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捡宝生涯
12600001019

第一千二十章 金钟

老蛟精可能是感觉到了孟子涛心中的不喜,问道:“王少,如果喜欢的话,我送你一两件。”

孟子涛把玉璧还了回去,淡淡地说:“还是算了吧,这玩意我拿回去又有什么用?”

老蛟精呵呵一笑,既然孟子涛不要,他可不会勉强,这些玉器也值不少钱的。

随后在老蛟精的招呼下,众人慢慢地走进了屋,只见里面有些狭小,家具杂物之类的东西几乎堆满了房屋空间,有些东西上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孟子涛马上就分辨出来,这是使用化学药剂做旧的味道。

老蛟精带着大家一直走到里面的小厅,屋里的情况才有些好转,也没有刺鼻的异味了。

见老蛟精准备请大家入座,孟子涛直接说道:“不用麻烦了,直接给我看东西吧。”

“好的。”

老蛟精也没怎么犹豫,又带着大家来到里面一个房间,用钥匙打开房门之后,他顺手打开了屋里的灯光。

孟子涛顺着门口朝屋里看去,只见里面的东西摆放也有些凌乱,只是比外面好一些,而且东西五花八门,什么瓷器、玉器、青铜器等等,简直是应有尽有。

老蛟精脸上带着一丝得色,随即招呼大家走进屋里。

一进门,孟子涛就看到旁边放着的一些刀剑,其中大部分都是青铜器,表面长着红斑绿锈,一股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秦游看到这些青铜器,表情有些古怪:“我说老蛟精,你是不是又忘记先前的教训了,怎么又收青铜器了?”

老蛟精笑道:“我又不是猪,这些青铜剑都是我从一位兵器藏家那收来的,就算要找麻烦,那也应该找那个藏家。”

“这些兵器的品质不错呀,好端端的怎么会卖掉?”秦游有些诧异。

“人这一生,谁没点难处?”老蛟精耸耸肩膀,不过具体的他并没有细说,估计是不想泄露货源吧。

孟子涛走上前,挑出一把青铜剑打量了一下,这把剑长约55厘米,两头窄中间宽,最宽处约5厘米,最窄处约2厘米,重约0.5公斤。剑体呈蓝绿色,中间有些地方呈灰黑色,刀刃比较锋利,剑身上有老虎形状的图腾。

从器形等方面来看,这应该是巴国的柳叶剑,人们一直说巴蜀地区,其实巴国和蜀国是两个地方,巴国大致在山城周边地区一带,而蜀国则指蜀都周边一带,两个地区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有些地方还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是这青铜剑就不一样,柳叶剑是巴人特有的,这种剑注重的是近身的刺杀,而不是远距离的劈杀,因此往往能在只有冷兵器的数千年前,起到一招致命的效果。

这种剑不式样,也非常符合以崇山峻岭地形为主的峡江地区,因为在许多狭窄地带,并不利于长兵器的施展,相反,适合近身搏斗的短兵器,更能在肉搏战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孟子涛检查了这些兵器,都比较出色,保存的也很完好,应该是使用比较专业的手段处理过。

“原来的主人应该对青铜兵器比较有研究啊。”孟子涛说道。

老蛟精笑着点了点头:“这到是的,这一点我也挺佩服他的。”

“这些兵器我都要了。”孟子涛突然说道。

“啊!”老蛟精闻言一怔:“您都要了?”

“你这买东西还有限制?”孟子涛淡淡地问道。

老蛟精马上换上了笑脸:“王少您误会了,我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

孟子涛说道:“我比较喜欢冷兵器和高古玉。”

老蛟精脸上露出恍然的神色,或许是感觉到孟子涛是个大客户,老蛟精还给了一个比较大的优惠,最终的价格两个人都还算满意。

老蛟精很开心,笑容都真诚了一些:“王少,冷兵器我这里也就只有这些,不过高古玉还有几块,我带您过去瞧瞧。”

孟子涛点点头,说道:“不是先前那样的货色吧。”

老蛟精连忙摆摆手:“那肯定不会,咱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拿那些货糊弄您,保证都是大开门的宝贝。不信您拿去给龚老看,不对让他来揍我!”

