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1287100000043

第43章 附件:河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规范性文件(11)

第七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事由明确,内容清楚,批评有据,意见具体。

第八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涉及检举、申诉或者控告的,应当提供具体的事实和证据。

第九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所提问题应当属于省级国家机关和组织的职权管辖范围,并遵守国家的保密规定。

第十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填写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专用纸,一事一件,字迹清楚。

§§§第三章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审理和交办

第十一条、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收集、审理、登记,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由大会办事机构负责;闭会期间,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工作部门负责。

第十二条、办事机构或者代表工作部门根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涉及的内容,分别确定交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部门以及省级党群组织研究办理。对涉及两个以上承办部门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明确主办部门和会办部门。

第十三条、办事机构或者代表工作部门对代表提出的不属于省级国家机关和组织管辖范围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转交有管辖权的有关机关和组织。

第十四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自闭会之日起十日内集中交办;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工作部门自收到之日起五日内交办;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之前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需由承办部门在会议期间予以答复的,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工作部门在大会召开三十日前集中交办。

第十五条、承办部门在收到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后,应当尽快研究,对确实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在十日内说明理由,退回交办部门。代表工作部门对确属交办不妥的,应当自收到退件之日起五日内另行确定承办部门并重新交办。

§§§第四章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

第十六条、承办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主动地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保证办理质量。凡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采取措施,抓紧解决;对因条件限制,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列入规划,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当实事求是地作出说明和解释。

第十七条、各承办部门应当明确一名领导主管承办工作,确定承办机构或者承办人员,保障必要的承办工作条件,建立健全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的制度,不断完善承办工作机制。

第十八条、承办部门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结果,应当书面答复代表,同时抄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工作部门。答复意见应当内容具体,态度诚恳,文字精炼,格式规范,单位领导人审核签发,加盖承办单位印章。答复代表时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结果征询意见表》。

第十九条、承办部门对省人民代表大会后集中交办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自大会闭会之日起三个月,至迟不超过六个月办结并答复代表;对闭会期间交办的,应当自收到交办件之日起三个月,至迟不超过六个月办结并答复代表。

第二十条、属于两个以上部门承办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由主办部门负责答复代表。会办部门应当尽早将会办意见报送主办部门,主办部门应当主动征求会办部门的意见。会办意见不答复代表,但是应当抄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工作部门。

第二十一条、承办部门在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过程中,可以通过专题调查、听取有关单位工作汇报、现场勘察、走访代表等方式,努力提高办理质量。

第二十二条、承办部门应当对办理结果复查落实,对答复代表列入规划解决的,待规划实施后进一步答复代表;对作出说明解释后代表不满意的,应当进一步调查研究,了解代表意愿,再次作出答复。

对代表反映的涉及全省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连续三年以上提出的问题,应当列为承办工作的重点或者“老案”,专题研究办理并答复代表。

§§§第五章督办和检查

第二十三条、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负责对所属各工作部门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办,检查落实,并就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情况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报告。

第二十四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工作部门负责对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其他组织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的督办和协调;收集代表反馈意见,审查办理质量;定期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通报办理进度;提请主任会议研究重点建议的办理意见;就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情况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报告,并印发下次省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五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积极协助承办部门工作,及时填写《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结果征询意见表》,对有关承办部门办理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推诿不办、敷衍塞责、答非所问、答而不落实的情况,可以提出询问和批评,也可以向该承办部门的上级或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反映,要求该承办部门重新办理。

有关承办部门在收到代表要求重新办理的反馈意见后,应当认真考虑代表的意见,并通过走访等形式与代表沟通情况,于一个月内再次向代表作出答复。

第二十六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部门关于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组织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对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工作进行视察、检查,对重点问题和“老案”的办理情况可以组织专题视察,或者组织代表对承办部门的办理工作开展专项评议。

有关承办部门必须接受代表的视察、检查和评议。

第二十七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会同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党群组织对提出产生重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的代表予以奖励。对承办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或者个人予以表彰;对承办工作差的单位及其领导予以批评教育;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者重大损失的责任者予以行政或者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省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就本省各方面的工作,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适用本办法。

