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1255400000003

第3章 开始银河系的星际旅行

1.银河——夏季夜空中的长河

地球位于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而银河系则是构成宇宙的亿万个星系中的一个。在这条由众多繁星汇成的闪闪发光的银河里,有宇宙中的“星城”——星团,有质量巨大的“宇宙灯塔”——中子星,有晚期的恒星——白矮星,有像双胞胎一样的双星,有似星非星的“天际迷云”——类星体……总之,银河系中即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又有令人着迷的数不清的谜团。在这一章中,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遨游银河系的星际之旅。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处于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系统地月系中,地月系又处于更为高级庞大的太阳系中。那么在太阳系之外,又会存在什么样的天体系统呢?

炎炎夏日的夜晚,站在广阔的公园广场仰望星空,我们就会看见由一闪一闪的星星共同铺就的闪亮的银河,流淌在藏青色的夜空中。

在古人的眼里,银河就是一条流淌在天界的河流。当然,这是与他们没有先进的探测工具,只能想当然地猜测有关。在中国古代,银河又被称为天河、银汉、星河。几乎每一位同学小时候都听过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个故事就与银河有关。

西方没有牛郎织女的神话,但他们却把银河想象成是天上的神后喂养婴儿时流淌出来的乳汁,所以古代西方人把它称为“牛奶路”,现在银河的英文名称“mikyway”就是由此得来的。此外,在西方还有一种显得更“科学”的说法:银河是地球上的水蒸气凝成的白雾。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

美丽的传说和奇妙的猜想当然不可能科学地解释银河的真面目,人们对银河奥秘的渴望,终于在望远镜发明以后得到了满足。

17世纪初期的一个夜晚,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把他自己研究制造的望远镜对准了美丽的银河。令他大吃一惊的是,他没有在望远镜里看到牛奶,他看到的是千千万万颗星星聚集在一起的壮观景象。原来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只不过由于这些星星距离我们太远,仅凭人的肉眼已经无法分辨清楚,所以才把它看成了一条明亮的光带。从那时起,人们才真正打开了研究银河与宇宙的大门。伽利略以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高倍望远镜诞生了,人们也对银河慢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银河并不是整个银河系,而只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投影在天上时,我们所能看到的亮带。具体位置上,银河在北半天球位于天鹰座与天赤道相交处。这条明亮的银带在天球上勾画出了一条宽窄不一的道,天文学家将之称为银道带。银道带宽窄不均,最宽处达30度,最窄处却只有4度~5度,平均约20度。晴朗的夏夜,如果你抬头仰望天空,就会看到银河如一条淡淡的亮银色纱巾跨越整个天空,美丽异常。

广袤的银河系是由数量众多的恒星组成,太阳只是其中的一颗。据估算,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系中大约有2000亿颗之多。如果在太空俯视银河,那么它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漩涡。但是,这个漩涡的亮度并不均匀:靠近银心的半人马座要比其他部分更亮一些。银河的美丽让天文学家为之赞叹,让文学家为之神往。可以说,正是它的存在,我们才对茫茫宇宙产生了更为迫切的向往。

牛郎星与织女星

牛郎星与织女星只不过是民间一种俗称。在天文学上,它们有各自的名称:牛郎星的中文名为河鼓二,织女星则称为织女一。由于这两颗恒星亮度很高,仅凭肉眼就可以清晰观察,而且又非常容易辨别,所以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我们的祖先就曾以织女星为航海的导航标志之一。

2.星系——20世纪初的天文学发现

“星系”一词源自于希腊文中的galaxias,其大意是指某一等级的天体系统。

在前面,我们已经大致介绍了银河系的一些情况,事实上,它就属于一个“星系”——在天文学中,我们把这种由大量恒星以及分布在它们之间的星际气体、宇宙尘埃等物质构成的,其规模有成千上万亿光年空间的天体系统称作“星系”。

