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1225300000019

第19章 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1)

——父母引导孩子学习的策略

学习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很多父母所关注的重点,也是很多父母头疼的重要问题。本章为父母朋友们介绍一些引导孩子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创造读书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读书环境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好的读书环境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习惯。

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的做法无疑是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引导孟子的读书兴趣。

在孟子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孟子一直由母亲一个人带着。有一次,孟母带着孟子住在了墓地附近,孟子就和邻居的孩子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嚎哭的样子,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后,皱眉说道:“不行!不能让我的孩子在这里住了。”

于是,孟母带着孟子搬到了集市附近,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着商人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又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看到这一幕又皱眉了,说:“这里也不是我的孩子适合住的地方。”

于是,孟母带着孟子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变得守规矩、懂礼貌、喜欢读书。孟母说:“这才是真正可以让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他们在学校附近定居。

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同时也说明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而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情绪、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一个适宜的学习空间。孩子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1.硬环境

在家里,父母要给孩子“分封”一隅之地,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进行一些适当的布置,为孩子构建一个“学习的城堡”,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书桌要整洁,物品安放有序,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很大的帮助。书桌前面的墙上,最好贴上孩子喜欢的图画,给孩子一份温馨的感觉。

2.软环境

父母要注意手机的铃声不要吵到孩子学习,父母之间的关系要和睦,尽量不吵架,更不能当着孩子吵架。对于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父母要尽量满足,要关心孩子,时常嘘寒问暖,让孩子体会到爱,给孩子学习的动力。

此外,父母经常读书,对孩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言传身教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有这样一个孩子,因为家里地方小,父母把一间房用来放杂物,一间当做卧室,客厅里放着一台电脑,电视放在了卧室。孩子当时应该只有五六岁。

晚上孩子放学回家学习,爸爸在客厅里用电脑玩游戏,妈妈在卧室里看电视。孩子回家不是在客厅就是在卧室看书,连一张最基本的桌子都没有,还不被允许去杂物室看,因为父母怕孩子玩。但是,孩子以为父母不关心他,学习总是心不在焉的,成绩也一直平平,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得过且过了。

就这样,这个孩子直到12岁读初中,开始住校了。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漠然,孩子到了初中就开始逃学,去校外的网吧玩。本来很聪明的一个孩子,本来在父母眼里一直很乖的一个孩子,就这样,慢慢地成为“问题少年”。这个时候父母才开始着急。他们一直以为对孩子小时候不要管那么严,孩子大了自己就会学习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都像一张白纸,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是一生的影响。比如说,家长许诺了孩子,就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不然就会给孩子留下不诚实、说话不算数的印象。父母连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就更没资格要求孩子了,即使要求孩子,孩子也难免有抵触心理。作为家长,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活泼、愉悦、和睦的家庭环境。比如:孩子的家长如果爱干净,每天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在家自然也会保持这样一个环境,在学校也会努力保持教室、学校的环境整洁。父母平时的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一个言传身教的影响。

此外,尽量让孩子的学习环境每隔一段时间变化一下,比如,变变颜色、换一张壁画等,这样既减轻了孩子对单调环境的厌倦感,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孩子学习情绪也有很大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环境对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首先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保证良好的环境,孩子才会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学习的兴趣,在环境的熏陶下,孩子的兴趣才能慢慢转化为学习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一点,值得我们做父母的深思。二、磨刀不误砍柴工,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很多父母认为,学习就是学习,哪来那么复杂的方法,让孩子学习的时候孩子好好学习就是了,这也能慢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学习能力。

其实,这些父母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孩子在父母为自己设定的种种条条框框下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更不要说形成学习能力了。很多孩子因为父母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不能承受父母给自己的重压,无法负载父母的期望,只能选择逃避,有的孩子甚至通过自杀来抗议父母。

还有的孩子经常跟父母玩捉迷藏,父母看着他的时候,他就学习,假装一副很认真的样子,等父母一转身,可能孩子就在胡思乱想或者去偷偷地玩游戏。

这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寒心的事情,虽然我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孩子却没有领情。

孩子为什么没有领情呢?

因为孩子对学习根本就没有兴趣,或者说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让本来对学习有兴趣的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

父母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就像上级给下级下达命令一样,孩子可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让孩子学习,孩子偏不学习,即使孩子顺从父母的意思学习,其学习效果也很难有保障。

那么,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呢?我们不妨先看一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沉迷于一种足球游戏,属于电子竞技范畴,父母百般劝解,孩子还是不听,父母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没有多大效果。

父母无奈之下,有一次,只能将其锁在屋子里,孩子从二楼的窗户里跳出来,继续跑到网吧玩,那一次孩子跑得很远,跑到了另一个城市。父母找了很多天,最后还是通过登报才找到孩子。

可怜的父母为了找到孩子都憔悴了,孩子不情愿地跟父母回家了。

后来,这个孩子一直要求父母给自己买一台电脑,父母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一直没有买。开始孩子还只是放学后去网吧,父母知道后只是说几句。后来父母发现几次之后,父亲开始对孩子又打又骂,说孩子玩那东西没出息,其实孩子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处于中上水平,只是没有把心思完全放在学习上罢了。而后来父母的打骂成了家常便饭,孩子玩起来就更肆无忌惮了,对学习自然也就置之不理了。

后来,孩子的父母给孩子买了电脑,孩子看到父母对自己非常重视,尊重自己的兴趣,学习专注,竞然飞跃到班里的前几名,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也很固定,平时放学回家玩1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周末玩得很少,大多是帮父母收拾屋子,父母也夸孩子懂事了。

孩子后来在市里组织的电子竞技比赛中获得冠军,受到很多同龄人的崇拜,不但没有影响学习,学习成绩反而更好了。父母也是从心底为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加尊重孩子的兴趣。

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就像治水,不能光靠堵,还要善于疏导。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某种模式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而应该密切关注孩子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兴趣以及爱好,把握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坚持做到因势利导。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对孩子的学习父母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慢慢来,就像熬汤一样,要微火慢熬,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汤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不妨先针对孩子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让孩子对学习也产生兴趣,这样父母就不会再为孩子的学习发愁了。孩子能够主动学习,才是真正让父母感到欣慰的事情。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有的孩子不爱学习,反而对美术、体育等感兴趣,睿智的父母通过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学习竟然也有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