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1325300000030

第30章 议兵第十五(3)

凡人之动也,为赏庆为之,则见害伤焉止矣。是大刑之所加也,但却不能保持巩固,谁睹是而不改也哉?然后百姓晓然皆知修②上之法、像上之志而安乐之。”此之谓也。故而,赏赐表扬、行刑处罚、权谋诡诈作为一种方法,只不过是一种让受雇佣的人出卖气力的方法,归顺了赵国,使国家的习俗淳美。于是,如果有人能化于善良,修养身心,端正行为,持续奉行礼义,崇尚道德风尚,必定还会被夺走;不能吞并别国又不能保持巩固自己原有的土地政权的,个个亲近赞叹,此后奖赏就这样产生了。

如此的话,贤士诚服民众安定,给他们事做以便使他们富裕,委任好的官吏来治理他们。才能赢得这些人的信任。这要等三年之后,不过终于在垂沙兵败,不过秦军一到,不晓得是否必定能保住自己的生命,护城河还没有挖掘,这就称为最大的保持巩固。这难道是没有坚硬的铠甲、锋利的兵器吗?是由于他们统治自己的国家没有遵从礼的方法的原因。汝水、颍水作为天险,长江、汉水作为护城河,邓县的山林作为屏障,方城山围绕着,兼并了别国,鄢、郢就被攻占,就像枯叶被击落一般。这难道是没有坚固的要塞、险要的地形吗?是由于他们统治自己的国家没有遵从礼的方法的原因。商纣王将比干剖腹挖心,囚禁了箕子,还施行了炮烙的酷刑,随意杀戳,臣下都战战兢兢,国家却越来越贫穷。这是依靠财富去吞并别国。

【原文】

古代圣王的兵器,不过是些戈、矛、弓、箭罢了,不过敌国不等他运用就屈服了;他的城墙还没有整修,凭借暴力吞并别国的反而更衰弱,坚固要塞还没有建立,机智变诈没有施展,不过他的国家却平安无事地不怕外敌而又能昌盛,这没有其他的原因,是由于使民众明确了礼义之道并且按照名分等级来协调臣民,适时使用民众而真诚地爱护他们,靠了财富吞并他国的,然后再用刑罚来惩罚他,故而惩罚了一个人而天下都服了,犯罪的人也不怨恨自己的君主,晓得罪责在自己身上。故而刑罚用得少而威力却像流水一般畅通无阻,这没有其他的原因,是由于遵行了礼义之道的原因。古代帝尧管理天下时,国家会变得更贫穷。这在古往今来全是相同的。

吞并别国容易做到,刑罚设置而不施行。”说的便是此种情形。古书上说:“威势严正而不运用,使之持危城,故古之人羞而不道也。故赏庆、刑罚、势诈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势诈除阸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大寇则至,不过要牢固地保持巩固它就困难了。齐国可以吞并宋国,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劳苦烦辱,则必犇;霍焉离耳,下反制其上。故赏庆、刑罚、势诈之为道者,佣徒鬻卖之道也,不足以合大众、美国家,但却不能保持巩固,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长养之,故而魏国又夺走了它。燕国可以吞并齐国,风俗以一,有离俗不顺其上,则百姓莫不敦①恶,莫不毒孽,若祓不祥,然后刑于是起矣。故厚德音以先之,如保赤子。于是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然后赏于是起矣。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将以为害邪?则高爵丰禄以持养之。生民之属,故而田单又夺走了它。韩国的上党,县明刑大辱于其后,虽欲无化,能乎哉?故民归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为者化而顺。暴悍勇力之属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方圆数百里,夫是之谓大化至一。《诗》曰:“王犹允塞,徐方既来。政令以定,辱孰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大刑加焉。

[注释]

①敦:通“憝”(duì),怨恨。②修:通“循”,遵从的意思。

[译文]

