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水是自然的精灵。北方的城市因水而活灵活现,妩媚动人。滦河、陡河等母亲河,孕育了唐人生生不息的性格,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对未来的无尽憧憬……
§§§1.滦河水流长
滦河是北方的一条河。虽然总长不过千公里,只有四万多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但全冀东都将滦河尊为自己的母亲河。
关于滦河的源头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在距多伦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三道沟场境内;另一种说法是丰宁县西北的巴颜图尔古山麓,即闪电河与黑风河的交汇处。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没有人能说清这条河何时出现在大地上,“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而历史是可以靠遗迹修订的,这条古称濡水的河流,无论她还曾被称谓过什么,至少在古生代末期,就曾养育过冀东茂盛的蕨类森林,这些森林最晚到2亿7千万年前已被深深地埋入地下,形成了今天辽阔、丰腴的“开滦煤田”。
如今的开滦博物馆尚保留着一些与煤炭共生的蕨类化石,这些化石的学名叫“沙质泥岩蕨类植物化石”,诞生于据今二亿七千万年前的古生代二叠纪,一般深埋在地面以下60米至200米的岩层中,只有在大规模的矿山挖掘中,它们才有可能重见开日,再加上沙质泥岩材质粗松,极易风化,上面不多的蕨类植物印痕极少被人关注,所以至今在全国各大地质博物馆中极少展示。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地球物理探测卫星曾发现燕山山脉有一条构造十分奇特的岩石带,后经测定,这一岩石带就位于唐山迁西县太平寨一带。
科研人员采集了大量岩样,测定出这里的岩石形成于早太古纪,距今已有36.7亿年,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之一。
这种岩石是由紫苏斜长粒变岩和斜长辉石粒变岩组成,而煤碳则是大片大片原始森林在凹陷下沉的内陆盆地掩埋、沉积后,逐渐形成的。唐山这一带煤炭形成的年代,正是距今6亿到2.25亿年的古生代末期。两亿多年的演化,仍能保存原始植物的形象,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而并非紧密结构的煤炭之中,尚能完事地保留原始植物形象,更是一件令人称奇的事。蕨类化石的出现,可以说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
从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200万年前),地球已完成了它最剧烈的演化过程,一颗具有温湿气候、充裕水域、丰厚土地的星球已在向人类招手。滦河也完成了她最初对于冀东地域先民的哺育,当然以唐山为中心的冀东地区已发掘出的最早的人类遗骸,存在于距今1.7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与相隔不过百里同样沐浴“滦海水系”的北京周口店相比,似乎有些逊色。
但无论怎样,在人类诞生的最初年代,濡水对如今公认的人类发祥地之一的华北地域,无可争议地具有养育之恩。无论是距今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还是距今3万年的“山顶洞人”亦或是7000年前诞生蒙辽地区的红山文化,都可以在濡水的流痕中找到历史的佐证,而在中华民族有记元的3000年文字历史中,第一位受人敬仰的便是冀东先民伯夷和叔齐。
有了滦河才有了冀东,有了滦河才有了冀东丰腴的资源和灿烂的人文历史,冀东的中心是唐山,唐山的中心是南湖,南湖是保留濡水之灵的圣地。
§§§2.煤河史话
1876年的那个秋天,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候补道台唐廷枢奉直隶总督李鸿章之命,顺陡河而上,第一次去开平镇勘测煤铁矿藏时,其实已开始考虑运输的问题了。所谓“天下各矿盛衰,先问煤铁石质之高低,次审出数之多寡,三审工料是否便利,四计转运是否艰辛。有一不全,均费筹划”。及至发现“开平煤铁矿成色与英国上中等煤铁矿相仿,很有开采价值”时,他更多地考虑了运输问题。
那时唐山如果没有河流的“分割”,还只是一块几近封闭的地域。
煤炭的开采历史虽说能追溯几百甚至上千年,但开采手段和运输,显然制约了生产。从开平至芦台的120里,地势虽还平坦,而泥路牛车,煤炭的运输成本大得吓人。没有交通的便利,别说根本无法与洋煤竞争,继而实现外销,就是采煤机械的运输,都是一个大难题。
