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无症状的高血压有何危害
人的心脏就像一只泵,它不停地将血液泵入动脉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血液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称之为血压。心脏收缩将心室内血液排入动脉时所产生的最高压力称之为收缩压,即高压;待心室将血排完,由收缩状态变为舒张状态,动脉系统内血压降至最低,称为舒张压,即低压。如果成人非同日3次血压测值都高于140/90毫米汞柱时,即称为高血压。
当高血压发生时,它不会像患感冒那样用打喷嚏、鼻塞、咽喉肿痛来提醒你,而是神不知鬼不觉地踩着你心跳的鼓点,一点一点向你的血管壁加压,致使大多数人虽患高血压多年,甚至可能血压已经高得吓人了,自己却没有感觉。高血压这个“无声杀手”在你“感觉良好”之时,已开始悄悄蚕食你的心脏、大脑、肾脏、眼睛等重要脏器了。那些长期对高血压掉以轻心、置之不理者,如遇情绪激动,过量饮酒,季节变换等诱发因素,便极易导致体内早已不堪高血压重负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防御系统骤然崩溃。等待你的无论是脑出血还是心肌梗死或是尿毒症都将是不死则残的悲惨结局。
防治高血压,保护心、脑、肾。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血管、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大量资料证明,收缩压或舒张压越高,心血管病致残、死亡率的危险越大。所以专家提醒那些平时没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高度与并发症呈正相关,而与你自身症状并不一定相关。即使你自身感觉没有症状,但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也是持续存在的。只有及时、早期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你的重要脏器不受损害。
50.为什么高血压的治疗宜个体化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达1.1亿。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中,服药率仅为25%,血压得到良好控制者仅占5%左右。可见高血压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高降压水平、防治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高血压的诊断仍是以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大于140/90毫米汞柱为标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曾经推荐阶梯疗法,即从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开始,阶梯式地选择用药,但最近首选药物已从前两者扩展到钙拮抗剂及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高血压的病因复杂,病程长短不一,并发症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有差异,还有年龄、性别、适应证、禁忌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高血压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因人而异,选择上述药物的任何一类,作为第一阶梯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使之既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不良作用又小,使患者能够坚持用药。1998年高血压最佳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结果显示,把血压降至138/83毫米汞柱最适宜,脑中风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最少。
对年纪较轻、正常或高肾素型高血压患者来说,β受体阻滞剂和ACEI较适宜,而对中老年人及低肾素型者来说,则利尿剂或钙拮抗剂为首选。现已证明,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虽对血脂代谢有不利影响,但小剂量应用是安全的,仍可作为一线药选用,特别是利尿剂对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舒张期高血压可选用钙拮抗剂和异搏定与氨氯地平,或与ACEI合用。
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是猝死、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选用ACEI及钙拮抗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宜用ACEI、钙拮抗剂、哌唑嗪及吲哒帕胺,但不宜用噻嗪类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因两者均可使血脂增高。如合并脑血管病,可考虑用钙拮抗剂如尼卡地平、尼莫地平以及ACEI。合并妊娠可选用肼苯哒嗪、甲基多巴及哌唑嗪。
51.为什么应经常监测血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高血压患者9000多万人,已发展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尽管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与药物研究,现在对高血压的防治已经有了较为有效的措施,然而这类病人特别是农村患者,因缺乏应有的自我保健知识,不注意定期检测血压,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或严重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病人在血压升高时,常会感到头晕、头痛、乏力等,但有些病人由于长期处于高血压或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会逐渐适应高血压状态,头晕等症状并不明显,若不借助定期检测血压指导用药,在某些诱因的促发下,很容易发生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据报道,因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占70%,其中不能定期检测血压者约占80%。由此可见,高血压病人平时定期检测血压是多么重要。
