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求学集
1294600000013

第13章 附:关于藏传佛教

现依据《中国宗教通史》(牟钟鉴、张践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对藏传佛教问题做些补充。

公元7-13世纪,印度佛教发展到密宗时期。密教是大乘佛教理论与印度传统宗教仪轨相结合的产物。公元4世纪左右,一度衰落的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等内容,形成了新的婆罗门教-印度教。而佛教大乘的发展已经由于过分玄奥脱离了民众,为重新吸引民众,不得已从印度教中吸收巫术、咒语、仪规、密法,这种情况始于六、七世纪,因早期依附于大乘佛教,称为“杂部密教”;七世纪后,《大日经》、《金刚顶经》问世,进入“正纯密教”,在印度取代了大乘的地位。密教自称,其教理由大日如来亲传,不能随便传授,故以密为名。并把以前的佛教称为显宗。密教产生后,有只重仪轨、不重理论的倾向。密教经典很早就在中国流传,曾经繁荣一时,并向日本流传成为“东密”。但在中土逐渐失传,原因之一在于其中有些内地人难以接受的东西。

历史上把佛教传入西藏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前弘期指公元七世纪的松赞干布时代。他统一吐蕃后,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为妻,传播佛教,到后三代赤德祖赞又娶了金城公主,依然崇信佛教。但他们的儿子受人鼓惑,一度打击佛教,悔悟后由他的一个大臣迎印度显宗大寂护到藏传教,遭本教攻击。归国途中遇密宗大师莲花生,返藏传播密宗,因长于法术取得成功。传说,密教曾与本教、禅教辩论均胜。以后几位藏王继续弘法,到赤日巴金达到高潮。但引起本教臣民反对,本人亦被杀,反对佛教的郎达玛为赞普。前弘期终止,时为公元841年。旋即郎达玛被杀,藏区因争赞普位陷于混乱,西藏佛教停滞。时有僧聚集西康,另兴佛事。藏区稳定后,反到西康求法,学成回藏,佛法又兴旺起来。密教自此稳固。时978年,距前弘期137年。本教分化为白黑两派,已不足与密教抗争。在后弘期,印度高僧阿底峡受到藏王的重视,发挥了重要作用。阿底峡提出先显后密的修行次第,使密教修行系统化、理论化,并将口诀传与仲敦巴,此为日后噶当派创始人。同时,密教由于在印度没有进行这种整理、改革,归于消失。

密教在西藏兴旺之后,由于传播源头不一,传播途径诡秘,依靠贵族割据,形成各立门户的不同派别,先后出现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派。

以下仍据《中国民族史》的记载摘记。

公元10世纪后半期,佛教与当地苯教结合,形成喇嘛教,并分别依托各个封建领主,形成十几个教派。重要的如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等。元代时以萨迦派首领八思巴(萨班的侄子)为首脑,形成地方政权。元末萨迦派衰落,噶举派的一支在绛求坚参领导下战胜萨迦派,组成帕木竹巴地方政权,并统一卫藏地区。后渐次归附明朝。格鲁派(黄教)是15世纪初才形成的喇嘛教的一个教派,创始人为宗喀吧。由于他遍学各派,颇有名望。针对当时教派混乱、寺规不整、奸邪作恶,喇嘛教在社会生活中威信尽失的局面,宗喀吧毅然进行了一场宗教改革。主要是:(1)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兼取各派之长,撰书两部,系统整理显、密两宗观点,成为新创格鲁派理论依据,易为各家接受。(2)严格教规,整顿教风。禁止喝酒娶妻,长住寺院苦修,脱离世俗权贵,改戴黄色帽子。(3)改变分别依赖不同领主局面,与各地领主广泛建立联系。该派得到明朝的认可和支持,宗喀吧弟子释迦也失入朝被封为“西天佛子大国师”、“大慈法王”,势力日大。永乐7年,建立格鲁派第一座寺院——甘丹寺,标志黄教正式创立。以后又在拉萨西郊、北郊建哲蚌寺、色拉寺,合称黄教三大寺。