这位“奠定了中国航运业基础”的洋务派先锋,不会不将水路作为运输的首选方案考虑。但次年的9月,再三斟酌后,唐廷枢在第一次向李鸿章禀报开平之行考察时,便指明将来影响煤矿发展的困难,不在生产方面,而在运输条件。而他建议却是从开平至芦台修一条铁路!用机械代替畜力运煤,并提出为不影响生产,开矿要与筑路同步进行。
这当然是一项划时代的极佳方案,然而它的真正全部实施,却是10年之后了。而这其中的空缺,就是由煤河弥补的。开平煤矿从1878年开矿后,筑路就一直是新旧势力交锋的热点,当唐廷枢已敏感地觉察到,筑路的阻力足可以将这一新兴产业扼杀掉,他只能重新设计方案:“原议自筑铁路,由唐山到芦台105里,但芦台至王兰庄50里地势低洼,夏秋季常为雨淹,需垫高筑坚,颇费工程……为适应运煤之需,惟有舍陆地而取河运。”这便是唐廷枢的退而求之,然而即使如此,唐廷枢也没有得到迅速答复,直到建矿3年后,出煤在即,唐廷枢再次调整运输方案,弃河口太浅、多淤沙、路线弯曲的陡河为出海通道,议定由胥各庄到阎庄开挖一条70里长的河道,引蓟运河水。而胥各庄至唐山一段,地势渐高,引水造河显然不宜,所以改修“快车马路”,与之相接。
这就是后来的煤河和唐胥铁路。
煤河1881年春开挖,几乎与谎称“快车马路”的唐廷枢铁路在同年夏季竣工,河底宽1.5丈,河面宽6丈,深1丈,河道有铁石水闸,控制水位,总占地约6500亩,工程造价11.5万两白银。至此,路与河的连接,使唐山从真正意义上走出了封闭,走向了广阔的发展之路。
至1887年,通过煤河运至天津的煤炭约40万吨左右,占唐山煤产量的80%,从1885年,开平煤完全占据了天津市场,同时,一些民船还利用煤河之便,转运石灰、陶瓷、粮食等生活日用品,往来津唐之间。《丰润县志》曾有这样一段记述煤河:“……长约七十余里,宽十数丈,引芦河之水,随潮汐上下,设闸储蓄,波平浪静,四时不涸,商艘客船,墙密如林,来往洋轮疾于奔马,而起浚之处名河头,方圆数十亩,波水澄清,两岸洋楼花坞目不暇赏,稍西桥旁,列肆鳞比,人烟辏集,居然一水陆埠头也。”
1987年,唐胥铁路延至芦台,1888年通到天津。
1890年,北宁线与开滦签定合同,规定凡铁路可运达之地点,不得使用河道运煤,这项直到1942年才取消的规定,其实已过早宣告了煤河结束了它最初的使命。
随着治理的疏漏、河床的淤积以及各类污染的加剧,从上世纪80年代起,煤河陆续丢失了舟楫的迷人环佩,丢失了帆樯的飘逸神韵,也丢失了曾属于煤河的所有美丽的辞藻。喧嚣的煤河码头没有了,横河卧波的九道桥没有了,河水空流,风光不再。但唐山和开滦人都不会忘记这条带领他们走向新生活的河,丰南人更不会,他们甚至一代代都不忘提醒着自己的后人们,那条代表光荣与梦想的河流已溶入了他们的血脉之中……
一百多年后,丰南人对煤河的感情还是情有独钟。2002年,顺应历史的要求,代表全区人民的意愿,丰南开始了煤河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治理。“许煤河一个诺言吧,还丰南一个奇迹!”丰南为“还清煤河”,全区人民自愿捐款,仅一周时间,就收到捐款3000余万元。
煤河是一个梦,是古老中国的一个强国的梦,是流淌的、滋润的、蔚蓝色的梦,是通往蓝色文明的路。煤河的形象应该是也永远必须是海的湛蓝……
§§§3.话说唐(陡)河
唐(陡)河是唐山境内的五大河流之一。唐山境内有120多条河流,如果一定要找出陡河的特点,那就是这条河是发源于唐山,也是从唐山境内直接入海的第二大河流,且是穿过人口最稠密的唐山市区的河流,所以唐山人称之为母亲河,并不为过。
水是山的精灵。陡河的上游是两条支流:一条是迁安管山发源的管河,管河长33公里,为泉水所成,其泉水经年不息,清澈甘甜,下游多有鱼虾繁衍。管河经双桥西与泉水河汇聚,初称陡河。西源名声最响,史料亦多。泉水河古称龙鲜水,现称泉水河。泉水河的上游是清水河,清水河地处百泉之地的丰润北部山区。据史料记载,清水河是丰润北部马庄户的达子山18道沟和火石营的腰带山南坡、东坡、皈依寨村附近山峦达40多平方公里的无数山泉汇聚而成的。泉水聚于火石营村东南、皈依寨村北的一条1.5公里长、200米宽的山沟里,形成天然湖泊,其入水涓涓,出水潺潺,两侧山峦秀美,长蛇山与团山、纱帽山包裹其中,水质清澈,被形象地称作清水湾。不仅多有自然鱼虾戏逐,更为附近百姓造福。
清水河平时水流细缓,但到了雨季,水势则凶猛异常,在当地就曾泛滥为患。只是雨季很短,落差也大,历来并没有太大灾害发生。清水河上有石桥建于焦庄村东南、王官营村西北,其造型雄劲精细,据史料记载,王官营乃明永乐二年,明威将军、千户侯王福三随燕王朱棣扫北,自苏州迁此立庄,焦庄村也是明初所建,都是由于此处山水极佳,而桥陌相连,更说明此地人众生生不息之历史,已相当久远了。
清水河虽全长不过5公里便汇入泉水河,但其水质清纯,也成为陡河最先造福人类的河流。
