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领导者的“因”与“果”
“四圣谛”的内涵及因果关系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信佛的前提是信因果。因果也叫报应,轮回是因果,祸福是报应。只有深信“因果”的人,才具备了证得无上菩提的基本条件。佛说,想了解前世的行为,看看今生的状况;要知道来世的结局,想想你今生的所作所为。
释迦牟尼成佛后初转法轮时所说的“四圣谛”即是“缘起”,而“缘起”就是“因果”。释迦牟尼慈悲,当他证悟“缘起”成佛后,由于“缘起”的道理太过深奥,有心救度众生又担心众生尚未起信念而对佛法心生怯畏,所以释迦牟尼在初转法轮时,用较为简单的“四圣谛”启发众生,以说明生命轮回、生死流转和解脱之道的“缘起”真理,从而激发众生离苦得乐的信心。因此,“四圣谛”是释迦牟尼帮助众生修行成佛的最初始法门。
“四圣谛”的“谛”是真理的意思。“圣谛”指圣人所知道的、绝对正确的真理。《中观论疏》在描述“四圣谛”时说:“四谛是迷悟之本。迷之则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贤圣。”也就是说,只有真正了解和透彻“四谛”真相的人,才是圣者。可见“四圣谛”是决定和区别凡人能否成为圣贤的根本要诀。
“四圣谛”的内涵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如表4-1所示:
表4-1 “四圣谛”的内涵
为了帮助读者清晰地理解“四圣谛”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笔者根据“四圣谛”的逻辑循环和轮回原理,打破“四圣谛”的次第排列,按因果顺序整理图解并予以说明如下,如图4-1所示:
图4-1 “四圣谛”因果关系图解
注:本图示只能表达“四圣谛”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无法概括佛法“四圣谛”博大精深的实质内涵。
从图4-1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四圣谛”的基本思想是:生死轮回,因果循环。“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也不存在无果之因。“因”是源头和过程,“果”是结果。成败皆有缘起,善恶亦是因果。
佛教认为,每个人的今生今世都只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生是生命的起点,死是生命的终点,生与死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人生在世的全部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每时每刻的活动和行为既可能是原因,也可能是结果。在过程中种善因,必定能得善果;在过程中生恶因,必将结恶果。三世轮回,因果必报。有速报善恶的,有现世报善恶的,也有来世报善恶的,民间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即是此意。
领导行为的因果模式
因果,对佛教来说是法理,对企业管理来说是道理。今天人们所接触的领导力和管理学概念,也符合因果关系理论。比如,ISO9000所说的输入、输出就是一对因果关系。其中,输入是因,输出是果。再比如,管理学常用的过程、结果也是一对因果关系。其中,过程是因,结果是果。
近年来,管理界仍有相当多的人在争论“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推崇目标管理的人认为,领导者应该以结果为导向;而认可过程方法论的人,则极力鼔吹过程的重要性。其实二者根本无法分开,也不可能各自独立存在。
正确的过程一定会产生正确的结果,正确的结果一定需要正确的过程。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领导者就应该懂得,领导结果的成败,取决于领导过程的正确与否;领导行为的对错,决定了领导结果的好坏。领导者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过程与结果之间不断地轮回循环、往复不止。
领导者的行为模式,其实用“因”、“果”两个字就可以作全面的阐述了。如图4-2所示:
图4-2 领导者行为的因果模式图
研究行为学的西方学者认为,需求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行为产生结果。而笔者认为,需求既是产生动机的“因”,同时也是被欲望驱使的“果”;动机既是需求驱使的“果”,同时也是促成行为的“因”。行为既是产生结果的“因”,同时也是动机驱使的“果”;结果既是行为产生的“果”,同时也是产生下一个欲望的“因”。所以,对于领导者来说,只有明白领导之“根”,才能挖掘领导之“本”;要想成就领导之“果”,必须掌握成果之“因”。
苦谛,领导者的成败之道
苦谛的内涵
佛说:“众生皆苦。”佛所说的“苦”,不仅是指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肉体之痛和感觉上的不快乐,更是指人们对生命生死无常的“不自在”、“不永恒”、“不可主宰”以及“无法把握”的无奈和感悟。
