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1294400000001

第1章 为政篇

“重要的是坚守一辈子”——学习杨善洲坚定理想信念

(一) 恪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我们党是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理想信念坚贞不渝是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一大法宝。

90年来,不管历史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党始终用理想信念指引方向、凝聚力量,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在生死考验面前威武不屈、英勇无畏,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在和平建设时期,许多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因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之所以引起轰动,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热议,正是因为杨善洲同志一辈子始终如一地践行党的理想信念,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能把理想信念执著地写在工作中,写在退休后的绿色山林里。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当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忠诚党的事业,做到干扰面前不分神、诱惑面前不变质,坚定不移信仰共产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一) 恪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古今中外,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单位、个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精神支柱。精神无形,但它却能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使人们在疲倦中振作,在逆境中奋起。党员干部使命在肩、责任重大,精神支柱是否牢固,精神追求是否高尚,对于增强其单位建设的凝聚力,推进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奋斗史,可以看出,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克敌致胜、推进事业的一大法宝。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物质条件极为弱势的环境中,我们就是凭着良好的精神风貌,战胜了靠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800万国民党军队;在举步维艰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在物质基础极端薄弱的条件下,我们就是凭着像王进喜、**、焦裕禄他们那样良好的精神风貌,奠定了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在阔步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还是凭着共产党人固有的精神风貌,打开了新局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越是改革开放,越是搞现代化建设,越是要重视精神支柱问题,越是要强调像杨善洲那样恪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恪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就要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

翻开一部恢宏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就可以看到,从诞生的那天起,“为共产主义真理而献身”,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最崇高、最神圣的理想和信念。正是在这一崇高的理想信念的鼓舞、感召下,无数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心甘情愿地为之奋斗不息。林海厚雪间,***面对几十倍于己的敌人,吃棉絮食草根坚持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在零下30多摄氏度中身着单衣,依然冒着美军炽烈的火网冲锋,毫不畏惧;大沙漠戈壁中,“两弹元勋”邓稼先抛弃都市繁华,隐姓埋名几十年,为祖国事业默默奉献。但是,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加速发展、思想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有些党员干部同志在物欲诱惑下变成人民的罪人,受到法律的惩处。探究他们的根源,其堕落无不是从信念动摇、理想滑坡开始的。“旗在阵在”在纷飞的战火年代,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则是振聋发聩的警语。

理想和信念乃人之灵魂。精神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告诉我们,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执政党摧不垮、折不弯的精神支柱。倘若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牢固、不坚定,势必意乱神迷,行为出轨,走向反面。曾几何时,在改革开放中,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各种思潮的影响,我们党内一些同志在思想上出现了迷惘,他们觉得共产主义太渺茫,“遥不可及”。他们觉得现在是市场经济,少讲点虚的,多搞些“外快”更实在。于是,理想淡漠了,信念动摇了,满脑子装的是个人、家庭的“小算盘”。有的更是不择手段化公为私,攫取国家财富,以使自己暴富,最后成了人民的罪人。胡长清、成克杰等人的悲剧在于:面对历史潮流的变迁,未能坚定理想、信念,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把握不住自己,最后坠入万丈深渊。这种由于理想、信念动摇导致腐败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能不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深思和警惕。杨善洲同志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员的楷模,最根本的是他有着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

能否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在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党的最高纲领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期目标,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建设,使我国实现政治昌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家统一、社会和谐进步,这同样充满机遇与挑战。面对国际上变幻莫测、波云诡谲的形势,国内改革开放,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中国共产党人作中流砥柱,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导致人亡政息,亡党亡国。因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毫不动摇地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地信仰马列主义、信仰毛泽东思想、信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拥有“主心骨”、“护身符”,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经受得起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考验,才能驾驶市场经济这艘航船,乘风破浪,一步一步地驶向胜利的彼岸——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而努力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杨善洲同志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员的楷模,最根本的就是他有着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当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生追求,矢志不渝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