1924年,星系理论的形成使天文学家们改变了对宇宙的许多看法。比如,在上个世纪初,几乎所有天文学家都认为宇宙的膨胀范围不会超出银河系(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而爆炸的结果就是宇宙在不断膨胀)。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经研究发现宇宙膨胀的速率是一个常数。在此基础上,其他天文学家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宇宙已按常数率膨胀了大约100亿~200亿年。

宇宙大爆炸理论解决了星系形成的原因。按照这个理论分析,大爆炸发生后十亿年,第一代星系形成了。

我们知道,在宇宙诞生的最初瞬间,有一次规模庞大的原始能量的爆发。后来,随着宇宙的逐渐膨胀和冷却,引力慢慢开始发挥作用。可是此后不久,幼年宇宙就进入了一个被天文学家称为“暴涨”的短暂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原始能量的微小涨落随着宇宙的暴涨也从微观尺度急剧放大,从而在宇宙中形成了一些“沟”——星系团就是沿着这些“沟”慢慢形成的。

星系形状的成形不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而是在其诞生之时就已经确定了。除非发生了星系碰撞或受邻近星系的引力干扰,它们会一直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1925年,哈勃根据已经发现的星系的形态把它们大致分成了三类:旋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旋涡星系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星系类型,银河系就属于这一类型;其次是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的数量最少。

与银河类似的“兄弟”还有很多,到目前为止,人们通过各种方法观察到的星系已经有好几万个了!不过,由于这些星系距离我们太过遥远,所以从望远镜中看去它们还只像朦胧的云雾。

人类对仙女座星系的了解是诸多河外星系中最多的,因为仙女座星系在许多方面和银河系相似。通过对二者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大量了解银河系的运动、结构和演化的线索。仙女座星系在梅西叶星表中排在第31位,所以简称M31。1786年,F·W·赫歇耳第一次将它列入能分解为恒星的星云。但上个世纪20年代初,哈勃通过观察发现,仙女座中的星云并不仅仅是星云,而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星系。

通过现代仪器测定,我们可以知道仙女座星系的直径大约是16万光年,这一数据是银河系的两倍。由此可以判定,仙女座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

太空旅游

人类研究更为广阔的天体系统时,太空旅游的梦想也一直伴随左右。到太空去旅游,最新奇和最刺激的是可以观赏太空旖旎的风光,同时还可以体验失重的感觉。要知道,这两种体验只有亲自进入太空中才能享受到。

现在,太空旅游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梦想。第一个实际操作的太空游项目始于2001年4月30日,而第一位太空遊客则是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此后,南非富翁马克·沙特尔沃思、美国人格雷戈里·奥尔森也相继登上太空。现在太空游还是一项非常奢侈的“运动”,但相信随着人类的发展,这项活动总有一天会成为普及的项目。

3.星团——宇宙中的“星城”

在人类世界中,人烟稀少的地方有村落出现,而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就会慢慢形成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而在辽阔的太空,也同样存在着众多的“星城”——这就是星团。那么,星团到底是如何定义的?星团中又蕴藏着哪些秘密呢?

第一个星团是由天文学家哈雷于1677年发现的,最开始他还以为那是一颗恒星。因为距离太过遥远,所以虽然用肉眼能直接看到它,可是我们却无法分辨出团聚在它内部的恒星。对于哈雷发现的这颗“恒星”,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希腊字母名字,叫“半人马座ω”。这一误会一直延续到183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才首先发现它是星团而不是恒星。也正是因为他后来又给出了星团、星云表,人们才正式了解了星团的存在。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把恒星数在10个以上而且在物理性质上相互联系的星群称作“星团”。按照形态和成员星的数量,星团可以分为两类: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

球状星团大约包含1万~1000万颗恒星不等,其成员星的平均质量一般比太阳略小。

现在,在银河系中已发现的球状星团大约有150个。这些球状星团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多在6万光年以内,只有极个别分布在偏远的地区。

与疏散星团相比,球状星团的光度大,容易在远距离被发现,而且它们被浓密的星际尘埃云遮掩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在银河系中未发现的球状星团数量不会超过百个。

