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1244500000009

第9章 挽救法国的领袖——戴高乐

名人档案

姓名 夏尔·戴高乐

(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

国别 法国

生卒年 1890—1970

出生地 法国里尔市

成就贡献

戴高乐对法国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他在二战中领导法国人民坚持斗争,维护了法国的尊严,也正是他领导战后的法国逐步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英法的纵容妥协,德国长驱直入,绕过法国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攻占了法国的大片领土。1940年6月,巴黎陷落,由贝当组建的法国新政府向德国乞降。就在贝当宣布投降的当天下午,满怀爱国热情的国防部次长戴高乐便携妻子儿女飞往伦敦。从此,与曾是自己恩师的贝当分道扬镳。

刚到伦敦的戴高乐一无所有,他清醒地意识到,要挽救法兰西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和一个值得信赖的组织。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到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室发表了著名的“六·一八”号召:“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决不会熄灭。”号召发出后,不少法国的官兵都前来投奔戴高乐,。很快,戴高乐便组建了一支有七千多人的部队。同时,戴高乐与丘吉尔进行会晤,并取得了丘吉尔的支持。6月底,英国宣布承认戴高乐是“自由法国”的领袖,不承认贝当政府,这无疑给了戴高乐莫大的帮助。戴高乐还组建了“自由法国全国委员会”,它行使政府的职权,很多法国的知名人物都在委员会里供职,这更加大了戴高乐的国际影响力。

在得力助手让·穆兰的努力下,法国国内抵抗组织统一起来,成立了“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并接受戴高乐的领导。

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戴高乐要求让“战斗法国”(1942年7月,“自由法国”改为“战斗法国”)的第二装甲师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8月25日,第二装甲师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巴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戴高乐进入巴黎后,受到了成千上万法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当时法国政局动荡,经济面临崩溃,海外殖民地军人发动暴动,危机不断。戴高乐果断地采取发行公债、冻结工资、法郎贬值等措施振兴经济,又对暴乱军人采用高压政策以稳定政局。戴高乐也渐渐认识到海外殖民地已经成了法国发展沉重的包袱,于是开始寻求解决殖民地问题的办法。1962年7月,法国海外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法国政府便立即承认。甩掉了包袱的法国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并开始谋求在国际社会中大国的地位。

由于法国曾在二战中被德国占领,所以在以后的国际事务处理上,美英苏都把法国排除在外。特别是在法国向美英提出北约组织由美英法三国共同领导的建议被拒绝后,愤怒的戴高乐便与同为“自由世界”的美英进行了斗争。他先下令法国地中海舰队从北约组织中撤出,又回绝了美国在法国布署核武器的要求,同时下令加紧法国核武器的制造。1960年2月法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加重了他与美英叫板的砝码,也加强了法国谋求大国地位的资本。

1960年3月下旬,戴高乐不顾美英的强烈反对,邀请苏联领导人访问法国,又于1964年6月6日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在此期间,法国还两次强硬地回绝了英国提出的加入欧洲共同体的要求,并与德国缔结了条约。1966年2月,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组织。

经过戴高乐的不懈努力,美英苏不再小瞧法国,法国成了国际社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戴高乐本人也成了外交战略家里的杰出人物。

生活故事

1916年,戴高乐上尉在凡尔登战役中负伤被俘,在德国的俘虏营中呆了两年多。两年里,戴高乐写了大量的笔记,为后来写作《敌人内部的倾轧》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一有机会,戴高乐就逃跑,尽管三次都被抓了回来,但倔强的戴高乐从没打消过逃跑的念头,直至被释放回国。

1922年,在法国军事学院学习期间,戴高乐根据自己的战斗经验和当前形势,认识到今后的战争将是以进攻为主的机械化战争。他的这一观点与院长穆瓦朗上校消极防守的主张背道而驰,所以毕业成绩仅仅是“良”。由于成绩不理想,戴高乐毕业后便销声匿迹,专心致志写作《敌人内部的倾轧》一书。终于因此书得到老上司贝当元帅的赏识和提拔,晋升为少校。

