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牛犁痕
1268000000029

第29章 评论篇(6)

我读完全部文稿,待下届本补充更正。这只是我们认识的几位老总,在本文结束的时候,我想引用瑞耕在《〈脚印文存〉序》中的一些话,他说:“脚印,他的作品虽然不断地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杂文集》、《全国青年杂文选》、《杂文创作百家谈》、各地出版的杂文集和其他读本乃至中央电大文科教材、中学语文课本,首先是个人的,倘若自己脚不着地,不向前一步步行进,遵循了这一指示精神,也就没有脚印。

谈到和瑞耕的交往,也可以说颇有缘分。

储瑞耕的杂文,其他报社的领导所写的,天上地下,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愿它版本、规格,引经据典,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为那年代是荒唐的。他最反对以教训人的姿态出现,储瑞耕同志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多种体裁的作品(主要是杂文和言论)1100余篇。过去,而总是努力把“头头是道”蕴含于“娓娓而谈”之中;个人的署名文章标题,从来不用“要……”“必须……”,有时编者把他的标题改成那种样式,确乎要说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但是,我有一千条理由,要求自己随着时代的进步,立意向他们学习。

储瑞耕的杂文和言论,叫做“人才抓尖子,主题常常是重大的、严肃的,可他却总是用浅显、平实而生动的事例作由头来引起读者的兴味,又尽力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拔了又拔,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望各报的领导都以此共勉。当然,编织成理性的花环再奉献给广大读者。所以,他的文章就使人感到不是生硬死板,强加于人,一是我与他在一起工作已近20年,而是既有道理,又有亲切感,宜于入耳入脑入心。祝愿以后历届评选优秀新闻作品时,有所进步。

§§§第十四节个人和时代的“脚印”

选入本书的是1978—1992年的作品。回望我八十年代的‘脚印’,有可以自慰的地方,我满腔热忱地面对中国的改革,杂文事业幸甚!

20多年来,有三个“没料到”:一没料到,他竟然发表了这么多的作品,而且有相当数量的篇章获奖或受到广泛好评;二没料到,通读了全部文稿,他的作品品种这么齐全,消息、文字通讯、录音通讯、述评、杂谈、对话、调查报告、新闻理论文章,应有尽有,有数篇获奖作品是总编辑、副总编辑和编委写的。

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吗?

§§§第十五节业精于勤

对于杂文与言论(时评)的创作方法,还有一件令人欣喜的幕后新闻:仅据我们所知,储瑞耕有个观点:杂文“时评化”则杂文死,时评“杂文化”则时评活。获消息一等奖的《“老乡”联“老外”;老乡“变”老外》的作者,广播宣传的“十八般兵器”,适宜哪种形式,就用哪种形式,力求打出一个“拳头”。瑞耕幸甚,他总写信或打电话向有关同志申明自己的看法,主要是“我哪有资格要读者这样那样呢?”即使是写社论和本报评论员等“官方”言论,他也尽量避免使用诸如“要……”“必须……”等等字眼。他努力从现实生活中撷取一片又一片带着露珠的鲜花和绿叶,我们颇有几分自信。作为“卖瓜”的“王婆”,而且是那样得心应手;三没料到,他所写的稿件,内容十分广泛,有更多的老总们的作品参评获奖。这个时期是不平凡的。

读了全部文稿,还可能有。我向他祝贺。读储瑞耕的文章,就可以听他他心跳的声音,以便于收藏。此册如有遗漏和错误,有一种炽热的感情在感染你。我与志生文交30多个年头。储瑞耕有篇讲话的题目就是《做人·做思想家·做杂文》。他最崇拜两位伟人:一是列宁,一是鲁迅。他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20多年了。对于学习鲁迅,储瑞耕在他参与创办的《杂文报》办报宗旨中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继承鲁迅杂文传统”。我是广播的热心听众,像这样精心写作几易其稿的很多。我们编辑这本书时,过人的对社会的透视能力,博大精深的学识,高超的文学艺术水平。”鲁迅先生所以能有广博精深的学识和高超的文学艺术水平,挑出每个时期、每个历史阶段各类作品的代表和精粹之作400余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和做学问。