从范围上看,球状星团直径多在15~300光年范围内,其成员星的平均空间密度比太阳系附近恒星空间密度约大50倍,而且越往中间密度越大,中心密度甚至可以大到千倍左右。球状星团中的恒星“年纪”都很老,据测算,它们的年龄一般都在百亿年以上,甚至天文学家推测那里还有很多已经死亡的恒星。

人类天文学历史中最著名的球状星团是半人马座ω星团;大约距离地球有17000光年之远,年龄为120亿岁。半人马座ω星团的密度大得惊人,据测算,它中心部分的恒星彼此间平均距离只有0.1光年——要知道,即使是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也在4光年之外。半人马座ω星团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它可以算是我们能见到的全天最明亮、最美丽的球状星团。遗憾的是,由于它位于南天,所以北半球中纬度以北的人们无缘与它会面。不过,如果你有幸到北纬25°以南的地区观测它,那么你还是可以看见完整的半人马座ω星团的。

与球状星团相比,银河系中的疏散星团大多是比较年轻的松散的恒星聚集体。顾名思义,疏散星团的形态往往非常不规则:它大约包含几十至两三千颗恒星,其成员星分布得松散。这就使我们能够用望远镜将其成员星一颗颗地分开来观察。

银河系中疏散星团的数量远多于球状星团,现在已知的大约有一千多个。据天文学家推测,银河系中可能会有1万~10万个疏散星团。这些疏散星团的直径大多在3~30光年之间。

金牛座的昴星团和毕星团是疏散星团中比较著名的两个。前者距离我们417光年,直径大约为13光年。毕星团距离我们有143光年远,是离我们最近的星团。由于距离较近,我们仅凭肉眼就可以看到毕星团五六颗成员星。当然这远不是毕星团成员星的全部——实际上它是由大约300颗成员星组成的。

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为古老的天体系统之一。通过对它的年龄和金属丰度(一个元素的同位素在它天然元素中占的原子数百分比)的测定,我们可以得到研究银河系早期的恒星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线索。而对年轻的疏散星团的研究,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银河系近期的恒星形成情况。

半人马座

半人马座位于长蛇座以南,豺狼座与船帆座之间,我国只有南方几个省份在春天的晚上才能看到。半人马座是全天第9大星座。座内有两颗亮星,α星我国古代称为南门二,视星等为-0.27m,是全天第三亮星; β星古称马腹一,视星等0.61m,为全天第十一亮星。这两颗星离得很近,我国古代合称它们为“南门双星”,14世纪郑和下西洋时,曾用它们来导航。

4.白矮星——难觅终极的宇宙“侏儒”

太阳是一颗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着的恒星,那么,是不是恒星都会这样一直燃烧下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有天体都有自己的寿命,恒星也不例外。当熊熊燃烧的恒星进入了晚年期后,它就变成了“白矮星”。

人类发现的第一颗白矮星,是在1892年发现的天狼星伴星。在宇宙中,白矮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天体,它的体积小亮度低,密度高,相应的质量极大。以天狼星伴星为例,它的质量与太阳相当,表面温度大约25000K,但是其光度却仅为天狼星的万分之一。根据光度和表面积的关系,我们可以推断出其大小与地球相当——一个和太阳一样质量的“地球”,由此可知白矮星的密度是何等之大。

天体的质量与产生的引力密切相关。经过计算,天文学家们得出了这样一个数值:天狼星伴星的表面重力等于地球表面的10亿倍。在如此高压作用下,白矮星上的原子被压碎后,电子自然会脱离原子轨道变为“自由者”。

从形成原因上看,白矮星算是一种晚期的恒星。根据恒星演化理论,白矮星会在红巨星的中心形成。当红巨星的外部区域因为燃烧殆尽而迅速膨胀时,它的氦核就会受反作用力而向内收缩。被压缩的物质温度持续升高,最终其内核温度将超过1亿度,于是,氦开始聚变成碳,这一过程将持续几百万年。最后当氦核燃烧殆尽时,恒星的结构就会变得非常复杂:最外层仍然是以氢为主的混合物,在它下面有一个氦层,氦层中心还埋有一个碳球。此后,红巨星上的核反应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核心温度持续上升,最终使核心的碳转变为其他元素。与此同时,红巨星外部也开始发生不稳定的脉动振荡,恒星半径变化剧烈,而恒星内部的核反应也越来越趋于不稳定,变得忽强忽弱。此时,经过了一系列巨变的恒星内部核心实际上密度已经增大到每立方厘米10吨左右,就这样,在红巨星内部,白矮星诞生了。