陡河被唐山人民所喜爱,还有一个直接的因素,那就是市区住的50岁以上的人们或者都记得,陡河两岸曾是唐山人的避暑圣地。暑热难当的季节,陡河边却是水流清清,晚风习习,女人们掬水互嬉,男人们更是忍不住会跳下河去。河流弯曲,更生出许多好去处。离老发电厂最近的河湾便是一个,夏日那里的人最多,据说那里盛产元龟鱼,俗称“王八湾”。湾里水丰富,虽说元龟鱼不一定抓到,清凉却是一定不错的。
历史上陡河水面究竟能有多辽阔?现在没有多少人能亲眼一见了,但对唐山和整个中国煤炭工业和中国近代工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唐廷枢先生来说,那一定是亲眼所见的。19世纪末,他来唐山考察煤炭资源时,就是从陡河的入海口沿河而上的。后来,唐先生决意在唐山开掘煤矿,第一座井架也是由陡河口运入唐山境内的,虽说途中因陡河沿线“桥梁众多”,难以通过,而多次辗转,最终如愿,至少说明当时陡河水源一定是水势浩大,河道航运繁荣的。
在陡河上修水库,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1949年省、市政府就开始计划在陡河上建设水库。1952年,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治理陡河的提案,省水利厅同时作出在唐山市区以上择地修建水库、控制洪水的决定。水库的地址最后选定在双桥附近、东西两条支流汇合点下约一公里处。
1954年12月,陡河水库建设全面启动。1957年投入使用,后又多次加固改造。1972年,水库的防洪标准达到了千年一遇。
§§§4.唐山环城水系
唐山环城水系主要由唐(陡)河、青龙河、李各庄河、凤凰河及与它们相连的南湖、西湖(凤凰湖)、东湖等水域组成,环城57公里,为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的水循环系统。
唐山城区地势北高南低,环城水系上下游的落差有十多米。为此,通过轮水管道把部分新水源调到最高点凤凰湖,再利用落差使凤凰湖的水沿新开的河通向东、南自然流动,分别补入唐(陆)河、青龙河。
环城水系计有桥梁56座,橡胶(滚水)坝、船闸16座,沿途缘地350万平方米,为功能齐全、景色怡人的水、路、桥、坝完整系统。环城水系在城市建成区的总蓄水面积16.5平方公里,蓄水量1948万立方米,通过涵、坝、引水管线等水工建筑调节,常年保持一定的常水位景观,是唐山的一条生态景观带、休闲旅游带、文化展示带、产业升级带。
环城水系使唐山成为一座城中有山、环城是水、山水相依、蓝绿交融的宜居生态城市,同时对城市的防洪排涝、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城市改造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所以,它又是唐山的血脉、绿脉、之脉。
唐山环城水系工程,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共分为八大功能区。即郊野自然生态区、城市形象展示区、工业文化生活区、湿地生态恢复区、都市文化景观区、滨河大道景观区、都市休闲生活区、湿地修复景观区。
郊野自然生态区,为唐(陆)河上游段,景观以自然原生态为主,是一种天然的生态景观,能使久居城市的人得以更加亲近大自然。城市形象展示区,是由市郊进入城市的过渡段,从建筑和景观方面形成了城市入口标志物,让来客有耳目一新之感。
工业文化生活区,为唐(陆)河中游段的景观。它保留了唐山的工业历史遗址,体现了后工业文明。这一段景观资源丰富,山水之城的格局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一段通过驳岸改造,更具有可亲性和可观性。它保留了唐山的工业历史遗址,如弯道山的陶瓷主题公园,利用启新水泥厂遗址建成的近代工业博物馆等,充分展示了唐山光辉灿烂的工业文明。
湿地生态恢复区,包括唐(陆)河下游及南湖补水渠,为湿地植物为主的景观区段,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起着净化水质的作用。现代都市生活景观区,为穿越凤凰新城的北段水系部分。它体现了唐山都市现代化进程和都市生活场所,体现了都市感和时代感。滨河大道景观区,为西段新修的水系邻接西外环和站前路部分。这里为滨河景观风格,体现了城市的现代活力和景观形象。城市休闲生活区,为青龙河中上游两侧,主要为居住区。滨河景观主要为两侧居民提供娱乐、休闲和游乐的空间场所。湿地修复景观区,为青龙河下游及南湖公园部分。主要是以水质净化与循环利用提供修复景观。在八大功能区域内,含有主要的景观节点。如弯道山的陶瓷主题公园,启新旧址的近代工业博物馆,站前广场的水景观和南湖、凤凰湖、东湖等。
全长57公里的环城水系,就像一条绿色的项链,形成了市区90平方公里的滨水区域,而南湖则是镶坠在这条项链上的一颗晶莹剔透的巨大的翡翠。这一切均展示着唐山这座华北水域的无限风光和巨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