戴高乐少校曾多次建议法国高层组建法国自己的机械化部队,但由于职位太低始终没有得到重视。为此,戴高乐十分失望和沮丧,也因此产生了要掌握法兰西命运的念头。

贝当政府投降德国后,戴高乐便在伦敦开始了流亡生活。由于美国还没正式参战,势单力薄的丘吉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与戴高乐联手。但随着美国的参战,丘吉尔与戴高乐之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罗斯福不喜欢也不承认代表法兰西的戴高乐,而每次罗斯福与戴高乐意见不合发生争吵,丘吉尔总是站在罗斯福一边,这使得戴高乐的处境十分尴尬,既要依赖丘吉尔、罗斯福,又要维护法国的尊严与利益。戴高乐在斗争中表现出的不卑不亢,终使罗斯福折服。同时,为了对付同一个敌人,也使美、英、法三国暂时团结在一起。

二战结束后,已经是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并没停止与美、英两个大国的斗争。为了谋求法国的大国地位,戴高乐动用一切手段(特别是外交手段)和力量来与美、英抗争,终于使法国成了处理国际事务中不可轻视的力量,开始跻身世界大国之列。

1940年6月18日下午6时,戴高乐在英国广播公司布什大厦播音室发表“六·一八”号召:

“……这场战争并不局限于我们这个不幸的国家,法国之战没有决定斗争的结局。这是一场世界大战。错误是犯过的……但是,事实仍是,我们来日粉碎敌人所需要的一切依然在世界上存在着。今天我们被机械化实力的无情力量击败了,但是我们还能瞩望未来,更加强大的机械化实力将给我们带来胜利。世界的命运还有待决定。

“我是戴高乐将军,我现在在伦敦,我向目前在英国土地上和将来可能来到英国土地上的持有武器或没有武器的法国官兵发出号召,我向目前在英国土地上和将来可能来到英国土地上的军火工厂的一切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发出号召,请你们和我取得联系。

“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决不会熄灭。”

1927年4月7日,戴高乐因为《敌人内部的倾轧》一书而受到法国军队总监贝当元帅的赏识。为了弥补当初军事学院对戴高乐的“不公平待遇”,贝当元帅决定为戴高乐在军事学院举行一次讲座,并且由贝当元帅亲自主持,这对当时只是上尉的戴高乐来说可是莫大的“宠爱”。讲座过后,戴高乐便晋升为少校。由此不难看出,贝当对戴高乐的军旅生涯的帮助是多么大。后来法国解放后,贝当虽以“叛国罪”被判死刑,但戴高乐亲自签署了特赦令使贝当免于一死,以报答当初的知遇之恩。

戴高乐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在他卸下总统职务之后,他拒绝了政府按规定付给他的费用,自己靠创作所得的稿费度日,同时,也回绝了政府要为他提供住宅的提议,住进了科隆贝的一座教堂里。不但如此,戴高乐还把自己的大部分收入捐献出来,建立一个儿童保健基金。晚年的戴高乐过着清贫,但清闲的日子。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去世时,按他的遗愿,整个葬礼举行得很低调简单,没有乐队奏哀乐,没有人讲话,装殓他的棺木非常简陋,由几个青年农民抬往墓地。

传世名言

他是一位父亲般的长者,一位有时怒不可遏但又能经受长期痛苦与折磨的摩西,领导他的人民从平庸的沙漠走向伟大的高地。

——莫里斯·埃德尔曼

生平大事

1890年11月22日出生。

1913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凡尔登战役中负伤被俘,两年后被释放回国,进入法国军事学院深造。

1921年,戴高乐与伊冯娜·旺德鲁结为伉俪。

1932年,他把自己的讲演稿整理后,编著了《剑刃》一书,时时都以领袖的标准塑造自己。

1940年6月,戴高乐在英国发表了“六·一八”号召,号召法国的抗德志士们坚决与德军战斗到底,并着手组建新的组织和军队。

1941年,戴高乐成立“自由法国委员会”,自任主席。两年后,让·穆兰统一法国国内抵抗组织,并发表声明接受戴高乐的领导。

1944年任法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退出政府。

1958年,法国海外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发生暴乱,戴高乐应邀复出,组建内阁,出任总理。

1959年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1965年连任。

1966年,戴高乐宣布法国撤出北约组织。

1969年,因国内发生危机,戴高乐不得不辞去总统职务。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突发心脏病,在科隆贝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