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北大哲学课
1289700000006

第6章 百家之言,百种人生(5)

邹衍路过赵国时,公孙龙也在平原君赵胜处,被尊为座上宾。平原君想让他们来辩论辩论,看看谁更厉害。谁知邹衍并不买账。

邹衍直接对平原君说:“所谓的辩论,就是区别不同的类型,不相损害;排列不同的概念,不相混淆;阐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理解,而不是越辩越迷惘。像这样的辩论是可以参与的,辩论中胜出的一方能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挫败的一方也可继续追求真理。

“但用花言巧语来偷换概念,用繁文缛节来作论据,甚至用互相诋毁来吸引别人的辩论,只求咄咄逼人、纠缠不休,让别人不认输不罢休,这不仅妨碍了治学的根本道理,还有伤君子风度,我邹衍是绝不会参与的。”

在座的人听了邹衍的这番话,不禁拍手称道。从此,公孙龙在平原君那里就受到了冷落,最终离开了赵国。

邹衍这种“不辩”的态度,很受后人称道和学习。

有些事情,事实胜于雄辩,何必浪费时间与精力与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徒费口舌呢?

可见,邹衍做学问,追求的是经世致用之学——不管是钻研学问,还是治理国家,务实才是最根本的,这也充分体现了邹衍匡世济民的入世精神。

◎五德终始说与明堂制度

邹衍之前的五行学说,只是用阴阳来解释已见的现象,用卜筮来探求未知的现象,而邹衍在继承了古代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上,还将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五行生胜”的理论,并据此提出“五德终始说”,开创了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学派。

邹衍认为,每一朝代都有五德中的一种与其相配合,每一德都有德运盛衰,德运便决定这个朝代的命运,朝代的更迭也是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进行的。他说,自黄帝(土德)以来,已经夏(水德)、商(金德)、周(火德)三代,并预言“代火者必将水”。

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邹衍还将季节划分为五季,认为天子要在相对应的方位穿着相应颜色的衣服。而且,天子应住在一间特别的大院子里,院子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一个正厅和两个厢房,这些屋子统称为“明堂”。

天子每个月应换一个正厅居住,天子的衣服、食材、音乐、所祭的神等都需要遵照这个月特有的规定去安排,十二个月为一个轮回。

这个大院子中间还有一厅,供天子在季夏之月时居住。“东、南、中、西、北”的方位与“春、夏、季夏、秋、冬”的时令相配,天子则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去做“天人相应”的事情,这便是明堂制度。

这种以五行相克说解释王朝政权的兴废,以五行相生说解释自然季节的转移的说法,虽然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在当时深受民众的认可和统治者的重视,为齐闵王称东帝,燕昭王称北帝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

由此,邹衍受到他们的礼遇和重用也是不难理解的。

“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很大,被历代新王朝的统治者视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结论,将秦文公猎获黑龙当做水德兴起的符瑞,证明自己的政权是合乎天意的,成为“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

“五德终始说”认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就陷入了周而复始的机械论,毫无发展的观点可言。

邹衍对宇宙空间有着广阔性的联想,遂提出了“大九州”说,他以“先验后推”法推论世界有九大州,中国所在为其中之一,名赤县神州。

这种对世界地理的推论性假说,在当时及后世有扩大人们地理视野的意义。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邹衍著有《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不过均已失传。

尽人事再听天命

◎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荀子自幼聪慧,学问很好,有“神童”的美誉。

据说他曾到齐国稷下游学,在稷下学风的熏陶下勤奋学习研究。后因战事离齐去楚,被楚国春申君任为“兰陵令”。在他晚年时期,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而出名,所以荀子又回到齐国。荀子知识渊博,很受齐王尊敬,被赐封为“列大夫”,又因年龄较大,三度被众人推选担任“祭酒”一职。

战国末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并趋于成熟,这使得荀子能广集百家之长,为己所用。在他的思想体系里,不仅有儒家思想的枝叶,还有法家思想的萌芽,其中还间杂一些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

荀子继承了儒家“为政以德”的传统,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主张以德服人,反对用强力来压人,认为治国就应当“平政爱民”。他曾游经秦国,拜见秦昭王,并对其宣扬自己的学说。可惜,当时的秦昭王正在和范雎设计“远交近攻”的阴谋,以求攻伐天下,对他的大道理一点兴趣都没有。荀子只好悻悻地去了赵国。

到了赵国,荀子见到了赵孝成王,得以和楚将临武君辩论军事问题。荀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权谋诡计、士卒兵刃,而是百姓的趋向;用兵的目的不是为了“争夺”,而是为了“禁暴除害”。如果战争得不到百姓的支持,那么,即使是齐国的“技击”,魏国的“武卒”,秦国的“锐士”,也终归要失败。

最后,荀子说:“兵要在乎善附民。”认为争取民心才是用兵之道的关键。这正与他“王道”思想的具体内容即礼义和仁政相契合。他还作了个比喻:君主就好比行驶在水中的“舟”,庶民就好比“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即提醒君主,如果对庶民施以暴政,那便会遭到覆舟的危险。

