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1257000000015

第15章 哲 学 宗 教(2)

大雄宝殿的后面为法堂,也叫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的地方。它是佛寺中仅次于大雄宝殿的主要建筑。法堂也供佛像,但主要设法座。法座亦称“狮子座”,堂中设高台,中置坐椅,供法师演说佛法之用。法座后挂象征释迦说法传道的图像。法座前置讲台,台上供小佛像,下设香案,供置香花,两侧列置听法席位。

法堂之后是藏经阁,藏大量书籍,一般不对外开放。

190.佛家所说的“法门”是什么意思

1922年春,朱德在云南赠诗文给昆明昙华寺主持映空和尚,诗中道:“与之接谈,词严义正,一尘不染,诚法门所罕觏。”①

“法门”在佛教中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亦泛指佛门。如《增一阿含经》中有“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常见的“不二法门”在佛教中用以称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用来比喻唯一的门径和方法。

191.佛教中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是哪位菩萨

周恩来在1918年2月15日的旅日日记中写道:“虽不能像释迦所说‘世界上有一人不成佛,我即不成佛’那么大。然而叫我将与我有缘的一一断绝,我就不能,哪能够再学达摩面壁呢?”①

周恩来所说的“世界上有一人不成佛,我即不成佛”出自佛教中地藏菩萨所发的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的事迹记载于佛教典籍《地藏菩萨本愿经》,释迦牟尼佛在经中讲述了地藏菩萨种种不可思议的行愿。地藏菩萨恒以“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誓愿,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获得救度。经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道中的众生。

19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1916年3月,周恩来在作文《老子主退让,赫胥黎主竞争,二说孰是,试言之》中写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氏之说也。”②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出自佛教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句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一切物质现象,“空”是指物质现象为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自性本空。全句意思是物质现象和空性是不一不异的,物质现象是万法之相,空性是万法之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仅有二百余字,说明以般若智慧观察宇宙万事万物自性本空的道理,而证悟无所得的境界,在佛教中影响极大。

193.“观音菩萨”这一名号是怎么来的

1949年5月17日,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周恩来作了《学习毛泽东》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共产党不能冒昧地把他的主张压在成千上万的青年头上……像观音菩萨的紧箍咒一下子箍在孙悟空头上。”①

“观音菩萨”的名号在翻译成中文时有几种译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鸠摩罗什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

观音菩萨的名号有两种解释:一是《楞严经》所载观音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二是《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即众生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过观世音菩萨,并能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声音而即时予以救度,所以称为“观世音”。

194.为什么有的寺庙里供一尊佛,有的却供三尊或五尊

寺庙的大殿里通常供奉释迦牟尼佛。佛像有各种不同的姿势,如:有左手横置左足上持“定印”,右手直伸下垂持“触地印”的成道相;有左手横置左足上持“定印”,右手向上屈指作环持“说法印”的说法相;还有一种左手下垂持“与愿印”,右手屈臂向上伸持“施无畏印”的立像,名为旃檀佛像。释迦牟尼佛像旁还常塑有两位比丘立像,一为迦叶尊者,一为阿难尊者。

除了供奉释迦牟尼佛,也有供卢舍那佛的。卢舍那佛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像。卢舍那佛的莲座是千叶莲花,每一莲瓣上有一尊小佛,一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莲座代表华藏世界。

净土宗的寺院中,则通常在大殿中供阿弥陀佛或接引佛。接引佛是阿弥陀佛的立像,作接引众生之像。

供三尊佛的有两种:一种叫三身佛,当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的智慧是佛身;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众生的佛身。另一种叫三世佛,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中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世佛也有以过去、未来、现在来分的。正中是现在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迦叶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

供奉五尊佛的,通常依据密宗的理论而设,中间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右手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表福德;第二位是东方阿閦佛,表觉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

195.什么是“无间地狱”

“无间地狱”一词出自《法华经》、《俱舍论》、《玄应音义》等经书,梵文为“AvicinarAka”,音译为“阿鼻地狱”。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中最苦的一个,也泛指十八层地狱的最底层。

无间地狱立于南赡部洲之下。据佛经记载,无间地狱“广、深两万由旬”,也就是九百亿万平方公里。打入无间地狱的阴魂无法脱出,所以将永远在地狱中受苦。

犯有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罪行中的一种的人,都将坠入无间地狱。杀阿罗汉意指杀死修行至阿罗汉境界的僧人;出佛身血,意指把佛祖伤害至流血;破和合僧就是说在一个修行道场或团体中散播谣言、挑拨是非、造成纷争,终使道场或团体分崩离析。

196.猪八戒的“八戒”是指哪八戒

八戒全称“八斋戒”,是指在家修行的佛教男女信徒于一日一夜中所受的八种斋戒法。八斋戒分别为:无杀意,慈念众生,不得残害蠕动之类;无贪意,思念布施,却悭贪意;无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无妄语,思念至诚,言不为诈,心口相应;不饮酒,不醉迷,去入逸意;无求安,不著华(花)香,不敷脂粉,不为歌舞倡乐;无求安,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奉法,时过中不食。这八种律条,前七为戒,后一为斋,总称“八戒斋”。

