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1257000000031

第31章 民 风 民 俗(4)

“踅”即“折足”,是个会意字,在关中方言中是“转来转去”的意思。因为踅面从和面、摊饼到下面、捞面甚至放调料的每一个程序,都有“踅”的动作在里边,因而得名。

踅面相传是由淮阴侯韩信所创,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

汉朝初年,魏王豹谋反,韩信奉命出兵平叛,准备在洽川的夏阳渡军。假如埋锅造饭,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是兵家大忌。为解决士兵的吃饭问题,韩信让厨师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烙成大饼,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为取得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445.豆腐是谁发明的

在淮南民间,有一句歇后语“刘安做豆腐——因错而成”,说的就是刘安发明豆腐的故事。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公元前164年被封为淮南王,建都于安徽寿春。刘安组织、编著了《淮南子》一书,对汉初的社会政治思想和科技实践做了详细的总结记录。

除了组织编书,刘安还喜欢炼长生不老丹药。他门下食客数千人,以苏非、李尚等八位最有学问,被称为“八公”。他们常在肥陵山上帮刘安炼丹,是刘安炼丹的得力助手。

古时候炼丹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化学实验,做实验难免出错。有一天炼丹时,不知谁无意间将卤水滴到了豆汁里,于是炼丹炼出了豆腐。

刘安与“八公”最终没有炼成长生不老丹,却因发明了豆腐而流芳百世,连那座肥陵山也被改名叫“八公山”。

446.古代的牙膏是用什么制成的

南梁刘峻所著《类苑》中有首《西岳华山峰碑载口齿乌髭歌》,歌谓:“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开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这一配方用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对牙齿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作用,还兼有乌发美容的功效,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物牙膏。诗中说的这种“牙膏”的使用方式是“揩齿”,就是用手指抹些“牙膏”揩牙,以达到洁牙的目的。

447.古人如何涤油去腥

宋代以前,人们洗脸、净手的时候,使用的是“澡豆”。唐人孙思邈《千金方》有多个用于“洗手面”的澡豆配方。澡豆的制作极为讲究,除了豆末之外,还要用到猪胰、皂角等东西,以增强去油除垢的效力。

从魏晋到唐代,澡豆像擦脸油、护手膏、熏衣香等美容品一样,是贵族士大夫阶层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在《红楼梦》中有一细节:贾府女眷赏桂花吃螃蟹,凤姐“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实际是古代澡豆的一种延续。把绿豆面与桂花蕊等天然香料密封在一起,让绿豆面染上桂花香气,就成了上好的去除手上腥气的清洁用品。

刘若愚在《明宫史》记载明代宫廷内的螃蟹宴:“(八月)始造新酒,蟹始肥。凡宫眷内臣吃蟹,活洗净……食毕,饮苏叶汤,用苏叶等件洗手,为盛会也。”这里则是以一种叫苏叶的植物叶子来洗手。

448.说大话为什么叫吹牛

吹牛现在有夸口、说大话等意思,可它最早指的却是一种西北人的渡河工具。

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扎好口后连接成筏,作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连,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因为每次使用都要往里吹气,故名“吹牛”。据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到达金沙江西岸时,命令将士杀死牛羊,“令革囊以济”,渡江进入丽江地区,并大败大理守军。现在昆明著名的大观楼长联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这个典故。

关于吹牛,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它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有关。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看重的财产就是牛马。因此,人们聚在一起时总喜欢谈论自己的牛马数量,难免有夸大的成分。日久天长,“吹牛”之说流传开来,就有了说大话的意思。

449.古代妇女如何画眉

画眉,又称扫眉、描眉,是一种传统的女子美容技艺。

《事物纪原》载:“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妇人画眉之初也。”《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据此可知,女子画眉应始于战国前。

古代画眉的式样很多,最多见的式样有汉时流行的“广眉”,卓文君的“远山眉”,寿阳公主的“八字眉”以及古文中出现最多的“蛾眉”。《诗经·卫风·硕人》中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这是古代最早描写美人的诗。诗人以蛾眉之细、之长、之曲,作为女子眉美的标准。因此,蛾眉就成了美貌的代称。

画眉多数用青、黛两色。《事文类聚》:“汉宫人扫青黛蛾眉。”黛,亦称“螺子黛”、“螺黛”。《隋遗录》载:“(隋炀帝)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即便是现代,黛青色也是最通用、最基本的画眉颜色。李煜《长相思》:“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螺蛾。”欧阳修《阮郎归》:“浅螺黛,淡胭脂,闲妆取次宜。”在这里,女子的眉就被称为“螺蛾”。