◎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与孟子同是儒家,但二人沿着不同的方向,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伦理思想。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有“四端”。荀子则相反,提出了一种以性恶论为基础,以礼为核心,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伦理学说。

荀子从人的自然欲望上寻找道德的根源,认为人性本“恶”。他还摆脱了天命论的影响,强调“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行贵于知”等观点。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定人性生来本“恶”,就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就是好利、嫉妒、喜欢声色。这是先天而生、不学而能的。只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否则,顺着人性发展,就会出现暴乱。

因此,荀子主张“礼义师法”,增益身心;若不能如此,便不足为学。他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这也揭示了荀子教育学说是趋向“积善”的。

荀子认为,天有固定不变的规律,地也有固定不变的法则,这些并不因为人的好恶而有所改变,这也就意味着,天不能干预人事,自然界的规律也不会决定社会的变化。从而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同时,荀子明确指出,社会国家的治乱兴废,与天无关,与时无关,与地无关。他还举例说:天、时、地等自然界的条件,在禹的时代和桀的时代是相同的,并没有因为一治一乱而发生改变。

继孔子推行“仁”,孟子推行“义”之后,荀子提出了“礼”。他认为礼在调节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

所谓“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即“礼”是社会上自然形成的公共法则,是每个人都得遵守,不能选择,不许怀疑的。

他还认为“礼治”与“法治”应相互结合,这样才能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中有恰当的地位。

荀子是先秦哲学的总结者,他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达到了先秦哲学的最高峰,对以后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汉代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刘禹锡等都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晚年积极从事教学和著述,主要思想都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其中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对汉赋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因为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所以,后人将他和屈原一起尊称为“辞赋之祖”。

◎劝学(节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故不积跬步[2],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3]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4],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到达很高的精神境界。得:获得。

[2]跬: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两脚为“步”。

[3]骐骥:骏马。

[4]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5]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螯:蟹钳。

立法为规矩

◎韩非上书

韩非,战国时期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集大成者。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后世又称其韩非子。

当时的韩国是一个小国,在秦国强大势力摧残下,近乎亡国。韩非多次上书,要求变法图存,但均未被韩王采纳。于是他“观往者得失之变”,退而开始专心著书。

韩非虽然口吃不善言语,但是文采却很出众,写出了《孤愤》《五蠹》《说难》等一系列文章,字里行间,阅尽天下。这些作品流传到秦国,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赞赏。

秦国派兵攻打韩国,迫使韩王派韩非做使臣来到秦国。

韩非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得到秦王的再次赏识。两人相谈甚欢,秦王想要重用他,但李斯嫉妒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起设计陷害韩非。

秦王听信谗言,将韩非关入监狱。等到秦王想要放他出来时,韩非已被迫服毒自杀,秦王后悔不迭。

一生怀才不遇的韩非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皇和李斯的推行下得以实践。

◎刑不避大夫

韩非赞同“人性本恶”的观点,继承了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并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他以法治思想为中心,对战国后期复杂多变的现实作了哲学概括,从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成为法家之集大成者,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思想武器。

韩非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因势利导,人人都是有私心的,即“畏诛而利庆赏”,仅靠道德的力量是没有办法维持社会稳定的。即“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前乐而后穷;圣人权其轻重,出其大利,故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只有凭借强大的法律去约束人们的行为,才能将“恶”限制住,而君主的职责就在于利用“刑”和“德”,让人们避恶从善,立公弃私。

他还认为“法、术、势”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说:“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君主没必要像儒家要求的那样,必须具备特殊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并凭借个人的影响力来统治百姓。君主只要将赏罚大权紧握在手中,找适当的人帮助他管理百姓,懂得辨别忠奸就可以了。只有牢牢掌握权力,执法严明,君主才能将法治推行下去,且知人识人,才会赢得群臣的忠心,收服众人,让百姓遵纪守法。

韩非还是先秦哲学倡导“矛盾之说”的第一人,对辩证法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以楚人出售矛和盾的故事为例,说明:“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便是“矛盾”一词的由来。

随着战争的持续和“礼义”的衰微,大的诸侯国通过侵略和征服等手段,试图组建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强有力的政府,用以维持统治和扩充地盘。为了适应中央集权封建专制政权的需要,韩非提出必须统一国民的思想。

此外,韩非还主张独尊法家,禁止其他各家学说;反对藏书,主张焚书。他说:“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这直接导致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

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的愚民政策,严重阻碍了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但法家学说的出现,“富国强兵”“法不阿贵”等观点的提出,还是给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了很多治理国家的方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宋人酤酒[1]

宋人有酤[2]酒者,升概甚平[3],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而不售[4],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5]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6]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注释】

[1]故事用恶犬、猛狗来比喻那些伤害忠臣、阻挡忠谏的佞臣,指出正是这些邪恶小人蒙蔽了君主,使他们亲近不了敬献忠言的贤臣。这便是“狗猛酒酸”的深刻道理。

[2]酤:同“沽”,卖。

[3]升概甚平:容器量酒量的很平,意思是“分量很足”。升:量酒的器具。概:作“量”解。

[4]不售:卖不出去。

[5]挈:携带。

[6]龁: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