恪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就要保持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

有什么样的追求,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现实生活中,酒绿灯红、人情世故、不正之风如海浪冲击着我们的精神高地,在种种诱惑和考验面前,领导干部专注发展,追求其单位全面建设进步和个人能力素质提高,精神世界就会充实,精神状态就会振奋,其单位建设就会正气充盈,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如果朝气不足,暮气有余,碌碌无为,得过且过,在矛盾和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甚至精神颓废,追求低下,误己误人,损害党的事业。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勇挑重担、不为艰险、迎难而上的艰苦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我们党凝聚人心、克难制胜的强大精神动力。

艰苦奋斗精神古已有之,它是古圣先贤修养处事之准则,亦为历代明君治国安民之要术。历观古今功名之士,皆有艰苦奋斗之事迹,劳身苦体,动心忍性,平居不堕其业,穷困不易其志。一个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古罗马曾是地跨欧亚非的强盛帝国,但当它达到鼎盛之后,腐化奢靡之风日盛,最终难逃民族分裂和崩溃的命运。一部二十四史中亦不乏骄奢淫逸,斗志衰退,以至于亡国亡身的成例。今天,我们坐在史册旁边,静听历史驰过时的风声雨声,不时能听见那些政权和宝座被酒杯绊倒时的呻吟,听见那些豪舍巨宅被金玉压倒时的轰然巨响;也能看见因奢侈而从政坛摇落的权贵,飘然一如黄叶。正如孟子所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足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

艰苦奋斗精神,表现在对待事业和工作的态度上,就是埋头苦干,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奋发有为。艰苦奋斗,核心在奋斗,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少说空话、大话,多干实事,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做样子、摆花架子。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状态,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不能贪图安逸,怕苦畏难;必须有很高的工作标准,知难而进,有所作为,不能碌碌无为,得过且过。有了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的精神,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困难再大也能克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这方面,现在我们有些同志不思进取,守摊子,混日子;有的工作指导思想不端正,不愿干默默无闻但党的建设需要的事;不愿干领导不易看到但人民群众欢迎的事;不愿干一时难以见效但对党的事业长远建设有好处的事。这些现象如不克服,就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损失。杨善洲同志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而且体现在他始终保持着昂扬的革命意志和艰苦奋斗精神。他退休后,主动放弃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苦干实干,一干就是22年,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一个干部在职时牢记使命、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并不难,难的是退休后依然如此。当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自觉以杨善洲为榜样,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甘于“自讨苦吃”,端正心态、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始终保持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本色,牢记使命、不畏艰苦、攻坚克难、艰苦创业,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恪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就要勇于对一切诱惑和精神污染说“不”。

对领导干部而言,需要避开的污染很多,对浅到精神上的泥点更不能索性不管,必须勤于拂拭,否则迟早会栽跟头。为此,一方面要慎初。面对第一次考验、第一个诱惑、第一处陷阱,要勇于拒绝,时刻把握自己、告诫自己,守好政治上的高压线,法纪上的警戒线,道德上的耻辱线。“临崖失马纠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倘若进了班房才痛悔懊恼,那就悔之晚矣。另一方面要慎微。“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精神高地的失守,往往是从细节开始的。党员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权力,金钱、女色都可能成为诱惑和陷阱,须知,小节关系大节,关乎形象。我们决不能把小节当成小事,必须防微杜渐,努力达到“明者慎微,智者识几”的境界。

人生在世,谁无父母妻儿?谁无切身利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就在于,面对取舍、争让与诱惑而坚持为大家、顾大局、存大义,展现的是超越常人的思想境界。为了家乡的发展,杨善洲与身边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舍小家为大家,化小爱为大爱,牺牲个人利益而为群众利益,22年如一日地不辞辛劳、殚精竭虑却生活简朴,靠的就是高尚的境界,靠的就是奋斗的精神,靠的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杨善洲所展现的政治本色,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又一个鲜活可信的形象。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安身立命之基、从政为官之本。所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面对各种考验和诱惑,我们一定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节欲自守,砥砺情操。只有修身养性,淡泊明志,不为物惑,不以情移,不为利诱,不为名扰,才能在权钱色利面前,真正做到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保得住气节。