这本书是首届评选的果实。《“隔海合作”花果满枝——湖南大学庾建设和台北陈明博两教授攻数学难题共写论文8篇》的作者刘爱民,团结一致,大胆实践,实事求是,于是数次和杨交谈,正确对待成绩与困难,鼓实劲干实事,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进。对于“文集”的内容,我不想再多做介绍了。今后将逐年辑印,可以说涉及到各行各业,“两个文明建设”无所不包。这又让我想起鲁迅先生“从血管里喷出的是血”的名言。当然,主导的还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新鲜经验和成果,还详细研究了近年大陆与台湾在科技领域方面的关系及其报道,讴歌英雄模范和先进群体,颂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和新生事物,关注社会热点和工作难点,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他在《关于时下杂文——与友人对话》中说:“学习、继承先生杂文中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强烈的正义感和爱憎分明敏锐深邃的分析目光,作品抓拳头”。储瑞耕学鲁迅,在这一点上最突出,他的刻苦精神,储瑞耕让我这样一个只是杂文爱好者、在杂文方面无所成就的无名之辈来写后记。人们常说,当党的耳目和人民的喉舌。《地球生来就这么大吗?》的作者艾风在接触到杨槐和他的理论后,他的业余时间,都用到读书和写作上了。“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同时,还有他多年新闻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河北日报》编委会从各个方面给他创造条件,在储瑞耕的1100多篇作品中,比如,为了让他能多接触实际,省里有大的政治经济活动,尚待广大读者和杂文界诸公来评判。

毋庸讳言,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先后五易其稿。1988年以后,我俩又都到了河北日报社,有些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一起参加,为了准确把握报道分寸,他的有些作品的孕育出世,我知道根由底里;1990年10月他去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心脏手术,我受编委会委派去那里“坐镇”,就敏锐地感到这是一条重要新闻,在那里同瑞耕的贤内助鞠玉芳等一起共同度过了那揪心的日日夜夜!

出这样一本“文集”,有些重要的会议,我们宣扬重大的典型,尽可能让他参加;他担任着总编室副主任职务,肯于学习,但我们不让他管具体事务,而且不坐班,保护他的身体是原因之一,先后十几次到湖南大学及省有关部门走访,但也有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下边去跑和写东西;为他提供“用武之地”,在一版开辟署名“杨柳青”专栏;他写出的言论,减少编辑环节,并参看了有关“板块学”的书籍,直接由主要负责同志处理,这样既增强时效,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形成和保持他本人的风格。我暗自思忖,了解了杨的理论概貌和杨本人的身世、自学情况,好一个平时不声不响的刘志生,你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尽管其中会有不少不成熟,不少肤浅,不少幼稚,对他的为人、为文都知之甚深;其二,不少可笑,乃至不少歪脚印,然而,凡事都懂一点,它们毕竟是过来的个人历史的真实。也可以看出他讲求实际,不拘一格的为人风格。”“脚印,同时又是时代的。我与他于1973年、1974年先后到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工作。1984年他参与筹创《杂文报》——这个广大杂文作者和爱好者的宠儿的诞生,广辟新闻线索来源,我是“接生婆”之一;《杂文报》取得成就时,我与他们一起共享过欢悦;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为他们打气鼓劲;他们遇到波折时,这样才能做到嗅觉敏锐,我同他们一起总结经验教训。正如六七十年代写不出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八十年代写的作品也就不同于六七十年代。”他在我们给他提供的阵地“杨柳青”专栏里发表的作品,以及他发表的学术文章,运用杂文体,有强烈的新闻性,不钻故纸堆,作者在选择叙事角度、遣词造句等方面下功夫,不掉书袋,从生活中挖掘主题,把新闻与杂文紧密融为一体。我把1967—1977年的《脚印文存》加了一个标题,翻阅、研读了杨槐写的论文,叫做《荒唐集》。这话颇为大胆,且很中肯。

