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1304800000012

第12章 春熙路街名来历

1924年,马路修建成功后,杨森请素有雅名的前清举人、双流人江子愚为马路取名。江先生名椿,字子愚,双流黄水乡人。幼读私塾,曾在清朝废科举前最末一次朝考中获一等。辛亥革命后,江子愚曾先后担任四川《国民公报》《巴蜀日报》主笔兼总编辑。江子愚擅长古诗文,著作有《古代蜀诗评判》《冬青阁诗选》等十余卷。1949年后担任四川省文史馆馆员,于1962年病故。

江子愚先生不仅擅长“之乎者也”,而且世故极深,他来了个“太极推手”,推出了一顶特级高帽,他给这新马路命名为“森威路”,因为北洋政府授予杨森以“森威将军”头衔,这令杨森十分“受用”,于是确定了马路的“初名”。不久,杨森在他发起的与川东军阀刘湘的混战中失利,被迫逃出四川。江子愚再战江湖,又向当局建议将“森威路”改为“春熙路”。出典是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的典故,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

但另外有人予以了附会,认为“春”寓意春风和煦的“阳升”,与杨森谐音;“熙”表示升平气象。熙熙攘攘皆为利而来寓意指在杨森治理下的成都,犹如春风和煦,百姓熙熙而来,攘攘而往,一派升平兴旺的景象,全赖于杨森督理的“德政”。

但有意思的是,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黄德昌近年指出,自春秋时代有《老子》一书流传于世以来至唐,这句话一直就是“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而不是“若登春台”。“若登春台”首次出现在唐玄宗的《御注道德真经》一书中。由此,《老子》的各种版本中有了“若春登台”和“若登春台”两种说法。就这两句话而言,含义也大相径庭。“若登春台”里,春成了一个修饰词,是定语。有春台则有夏台,秋台。而“若春登台”则说是如春天来临。两者相比,“若春登台”的意思要丰富得多。那么,为什么唐玄宗要将“若春登台”改为“若登春台”呢?黄教授认为,唐玄宗之所以如此改动,一则可能是笔误,一则可能是为追求文句的对仗工稳(《春熙路碑文谬误乍现》,见2002年3月27日《四川日报》)。

还有一种说法,是出处源于西晋文学家潘岳《秋兴赋》里的名句“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而定名。

春熙路建成后,成了连接东大街和商业场的黄金通道,极大地便利了城市交通。来自国内的北京、浙江、广东、重庆等地的客商,与来自国外的洋商们同台经营。在这个路面宽八九米、长约两千米、汽车与人力黄包车同行的商业大街上,各种商店、书店报馆、银楼、百货公司光鲜林立,商贾如云,游人如织。此外,鸦片馆、赌场、妓院等亦应运而生,洋人挥舞“司迪克”、草鞋苦力奋力拉车的景象,让这条商业街在光怪陆离、灯红酒绿中展现出街道文化的五脏六腑。

春熙路的改造为四川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比如资中县城里后来就有一条模仿春熙路而建的街道,为四川的古老街道的更新换代注入了新鲜血液。一位英国外交官感到“这时的四川具有令人惊奇的现代化程度,许多大城镇都很现代”。成都在过去的几年中经历了“一场全面的改造,它的街道宽敞平坦,房屋商店鳞次栉比,卫生设施完善齐备”。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城市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而街道的改善在城市面貌的变化中最为明显(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1版,第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