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艰难的复兴
1291400000053

第53章 基于国家利益之中美各自的战略和行动下(3)

这里不论从其他角度看的利弊衡量,还是从国际关系方面看,中国在外汇中持有巨额的美元,包括以美元计价的债权,实际上成了双方博弈中,对中方最有利的一个杀手锏。从中美关系看,需要在中国形成操作货币战争的专家团队和各种方案。

从对美货币战的对策上看:一是将减持外汇储备中美国国债规模,加大发行人民币本币国债,与对美博弈结合起来。在美国债务形势较为严峻时,对华遏制和围堵加剧时,可加大减持美债的力度,对外扩大发行人民币国债,影响其发行空间;在其债务形势缓解时和平稳时,可平缓操作。二是当美国参与中国对日菲越等东海和南海军事冲突时,可大规模抛售外汇储备中的美元,以及美国国债,包括以美元计价的其他债券,加速美元贬值,结合其高负债,加大其货币及金融体系的动荡,甚至致使其美元及其金融体系发生崩溃。三是扩大中国主权基金规模,紧急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冲击美元和美国国债,引爆其债务炸弹,打击美国货币和金融体系,给其经济体系造成重创。

中国如果对美国发起货币战,来对付美国对中国的政治和军事战,将会给美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什么样的打击和重创?后果将是:(1)货币急剧贬值,金融体系发生崩溃,引起经济危机;(2)美国居民财产急剧缩水,中产阶级大量破产;(3)影响到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就业岗位大规模减少,失业率快速攀升;(4)债务难以为继,居民福利缩水和断裂;(5)税收减少,财政紧缩,美国经济增长陷入长期低迷,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消长中,更加快速地衰落。

(三)投资贸易、区域合作与科技竞争战

除了货币战外,贸易、投资、区域经济关系合作与歧视,都是经济战的组成部分。

1.贸易战

中国进出口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规模大国,中国拥有不断成长着的,将来必定会变成世界规模第一的巨大销售市场,今天和未来给许多国家带来巨大的贸易利益。这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一大比较优势。而在国际关系中,不应当将政治与经济分开。不应当容忍一些国家在中国的市场上赚钱,而在政治,甚至军事方面与中国作对。

在对美贸易关系上,一是瞄准美国的一些主要出口产品,通过自主创新,提高质量,形成标准,保持成本优势,进行竞争。二是对跟随美国反华国家,利用知识产权、标准等非关税壁垒,压缩其对华出口规模,而对友好国家则促进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三是由于人口众多,教育支付能力加强,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中国出外旅游和留学的人数增长也很快,对于跟随美国反华国家,可以通过旅游地警告,出口护照限制,不承认其学历等对中国公民进行旅游和留学引导;而对友好国家,则促进公民到这些国家旅游和留学。四是在对美贸易等方面,进行对美博弈的战略设计,利用反倾销反补贴、标准、人员进出境管理等等措施,展开贸易战。

2012年5月,在菲律宾对中国黄岩岛主权挑起摩擦时,中国对来自菲律宾水果等进口产品进行检验检疫,使菲律宾对中国农业产品出口遭受打击,我认为是一个在政治和军事冲突时,利用中国经济市场规模优势,开辟经济战,采取经济打击的成功案例。虽然中国对菲律宾的出口,也可能会有损失,但在特大经济规模体国家与很小经济规模体国家的贸易战中,对前者损失几乎可以忽略,而对后者将是沉重,甚至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在对外贸易战中,中国要对稀有资源和进口市场垄断和保护起来,如最近的稀土由国家整治,出口实行配额等,但要严厉打击稀土走私,使稀土成为中国国际关系中贸易战的最有力工具。而对铁矿石进口市场,要进行整顿,要集中采购,加大铁矿石进口中的主导权,压低进口价格。

2.投资战

中国也要在国际关系中学会熟练地运用投资等金融手段,进行经济战。对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对于损害中国产业发展的,对于来源于对华不友好国家的投资,通过行政审批、准入、标准、产业损害调查等等进行限制;对于来自友好国家的,则适当放宽。而对外投资,对于投向反华国家的,需要进行资金汇出、投资审批、人员进出境等方面的限制。在对方对我进行政治,甚至军事攻击时,可配合人员进出境、资金来往、进出口限制等措施,甚至经济制裁,打击对方。

