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左传
1325200000009

第9章 桓公(4)

[原文]

〔传〕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①,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六月乙亥,昭公入。

许叔入于许。

公会齐侯于艾,谋定许也。

秋,郑伯因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

冬,会于袲,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

[注释]

①享诸郊:在郊外设宴诱杀祭仲。

[译文]

十五年春天,周桓王派大夫家父前去鲁国索求车辆,这是不合于礼制的。由于诸侯不向周王进贡车辆与礼服,天子不应向诸侯求取财物。

郑大夫祭仲专权,郑厉公担忧这件事,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死他。雍纠预备在郑国都城的郊外宴请祭仲,雍纠的妻子雍姬晓得了这件事,对她母亲说:“父亲跟丈夫,谁最亲近?”她母亲讲:“女子在未嫁之前人人都可能成为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这如何能相比呢?”于是雍姬便告诉祭仲讲:“雍纠不在家中而打算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这件事,故而告诉您。”祭仲便杀死雍纠,把尸体摆放在周氏水池边示众。郑厉公用车装上雍纠的尸体出奔,他说:“大事跟妇女商量,死得当然。”夏季,郑厉公逃亡到蔡国。

六月乙亥日,郑昭公回到郑国就位。

许叔进入许国的都城为君。

桓公与齐侯在艾地见面,目的是为了共商安定许国的事。

秋季,郑厉公利用栎地的人杀害守栎大夫檀伯,自己由此就居住在栎地。

冬天,鲁桓公跟宋庄公、卫惠公、陈庄公在袲地见面,是为了商量攻打郑国,以便送厉公回国的事。不过战争失败,便各自退兵回国了。

桓公十六年

[原文]

〔经〕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冬,城向。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原文]

〔传〕十六年春正月,会于曹,谋伐郑也。

夏,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以饮至之礼也。

“冬,城向。”书,时也。

初,卫宣公于夷姜①,生急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属寿于左公子。夷姜缢。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寿子告之,使行。不可,曰:“弃父之命,恶用子矣!有无父之国则可也。”及行,饮以酒,寿子载其旌以先,盗杀之。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又杀之。二公子故怨惠公。十一月,左公子泄、右公子职立公子牟。惠公奔齐。

[注释]

①:以下淫上。指和母辈的通奸。夷姜:卫庄公妾,卫宣公庶母。

[译文]

鲁桓公十六年春季,正月,桓公跟宋公、蔡侯、卫侯在曹国相会,谋划征讨郑国。

夏天,进攻郑国。

秋天,七月,桓公征讨郑国回国。《春秋》记录“至”,是因举办了祭告宗庙、宴赏臣下的“饮至”礼。

冬天,修筑向城。《春秋》记录,是由于合时。

当初,卫宣公跟他的庶母通奸,生下急子,托付给右公子职。后宣公为他从齐国娶媳妇,媳妇很美丽,宣公便自己娶了她,即是宣姜。生了寿和朔。把寿又交托给左公子。夷姜上吊而死。宣姜与公子朔诬陷急子。宣公派急子到齐国出使,暗地里叫杀手在莘地等着,想要杀了他。寿子把这件事告诉了急子,让他逃跑。急子不愿,讲:“丢下父亲的使命,还用儿子干什么?除非有没有父亲的国家才行。”临行时,寿子把急子灌醉,载着急子的旗号先走了,杀手误认为急子而杀死他。急子到后,讲:“你们要杀的是我,这个人有什么罪呢?杀死我吧!”杀手又杀了急子。左右二公子因此怨恨惠公。十一月,左公子泄跟右公子职立公子牟为君。卫宣公逃跑到齐国。桓公十七年[原文]〔经〕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二月丙午,公会邾仪父,盟于。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癸巳,葬蔡桓侯。及宋人、卫人伐邾。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原文]

〔传〕十七年春,盟于黄,平齐、纪,且谋卫故也。

及邾仪父盟于,寻蔑之盟也。

夏,及齐师战于奚,疆事也。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公曰:“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①?”