在众生居住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三重世界中,“苦”又有不同的分类。在欲界里生活的人们,因为摆脱不了食、睡、淫、财、名的“五欲”之累,在不可得、不可持续的欲望追逐过程中备受折磨、煎熬,虽痛苦不堪却不知省悟,称为“苦苦”。
因修行禅定而进入色界的人们,虽然脱离了欲界的“五欲”之累,却没有摆脱物质的“色身”之困,佛所说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导致的各种诱惑痛苦仍然存在。无法摆脱肉体对色身、色相的约束和坏灭所受之苦称为“坏苦”。
修炼到无色界的人,虽然不再受到“五欲”和器身色界的约束,但还会被受、想、行、识等心灵意识活动所左右,虽无肉身之苦,却有心念迁流生灭之苦,称为“行苦”。
佛教所描述的上述三界之苦,各有其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统称为“苦相”。苦相又分为“三苦之相”和“八苦之相”。所谓“三苦之相”,是指人类在接受“苦”时的状态和感受,分别为苦苦、坏苦和行苦。“八苦之相”则是相对于“苦”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分别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阴炽盛苦。万苦的本质在于“三苦”中的行苦,行苦是由于人们不了解“苦”产生的原因而造成的。
人类之所以无法摆脱“三苦”和“八苦”之困,是因为人类愚痴,被欲望的假象和无明的烦恼驱使而浑然不觉。佛教认为只有认识到“万物流迁”、“因缘和合”、“四大皆空”的本质,才能远离颠倒,看破放下,解脱束缚,永离苦海。
生命的现象是“苦”,“苦”的原因是悟不到空的本质。本质即真我,真我即佛性。佛性是看破表象、洞彻本质的大智慧,所以,佛说“烦恼即是菩提”。能够证得“烦恼即空”真相的人,都是能够证得菩提的拥有大智慧的人。众生之所以会被欲望驱使,为苦所累,就是因为没有看破万苦背后生命真相的大智慧。就像领导者一样,只有彻底了解行为表象背后的本质和真相,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领导者的苦谛
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领导者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会遇到不同的经营困惑,比如,创业之初的“生之困”,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病之痛”,无法突破组织僵化的“老之惑”以及惨遭失败的“死之悲”。
除此之外,企业领导者还需要面对和排解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比如,面对强大竞争对手压制、打压时产生的“怨憎会苦”,在团队人才流失和被客户抛弃时产生的“爱别离苦”,面对企业业绩下滑、无法提升管理绩效时产生的“求不得苦”,以及在梦想实现后执著奋发时产生的“五阴炽盛苦”……这些“苦”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领导者的心智。而这些“苦”可能又会在刹那间变化无常,在瞬息万变中此消彼长。领导者在企业发展和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这些困惑,如同人生诸苦一样反复无常、难以掌控。
企业领导者面对如此多的领导之苦,承受如此多的管理之惑,如果不具备看破表象、发现本质的大智慧,如果没有认清生苦之因的慧眼,没有找到解决问题本质的源头,领导他人将会变成这个世界上最为痛苦的工作。
导致领导之苦的原因因人而异,因事不同。但事事皆有因果,万物皆循规律,只有看破源头、真相,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普通的领导者总是围绕着问题的表象就事论事,高明的领导者永远懂得透过问题的表象寻找问题的本质。
集谛,领导者的规划之道
集谛的内涵
“集谛”是针对“苦谛”而言的,“集”是产生和引发万苦的原因。释迦牟尼把引发万苦的原因总结为两大类,即烦恼和业。
1.烦恼
佛说,众生的烦恼多达八万四千种。人最主要的烦恼来自“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六尘”相加得“十二处”,“十二处”再加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是引发众生烦恼的原因。而导致这些烦恼产生的根源是人的贪、嗔、痴、慢、疑、邪见这六种心态(见表4-2)。
表4-2 导致烦恼产生的六种心态
2.业
佛教把人的前世今生中的所有作为统称为“业”。业有两种含义,一是造作、行为、所作所为的意思;二是推动、滋长的意思。人一生中的所有行为都是造业的过程。行善积善业,作恶得恶业。而无论善行、恶行都会产生结果,这种结果叫“业报”。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身、口、意等行为活动最终都会产生左右灵魂的力量。在生命结束后,这种力量就会成为决定灵魂去往何处的业力。业力会引导人们死后的中阴身,在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六道中循环往复地受苦不断、轮回不止。所以,释迦牟尼告诉人们,人生的现实之苦是因为前世修为的“果报”,前世之“因”得今生之“果”,今生所为成来世之“因”。只有明白人生之苦产生的真实原因,才会相信释迦牟尼离苦得乐的解脱之法。
