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1304700000038

第38章 君子和而不同

典出: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经典今读:

“君子和而不同”的后半句,即“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尊重他人人格,坚持自己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小人做人没原则,很容易人云亦云,而且不知道尊重人,不会真正与他人和睦相处。

北宋王安石和苏轼就有一段“和而不同”的故事。先说两人的“不同”。苏轼出仕时,正值新旧两党之间纷争,新党代表人物王安石正在积极协助皇帝变法,就是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而苏轼一家人都是保守派,同属旧党。因此,苏轼与王安石执政观点不同,理念不同,两人都各持己见,认为真理在自己一方,于是两人之间爆发了剧烈的冲突。

苏轼二十六岁参加科举考试,王安石看了苏轼的策论,大为不满,认为他观点荒唐,“全类战国文章”。苏轼反驳说,王安石“好为大言诡论”,拉大旗做虎皮,吓唬人。公元1069年,苏轼上疏皇上,反对王安石改变贡举之法;紧接着,当皇上让苏轼修中书条例和起居注时,王安石也极力阻拦,还说苏轼看着老实,其实心思险恶,是“邪险之人”。由于宋神宗欣赏苏轼,王安石觉得苏轼成了变法的绊脚石。在政见上,两人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但撇开政治不谈,在文学上、做人上,两人又惺惺相惜。王安石比苏轼大十六岁,算是苏轼的前辈。苏轼仰慕王安石的文才,称赞他撰写的《英宗实录》是北宋写得最好的史书。而王安石觉得苏轼是罕见的奇才,“乌台诗案”后宋神宗曾一度想杀苏轼,急得王安石从江宁府上书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为挽救苏轼的生命奔走疾呼。

公元1084年,遭贬官的苏轼绕道来到江宁府,见到了已经退隐八年的王安石。远离政治旋涡,两位文坛巨匠化敌为友,谈古论今,互赠诗文。时间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但二人的心灵却异常亲近,成为知音。苏轼临别时,王安石还想把他挽留下来做邻居。望着苏轼渐渐远去的背影,倜傥自负的王安石感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慧眼看经典: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之一的“和”,并非要排除差异、消灭异己;相反它承认并且强调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这种“和”,实际是一种建立在尊重个体的独立性之上的“调和”,即万物并行不悖、相育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