450.古代的眉笔是什么样子的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

用石黛画眉,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磨石黛的石砚在汉墓里多有发现,说明这种化妆品在汉代就已经在使用了。

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黛则是隋唐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作为商品面市时,螺子黛已经过加工,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眉墨”。

关于画眉墨的制作方法,宋人笔记中也有叙述,如《事林广记》中说:“真麻油一盏,多着灯芯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这种烟熏的画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则美其名曰“画眉集香圆”。

元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

451.古代的胭脂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在中国古代的燕支山,有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匈奴贵族妇女常以它为原料做成“阏氏”(即胭脂)妆饰脸面。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大量的异族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这种红蓝花也被引进到中原。

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因为这种染料来自匈奴的燕支山,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燕支”。最初的燕支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燕支都可经过阴干处理,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

此外,据我国古医书记载,可用于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蜀葵花、重绛、黑豆皮、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从这些中药可以提取天然的红色素来制胭脂。

452.人鱼膏是什么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人鱼膏”,顾名思义是用人鱼熬制成的油膏,放在地宫中供照明之用。但人鱼是指什么鱼呢?

《史记集解》引徐广语云:“人鱼似站,四脚。”说人鱼的形态特点是有四只脚。《史记正义》又引《广志》云:“鲵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鳢。”这里说人鱼就是鲵。据《辞海》的解释,鲵有两种:一种是两栖类动物,四足、长尾,能上树,亦称娃娃鱼;另一种即雌性的鲸。庙庾《哀江南赋》云:“大则为鲸为鲵。”《广州记》载:“鲸鲵长百尺,雄曰鲸,雌曰鲵。”

从这些记载的描述看,人鱼可能是娃娃鱼,不过由于鲵又可解释为雌鲸,所以,有学者认为人鱼其实是鲸鱼。

453.数九的习俗始于何时

元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下:“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这句话是说,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

旧俗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为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共八十一天,随后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故有“九九消寒”之谚。

关于“数九”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到现在已有1445年的历史。“九九歌”的产生和流传由来已久。到了明朝,又在士绅阶层产生与发展起“画九”、“写九”的习俗。“数九”不仅是一项记录天气变化的活动,也是一项有趣的熬冬智能游戏。不管是画的还是写的,统称为“九九消寒图”。

454.古人是如何画九九消寒图的

古人画“九九消寒图”一般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往往由主人的爱好和文化素养而定。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消寒图的形式很多,最简单的一种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一个圆,称为“画铜钱”,共有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钱的方法有一民谣:“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还有一种是涂字,见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日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其意思是要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此外,还有一种“雅图”,见《帝京景物略》:“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其意思是画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计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后,则九九尽,春天临。

455.阿谀奉承为什么叫拍马屁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某人对他人谄媚奉承的行为称为“拍马屁”。“拍马屁”的来历与蒙古族的习俗有关。据说蒙古族有个习惯,当两人牵马相遇时,要在对方马的屁股上轻拍一下,以示尊敬。此外,蒙古族好骑手遇到难以驯服的烈性马时,通常会拍拍马的屁股。当马感到舒服时,骑手便乘机跃身上马,将其驯服。还有一种说法,如果马肥壮结实,屁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时,蒙古人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元朝时,蒙古人多为权贵,一些趋炎附势之徒便把“拍马屁”当成一种谄媚奉承的方式。当他们看到权贵策马而来时,不管其马优劣如何,都会争着拍马屁股恭维一番。因此“拍马屁”这个词就演变成为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同义词。

456.古人常说的一炷香的时间到底有多长

古典小说上常常写道“一炷香的工夫”,武侠小说中高手比武时也常以“一炷香”为限,一炷香怎么来表示时间呢?

原来,古人是以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计量时间的。古人计时需要借用日晷、漏壶等工具,使用非常麻烦,而燃香计时则是比较简单且常用的计时方法。

古人经常用模子把香粉末压印成固定的字形或花样,称之为“香篆”。如唐宋时,就有人将香料捣成末,调匀后洒在铜制印盘里,做成篆文“心”字的形状,燃其一端,整个香篆就会循序燃尽,用以计时。人们还在香篆上刻上刻度,将一昼夜划分为一百个刻度,这种香又称为“百刻香”,常被寺院用作计时器。元朝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还曾制出过精巧的“屏风香漏”,通过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对应相应的刻度以计时,这种方式在民间流传很广。

实际上,由于环境、风力以及香的长短、香料干湿等诸多因素,一炷香的燃烧时间并不完全相同,一般约为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