“那就好。”

孟子涛没有多言,让老蛟精前面带路,几步路的功夫就看到了老蛟精说的那些高古玉。

“咦!”孟子涛看到其中一件玉器时,心里有些讶然,还记得当初他从京城的刘佳鹏那里得到柄形玉器,而眼前这件玉器和器形和那件一枚一样,纹饰都没有任何差别,只是小了一些,不过这件玉器正是西周时期的,原先那件显然就是仿的这一件。

孟子涛拿起玉器看了一下,发现玉器表面有一层厚重的包浆,应该是一件老坑。

“老板,能不能讲一下这件玉器的来历?”孟子涛问的直截了当,这也算符合他的身份。

见老蛟精有些迟疑,孟子涛又接着说:“没别的意思,只是我家有一件相同的玉器,不过那件是明朝的仿器。”

老蛟精不知道孟子涛说的是真是假,不过孟子涛刚才很痛快地买下所有冷兵器,让他有些了一些好感,只是犹豫了一下后,他就说了出来。

孟子涛记下信息,在查看其它玉器之前,他让孟宏昌也去看看其它器物,有没有喜欢的。

除去那件柄形玉器之外,剩下还有四件高古玉,其中一对还是汉代“宜子孙”玉璧,不过孟子涛扫了一眼,就把它们放到一边,只是拿了剩下的两件玉器。

老蛟精见此情形,心里有些奇怪:“王少,这对玉璧您不要吗?”

孟子涛冷哼一声:“你还是自己收着吧。”

孟子涛这样的态度,让老蛟精愣了愣,小心翼翼地问道:“王少,您是觉得东西有问题吗?”

“这么明显的破绽你看不出来?”孟子涛冷冷地说道。

老蛟精朝玉璧看了看,回头向孟子涛拱手道:“王少,还请您指点一二。”

孟子涛看了看老蛟精,这才说道:“玉器发展从夏商周三代经秦汉到唐宋元明清,玉成了帝王、贵族垄断使用的物品。玉工们在有权势人员的驱使下,诚惶诚恐,小心碾琢,唯恐出现差错。”

“因此,他们倾尽全力通过碾琢来反映作品所饱含的神气和精神。他们在工作时十分清楚,如果出现差错,轻则被鞭笞,重则遭杀头。你觉得这种这种被生死逼出来的敬业精神,是那些制作假冒伪劣的,能够比得了的吗?”

“呃,确实比不了。”老蛟精看向自己的这一对玉璧,还是没有看出来哪里有问题。

孟子涛不管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指着其中一块玉璧说:“这些人因为没有大的责任压力,没有生命危险,加之心中无谱,照葫芦画瓢,因此,他们多是追求数量而不讲究质量,追求形似而难达神似。”

“我承认这对玉璧的雕工已经到了一定水准了,如果是一块玉璧也看不出差别,但这是一对玉璧,两者的器形是一致的,纹饰当然也不会有差别。”

讲到这里,孟子涛就不再讲了,如果这个时候,老蛟精还看不出问题在哪,就是装疯卖傻了。

而老蛟精提了提醒之后,马上就注意到,这一对玉璧在一处纹饰那的差别,看样子应该是制作者没有掌握好,出了问题之后故意做成这样子的。

“玛卖批,终日打雁反被雁啄!”老蛟精表情很尴尬,当然,是不是真尴尬,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两人谈好了剩下两件玉器的价格,孟宏昌向孟子涛招了招手,孟子涛走过去一看,却是一口高约三十厘米,黄澄澄、雕龙描凤的金钟,此钟制作之精丽、器型之规整、造型之大气,无不显示出庄严、华贵的皇家风范。

孟子涛上前一看,发现是钟的表面其实鎏了金,估计应该是铜鎏金,不过他轻轻抬起钟准备细细观察时,却发现重量不对,感觉和真正黄金制作的重量差不多,看来这是一口冒牌的金钟。

“这口金钟应该是仿的吧?”孟子涛说道。

孟宏昌嘀咕道:“我也没听说过,清朝有这种金钟留下来过啊,干嘛要仿这玩意,不是吃饱了没事做吗?”

