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牛犁痕
1268000000009

第9章 切磋篇(7)

5.同一类型、同一内容的报道,要做好统一协调。8月25日一版头条非常突出地发表了农民谭美娟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就在同一天的《政科教新闻》版,在最末一条位置发表了《军校学员史志军舍己救人》的两百字左右的短消息。史志军是解放军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放假回乐亭家乡救人牺牲的。同样是舍己救人,同样是献出宝贵生命,同样是河北人,在宣传报道上,在版面安排上,反差这么大,让人看了这条小消息,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大家希望今后类似的报道,要有个统筹安排,绝不应把这类反差如此之大的典型放在同一天的报纸上。

另外,有一位同志提出,8月25日《政科教新闻》版上发的《县委书记怒斥“麻将官”》,放到《一线写真》栏里,似乎更好些。

§§§第十四节振聋发聩启人深省

——读《河北日报》“对我省人才现状的思考”系列报道

7月3日至7日,《河北日报》一版突出发表了政科教新闻采编中心记者王瑛、吕雪松、苏励采写的“对我省人才现状的思考”三篇长篇报道。这个题目抓得好,人才关系到我省小康建设的大计,非常重要。可以看出,记者在采写上下了很大功夫,文章很有看头。读了很受启迪,受益颇深。从采访与写作的角度分析,可取之处有以下几点。

1.材料丰富。记者深入到全省各地,既采访了研究人才问题的专家、人才的管理者,也采访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境况的高级人才;既研究全国全省的宏观情况,又有市县,企事业不同层次的具体典型;既有人才流失、短缺之痛,也有“筑巢引凤”、广纳贤才的欣喜。有了充实的第一手材料,文章写起来就驰骋自如、得心应手了。

2.对比鲜明。这组报道最突出的特点是比较好地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请看下列几组对比:

截至2002年底,我省人才密度仅为6.9%,与国家要求的7%的经济腾飞起点的人才密度还差0.1个百分点;高层次创新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例仅为3.85%,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相差2.3~3.8个百分点。

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者只占16.4%,居全国第20位;每10万人中科学家与工程师数为62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少4.4人。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些为数不多的高层次人才在结构和行业分布上也很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经济建设急需的适用型、效益型人才严重短缺。

自1997年以来,我省gdp一直位居全国第六位,去年上升为第五位,但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却一直徘徊在全国二十几位。受此影响,高层次人才的收入一直没有突破性增长,科研经费,同为省级科研课题,我省与先进地区的给付金额相差五六倍,甚至十几倍。2001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0位;人均教育经费257元,居全国第2l位。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真是振聋发聩。

3.分析深刻。记者在报道中,不仅揭示出我省人才工作上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更着重分析产生差距的社会历史、思想观念上的深层原因,探求介绍了许多成功的做法和良好开端。通篇都体现着辩证客观,看希望说变化,立足鼓劲。

但是,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三位记者在报道中,针对现实问题,作出尖锐深刻的分析,并不像有的文章谈到问题和矛盾时,躲躲闪闪,欲言又止,没有一点棱角,没有应有的锐气。请看文章在分析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时的一段话:“与资金、技术、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相比,我省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还不成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户口、档案、身份、住房、福利保障等体制性障碍,仍然是入才流动的羁绊,并已成为阻碍人才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这种体制性障碍不消除,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就是一句空话。”

再比如,在分析环境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我省的一些地方人才环境不如兄弟省市时的一段话,很有代表性,请看“不少人才专家指出,相对于南方和沿海城市而言,我省不少地方和单位远未形成海纳百川、宽容和谐的人才成长氛围:鼓励干事、干成事的空气不浓,对干事者求全责备,对庸才迁就容忍;人才使用上功利主义严重,重成果不重培养;还存在“武大郎开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不健康的社会心理等等。”这样的评说,真可谓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4.文字凝练。记者在文字上下了不小的功夫,通篇报道文字都比较简练,而且有许多语句锤炼得相当凝练,有的很有哲理。请看下列一些精彩的例子:“国以才兴,政以才治”、“人才跟着事业走”、“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市场竞争给人才带来压力,政策激励给人才增添活力”、“一刀切式的僵化人才评价标准,不仅不利于人才积极性的发挥,还造成假文凭泛滥”、“倘若北国春常在,何劳大雁东南飞?”等等。这样的例句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这组报道无论从重要性、指导性来说,还是从鲜明性、贴近性和可读性来说,都是相当精彩的。

