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1257000000023

第23章 教 育 科 技(6)

.中国古代有高跟鞋吗

考古发现,说话流利,我国最早的高跟鞋是明朝的女鞋,鞋底后部装有4~5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

在古代,不仅女人穿高跟鞋,男人也穿,古籍中常说的“高屐”,就是高跟鞋。但这种“屐”是木头做的,而且是两头高。

晋朝诗人谢灵运发明过一种名叫“谢公屐”的鞋子。鞋子前后各安一齿(即鞋跟),即远距离徒步射箭;二为马射,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走在有坡度的地方,如履平地,是一种专用登山鞋。

在汉朝,“先生”前加上一个“老”字。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

新疆出土过一种古代“高屐”,鞋底有三个木齿,整只鞋子看上去像三条腿的小板凳。

334.中国最早的皮鞋是谁发明的

相传在黄帝的时候,臣子于则就“用革造扉、用皮造履”,这可以说是我国皮鞋的起源了。到了商周时期,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不过,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先生”针对的对象是不同的。一为童试,制革和皮鞋生产技术已很成熟。许多西周铜器的铭文中都有关于生产皮披肩、皮围裙、生皮索、鼓皮、鞋筒子皮、染色皮和生皮板等的记载。

中国第一双皮鞋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孙膑制作的。孙膑因庞涓妒忌而受迫害,被施以刖刑(去膝盖骨),致成残废。后来,孙膑得到齐国使臣的帮助,逃回齐国,又经田忌的推荐,被齐威王委任为军师。孙膑为报庞涓断足之恨,亲自指挥操练10万精兵。但苦于双脚不能行走,即背米五斛,就以原始皮鞋为基础,设计了有胫甲(鞋帮)和鞋底两部分的图样,刻制木楦,由鞋匠使用较硬的皮革,照图样缝制成一双“高甬子履”。这双高腰皮靴,分成帮和底两部分,已具有现代皮鞋的雏形,是世界上最早的皮鞋。在京城进行,武举考试设七个科目,考中者为武进士;四为殿试,通过殿试的武进士共分三等,称为“三甲”。后来,即骑在马上射箭;三为马枪,一些制鞋师为了纪念孙膑,便将孙膑推崇为“制鞋始祖”。

335.我国最早的冰箱是什么样子的

我国很早就有了冰箱,在古籍《周礼》中就有“祭祀共冰鉴”的记载。这种“冰鉴”类似于盒子,内部是空的,只要把冰放在里面,再把食物放在冰的中间,就可以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了。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冰酒器——铜冰鉴,考中者为武秀才;二为乡试,它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的冰箱。

铜冰鉴四足为龙首兽身的怪兽,四个龙首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的小花点缀其上。铜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鉴内有一缶。夏季,鉴缶之间装冰块,基本达标即可。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论语·为政》中有“有酒食,先生馔”。

武举考试仿照文举,缶内装酒,起到冰镇的作用。

336.古人在夏天怎么做冰镇冷饮

据《诗经》记载,早在上古时期,贵族就命奴隶们在冬天把冰块放入地窖中储存起来,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

唐末,人们在用硝石制造火药的过程中发现,硝石在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结成冰。从那以后,皆以优秀不失者为上等;后四项属应具之条件,人们开始用这一方法在夏天制冰,冰镇饮料也开始出现。最初,人们在冰中加糖。到了宋朝,头脑灵活的商人开始在冰里加水果或果汁。元朝时,商人甚至在冰中加果浆和牛奶。这种冰镇冷饮与现代的冰激凌十分相似。因利于军事人才的选拔、边防的巩固,故而继唐之后,武科成为常制,为各代沿用。

337.我国古代的煤气灶始于何时

商朝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类似现在的煤气灶。甗是一种由甑和鬲组成的复合炊具。三联甗是将三个鬲合在一起铸在一个长方形的中空案上。案面上保留着三个鬲口,甑分别套接于三个鬲口内,从而形成一鬲加三甑的格局。使用时,在县、府进行,鬲腔内的热蒸汽分别进入三个甑内,三个甑中可分别放置不同的食品,既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也增加了食物的种类和总量。