老蛟精走过来,哈哈一笑道:“想当初,曾国藩把太平天国的天京团团围住,却苦于没有军饷,于是奏报给慈禧,然而,当时内务府现存银不足三百万两,根本安排不开,拿不出银子充做军饷。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之前雍正打造的十口金钟上,不过当初负责此事的王爷并没有把金钟全部熔掉,而是留下了一口。”

秦游看了看金钟说:“你不为以为这是你说的那口金钟吧,那可是纯金的,这个是鎏金,要我说,这玩意就是吃饱了没事做的人干的。”

老蛟精嘻嘻一笑道:“别管那么多,只要能够忽悠的到人就行。”

“别人难道看不出鎏金吗?”

“可以讲故事嘛,只要讲的动听,就不怕没人信。”

“看来你讲的故事不好听,所以这钟还放在这里。”

“我刚刚才拿到手,还没来得及讲呢,而且这玩意也不贵,只要有人信就赚大发了。”

听到这,孟子涛开口道:“这口钟让给我怎么样?”

老蛟精微微一怔:“您这是……哦,明白,明白,这钟就按原价让给您了。”

孟子涛说:“那就不要了,辛苦费还是要给的,就这么定了!”

之后,孟子涛又选了几样东西,就准备结账。

老蛟精准备很充分,手里还有一台移动式刷卡机,直接刷卡结账。

把东西搬到了车上,秦游上车之前,把老蛟精拉到一边:“这玩意你还记得吧。”

老蛟精看到秦游拿出来的玉璇玑,有些惊讶:“咦,这玩意我不是卖给那老板了吗,怎么会在你这?哦,明白了,不过你问这事干嘛?”

秦游说道:“我知道你的规矩,这事也不是我想问的,是王少想知道,你就直说吧,被他惦记上了,你就别想在国内混了,不过他记得你的好,你也不会吃亏就是了。”

“你怎么……哎,好吧,这玩意其实是我猛爷手里拿的。”

“你和猛爷这个老狐狸还有联系?”

“偶尔,不过自从买了这玉璇玑之后,已经很久都没有联系上了,也不知道这家伙是不是养老去了。”

老蛟精说到这里,又问道:“他还想知道什么事情?”

“那些兵器的主人。”秦游说。

“我就知道,你来我这准没好事!”老蛟精狠狠地瞪了秦游一眼。

“切,我还羡慕你能和他搭上关系呢。”秦游笑着说道。

“这种关系我宁可不要!”

老蛟精有些无奈:“算了,我自己去跟他说吧……”

在得知了那些兵器的主人是谁之后,孟子涛让俞铭送他过去,他之所以想要见那人一面,是因为看中了兵器主人的维护青铜器的能力,说不定可以邀请对方去他的博物馆工作。

因为时间的关系,众人先去吃了午饭,这才来到兵器主人的住所。

秦游去敲门,过了一会,不一位老太太出来了,看见自家门口来了这么多人,自然吃了一惊:“你们找谁?”

秦游笑着说:“大妈,我是老胡的朋友,麻烦你跟他说秦游来了。”

“你们等一会……”

老太太进去了没一会,一位面容有些憔悴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老胡,你怎么变成这个模样了?”秦游非常惊讶。

“哎,别说了。”那个叫老胡的男子长叹一声,随后把大家带进了屋里。

“问题就出在这些借条上?”秦游打量着桌上的借条。

“是啊!”

孟子涛打量的借条,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于是拿出了显微镜,通过便携显微镜观察,他发现这5张借条的笔痕特征高度一致,但是哪怕是近两三年一个人的笔迹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笔迹鉴定强调的是一个“大同小异”,其中“小异”恰恰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用笔不同,衬垫物不同,甚至书写时心情的不同,都会在笔痕上显现出一些细小的差异。但是,这5张借条惊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