在现实生活中,党的干部也必须要经受住对官、利、名、情的考验,并在考验中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取得满分的好成绩靠什么?不是靠花言巧语去欺骗社会,也不能靠冠冕堂皇去糊弄群众,更不能得过且过自我麻醉。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既是人民大众的服务员又是宣传员,必须要在道理上能讲清,在实践中要能做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实践经验告知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先进和优秀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征和永远的追求。这也是针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讲的最要紧的话。

90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大众对党的历史的承认,也是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大众对中国共产党本质的认可,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与优秀品质的体现。先进,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把“没有自己的利益”写入政党党章,只有共产党人敢说自己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人。因为这一条是其他任何政党做不到也不准备这样做的。如果没有这样鲜明的特征,那么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由怎能在众多政党群盟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能执政,并受广大人民大众欢迎和支持的党。优秀,则是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宣言与使命,有本领能把理想与信仰变为现实。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先进与优秀好比行车之间相对称的车轮、雄鹰飞行蓝天的双翼缺一不可。没有先进就没有社会存在发展的合法性;没有优秀品质就不可能赢得社会与广大民众的敬重与心悦诚服;没有优秀就没有让人信服的实绩,就不可能带领广大中国人民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实现民族复兴,富国强民的宏伟的奋斗目标。

(二) 终生践行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和历史使命。今天,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任务,我们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但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不能交通发达了,离群众却远了;生活条件好了,对群众感情却淡了;通信方便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传统却丢了。身处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只有像杨善洲那样,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入党时的誓言,党员干部才能永葆高风亮节,党的事业才会经得起任何风险考验。

牢记承诺,践行入党誓词

每一个党员在入党时,都曾举起右手,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发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八十字的誓词不长,但读来觉得字字句句重如千钧,如铿然在耳。

人的一生,面对社会、家庭、单位、亲友,可能会做出多次承诺。但就一个共产党员来说,较之于其它承诺,他在党旗下的宣誓则是最神圣最庄严的。向党宣誓之后,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应该坚贞不屈,百折不挠地予以恪守,即使因此而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回顾以往,许多优秀共产党人能活在老百姓心中,他们的事迹能被群众传唱一辈子,就因为他们坚持履行了对“誓词”的践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岗位,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道路,然而,只要是共产党员,誓词就是共同的践行目标。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了新中国,前进”;**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王进喜的“只要拿下大油田,宁可少活20年”;焦裕禄的“心里装着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郑培民的“万事民为先”;任长霞的除暴安良;王瑛的面对邪恶和压力,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直到今天的云岭丰碑杨善洲,从战争岁月到和平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年代,一串串共产党员的名字,伴随着对“誓词”的践行,如群星璀璨,布满民族精神的长空。

诚然,不可否认,在一些人身上,入党时的激情会很快泯灭,行动中不仅少有当初承诺的忠诚,甚至背弃誓词,改辕易辙;还有些人尽管每月也按时缴纳党费,但仅此而已,誓词早已忘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也似乎遥远。毋庸讳言,组织上履行入党手续是容易的,尤其在党的执政时期;难的是思想上入党,在党执政时更是这样。入党之后,如果又手握如日中天的权力,面对安逸美好的生活,还有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考验,能否忠于入党誓词,既为民除弊兴利,又洁身勿入浊流?这个考验并不亚于当年革命先烈面对老虎凳和辣椒水,同样需要经历精神“炼狱”。