3.经济合作与博弈战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用增加利益来形成友好国家,用利益损失来打击政治和军事上敌对的国家。中国对友好和中间国家,不要因对方经济规模小而不为,需要采取积极的双边和多边建立更加优惠的自由投资贸易合作的形式,来争取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格局。建立自由贸易关系,是中美经济博弈的一个重要领域。如美国重返亚太,针对中国—东盟10加1,与韩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主动参与并主导环太平洋经济合作(TTP),与中国在这一区域中的经济合作相抗衡。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投资和贸易规模在未来是一个成长的格局,而美国经济、投资和贸易规模比例是一个相对下降的趋势,以此为基础的经济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相关国家与中国为伍,都会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利益;而亲于美国,其带来的利益,从未来看,是相对缩小的趋势。因此,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要自信,要有底气,肯定会打赢中国全球区域经济合作这一仗。

4.科技战

前面已述,中国在科技方面,需要实施赶超型战略。特别是与美博弈方面,科技进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付出代价的大小,甚至是输赢,或者制衡获得和平共处的实力和资格。

在对美的科技竞争方面,我们要有自信。从中国历史的文明,从现代中国青少年在国际数理化等大赛中领先的成绩,从目前中国在美国各个领域重要岗位上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等方面看,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1978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出国留学,为我们积累了世界上规模第一的各类人力资本;在大数据计算、移动通信、卫星定位、太空打击、生物工程、新材料、高铁等技术方面,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就目前看,中国不仅还存在着制造低成本的优势,同时,也有着技术研发和应用低成本的优势。而中国科学家和技术研发人员的敬业精神,甚至是“五加二”、“白加黑”主动加班的干劲,是许多发达国家科研人员到点下班、从不加班状况所无法相比的。因此,中国在世界科技竞争中,一定会弯道超车,后来者居上。

从与美博弈的角度看,科学技术进步的重点:(1)军事技术,特别是太空战、信息战、海洋战、空战等各方面提高综合防御和打击能力的技术,以加强万一发生军事冲突时的应对能力;(2)能源技术,摆脱对海湾等地石油依赖,降低新能源获得的成本和价格,安全生产消费和减少污染,摆脱外部依赖以及美国以此形成的对中国的牵制;(3)信息安全技术,防止网络攻击,防止信息失密,包括各种军事、行政、经济等网络因受攻击而瘫痪;(4)增强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包括新材料、新生产工艺、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等方面的技术提升,使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

因此,需要通过举国体制,集中人才和资源优势,对一些尖端领域实施攻坚;形成国家、地区、行业、企业和院所创新体系;保护中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限制一些自主创新技术的出口和被外资收购兼并。

当然,中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在5年到8年的时间里,政治和军事方面不占优势,除了军事防御外,只有配合用经济优势和经济战来与美国博弈,才能形成双方博弈中较为有利的位势。一是需要加快国内金融体制(包括打破银行垄断和利率形成市场化)的改革,控制国内债务率在合理的水平上,做好应对外资冲击预案,以适应人民币的国际化;二是与美国展开经济战,特别是货币、贸易等战,中国也会有人民币迅速升值,出口下降,失去一些市场等等损失,需要制定我们损失小、对方损失大的博弈方案,使我们在经济战中的损失最小化。

总之,中国对美经济战的目的,就是对其形成经济的重大损失和可能和现实的负面后果,消耗其经济实力,来牵制其遏制和围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战略和行动。

(四)中国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我认为,应对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除了以上所述的经济战略外,从军事战略方面看应当做到:(1)坚持积极防御战略,在高科技时代和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格局下,在军事技术、装备和行动方面,着重强调“积极”和“主动”。(2)与周边国家关系中,经济、政治和军事互动,政治、军事与经济互动和挂钩,实施拉打结合,各个击破策略;(3)台湾、钓鱼岛和南海诸岛统一和主权,是中国核心的国家利益,保持足够和强大的海空导弹等军事力量,防止这些国家利益的丧失;(4)在外太空和信息技术方面,进行投入和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增强装备和体系的实力,以保证赢得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5)保证核武库中与抗衡外部威胁相适应和足够的核威慑和平衡能力,努力形成中国自己的导弹拦截体系,在中国遭到核打击时,有能力给对方以核还击;(6)集中力量在一个战场出击,逢打必胜,以赢得战争而威慑其他的挑战。对此,国内外军事战略专家和文献,有许多分析,这里不进行详细讨论。

(执笔:周天勇)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帕拉格·卡纳:《第二世界—大国时代的全球新秩序》,中信出版社,2009年翻译版。

3.[美]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海南出版社,2012年版。

4.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5.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Ken·Lieberthal(中文名李侃如):“China’s Search For Energy Security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 ”,Washington: NBR, April 2006.

7.Ken·Lieberthal(中文名李侃如):“Governin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 second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W.W. Norton,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