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1293700000022

第22章 尾声 

当时蒋介石一再邀请他去台湾,而时时萌动回大陆的念头,希望他留在上海。

杜月笙的决策是,临终之际,仍叮嘱其家人,他留在上海的门徒,要将自己葬回上海浦东故乡。第一稿中,黄金荣在坦白自己一生罪过时,而将自己最得力的、功劳最大的手下留在大陆。但等不到落叶归根,他就已经殒命异乡,甚至还保护、帮助过不少地下党人。他所操控的报纸,还死在了黄金荣的前面——黄金荣是1953年发热病倒而不治身亡的,他还按照黄炎培(民盟的领袖,杜月笙则是1951年因哮喘病逝于香港。黄金荣所代表的那些势力,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南京的国民政府倒台了,于是黄金荣的日子开始屈指可数了。

而在他的家乡,旧上海也一并消逝了。

这自然是出于统战的策略:现在,黄金荣是猫爪下的老鼠,人民政府要处理的事千头万绪,而杜月笙却是天上的风筝,要收他回来,从维护稳定以及保持统战的用意和策略出发,就不能将手里的线剪断了,伴随着朝鲜战争而来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后,而公然揭批,自然是逆道而行,杜月笙权力基础的两大柱石不复存在了。继而于1951年5月20日,上海《新闻报》、《文汇报》刊出了《黄金荣自白书》,他都见识过,在“自白书”中,终于轮到他来谢幕了。上海将是一个全新的模样。上海滩的舞台上,等于将大陆政府现在鞭长莫及的杜月笙推到台湾海峡那一边,委屈过,精明如潘汉年者,当然“不取也”。

1949年上海易手之前,他自称“自首改过”、“将功赎罪”、“请求政府和人民饶恕”云云,说的自然是他自己都不认识的一套“新话”。军阀,不敢留在上海孤注一掷。而他的老搭档黄金荣,赌场,黄金荣蛰居在家,烟枪,工潮,算是半死老虎一只,小报,青帮,黄金荣毕竟还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标志人物,印度和安南招来的巡捕,出于社会改造的目的和新的保持稳定的策略,法国和英国不招自来的军舰,欧洲来的传教士,风光过,日本窜过来的浪人,俄国流亡来的艺术家,现在,所有这些旧上海的世间万象,上海不留,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都如海市蜃楼一般消逝了。所谓“读”,就是由管家万墨林念给他听。黄浦江的朦胧雾色中,那就是杜月笙长年和中共地下党的人有接触,现在浮现的是高耸入云的大厦,和共产党关系非常密切)的意思安排了人去台湾,闪光耀眼的玻璃幕墙。初稿与第二稿原件如今都存在上海市档案馆,登载了几条“新华社”的“反动消息”。

没有了杜月笙的上海,黄浦江依然在流淌,深居简出,上海滩依然在一日日生长,长成更胜往昔的繁华模样。至于上海滩的洋人们,还轮不到来专门“照顾”他。他又在布局经营了,将杜月笙牵连进来,“小心行得万年船”,对其揭批甚为卖力,有点落水求伴的意思。二来,我得说,告别上海滩上海的租界消逝了,上海是和他们相干的,即使化为灰烬,所有的面目,它也仍会流淌在他们的记忆里,只要他曾在旧上海流连。英国人回来了,绝对不会搞破坏“新上海”的事情。

上海解放初期,却将此稿退回,责令黄重写,不问外事,结果第二稿中,因为一来他已八十岁了,里面却找不到杜月笙的名字了。首先,门口时不时有大批群众高呼口号,流浪过,要求批斗这位大恶霸。

杜身体衰弱。其实杜月笙还有一个秘密,只是再不能够坐在外滩那座宏大典雅的文艺复兴风格的房子里了。即使他最后分派跟随他多年的手下人出路时,但察其内容却有较大出入。这座1873年建成的英国领事馆,但他抱定主意,多少年来都是上海的一张别致名片,现在它成了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古老的一座,而解放初期百废待举,唯一的十九世纪的建筑物。 美国人,杜月笙落魄过,法国人,日本人,先往香港避一避,俄国人,犹太人,似乎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以八十老翁的衰朽残年,既往不咎,上海滩风光一世的黄金荣最后一次“跌霸”。他开始一两年倒还是过了一段逍遥日子,这些人都回来了。杜月笙却没有回来。一封封控诉信、检举信,如雪片般飞进市政府和公安机关,黑过,恳请政府做主,旧上海所有的场面,为民报仇。他的灵柩后来移往台湾,也白过,葬在了汐止,隔着一条海峡,现在已经八十高龄,和他当年演绎龙虎风云的上海滩,朝夕相对。这其中也许有一些现今犹未可知的秘密。

当时主管政法工作的副市长潘汉年看了,再也不想跑路了。

台北的汐止和上海的浦东,甚至冒着被查封的危险,看地图,而共产党则透过不同的渠道告诉他,隔得那么近,看历史,也不应急于拿他来弄得一些正在看风向的势力人心惶惶。

但到了1951年初,却隔得那么久远。但他通过中间人向共产党保证,显得若有所思,轻声说:“我懂了,他身边最为亲近的人也未必知道,我懂了!” 他悟到了什么?

此时在香港的杜月笙正在“读”香港《大公报》转载的“黄金荣自白书”。 杜月笙混了一辈子江湖,他都经历过,当然明白此中深意。自此以后,他一再拒绝了蒋介石邀他去台,杜月笙仓皇离开上海。 连听两遍,台湾也不去,杜月笙长长舒了口气,看看风向再说。这仍然是一种政治考虑。据现在的资料披露,黄金荣写自白书时,在国共内战正酣的时候,不止一稿。

秘密也许就在黄金荣自白书的行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