197.历史上真有彭祖这个人吗

彭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以长寿闻名。传说彭祖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本来就是玉皇大帝身边主事之人,掌管功德簿。有一次,和他同样身为玉皇大帝主事的陈抟老祖因为贪睡,就把自己掌管的诸神的生死簿托付给他。彭祖自然满口答应。等陈抟老祖去睡觉了,彭祖便想趁此机会到凡间游玩一番。在他代陈抟老祖更换生死簿名单时,发现自己的名字也在上面。为了下凡时不被玉帝发现,他就把生死簿上写有“彭祖”名字的那一页纸撕了下来,然后才放心地下凡去了。传说他在凡间活了八百岁。

事实上,彭祖这个人物并不是虚构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姓篯名铿,黄帝之后,为颛顼帝玄孙、陆终氏第三子,生活在彭山一带。彭祖不仅是中国古代最长寿的老人、中华养生文化创立者,也是中华厨界祖师爷、中华武术文化鼻祖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气功大师。不过,因为古时对年的计算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古代的800岁不一定就是现代的800岁。比如在彭山一带,乡间流行一种“小甲子”计年方式,即六十天为一年。如果按这个计算方法,换成现代的计年标准,彭祖其实只活到130岁左右。不过即便是这样,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彭祖都是很长寿的人了。

198.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宗师”

西汉平帝时,设置宗师一职,掌管各郡国宗室子弟的训导。后来,宗师指为众所崇仰、堪称师表之人。明清时期,宗师则是对提督学道、提督学政的尊称。

佛家也尊称传其宗法者为宗师。现代宗师则多指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内有着极高成就,能够推陈出新,自立门户,创建出全新的理论系统的大师。

199.道教信奉的最高神灵有哪些

道教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即掌管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又称“天宝君”)、掌管禹馀天上清境的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掌管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

“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在排列神仙序位时,将众神仙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第一中位为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为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第三中位为太极金阀帝君。第四中位为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该书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确定。以后“三清”神名逐渐流变发展,至唐朝才成为定说。《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于是,“三清”尊神遂成为道教的最高神。

200.《道德经》为什么被称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之所以被称为“万经之王”,是因为它的内容涉及了哲学、美学、医学、军事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和养生学。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四位皇帝为这本书做过注释。

《道德经》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它不但影响了汉朝以来两千年的思想史,也得到了西方思想家的重视。早在18世纪中叶,《道德经》就被翻译为拉丁文、法文。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翻译过它,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翻译过。美国伟大的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在其作品中透露出老子的思想对他的影响。在西方,除了《圣经》外,《道德经》的译本种类最多,可见,博大精深的老子思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遗产,同样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

201.道士可以结婚吗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区别,不出家的被称为“居士”。元朝以前,道士都不出家。全真派创立后,制定了道士出家制度。所以,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道观中的男性为道士,女性为道姑,皆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道士可以蓄胡须。

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称“火居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道观里活动,一部分为散居道士。散居道士一般情况都穿俗装,住在家中。正一派道士多为男性,不蓄长发和胡须,发式与俗人相同。

202.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夫人吗

王母娘娘俗称“西王母”、“瑶池金母”。最早提到西王母的是《山海经》。在书里,西王母有人形,但长着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头发蓬乱,戴着奇怪的帽子,喜欢锐声吼叫,是替上天展现威猛严厉及降临五种灾害的神祗。其职能为掌管灾疫和刑罚。

在《穆天子传》中,王母娘娘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女。在《汉武帝故事》中,王母娘娘又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

在民间传说中,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妻子。因为人们认为玉皇大帝既然是天上的皇帝,就得有娘娘,而在女神仙里面西王母资格最老、身份最尊,于是就把西王母当成了王母娘娘。

在道教正统观念中,王母娘娘不是玉皇大帝的夫人,而是所有女仙的首领。玉皇大帝是群仙之首、众神之主。所以,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下属,而非妻子。

203.在道教中,“真人”是指什么人

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亦泛称成仙之人。比如老子号“博大真人”,庄子号“南华真人”,列子号“冲虚真人”。传说这些成仙得道的人一天到晚不用吃东西,而且还有大神通。

在道家理论中,“真人”即是指“真正的人”,是在道德、情感、知识、智慧、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已经趋于完美的人,是理想化了的人。他们不仅具有高贵的人格品质,而且无所不通、无所不能。

204.“太极”是什么意思

“太极”一词最早出于《周易·系辞上》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思是说,天地还没产生之前只有混沌元气,名为太极,又叫太初、太一。太极之中生出阴阳二气,名为两仪,阴阳两仪演变出春、夏、秋、冬四时,谓之四象。四象产生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卦。可见太极是万物的根基和起始,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

太极同时为儒、道两家并重,宋代理学家认为太极即是“理”。而道家经典《易纬乾凿度》和《列子》则有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道家认为太极是宇宙诞生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在道教神话中甚至把太极当成天宫或仙界的称谓。

205.阴阳五行是用来算命的吗

“阴阳”是由太极衍生出来的关于对立关系的基本概念。《周易·系辞·上》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里的两仪就是阴阳两仪,可以用来指称任何一种对立关系,如男女、天地、日月、南北、上下、左右、前后、昼夜、奇偶等。

五行观念最早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国语》中记述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元素为金、木、水、火、土。道教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推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的。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中医、风水甚至日常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既可以用来阐述中医的各种理论;又可用于风水命理,以解释天道循环、吉凶祸福。甚至个人的饮食起居也都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

206.什么是八卦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像。所以,八卦是中国古代先贤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形成的关于宇宙、社会与人生的哲学概念。如《周易·系辞·下》:“古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取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