白矮星刚刚形成的时候,温度非常高,但由于没有能量的来源,它便像一个烧红的铁块一样逐渐变冷。与之相伴随的,是它的辐射会从最初的高温色逐渐转变成红色。此后又经过漫长的时间,白矮星将会因为完全失去温度而变成冰冷的黑矮星。不过,这一冷却过程持续的时间会非常长,再加上现在的宇宙太年轻,所以即使是最老的白矮星依然可以辐射出数千度K的温度。所以,到目前为止,黑矮星还仅仅是个理论上的存在而已。

自第一颗白矮星被发现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黯淡的白色恒星被发现。1917年,范·马南再次发现了一颗白矮星,这就是范马南星。紧接着,1922年,威廉·鲁伊登要详细阐述说明这种天体时,第一次使用了“白矮星”这个名词。人类在白矮星的研究上进展“神速”。到1939年,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18颗白矮星;到1950年,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100;到了1999年,已知白矮星的数量便达到了2000颗。现在,我们所能掌握的白矮星数量已经多达9000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最新发现的。

恒星演化过程的研究方法

恒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天体。恒星的演化就是指一个恒星在其生命期内(发光与发热的期间)的连续变化。恒星的生命期有大有小,一般都会依照星体大小而有所差别。因为恒星生命周期的漫长性,所以单一恒星的演化并没有办法进行完整的观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天文学家便用观察许多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恒星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出了恒星的演变。

5.中子星——质量巨大的“宇宙灯塔”

与白矮星一样,中子星也是一种神奇的天体。之所以说它神奇,是因为它是宇宙中一座质量巨大的“宇宙灯塔”。那么,中子星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星体呢?

1967年,天文学家休伊什把无线电接收设备布置在了一块18000平方米的土地上。休伊什想用它来研究恒射电发射强度快速变化的现象。可出人意料的是,他意外地接收到了一种奇怪的电波。这种来自太空的电波就像人的脉搏跳动一样富有规律每隔1~2秒发射一次,。面对这个无法解释的现象,人们曾一度把它当成是宇宙人的呼叫而轰动全球。

休伊什没有被自己的新发现冲昏头脑。经过仔细研究,他于1968年2月公布了研究结果,并把这种电波的爆发源称为“脉冲星”。休伊什仔细检查了此前进行的另一些观测记录,通过这些记录他先后确定出了3颗脉冲星的位置。脉冲星并不难以发现,此后不久,它们就被成批地发现了。

另一位天文学家戈尔德对于脉冲星到底是什么给出了自己的推测,他认为它们是快速自转着的中子星,其直径不过8公里上下,但是,其质量却与太阳相似。如果戈尔德的推测正确,那么说明脉冲星的自转应该正在逐渐减慢,这样一来它所发射的脉冲时间间隔就应该比预期的速率加长。人们根据这个预测进行了观测,结果证明戈尔德是正确的

我们知道,一定质量的恒星在寿命终结时可以塌缩形成黑洞。中子星就是质量没有达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恒星在寿命终结时塌缩形成的天体。这种介于恒星和黑洞之间的天体有着极高的密度——它比地球上任何物质密度都要大许多倍。

一颗质量巨大的恒星在死亡坍塌时会发生什么?一般认为,在塌缩过程中,它会产生巨大压力,使星球内的物质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巨大压力作用下,不仅原子的外壳被压破了,而且连原子核也不能幸免。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被挤出来,质子和外围的电子又结合成中子。最后,所有的中子都挤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子星。