尽管如此,从高标准严要求出发,也还有值得商酌的地方。比如第一篇的标题《京畿大省的远虑近忧》,有点失之宽泛,与主题扣得不够紧,报道其他内容,剖析别的问题,也可用这个标题,如果改成《兴省之本的远虑近忧》是否更贴切一点?有的地方不够严谨。如,在首篇的“缺失之痛”部分,引用了这样一个数字:487公里的海岸线是大自然赋予我省的一笔宝贵财富。接着指出,差距缘于人才。就水产的产值与山东作了对比。山东的海岸线是3000公里,是河北的六倍。把这个因素加进去,再说最后的差距,就更有说服力了。希望这三位作者今后写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第十五节系列报道的成功范例

——评《河北日报》“西柏坡精神巡回展”的系列报道

7月5日,老干部评报组评论了五六月份的《河北日报》,集中议论了“西柏坡精神巡回展”的系列报道。同志们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展览,成功的报道。有的同志说,在这两个“成功”前面加上“非常”二字也不为过。这是系列报道的一个成功范例。大家觉得这次报道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突出新闻图片,视觉的冲击力很强。

这次报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图片像模像样地唱了一次主角,而且唱得很出色。十一期专版中,有四个版是画刊。《聚焦西柏坡精神巡回展》专版,每版部有几幅照片。而且都是大中小结合。据不完全统计,一版《牢记“两个务必”西柏坡精神巡回展》专栏。就发表照片37幅。大家认为,三期画刊都很好,尤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连版最为突出,堪称精品。同志们最赞赏的是对“五位书记”的塑像和七届77位中央委员的群雕的处理,很大气,很高明。令人过目不忘。还有一点就是专版报眉栏题的设计,左边是中央“五位书记”塑像照,右边是西柏坡展览馆的外景,中间是党旗的徽记,衬托“牢记‘两个务必’聚焦西柏坡精神巡回展”,可谓独具匠心。

二、翔实生动的文字,立体形象、脉络清晰地介绍展览内容,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加强“两个务必”教育,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省委决定对西柏坡纪念馆进行改展和重新规划,历时一年零五个月,改陈建设圆满完成。我们的报纸配合这次进京巡回展,把改陈后的西柏坡比较详细地介绍给广大读者。这项任务,完成得很好。

首先是尽可能地把展览的主要内容、特点,介绍了出来。6月15日,用两个版的图片。16日,以“难忘那震撼人心的场景”为题,用影视分镜头的形式,引领着读者走进展览馆,并且把写参观者的感受、故事和介绍文物、场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配上“跟我看展”、“展览现场”、“记者感言”。既介绍了展览的内容,又阐发了展览所体现的思想,亲切自然,可读性很强。17日,又用一个版的文字,介绍了毛泽东旧居,***旧居和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七届二中全会旧址。读了文字,看了照片,读者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是介绍了西柏坡展览馆1970年开始恢复建设,经过1993年、1996年、1998年三次改陈的历史背景后,详细具体地介绍了这次改陈的过程,十次专家论证,八易其稿,历时将近—年半,终于完成。这样宣传,历史脉络十分清晰。

再次,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地认识这个展览馆,报纸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了访问西柏坡精神巡回展形式设计师洪麦恩教授的通讯,洪教授说:“这次展览就是要把各种展览要素进行有机组合,使历史场景富有生机,以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体验,使大家对‘两个务必’的认识更加具体深刻。一个人有记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不能没有记忆。这些十分逼真的事物。一定能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记忆。”这些话,可以说是西柏坡精神巡回展介绍的点睛之笔。

三、跟踪展览全过程,充分反映不同参观者的心理和情感,既深刻生动,又有很强的新闻性。

这次展出的报道,从展览馆改陈建设完成、展览筹备就绪,在京隆重开展到展览结束,每个程序无一遗漏。尤其是每天都在一版报道观众参观的盛况、气氛和感受、引起的震撼和感想,反映得比较充分。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人山人海的观众中,记者采写的对象都很有新闻性和代表性。例如,那些在西柏坡工作和战斗过的老同志、平山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县长,在西柏坡中央直属机关小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京市育英学校的师生们与西柏坡农民有着血肉联系的董必武的女儿,担任过毛泽东外文翻译的唐闻生、“全国十大杰出民警”汤敏增、航天英雄杨利伟和他的战友,以及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和外国朋友,等等。这样的报道,增强了新闻性和吸引力。