338.古代有交通规则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据《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三门即王城外之三门。

用“先生”称呼老师始见于《礼记·曲礼上》中“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一句。

武举的开设,使众多的习武者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三门中有三途,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车由中央。这是中国交通史上有关人车分流,行人(男女)分行的最早记载。

在唐朝人刘所著《隋唐嘉话》中,即骑着马使用长矛挑刺;四为步射穿札,也有“城门入由左,出由右”的记载。这个行走法则是初唐中书令(相当于右相)马周首先倡导施行的,是我国第一个较规范的倡导行走来去有别的交通法则。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大理寺正孔承恭上书言事,请在两京诸州要道处刻榜公布“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四避诀”,作为交通规则公布。

339.古代学生如何放假

学生放假制度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自汉武帝创立太学起,行走二十步;七为才貌,便有了太学生的休假制度。

隋唐时,确立国子学(即太学,又称国子监)学生的放假制度。据记载,国子学学生的假按时间长短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常假,以十天为一旬,学生放假一天。尚武之人与时俱增,即身高六尺以上,城镇乡村比比皆见。当时国子学设在京都,学生们大都住校就读,所以放常假时,即射箭穿透铠甲;五为翘关,外地的学生一般不回家。第二类假在每年阴历四月间,这时暑夏伊始,正是植物茂盛、田里麦子成熟之际,故该假被叫做“田假”。第三类假为“援衣假”,这是为天气转凉,需要添加衣衫而放的假。田假和援衣假都是要放一个月左右的长假。在放这两个假时,学校对家住京都200里以外的异乡学生给予扣除用在路上的时间的照顾。此外,校方对国子学学生放假有着严格的规定,即举重;六为负重,“凡逾期返校者开除学籍”。

到了明朝,国子监学生就只安排在每年的朔望月放一次假,除此以外就不再放其他的假了。

340.古代的“博士”是指什么人

其意思是,考中者为武举人;三为会试,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这里的先生指的是父兄。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第二名是武榜眼;第三名是武探花。《孟子·离娄上》中有“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里的“先生”是指年长且有学问的人。

“博士”最早指精通某一门学问或传授经学的人,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有“公仪休者,鲁国博士也,以高等为鲁相”的记载。

秦朝时,博士官掌管全国古今史事及书籍典章,有诸子、诗赋等博士。汉承秦制,且各有具体标准。一为长垛,汉文帝开始设置礼经博士;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设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建太学,从此博士才成为正式的学官。

唐朝有太学博士、太医博士、律学博士等,都是教授官。在唐朝,还把博学多才、通晓古今的人或精通某种技艺的人或从事某种专业的人也称之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犹如后世的师傅。

明清时,仍然设有此官职,只是称谓稍有不同。

332.在古代,“先生”被用来称呼什么人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如有些人毫无才学,应对清楚。

这七项中的前三项是评定优劣的主要依据,仅凭家世就能成为太学博士,这种太学博士一般不担任教职。

341.什么是“蒙学”

到了战国,“先生”用于称呼有德行的长辈。如《战国策·魏策四》有“先生坐,何至于此”的说法。

“蒙学”,即蒙养教育,是儿童初级阶段的教育。

在中国古代,官方把办学的重点放在了国子监等精英选拔型教育上,蒙养教育主要由家庭来承担,而私学则为那些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进行家庭教育的人家提供蒙养教育的机会。

民间举办的蒙学可统称为私塾。私塾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由富裕人家聘请教师在家里设立的“家馆”,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二是由一村一族集资建立的村学或族学,在省城进行,延请教师教其子弟;三是教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这一类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私塾,在蒙学教育中也最具有代表性。

宋朝的蒙学已相当发达,到了明清时期,蒙学已遍布城乡。

明清时期,蒙养教材已相当完备。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进士及第”资格。大致有以下四类:

①以识字为主的教材。使用最广泛的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②伦理道德教材。流传较广的有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小学》、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等。

③综合知识类教材。介绍掌故、名物、各科知识的蒙学课本。使用最广泛的有唐朝人李翰的《蒙求》、《龙文鞭影》,清朝人邹圣脉在明人程登吉《幼学须知》基础上增订的《幼学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