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1266500000011

第11章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基本方针(2)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围绕这个基本方针,提出了十大关系也就是十个问题、十种矛盾,这实际上包括了社会主义建设内容的方方面面,这包括政治上的是非关系、政党关系、中外关系等;经济上的经济结构关系、区域关系等;也包括了社会建设方面的国家、单位、个人的利益关系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等。毛泽东在分别阐述了这十大关系后,提出了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适用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总方针,也是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

(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基本方针的内容

1.基本方针的提出的历史背景

(1)50年代,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缺点和错误,毛泽东就指出,要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对农民问题,毛泽东指出了苏联把农民挖得很苦的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是非常错误的。毛泽东认为,苏联经验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因此,对于这些经验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应该说,懂得科学的借鉴,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

(2)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变化,社会关系也随之变化。1956年,在国际上,自朝鲜停战以来,经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国际紧张局势日趋缓和。毛泽东认为,现在有可能给我们十二年的和平时间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基本上实现工业化。在国内,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的改造已基本结束。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正在向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转变,随着这些转变,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上的各种关系也随之变化。毛泽东强调农业的发展,同时又指出,农业以外的各项工作,也必须迅速赶上,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新形势。另外,还有许多社会关系出现变化,诸如: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如何协调,如何实行对外经济交流,如何处理民族矛盾等等,还有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这些关系如何处理,以促进社会主义发展成为毛泽东思考的主要问题。

2.基本方针的内容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

在革命斗争时期,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我们党一直采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重要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共产党人就是通过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的胜利。而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具体体现。真正提出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成功,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之时,在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指出的。

中国社会实践的经验表明:无论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建设,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把一切积极因素都充分调动起来,并尽可能减少和化解消极因素,将其转化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一定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方针,其宗旨就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利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下面就毛泽东提出的各种积极因素,做一个具体的阐述。

(1)国内积极因素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具体指出了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他说:“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依靠工农群众,充分调动工农群众的积极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决定社会性质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有了这些力量和动力,革命和建设才有胜利的基础。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就是因为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发挥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工农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当然同样要依靠群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能动性。

知识分子同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毛泽东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早在1939年,就指出知识分子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毛泽东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7年,在《关于农业问题》一文中指出,没有庞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知识分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

革命和建设要取得胜利,除了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外,还必须把其他各种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团结就是力量,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胜利的可能。因此,只要是积极因素,不管其积极程度的大小,也不管其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要尽可能地加以争取。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在旧中国,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矛盾长期存在,新中国成立后,56个民族第一次真正平等地进入社会主义大家庭。汉族虽然占绝大多数,但民族团结却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毛泽东指出:“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做过贡献,……我们要诚心诚意的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少数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中国的民主党派是革命时期建立广泛民主统一战线的产物,由于它们的社会威望较高,在特定的社会阶级、阶层有很强的影响力,把它们团结在一起,对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阶级、阶层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动,统一战线到底要不要?对这个问题,毛泽东强调,这要看是否对劳动人民的事业有利益。他认为,统一战线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对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奋斗是有好处的,应坚持多党政治。“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他还说,对民主党党派应该让他们发表意见,对他们应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一切善意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不能怕骂,骂得有理就应该接受。他要求民主党派作为一种积极因素,我们应抓好“统一战线工作,使他们和我们的关系得到改善,尽可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消极因素无疑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利因素,但是如果把其中某些消极因素化解了,使其转化为积极因素,就减少了消极因素的阻力,扩大了积极因素的力量。反革命当然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但在一定条件下很可能会有所转变。在这一前提下,毛泽东提出应给反革命分子以生活出路,给他们以自新的机会,而且可以让他们给人民办点事情,这就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方针。对待犯错误的同志,毛泽东主张也应该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把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从而有利于社会建设。反之,如果对犯错误的同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则会伤害他们的感情,挫伤他们改正错误、将功补过的积极性,使原来可能的积极因素转化为消极因素,对社会建设造成损害。

毛泽东重视共产党自身的团结,指出党内党外都要分清是非,这是团结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指出,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在党内要允许其改正错误。“一要看,二要帮”,是毛泽东对党内团结确定的方针。

以上是毛泽东国内积极因素的分析。除了国内积极因素,国外也存在着积极因素。

(2)国外积极因素

毛泽东认为,国际条件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为革命和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或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道义的支持。因此,一切有利的国际条件,都应团结,使之成为革命和建设的积极因素。

对国外的积极因素,《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在《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指出“没有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我们的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对于国际进步力量,毛泽东认为,应包括亚、非、欧、美等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团结,取得它们的支持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分重要。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向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而且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外国”学习的方针。他指出对于外国的长处都要学习。应当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只有这样处理对内对外的方法,我们才能对内实现社会稳定,对外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使的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毛泽东在外交关系上,坚持独立自主,主张对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通过平等互利,互相合作,与外国做生意。毛泽东认为关门搞经济是不行的,应该有商品的交换。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于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

毛泽东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的依据就是紧紧抓住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十分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的实际,为完成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这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在这一正确方针指引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基本方针的实质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我们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只有在这个方针下,才能使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全社会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才能达到社会的繁荣。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可以说,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其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充分发挥。

1.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从而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社会创造活力表现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体现出的社会创造力,这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提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赋予了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机会,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了归属感,凝聚了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进行社会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这就充分激发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激发了全社会创造的活力。

在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通过统筹各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使人民群众心情舒畅,使社会不断和谐,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毛泽东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涉及到几乎所有的人民群众,这也就是说要兼顾各方利益。他要求我们作计划、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毛泽东强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只有坚持这样一个方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普遍的统筹和安排,人民群众才能心情舒畅,才能少出乱子,社会稳定和社会建设才有可能。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要求,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一个制度保障。它作为一个社会建设基本方针的原则,发展各项社会建设事业过程中,在社会控制、社会管理上采取这一方针达到了协调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在社会保障、改善民生上采取这一方针,使全国人民享受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各项好处,充分发挥了每一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毛泽东主张,人的自觉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它必然会使全社会激发创造的活力,最终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更充分发挥创造力开辟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也将更加激发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力。

2.注重社会公平,协调利益关系,形成合理的社会分配格局,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协调各方面关系,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可能做得到。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社会的主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制度保障。这种情况,为从社会大局出发有计划地发展生产,充分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实行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创造了客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