格鲁派壮大后与其他教派发生矛盾,并伴随武力冲突。在这种情形下,急需建立权威领袖。1524年,宗喀吧弟子根敦珠巴的继承人、哲蚌寺法台根敦嘉措死,四年后哲蚌寺上层找来三岁幼童索南嘉措作为根敦嘉措的“转世灵童”,称之为活佛,并作为格鲁派的领袖。这是格鲁派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开始。1559年,蒙古和硕特部俺答汗西征瓦剌进入青海,邀请索南嘉措到青海传教,索氏欣然前往。会晤后,俺答汗赠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尊号。“圣识一切”,意思是“遍知一切”;“瓦齐尔达喇”,意思是“执金刚”,是对在密宗佛法方面有最高成就者的称号;“达赖”,是蒙古语“大海”;“喇嘛”,为藏语“上师”。自此以后,达赖喇嘛名号开始流传。同时追认根敦珠巴为一世、根敦嘉措为二世、索南嘉措为三世。索氏与俺答汗会晤后,在随俺答汗去土默特途中停留西宁,并在此修建了塔尔寺。索氏进入蒙古地区后使黄教在蒙古地区广为传播。索氏还接受俺答汗的劝告与明朝大学士张居正有书信往来,对调停俺答汗与明朝的关系作出了贡献。1588年,他受朝廷邀请由土默特进京,病逝途中。其后一年,俺答汗的曾孙苏弥尔出生,被认定为索氏的转世灵童,为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四世达赖是唯一非藏族达赖。1602年在蒙古军队护送下入藏坐床,拜四世班禅为师。1616年,云丹嘉措突然死亡,有传说是被人所杀。罗桑却吉坚赞为四世达赖寻找转世灵童,即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五世达赖罗桑嘉措生于帕木竹巴一个贵族家庭,与各派有较好的历史渊源,1622年在哲蚌寺坐床,拜罗桑却吉坚赞为师。

此时位于后藏信奉噶玛噶举派的辛厦巴家族兴起,自称为后藏上部之王,并以武力控制了前藏,推翻帕玛竹巴地方政权,建立了噶玛政权,与进入青海的蒙古喀尔喀部却图汗联盟,企图消灭格鲁派;同时在康区信奉苯教的白利土司也强烈反对格鲁派,格鲁派陷入危机。1637年,信奉格鲁派的蒙古和硕特部由固始汗率领从新疆进入青海,打败却图汗,占有青海,进入康区,消灭了白利土司。1641年,五世达赖与其师罗桑却吉坚赞遣人邀固始汗入藏,推翻了噶玛政权。1645年,固始汗控制西藏后,赠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称号,是为班禅称号之始。“班”,意为“精通五明的学者”;“禅”,意为“大”;“博克多”,是蒙语对智勇双全人物的尊称。罗桑却吉坚赞为四世班禅,又追认了前三世。其去世后,五世达赖为其选定转世灵童。由此,格鲁派又建立了另外一个活佛转世系统。在固始汗的统治下,格鲁派在藏族社会中的地位最终确立。

以下根据《中国宗教通史》记载,可与前面正文有关内容互参。

1652年,清顺治邀五世达赖进京,并亲自出城迎接。次年归藏后,五世达赖乘势整顿黄教,修布达拉宫,并将达赖办事机构迁入,自此布达拉宫成为西藏政教中心。1662年,四世班禅去世,五世达赖为其主持转世仪式,认定罗桑意希为五世班禅,并担任受戒师。由此形成了达赖与班禅互为师徒、互相主持转世仪式的传统。五世达赖晚年著述颇丰。1682年,五世达赖圆寂。当时执政的第巴桑结嘉措密不发丧,仍以五世达赖名义发号施令。1693年,康熙亲征击败噶尔丹,从俘虏口中得知五世达赖已死多年,写信申斥。桑结嘉措一面表示悔过,一面迎立已十几岁的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坐床,为六世达赖。1705年,桑结嘉措被蒙古军队处死,另委派隆素为第巴,要求废除六世达赖。次年,六世达赖在押送进京途中去世。1707年,拉藏汗与隆素另立伊喜嘉措为七世达赖,但一直没有得到三大寺上层认可。康熙感觉西藏不稳,决定增加班禅一系威望,于1713年册封五世班禅罗桑意希“班禅额尔德尼”称号和金叶、金印,一同达赖。1737年,五世班禅逝世,巴丹益喜为六世班禅,照例拜七世达赖为师。1757年,七世达赖逝世,强巴嘉措为八世达赖,拜六世班禅为师。1780年,六世班禅赴承德朝见乾隆皇帝,在京病逝。噶玛噶举派活佛沙玛尔巴勾结廓尔喀(尼泊尔)人攻入西藏,朝廷派福康安为大将军,一直打到加德满都城下。朝廷鉴于政治体制不完善是造成西藏内忧外患的直接原因,于1792年对西藏政治、宗教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建立了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防止在活佛转世问题上私下捣鬼。从此,金瓶成为中央政权在西藏的象征。康乾盛世时期,清朝国力强盛,民族宗教政策成功,承德外八庙就是这种成功的象征。以后开始衰落。九世达赖隆朵嘉措、十世达赖粗墀嘉措、十一世达赖凯朱嘉措、十二世达赖陈列嘉措多成为僧俗贵族争夺权力的牺牲品,并且均短命夭亡。于大体同时的七世班禅丹白尼玛活了72岁,成为九、十、十一三世达赖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