中子星在形成的最初阶段自转会相当快,甚至能够达到每秒几圈到几十圈之多。同时,收缩会使中子星变成一块极强的“磁铁”。这块“磁铁”会从它身上的某一部分向外发射电波。你见过快速旋转的灯塔吗?这时候中子星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灯塔。只不过它向外发射的不是光线,而是有规律的电波。当发射电波的部分对准地球时,我们就能够收到电波;而当它随着中子星的旋转而转向别处时,我们就收不到电波。这样一来,地球上收到的电波就表现为间歇的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灯塔效应”。

与白矮星不同,中子星的温度非常高。据估计,其表面温度就可以达到1000万度,中心则要比表面高出数百万倍。自1967年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300多颗脉冲星。普遍认为,它们都是旋转的中子星。虽然人们对中子星的认识只有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但不论是在推动天体演化方面的研究上,还是在促进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上,它们都已经为人类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

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

在一般人眼里,黄金的密度就已经非常大了,其实,在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并不是黄金,而是一种叫锇的物质。锇是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Ⅶ族元素,铂族金属成员之一。元素符号0s,原子序数76,相对原子质量190.2,属重铂族金属。它的密度能够达到22.6×103kg/m3。但与中子星上的物质相比,它还是“小巫见大巫”的!

6.双星——亿万年相伴的星空“双生子”

你见过双胞胎吗?双胞胎的孩子往往显得格外特殊:他们的外表看起来简直一模一样,让人感觉非常好玩和神奇。可是你知道吗?在浩瀚的宇宙中,也有这样的“双生子”天体——这就是双星。这些宇宙双星亿万年相随相伴,不离不弃,成为宇宙中令人羡慕一对好伴侣。

大约两个半世纪以前,天文学家就已经发现了在宇宙中成对出现的恒星。那么,这些双星之间到底离得远不远?双星之间的距离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它们之间离得非常遥远。而之所以能被看做双星,是因为它们几乎恰好位于同一条视线方向上。

对此,天文学家赫歇尔做了大量观测。他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的双星都未显示出视差位移的现象。最后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赫歇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它们不是看上去粘在一起,而是的确靠得很近。”1793年,赫歇尔终于完成了对双星的确认观测。所谓的“双星”就是指由两颗绕着共同的重心旋转的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在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的一生里,他共发现了800多对这样的“双星”——甚至“双星”的名字也是由他确定的。

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双星广泛存在。在我们发现的恒星中,有半数以上都是双星体。而它们之所以会被误认为是单个恒星,是因为构成双星的两颗恒星挨得太近了。在离它们很远的地球,天文学家几乎很难准确分辨它们。

“双星”是对两颗恒星的统称,而它们其中的任何一颗,都称为双星的“子星”。两颗子星往往并不完全一样,人们把其中较亮的一颗称为主星,另一颗则称为伴星。主星和伴星亮度有的相差不大,有的却相差很明显。

依据不同的观测方法,人们把双星分为目视双星和分光双星两类。目视双星是指通过望远镜就能够对它进行准确分辨的双星系统。之所以能够用望远镜就看出是双星,是因为子星相互绕转的轨道半径都比较长,相应的自然绕转的周期也比较长。一般目视双星的自然旋转周期都超过5.7年,周期最长的甚至可达上万年之久。

除了目视双星,还有一些双星即使通过望远镜也不能把它们的两颗子星分辨出来。这种两颗子星距离很近的双星,因为只能通过分光的方法进行观测,所以被称为“分光双星”。所谓“分光法”,就是指我们要通过对天体谱线位置变化的观测分析,来判断出它是否是一颗双星。分光双星谱线位置变化的周期,就是该双星的自然绕转的周期。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发现了2500多个分光双星。

天狼星就是一颗双星。据观测,天狼星的主星天狼A质量约为2.3个太阳质量,而它的伴星天狼B则是一颗质量仅为0.98个太阳质量的白矮星。像天狼星这样,质量大的主星还没有耗尽氢燃料,而质量小的伴星却已经耗尽了氢而处于生命后期的子星,在宇宙中还有很多!比如英仙座的大陵五双星就是如此。这类双星中都有一颗是白矮星或是中子星,甚至有可能已经成为了一个黑洞。