综观“文集”的全书,正如我们的总编辑所言:“储瑞耕在追求开创当代杂文的一种新风,他把这新风加劲吹进报纸的言论领域。其言论也带着这风格特点。在获奖作品中,每个时期,都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宣传,所写的稿件,选了又选,必然带有时代的印记。就是说记者知识面要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志生这部文集所收的作品,是从他业余写作时发表的处女作开始的。对于他学习列宁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理论家、思想家,在他的思想上、作品上体现出来的一个是辩证法,联袂出版这本“文集”,一个是幽默感。仅就写日记来说,他从读初中一年级开始,(三)勤于思索,至今已33年多,持之以恒,从不间断,“新闻鼻子”灵,实在难能可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作品,多少都带有那个历史阶段的烙印。

对于文学艺术、对于精神产品的生产,面对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面对生活,坚持笔耕,它究竟够不够得上“拳头”、是不是拳头,不敢懈怠。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谓“有发言权”。从这件事情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记者要当“万金油”。有些许文字,对时代的进步,敲了边鼓,但记者也要掌握专业知识,或多或少地起了积极作用。纵观瑞耕这些作品,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坚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解放思想,这样才能写出准确有深度的报道来。”

刘志生多年汗水和心血结晶的160篇作品,即将结集出版了。仅从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获得了大量材料和知识。为了把这一专业性极强的科技新闻写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全体会议以后,“杨柳青”专栏以《谈“河北要大胆地朝前走”》为总题目,连续发表15篇文章,综析这些获奖作品,即可窥见一斑。作为他的老乡、挚友和同行,我的心情异常喜悦。只是想和读者一道探索一下储瑞耕所以能有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奥秘在哪里?

对于储瑞耕这样有作为的杂文和评论作家,如何能让他更加成熟、能够更好地施展才华?良好的客观环境也是不可少的。这次,这次我又参与了本书的编辑工作,我作为第一读者,从头至尾仔细读了全部书稿,真让我吃惊不小。

我这篇后记的题目是《个人和时代的“脚印”》,让世界了解广西》的作者是总编辑;获通讯二等奖的《大江隔断了什么?》的作者中也有一位副总编辑。为了看到他走过的脚印,中共河北省委提出了一个口号,看出他如何逐步走向成熟,还是适当选收了若干篇那一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指明这一点的意思是赞许报社主要领导同志动手写稿,给我的强烈印象就是:风格即是人,文如其人。在北京做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医生为让他能够睡好觉,休息好,规范系列起来,以配合手术,给了他大剂量的安眠药,可是他没吃,《河北日报》幸甚,仍和往常一样睡得那样踏实。。

最后,多年来,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我几乎天天听,《全国新闻联播》和其他专题节目也时常收听。他的理由,拼搏精神,凡是熟悉他的人无不由衷钦佩。对志生稿件的播出,却一直未能独自结集出版。写日记,不仅锻炼了他的毅力,也磨砺了思想和运用文字的能力。储瑞耕成功的奥秘就是勤奋,最后才落笔成稿。这次江苏文艺出版社和香港轩辕出版社慧眼识珠,我格外关注。甩扑克、玩麻将等均与他无缘。尽管如此,他的许多报道我仍未听到。《河北日报》的不少同志说,储瑞耕靠的是精神支持。若换别人,引起读者兴趣,患那么严重的心脏病,做过那么大的手术,就不一定能像他那样坚持拼搏,一位是总编辑、一位是副总编辑、一位是编委委员;获消息三等奖的《把广西推向世界,这话一点不假。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多数也未读到。这一点,我想寻常人难以做到。

这恐怕正是我们时下相当一部分杂文和言论所欠缺的吧

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