而刊发在展览结束时的长篇通讯《薪火相传的思想接力》,饱蘸深情,立意高远,系统地总结了筹展、布展、展出的全过程,而且对以前的报道有很重要的补充,着重刊发了党中央、省委对发扬“两个务必”精神的高度重视,这次展览所获得的丰硕成果,使西柏坡巡回展的思想进一步升华,给这次展览,给我们的宣传报道,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评论力度大,思想内涵深,引导人们把握精神实质。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我们的宣传报道,突出了重点,集中宣传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两个务必”。围绕坚持“两个务必”,发表了四篇评论员文章,并发表了多篇记者感言和署名文章。《燕赵论坛》专栏紧密配合,发表了《让“西柏坡精神”与时代同行》,并组织了一个《专家纵论西柏坡精神》专版,请六位社科专家就西柏坡精神形成的背景、西柏坡精神的丰富内涵,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坚持“两个务必”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弘扬西柏坡精神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等,作了比较深刻的论述。

应该特别提到的是阎锐撰写的《做精神的接力者》这篇文章,思想深刻,有很强的纵深感,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精辟论述,是一篇好文章。

五、展览内外结合,倡导贵在实践,面向未来。

“聚焦西柏坡精神巡回展”用了三个专版宣传坚持“两个务必”贵在践行,并且要世代相传。朝着这方面引导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很有层次的。

先是介绍西柏坡精神诞生地的村镇干部时刻把领袖的教诲铭记在心,身体力行。接着,在《艰苦奋斗写春秋伟大精神永相传》的大栏题下,发表了六个工农教各方面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的先进事迹,配发了署名文章,提出:“伟大的事业召唤伟大的精神,让我们把这种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最后,发表了石家庄市跃进路小学的学生们从去年以来四次到西柏坡参观学习,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艰苦奋斗精神种子的长篇通讯。这样的引导是很好的。

两点不足:在《西柏坡的“考生”们》这个版发表的西柏坡镇领导干部和三个村支部书记的事迹与“寄语”。但是,把张家口市委书记,涉县县委书记的文章也纳入这个大题目里了。虽然他们的文章内容不错,但是版面安排上作些调整,可能更好些。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进京赶考”是指中央领导,当然也包括全党都要经受执政的考验,交出答卷,但重点应该是高级领导干部。今后,我们的报道应注意这个重点。

三点建议:第一,基于上述思想,建议我们报纸多表扬一些县、市级领导干部和领导集体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的典型。第二,“西柏坡精神巡回展”在北京结束了,还将到十一个大城市展出,建议搞好跟踪连续报道(一市至少发一篇)。第三,凡离西柏坡很远(数百乃至上千里),组织成批的人到西柏坡重温入党誓词一类的活动,不宜提倡,不要形成公费旅游,把对“两个务必”的学习变了味。

§§§第十六节揭示另一面引向高境界

——评《河北日报》第48届世乒赛《神笔马梁》专栏

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恰在“五一”长假期间进行,《河北日报》每天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来充分报道。作为一个乒乓球爱好者,每天看赛场上的精彩比赛,读与之相匹配的报道,给了我一种美的精神享受。

《河北日报》对这次世乒赛的报道是成功的、出色的。概括地说就是:公正客观,重点突出,引导有力,丰富多彩。今天,我仅就第48届世乒赛报道的得意之笔《神笔马梁》专栏作一点探讨,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神笔马梁》专栏的文章共发了七期,每期一个中心,两个人从不同角度来写:我认为这个专栏的优点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立意高远

整个专栏的文章,体现出作者站得高、看得远。不仅着眼眼前比赛的输赢,更重视乒乓运动的长远发展。第48届世乒赛的预选赛,不少乒乓球运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们,过早地被淘汰下去。马征的文章《另一种美丽》就满怀深情地向他们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致敬,感谢他们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和对上海世乒赛的支持,称他们是“乒乓金字塔底座下一块坚实的砖”,是为理想信念而战的“另一种美丽”。梁韶辉的文章《不能没有你》说:“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除了像瑞典、韩国、德国等乒乓强国外,还有列支敦士登、东帝汶、泽西岛、北马里亚纳群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比赛的胜负也许已经不再重要,这正体现出本届世乒赛的主题——团结、友谊、交融、发展。每一名参赛者都是这一主题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