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转交的全国或者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有关市、地、县(区)、自治县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各市、地、县(区)、自治县的有关国家机关和组织依照本办法研究办理,并将办理结果答复代表,同时抄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工作部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向有关市、县(区)、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地区工作委员会提出的属于当地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当地市、县(区)、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地区工作委员会参照本办法研究处理。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具体实施中的问题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工作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2)

河北省信访条例

(1995年7月8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1995年7月8日公布,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活动的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的稳定,密切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国家机关的各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信访,均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信访人通过书信或者走访等形式向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反映情况、表达意愿、提出建议,并由有关国家机关进行处理的活动。

所称信访人,是指进行信访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所称国家机关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所称直接责任归属机关或者单位,是指对具体的信访事项负有直接管辖权或者直接处理责任的机关或者单位。

第四条、信访人依法信访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第五条、各级国家机关应当认真处理来信,热情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各级国家机关负责人应当接待重要来访,阅批重要来信,处理重要信访事项。

各级国家机关及所属各部门必须有一位负责人分管信访工作。

第六条、处理信访事项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分级负责、归口办理;(二)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办事:

(三)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四)处理问题与思想疏导和法制宣传相结合;(五)及时办理,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或者基层。

§§§第二章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信访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二)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控告或者检举;(三)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提出申诉、控告;(四)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要求;(五)向有关国家机关催促处理、要求答复信访事项;(六)对有关国家机关作出的答复和处理不服时,向上一级国家机关提出重新答复和处理的要求。

第八条、信访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二)如实反映情况;(三)遵守信访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四)接受和服从国家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作出的答复和处理。

第九条、信访人反映问题应当先向直接责任归属机关或者单位提出;直接责任归属机关或者单位不予办理的,可以向其上一级机关或者单位反映。

通过书信反映问题,提倡签署真实姓名,写明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申诉、控告、检举信,应当写清被申诉、控告、检举人的基本情况和基本事实。

走访反映问题,应当出示本人身份证明。

第十条、走访反映群体意愿、要求的,应当推举代表,代表人数不超过四人。

§§§第三章信访工作机构和人员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应当设立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应当明确信访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信访工作人员。

乡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信访工作人员。

第十二条、各级信访工作机构是代表本级国家机关处理信访事项,保障信访渠道畅通,指导、协调信访工作的综合部门,其职责是:

(一)受理来信,接待来访;(二)承办上级机关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三)向有关责任单位或者下级机关转办、交办、督办信访事项;(四)调查处理领导交办的重要信访事项;(五)协调处理有关信访事项;(六)向信访人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七)调查研究信访情况,及时向国家机关及其负责人提供信访信息;(八)指导、检查下级的信访工作,审查下级处理的信访事项;(九)总结交流信访工作经验,组织培训信访工作人员;(十)对信访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第十三条、国家机关应当选配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作风正派,责任心强,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会做群众工作的人员从事信访工作。

第十四条、信访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熟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依法办事;热情接待、认真办理来信来访;为信访人的控告、检举保守秘密。

第十五条、信访工作人员在信访工作中有进行调查、提出建议、参加有关会议和阅读有关文件的权力;遇有危害国家利益,危及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先行处理,事后及时报告。

§§§第四章受理范围

第十六条、各级国家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信访工作,并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

第十七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受理下列信访事项:

(一)对本级和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及颁布的地方性法规、通过的决议、决定的批评和建议;(二)对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遵守执行宪法、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的批评、建议和申诉;(三)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等行政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四)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及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以及对上述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五)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六)接受信访人法律、法规询问;(七)应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信访事项。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受理下列信访事项:

(一)对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级行政机关决定、命令方面的批评和建议;(二)对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命令的批评和建议;(三)对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等行政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四)对本级人民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就有关问题的处理提出的申诉和意见;(五)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六)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上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七)应由人民政府处理的其他信访事项。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法院受理下列信访事项:

(一)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批评和建议;(二)对本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和下一级人民法院负责人的违法失职行为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三)依法由人民法院管辖案件的告诉、上诉和申诉;(四)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上级人民法院、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五)应由人民法院处理的其他信访事项。

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检察院受理下列信访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