领导者的集谛
事前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是领导者产生现实困惑的万恶之源。规划,是经营之父;规划,是成败之母。领导者的成功,都是从科学系统的规划开始的。
世界上一切可以被人类制造出来的东西,都最先存在于人的思维意识中。良好的规划是成败的前提,无论是领导者的个人职业生涯,还是企业团队组织的运营管理;无论是发展过程中的目标选择,还是企业成长的过程绩效;无论是运营系统的宏观控制,还是具体细节步骤和流程的运行;无论是人力资源的选择培养,还是市场竞争的战略战术……领导者成败的前提条件只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划。
“夫未战而庙算者胜,得算多也;夫未战而庙算者不胜,得算少也。何况不算乎?”《孙子兵法》中的这句话告诉了领导者一个“灭苦”之法:庙算。
庙算,用管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规划。如果把孙子的这句话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意思就是:两个竞争对手还没有在市场上展开竞争之前,或者两支团队还没有正式运作之前,事先经过细致、充分、系统、全面和合理规划的一方将无疑在实际竞争和运营过程中获取胜利。
美国宝洁公司是世界日用消费品行业的巨人,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战略和市场营销非常成功,这与其在中国农村市场进行的周密的战略规划和市场布局是分不开的。
20世纪80年代,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宝洁公司面对日用消费品在城市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另辟蹊径,把目光转向了广大的农村市场。在对中国农村消费群体进行了大量的观察调研和细致分析之后,他们最终把占领中国农村市场作为公司的战略重点。为此,宝洁公司作出了详细的市场战略规划,此规划共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推行乡镇菜场展示与推广计划。该计划又分为“ROADSHOW”(路边展示)的大篷车计划和“电影夜市”两部分。他们欲借此在中国农村宣传宝洁品牌,从而吸引客户、开拓市场。宝洁公司用了三年的时间把产品推广到了湖北、四川、浙江、江苏、黑龙江、山东、河南、福建、安徽等十几个省的上万个乡镇。
第二步:乡镇终端网络建设与规划。宝洁公司推行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农村建立起完善的网络销售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打击假货,帮助经销商提高销量。
第三步:乡镇店主联谊会计划。宝洁公司为了稳定现有的客户和销售渠道,占领更低层次的农村市场,推出了乡镇店主联谊会计划。其目的就是整合现有资源,把所有乡镇小店的店主联合起来,形成通畅的销售网络。该计划规定:乡镇店主只要从宝洁公司指定的经销商进货并签订店主联谊会会员合同,就可以成为联谊会会员。成为会员后,店主可以参与宝洁公司发起的两个促销活动--让利折扣和有奖促销。同时,宝洁公司还在会员店门口悬挂公司的品牌匾额及宣传横幅。此举不仅便于消费者快速找到正宗的宝洁产品销售点,提高店主的销售量和向心力,还可以促使宝洁公司的品牌得到广泛传播。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最终击败了吴国。宝洁公司在中国农村市场上的排兵布阵也花去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成功绝非偶然,宝洁公司取得的每一个伟大的胜利背后,都隐藏着一系列耗费心力的精心规划和令人叹为观止的谋篇布局。
南宋有个很善于谋略规划的大臣,名叫丁魏。他曾负责筹划都城开封的重建和皇宫的改造工程。为了达到既不破坏原有都城的整体布局,又能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目的,他未雨绸缪,先在开封城内开挖了一条河道,把黄河水引入城内。此举不仅解决了建材物资的运输问题,还解决了工地需要大量用水的问题。接着,他把河道新挖出来的泥土用作烧砖的原料,解决了砖料来源不足和污泥处置困难的问题。最后,等都城和皇宫的改造工程完工后,他又把旧城拆迁留下来的建筑垃圾回填到新开挖的河道里。此举不仅没有破坏开封的原有模样,还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如此周密细致、全面系统的工程规划,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这些成功的案例无不向领导者展示了规划的力量。可见,成功的领导者都是善于规划的领导者,只有具备规划能力的领导者才是掌控全局的领导者。
灭谛,领导者的取舍之道
灭谛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