入党誓词是简短的,加上标点符号也仅92个字,但誓言又是沉重的,她高度概括了作为党员所应肩负的责任,每一个字都体现着一名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她清楚地告诉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为谁在做、我该怎么做等一系列决定人生走向的重大问题。

“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这是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标准。入党誓词高度浓缩了对党员的要求。誓词是把标尺,誓词是面镜子,党员应该经常用她来对照检查自己、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及时洗涤“身上”的尘埃。每一位党员都应该自己践行入党誓言,对照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积极完成党分配的工作,真正做到“信念坚定、宗旨不变、标准常在、本色不褪”。不践行誓言就会脱离人民。我们党从成立起,就鲜明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公开宣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90年来,无论形势任务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面对怎样的冲击和考验,党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思想是我们党取得事业成功,获得执政合法性的根本保证。当前,全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本上就是继续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评判我们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关键是看我们的党员能否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追求,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判断人生是非的标准。我们每一位党员入党时都有着庄严的承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要像杨善洲那样真正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记誓言,我们的党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信任。

入党“誓词”,是党员一辈子的承诺。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常回忆自己入党时的神圣时刻,重温自己的入党誓词。尤其在和平年月,我们的党员干部都应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努力践行入党誓言,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在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中,在普通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个坚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共产党员,并以具体、实在、以一贯之的行动去解读,自觉担负起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牢记宗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共产党为什么?共产党人为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马克思、恩格思早在100多年前的《共产党宣言》中就已经将此说得明明白白:“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是没有自身利益的,共产党的利益就是无产阶级的利益,也就是人民的利益。正是基于这一原则,共产党的宗旨永远只有一条,那就是为人民服务,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所以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牢记党的宗旨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是我们党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也是衡量每个党员干部政治品德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准。

《尚书? 说命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懂得什么道理和说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实际去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敢于自我剖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作风,也是革命致胜的法宝之一。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党的领导干部就是要以“最讲认真”的态度,摒除点到为止、不痛不痒、走过场的陋习,认真想一想自己的工作是否真正从“为人民服务”出发;认真查一查自己是否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认真摆一摆自己为人民群众解决过多少实际困难和问题;认真听一听自己在人民群众中的评价。只有敢于将自己想怕了,查痛了,摆实了,听清了,才能真正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牢扎根于思想深处,才能真正拉近与人民群众距离,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褒扬。

目前,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意识浓厚,自认为高人一等,什么事情都讲究个优先,讲究个排场,殊不知与宗旨意识背道而驰,渐行渐远,脱离了群众,必然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古时尚有“民为贵,君为轻”的道理,到如今更不乏不搞特权,受到群众赞誉的事例。作为一名国家干部,杨善洲兢兢业业,不谋私利,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生的宗旨。退休后的他谢绝了到城里安享晚年,选择了大亮山。他说:“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他不畏艰辛的履行着这份承诺,直到倒下的那一刻;他用实际的行动践行着“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为人民群众做了实实在在的交代。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像杨善洲“说得到做得到”,要杜绝言行不一,开“空头支票”,只见承诺,不见行动;要杜绝“拍拍脑袋”决策,“拍拍胸脯”保证,“拍拍桌子”骂人,最后“拍拍屁股”走人的“四拍干部”;要“诺”字当头,“实”字为先,坚持一个承诺就是一份责任,一份责任就是一种动力。像杨善洲一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注重承诺更扎实践诺,以实际行动得民心、顺民意。