实际上患有高血压病并不可怕,如能坚持定期检测血压,按照血压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就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把血压控制在较理想的水平,防止意外发生。至于如何确定检测周期,应视病情而定,对于病情相对稳定,血压波动不大的患者,可每月测量1次血压;而血压难以稳定,且处于药物使用调整阶段的病人,应每周测量1次血压;特殊情况者,应遵医嘱确定测量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
52.怎样正确自测血压
1.在测血压前,受检者不应饮酒、咖啡、浓茶和吸烟,最好先休息20~30分钟,并且精神要放松,排空膀胱。不要屏住呼吸,因为屏住呼吸可使血压升高。
2.室温最好在20℃左右,并且环境要保持安静。
3.病人可采取坐式或卧式均可,无论哪种方式,被测者的肘部及前臂都应与心脏大约在同一平面的位置上。
4.病人露出右上臂,若患者所穿的是紧身衣服,应脱下衣袖,若衣袖单薄宽大,可将衣袖向上卷到腋窝处。打开血压计盒,并调整血压计到零点。
5.缠缚袖带时,应先将气球内空气排空,再将袖带缠在右上臂肘关节上2~3厘米处,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以在肘窝内侧能摸到肱动脉跳动为宜。然后,将听诊器听头放在动脉上,关紧气门,向气球内充气。测量者的视线应与水银柱上的刻度在一个水平上来观察水银柱的高度。
6.当气球快速充气,直到肱动脉脉搏消失后,再加压4千帕(30毫米汞柱)即可停止充气。然后,缓慢打开气阀门,使血压计指数缓缓下降,当听诊器听到的第一声脉搏跳动的声音时即为收缩压(高压)。继续缓慢放气,当血压计指数缓缓下降到某一刻度,听诊器听到的声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即为舒张压(低压)。
7.一般情况下,需要连续测定几次,求出几次的平均值即为所得到的血压值。但两次血压测定至少要间隔1分钟。
8.血压测定完毕后,应把血压计恢复至零点,排空气球,关闭开关以备再用。
虽然血压测量的方法较为简单,但是,若操作不正确,测定的数值就会出现误差,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被测者的血压情况。因此,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下列事项,以避免误差:
1.按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的建议,测量血压前,被测者应先休息几分钟,而且隔几分钟后再重复测量,如此反复3次,才能确定可供临床参考的血压值。若仅靠一次测量,很难排除许多因素干扰,使血压出现误差。
2.测量时坐正,把上衣一侧袖子脱下,不要卷起紧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松。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
3.测量血压时的听诊点,应是动脉最强搏动点。因此,在放听诊器前,应仔细触摸动脉最强搏动点,不能任意找个听诊位置。若偏离动脉最强搏动点作为听诊点,所测定的血压就会出现误差。
4.测量血压时,气球的减速压过程需要缓慢放气,使血压计指数缓慢下降,读数应精确到0.3千帕(2毫米汞柱)。若在测量血压时,放气减压速度太快,判断误差就会增大。
总之,测量血压的方法简单,但要做到正确的操作并不太容易。有时由于不正确测量所致的误差,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为血压的正常与非正常的临界值也就是几个毫米汞柱。
53.为何要积极控制血压
在高血压的病因中,除5%左右属于可通过手术等方法根治外,80%以上的患者均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即原因不十分明确的高血压)。经验证明,长期血压增高,即可招致心、脑、肾的损害,而将血压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减少和推迟器官的损害,延长寿命,所以不可轻视降压治疗的作用。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思想上认清降低血压的意义,积极控制高血压。
54.为何要平衡降压
高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肾衰等危险征候;而控制不好,造成血压波动较大,同样会产生上述危害。研究表明,由于高血压病人的自身调节功能不正常,血压大幅度下降和升高都会使病人不能忍受,引起脑供血不足、缺氧,产生头晕、头痛等症。此外现代医学还证实:清晨起床时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各种心血管意外的高峰时间段,如果对这段时间的血压控制不佳,造成血压波动较大,会大大增加发生中风等疾病的危险性,严重时甚至会死亡。所以,平衡降压,使血压缓慢降低,并全天24小时将血压控制稳定相当重要。
55.为什么老年高血压病人忌将血压降到正常水平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一味要求降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和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在施行药物降压治疗时,应考虑到预防并发症,降压目标以150/90~100毫米汞柱为度,不得过于降低,且降压速度不可过快,幅度也不宜太大。对有并发症的中年患者,通常要求使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左右。高血压病Ⅲ期,病人多有明显的动脉硬化和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同时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之压力感受器反应亦迟钝,调节功能减退,易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因而其降压不能操之过急,以逐渐降低到150/100~170/110毫米汞柱或原来血压值的70%~80%为妥,尤其是血压持续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更应注意。
此外,在治疗中还应注意病人血压降低后症状是否有所改善,若虽血压有下降甚至已经正常,然而头晕头痛等自觉症状反而加重了,这说明降压的幅度和现有的血压值不适合该病人,必须重新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