蔡桓侯卒,蔡人召蔡季于陈。秋,蔡季自陈归于蔡,蔡人嘉之也。

伐邾,宋志也。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书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初,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昭公立,惧其杀己也。辛卯,弑昭公而立公子。君子谓昭公知所恶矣。公子达曰:“高伯其为戮乎!复恶②已甚矣。”

[注释]

①埸(yì易):边境,疆界。其一:指本国边界,即自己一边。事至:有了军情。谒:犹言报告,请示。②复恶:报恶,犹言报怨仇。复,报复。

[译文]

鲁桓公十七年春季,桓公跟齐侯、纪侯在黄地会盟,是调解齐、纪两国的和好,而且为了谋划进攻卫国的原因。

桓公与邾仪父在趡地结盟,为了重申蔑地的约定。

夏天,鲁军跟齐军在奚地爆发战争,是边界冲突。那时齐国人侵犯鲁国边境,边境官吏前来汇报。桓公说:“边境上的事情,慎重地防守自己一边,并预防出现意外,姑且尽力设防就是了,发觉敌情就迎战,又何必请示呢?”

蔡桓侯死,蔡国人把蔡季从陈国召回。秋季,蔡季从陈国回到蔡国,由于蔡国人称赞他。

攻击邾国,这是宋国的意愿。

冬季十月初一,日蚀。《春秋》没有记录日子,这是史官的错误。天子设有日官,诸侯设有日御。日官居于卿的地位推算历象,这是合于礼的。日御不遗漏历象,在朝廷上把它授予百官。

开始,郑庄公要用高渠弥做卿,昭公厌恶他,坚决劝阻而庄公没有听从。昭公就位,高渠弥担心昭公杀掉自己。十月二十二日,高渠弥杀了昭公而立公子亹做国君。君子觉得昭公了解他所厌恶的人了。公子达讲:“高伯或许要被诛杀了!报仇报得太过分了。”

桓公十八年

[原文]

〔经〕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原文]

〔传〕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

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①,公谪之。以告。

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

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齐人杀彭生。

秋,齐侯师于首止。子会之,高渠弥相。七月戊戌,齐人杀子而②高渠弥。祭仲逆郑子于陈而立之。是行也,祭仲知之,故称疾不往。人曰:“祭仲以知免。”仲曰:“信也。”

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遂与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奔燕。

初,子仪有宠于桓王,桓王属诸周公。辛伯谏曰:“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

[注释]

①通:通奸。②(chuàn):用车拉四肢使分尸。

[译文]

十八年春天,鲁桓公想要离鲁外出,同姜氏一块前往齐国。申劝谏讲:“女人有丈夫,男人有妻子,不相互轻慢亵渎,这称为有礼。改变了此种情形,必然坏事。”

桓公跟齐襄公在泺地见面,然后便同文姜到了齐国。齐襄公跟文姜通奸,桓公谴责文姜。文姜将此事告诉了齐侯。

夏天,四月丙子日,齐侯设宴款待桓公。宴后派公子彭生帮忙桓公登车,桓公死在车上。

鲁国人通知齐国讲:“寡君害怕君主的兵威,不敢安心,前来贵国重修两国往日的友好关系,礼节完成后却没有回国,又无以追查罪责,在诸侯中造成很坏影响,请求用彭生来去除这种影响。”齐人于是杀死彭生。

秋季,齐侯领着军队驻扎在卫地首止。郑国公子子前往见面,高渠弥作为助手参加了会议。七月戊戌日,齐人杀死子,车裂高渠弥。祭仲到陈国接回郑公子子仪,立为国君。这次见面,祭仲先前预料到齐侯的目的,故而假托有病而没有一起去。有人说:“祭仲有预知而逃过一场杀身之祸。”祭仲讲:“真的是那样的。”

周公黑肩想杀死周庄王,另立王子克。辛伯把这个密谋汇报给庄王,并帮助庄王杀死周公黑肩。王子克逃跑到燕国。

先前,子仪受到桓王的宠信,桓王把他交托给周公黑肩。辛伯曾劝谏周公说:“但凡妾跟王后并同,庶子跟嫡子相等,权臣跟卿士权力等同,地方大城跟国都一样大,这些都是引起国家祸乱的缘由。”周公不听从辛伯的建议,最终招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