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发展史上看,由于上古人类生产力极端低下,过着群居的生活,集体劳动,以狩猎、采集野果为生。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们必须不停地劳动,捕捉野兽,用石块抛击野兽,渐渐地产生了射箭、棒击,扑、跑、跳等劳动技能。这些技能是在猎取、采集食物的劳动和部落争战中产生并提高的。这就是原始杂技赖以产生的基础,投石击打野兽是后来发展成为“飞刀”的基础;爬树采果子,是后来发展成为“爬杆”的基础;而追捕野兽时的跑、跳,扑,跃等动作,自然是逐渐发展成为“武术”“钻圈”等节目的基础。尤其是“飞叉”、“口技”、“训兽”、“马戏”等,无一不是在生产劳动和作战训练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兼并激烈,群雄角逐,各国贵族竞相养士。这些士中当然有口把式,以当出谋划策、能言善辩的说客为特征,但更多的是身怀奇技异巧或勇力过人的大力士。这些就是杂技艺术正式形成的基础。到了秦代,大规模地将民间技艺集中于京城,并作为宫廷娱乐的一部分,极大地刺激了各种技艺的相互交流和水平的提高。各类竞技、杂耍等称做“角抵”、“角抵戏”、“角抵百戏”等。汉武帝还专门设立了统管宫廷宴飨时演出的倡优伎乐机构——乐府。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西域各国使节纷至沓来,带来了西域幻术与方物,大大丰富了百戏内容,并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推陈出新,使汉代百戏的表演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经过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杂技艺术已经极为成熟,至唐代成为宫廷和民间共盛的艺术。北宋的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有了演出场所,当时称瓦子、乐棚。杂技、舞蹈、武艺、说唱各种表演艺术,同场献艺,互相观摩,互相促进。
明清两代杂技与舞蹈等传统表演艺术已经很少在宫廷演出。清代杂技艺人进一步沦落江湖,生活凄苦,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和发展了自己的艺术,“蹬技”和“古彩戏法”都有了新的创造,“耍子”、“剑、丹、丸、豆”系列幻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在旧中国,人们把杂技称为“走江湖”、“跑马卖解”的,把杂技艺人称为“江湖人”、“卖艺的”。杂技艺人虽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却过着流浪、乞讨式的卖艺生活。
新中国建立后,杂技获得了新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扶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杂技充满蓬勃生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经过拨乱反正,总结了“革命杂技”狂热中违反杂技艺术创作规律的教训,恢复传统技艺,大家开始探索杂技自身的审美规律,掀起了杂技热,各地杂技演出兴旺。到了80年代至90年代初,杂技频频出国访问和商演,力求臻于“民族特色浓郁,杂技技巧高难,综合艺术优美”。1983年召开了全国杂技创新座谈会,又确立定期参加国际比赛与开展国内全国大赛、少儿赛的制度,突出强调了创新,强调“技和艺的结合”,追求“新、难、美”。这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新人佳作,誉满海内外,在国际比赛中屡获金奖。进入21世纪,新形势、新机遇对杂技艺术生产、经营管理机制、运作方式都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杂技界人士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实施了精品战略,进一步推进杂技艺术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第四节中国曲艺的产生与发展
曲艺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艺术,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
曲艺产生、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我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宫廷中俳优(专为供奉宫廷演出的民间艺术能手)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到了唐代,讲说市人小说和向俗众宣讲佛经故事的俗讲出现,大曲和民间曲调流行,使说话伎艺、歌唱伎艺兴盛起来。自此,曲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也有了职业艺人,说话伎艺,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演唱形式极其昌盛,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都对此作了详细记载。
明清两代至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城市数量猛增,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即一方面是城市周边地带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说唱纷纷流向城市,它们在演出实践中日臻成熟,如道情、莲花落、凤阳花鼓、霸王鞭等;一方面一些老曲种在流布过程中,结合各地地域和方言的特点发生着变化,如散韵相间的元、明词话逐渐演变为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这一时期新的曲艺品种、新的曲目不断涌现,不少曲种已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我们今天所见的曲艺品种,大多为清代至民初曲种的流传。
说唱艺术虽有悠久的历史,却一直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说唱艺术曾归入“宋代百戏”中,在瓦舍、勾栏等民间演伎场地表演;到了近代,则归于“什样杂耍”中,大多在诸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天津的“三不管”、开封的相国寺等民间娱乐场地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给已经发展成熟的众多说唱艺术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名称,统称为“曲艺”,并进入剧场进行表演。
§§§第五节中国戏曲的产生与发展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形式。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先秦时期为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代(中后期)为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为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代为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因为当时的戏剧艺人和杂技艺人同场献艺,并在元代鼎盛成熟起来,研究者认为,“杂剧”因此而得名。元杂剧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形式上,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词是按剧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科是动作、表情等。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其他脚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元杂剧作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作的剧本至少在五六百种以上,保留到现在的也有一百五十多种。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梧桐雨》等,已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明清时期为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后人称之为南戏。而称北方杂剧为北曲。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
相传,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剧种,即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南昆即流行于江南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北弋指南戏与北曲结合,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即流传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当时盛行于京城的京腔;东柳即流行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国西北广为流传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说明东西南北四方艺人汇集北京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