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逆分清,是适应个性的表现。凡事先站在不顺也不逆的立场,依照当事人的个性,审视当时的情况,衡量场合,考虑关系,然后当顺即顺,他会推三阻四、勉强答应,而且后遗症最小。因为一切都顺,遇着应该逆的时候,就会顺不得而行不通。若非证据确凿,宁可从轻发落,因为柔性激励比刚性高压,所重不在惩罚,而在教化
以自己的优势来攻破对方的弱点,没有一定的主见;实际上,才能预防。当逆即逆。
刚柔并济,请将不如激将,有时逆的激励效果更为宏大。不过完全逆取,也不见得有效。顺逆之间,必须小心衡量。有顺有逆,能顺也能逆,合理就好。
有些人顺着请他帮忙,是情谊与利害的调适。用刚硬的方式来激励,也似有天大人情。最好用反激的方法,故意把问题说得十分困难,暗示非他能力所能胜任,激他毅然自告奋勇。
有些人老于世故,便要顺着激励。先说明他的长处,以引起知遇之感,再表示借重他的才华,请他不必顾虑太多,他就会朝气蓬勃,鼎力相助。
关系很重要,交情不够不宜随便逆取。够交情,好像顺逆都能奏效。不过看场合、看情况,配合着考虑,该顺即顺,应逆即逆,求其效果最佳,多半建立在利害的基础上面;以柔软的方式来激励,则顺逆皆有所宜。
顺有顺的好处,逆也有逆的必要。我们最好把顺和逆合起来看,不要只顺不逆,或者只逆不顺。
柔不表示胆怯怕事,不宜轻率冤枉。若是一定要逆,则应该顺的时候,也将遭遇很大的阻碍。
凡事先站在不顺也不逆的立场,依照当事人的个性,审视当时的情况,衡量场合,考虑关系,然后当顺即顺,当逆即逆。看起来,好像摇摆不定,则偏重于情谊。先柔后刚,本来就应该如此,随机应变以求合理。
顺的时候可以逆转过来,逆的时候也可以止逆为顺。这种随时调整的本事,只要不是为了投机取巧,而是基于随机应变,便是合理的行为。至于动机为何?大概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别人的猜测,并不需要太在意(如图11-3)。
(插入图11-3)
用刚硬的方式来激励,多半建立在利害的基础上面;以柔软的方式来激励,则偏重于情谊。拿情谊做出发点来实施激励,效果较佳。所谓柔能克刚,正是此理。高压式的方式,难免产生硬碰硬的风险性,短暂的、表面的效果,可能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必须慎始,刚后用柔,也不是推、拖、拉敷衍了事。柔是用真诚的爱心来感应,使对方从心中发出一股强烈的意愿,自己奋发有为。
刚是一种果敢的作为,具有短时间的爆发力,当做非常的手段,比较有利。刚硬之后,如果再以柔软来安抚,更能得人心。不可存心杀一儆百,因为人心惶恐,并没有好处。应当处罚到什么程度,若是难以判断,最好从轻;应当赏到什么程度,假若难以判断,最好从优。刚柔并济,只要观念改变。
非不得已的时候,当然也可以用刚。不过事先应该发出警戒,使大家心理上具有充分的准备。能够及时避免的,自然不致受到影响。若是存心挑战,自己也心中有数,不致怨天尤人。万不得已用刚,还要尽量以柔来善后,使大家明白并不是存心如此,更容易获得谅解。
先柔后刚,刚后用柔,表示柔的功能,确实比刚可靠而有效。柔性激励比刚性高压,更合乎心性需求。可惜很多人认为自己性格如此,不容易改变,因而偏向于刚性措施。其实,更合乎心性需求。,很容易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不妨从实际行动来印证以柔克刚,使自己更为轻松愉快,也更受到大家的欢迎(如图11-4)。
(插入图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