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还要善于倾听民声。民声即民生。倾听民声现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了解掌握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带头在网络上与广大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意见建议。然而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却怕沉入基层与民交流,怕什么呢?怕找“麻烦”,耽误自己的“正事”;怕一时兑现不了,影响了自己的“民调”;怕攀上“穷亲戚”,难以应付。倾听民声是一块试金石,不愿倾听民声,恐怕也就失去了民心,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任何工作恐怕也是空中楼阁、水中望月。倾听民声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政领导干部要敢于倾听民声,从群众的善意批评中改进工作作风,集中群众智慧科学决策,为民多办一些实事、好事。只有真正倾听了民声,为人民服务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封建社会的官员郑板桥尚且能时刻牵挂着民众疾苦,夜听竹声牵动惜民之心,何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的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只要心中时刻装着群众、装着百姓,就能做到不为权所诱,不为利所惑,就能兑现自己的承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三) 坚守人生追求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怎样才能不枉费一生,生存得有价值、活得有意义呢?有的人没有什么追求,碌碌无为,虚度一生;有的人清高自负,认为怀才不遇,不愿面对现实;有的人好高骛远,不立足实际,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有的人只知道墨守成规,没有多少思想,更没有什么新办法。时间像流沙,看似漫长却稍纵即逝,当时间的车轮滚滚驶过,很多人失去了理想和斗志而变得碌碌无为,生命如随水而逝的落花,如鸿毛掠过的蓝天,留不下一丝痕迹;相反,如果坚守一份精神,一种信仰,秉持一份责任,一种理念,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一辈子,或将在历史的演进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在平凡中人身中缔造传神的伟大,在岁月的斑驳里弹奏崇高的乐章,在后人的追忆中延续宝贵的生命。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杨善洲用一辈子的执著追求共产党人崇高觉悟,大力倡导“迷事而不迷官”的志气,退休不退责,退位不退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坦荡处事,鞠躬尽瘁、不懈奋斗、死而后已,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用毕生的追求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典范,用自己一辈子的先进行为诠释了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

对于一名党的干部如何看待人生追求?要拿什么来衡量和支撑,是一味地追逐权力地位?还是无止境地攀比金钱财富?看看杨善洲,我们不难找到答案。杨善洲一生勤勤恳恳,努力工作,退休前已经是厅级干部,有资格享受各种福利待遇,是多少人比不了的,但他却没有居功自傲,而是重头再来,艰苦奋斗,为党和人民创出另一番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也在更高层次上体验着人生幸福。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杨善洲同志的人生追求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杨善洲式”人生追求的核心要义就是坚守信仰、激扬精神、无私奉献、高尚情操。他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信仰与使命,做到退休不退工、离岗不离责,自觉实践高尚的人生追求,不让自己的内心落入俗套;他不顾自己岁数已高,始终保持昂扬奋斗的精神,不怕吃苦,扎根家乡的荒山,植树造林20余年,使荒山重披绿装;他主动将直接经济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他为官30余载,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和财富,依然蜗居陋室,豁达乐观。

也许在一些忙着追求物质财富的人看来,杨善洲是一个贫穷的人。然而,在杨善洲看来,成为精神上的富翁更重要。因此他一辈子按照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指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生活清贫,却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人。相比之下,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有些物质上很“富有”的人,却并不见得快乐幸福:因为他们在盲目追逐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丧失了正确的人生观,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当作人生信条,为谋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他人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我们每名干部都应该扪心自问,不要总是斤斤计较,不要总是“横向比完纵向比”,和同事比位子,和企业老板比金钱,比来比去扁自己,怎么比都觉着自己“付出多、得到少”,怎么都觉得自己应该在政治上“再进一步”,在金钱上和老板再“看齐一步”,内心的欲望迷住了自己人生追求的端口,尽管自己衣食无忧、尽管自己事业有成,但还是体会不到幸福。

广大领导干部要有一颗知足心,要给自己的幸福画一条最浅的底线,给自己的人生追求定一个崇高的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从点滴工作、从平常生活中感悟幸福的能力;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认真体味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之不易,多思考思考党和人民对于自己的培养之恩,多想想自己的成长的艰辛历程,多想想人民群众的期待,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要有一颗奉献心,要在群众与我们无所顾忌的交流中体会幸福,要在群众得到帮助后感动的眼神中体会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要在群众握住我们久久不愿放下的双手中感受幸福。那就是,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为他人创造幸福,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