”。明明有六部,但每个部背后都有几个院。比如吏部,就有审官东院、审官西院、三班院、流内铨四个附设机构。时间一长,连附设机构都不干事了,就再添设外院。机构加的越多,养的官就越多,吃官饭的也就越多。马克斯·韦伯说,在中国,最保险,也获利最丰的职业是做官。说的对,但还应该补充一句,做官,也是个会不断自行膨胀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