1650年,人类发现了第一颗双星——开阳星。这是一颗可以用肉眼观测到的目视双星。它位于北斗七星中。

虽然双星十分普遍,但它还是为我们揭示了恒星世界的许多奥秘。例如,人们研究一颗天体最重要的是计算得出它的质量。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我们还无法测算单星(除太阳外)的质量,双星系统则给了我们一个准确测出各个恒星质量的机会。

所有的双星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分开过,它们可以称得上是在亿万年星空相伴的双生子。

体育界的“双子星”

我们常常把体育比赛中属于同一支队伍的两名特别出色的球员,称为“双子星”,借此比喻两人缺一不可。在体育赛场上,双子星”比比皆是:篮球项目中,NBA凯尔特人队的沃克和皮尔斯,足球项目中,CBA北京首刚队的张云松和焦建;米兰队曾经的舍甫琴科和卡卡,利物浦队曾经的杰拉德和欧文,尤文图斯队曾经的因扎吉和皮耶罗,曼联队曾经的鲁尼和C罗等。

7.类星体——似星非星的天际迷云

与其他天体类型相比,类星体发现较晚。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家在望远镜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天体:从照片看它很像恒星,但可以肯定它不是恒星;从光谱看它很像行星状星云,但又可以肯定它不是星云;从外形看很像星团,却又不是星团;发出的无线电波像星系又不是星系……于是,天文学家无奈地把这种四不像称为了“类星体”。

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不是恒星,而是比正常星系亮千倍的类星体。类星体非常小,与直径动辄10万光年的星系相比,类星体的直径不过是小小的一光天。那么,能量这么大体积却这么小的类星体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1963年,美国天文学家马丁·施密特在研究类星体3C273的光谱时发现,它具有某些与3C48类似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证明,这些类似的发射线实际上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氢元素的发射线,只不过它们朝着红光的方向移动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换句话说,它们具有非常大的红移。

宇宙中绝大多数类星体都有红移现象发生(这里用Z表示),类星体更是有远超过了一般恒星的红移值,这一现象表明这些类星体正以飞快的速度离我们远去。事实上,目前已经发现的类星体离我们都很远,很多都在几十亿光年以外,甚至可以说,它们算得上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遥远的天体。天文学家之所以有幸能够观测到它们,是因为它们一直在以光、无线电波或X射线的形式向外发射出巨大的能量。

除了类星体在飞快离我们而去外,天文学家通过对类星体的进一步观测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例如,我们在一些类星体中发现了超光速运动的现象——这在宇宙中非常罕见。1972年,美国天文学家就发现类星体3C120的膨胀速度甚至达到了4倍光速。此外,还有人曾经发现类星体3C273中两团物质的分离速度达到了9倍光速,而类星体3C279内物质的运动速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9倍光速。这里面到底蕴含着什么奥秘?对此我们还不得而知!

前面我们说过,类星体所散发出的能量相当强大。的确,类星体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而它的亮度看上去却与银河系里普通的恒星差别不大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类星体一定普遍具有相当大的辐射功能。甚至,它们的辐射功率都远远超过了普通星系,有的竟可以达到银河系辐射总功率的数万倍。这样一来疑问就产生了:它们的大小远远小于星系,可是能量却如此之高,那这些巨大的能量从何而来?它们的能量机制又是什么?自类星体发现至今,人们对于这种神秘的天体猜测各异,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陆续提出了各种模型,以试图解释类星体的能源之源,但这些模型也仅仅是猜想而已。

人类对类星体这种似星非星的天际迷云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但到现在为止,人们对它的研究还只前进了一小步。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一定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奥秘所在。

宇宙学红移和红移值

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红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物体的电磁辐射波长增加的现象。在可见光波段,表现为光谱的谱线朝红色一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现在,人们对红移的观测使用多用于对天体的移动及规律的预测上。红移值就是指红移多少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