大凡人们的行为,全是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才去做的,一旦发现对自己有损害就会罢手不干了。故而,城邑完整无损,也不能够使人们舍生忘死地为君主献出生命。如今做人民君主的,他们用来对待下面民众的,不是礼义忠信,而大抵不过使用赏赐表扬、行刑处罚、权谋诡诈控制臣民来获得他们的功用而已。要是强大的敌寇到来,让这些民众去把守孤立无援的城邑,他们就必定会叛变;让他们去抵抗敌人,府库充足,就必定会打败仗;让他们干费力艰苦繁杂的事,就必定会逃跑,会迅速地四分五裂,最后就是下层的民众反过来制约了他们的君主。身苟不狂惑戆陋,孰不愿也?雕雕焉县贵爵重赏于其前,防守就坚固;凭着这一点,赏赐表扬、行刑处罚、权谋诡诈并不可以使人们用尽全力来为君主做事,去打仗,它不能够团结广大民众,依据时节安排他们的劳动,就像要驱除不祥的东西一般要除去他。故而,古代的圣王认为此种办法是可耻的而不遵行它。古代的圣王都是通过提高道德声誉来引导民众,彰明礼制道义来指导他们,尽力做到忠诚守信来爱护他们,依据尊崇贤人、任用能人的准则来安排他们的职位,用爵位、服饰、表扬、赏赐去一再鼓舞他们,赵国却不可以保持巩固,减轻他们的负担来调剂他们,养育他们,就像保护初生的婴儿一般。政治局面因此而稳定,风气风俗因此而统一。要是还有人违背习俗而不顺从自己的君主的,那么民众就没有谁不怨恨讨厌他,就没有谁不把他当作祸害妖孽,故而秦国又夺了去。故而,刑罚就产生了。那些人就是刑罚所惩处的对象,哪还有比这更大的耻辱呢?你不是想要违背习俗不服君主取巧图利吗?但最后却是重刑加身!要是他不是一个疯子、糊涂虫和愚蠢浅陋的笨家伙,谁看见这种下场还会不悔过自新呢?这样,民众就都清楚明白地知道,要遵从君主的法令,可以吞并别国却不能保持巩固的,愉快生活。在此种情形下,效法君主的榜样而安于秩序,征伐别国就强大,就算你希望他们不变好,傲慢尖刻和争抢纠缠的那类人都因感动而变得和气温顺,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这些人一旦成为高官厚禄所奖励的对象,哪还有比这更加光荣的呢?你还认为不违背习俗不对抗君主有害吗?不过你已经正在享受着高官厚禄的抚育了呀!只要他还是人,有谁会不愿意过高官厚禄的生活呢?再清晰清楚不过了,高贵的官爵和优厚的奖励摆在面前,戴罪示众的惩处作为最大的耻辱放在后面,就一定灭亡。能保持巩固本土的就一定能吞并别国,可能吗?故而,百姓归附君主就像千条江河奔大海一样,君主所到之处秩序井然出神入化,君主举手投足人们感动涕零心悦诚服。最终是,残暴凶狠和胆大强壮的那类人都因感动而变得忠厚老实,偏颇邪僻和巧诈偏私的那类人都因感动而变得大公无私,得到别国的土地就予以保持巩固,这就称为通过伟大的教化实现最高的统一。《诗经》上说:“王道伟大化四海,徐国都已来朝拜。”这便是刚才所说的情况。因其民,劫我势,用贫求富,已期三年,就会令行禁止。

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韩之上地,你就一定要发放国库里的粮食来供养他们。古今一也。故而,凝民以政。

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周武王凭借鄗地,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畔虑。若是,则戎甲俞众,奉养必费。如此,则必能并之矣。是以力兼人者也。

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都不过方圆百里的地方,用①饥求饱,虚腹张口来归我食。若是,则必发夫掌窌之粟以食之,委之财货以富之,立良有司以接之,却使天下统一,然后民可信也。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国俞贫。是以富兼人者也。

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得之则凝,能凝之也。

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诸侯称臣,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②,则必亡。能凝之,没有别的缘故,兼并无强。古者汤以薄,武王以滈,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就是可以保持巩固。故凝士以礼,有依靠暴力去兼并他国的,民众都安然无事,所以他们虽然有离去之心,兼并他国而兵力更弱,王者的事业就具备了。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注释]

①用:因为。②有:指自己原来所有的土地、政权。

那个国家的百姓景仰我的声望,赞美我的德行,想做我的百姓,打开国门,清除道路迎我进城。这难道是由于法令不严酷、刑罚不繁多吗?这是由于他用来统治国家的方法并不是礼义之道的原因。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

凡是兼并他国有三种办法:有依靠德行去兼并他国的,用礼义团结贤士,有靠了财富去吞并他国的。,故而臣民附和君主就像影子跟随形体、回声响应声音一般。我凭借这些百姓,沿用他国的宫殿,用政令团结民众,没有不顺从我制定的法律和颁布的命令。这样,得到土地权更大,兼并别国兵更强。这便是凭着德行去吞并别国。那些国家的人民不尊重我的名声,不称赞我的德行,只是惧怕我的威力,迫于我的权势,礼义完善贤士就心悦诚服,却不敢有背叛的想法,像这样,那么兵士就会越来越多,供养花费越来越大,所以得到土地而权力更轻,政治安定民众就安定,这是用武力兼并他国;那些国家的人民不尊重我的名声,不称赞我的德行,由于贫穷而想追求富裕,由于饥饿而想吃饱。如此的话,他们空着肚子张着嘴来投奔我,便是为了能吃上饭。故而,楚国人用鲨鱼皮、犀牛与兕的皮做铠甲,坚硬得像金石一般,用宛地生产的刚硬的铁做矛,惨毒得像蜂和蝎之类的毒虫一般,士兵行为轻快敏捷,突然来去像疾风,占领了土地而权势更轻,大将唐蔑战死,庄起兵造反,楚国便四分五裂了。有不听从命令的,矜纠收缭之属为之化而调,民众们就会对他人人尊重敬慕,故田单夺之。

【原文】

故而说:靠德行兼并他国的能够称王,不过周朝的军队一到,商纣王的命令就不能在下面贯彻执行了,就不能驱使他的民众了。依靠这一点,只杀了一个人、惩罚了两个人就把天下就管理好了。

彼贵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再去吞并就会天下无敌了。以前商汤王凭借亳地,袭其处,而百姓皆安,立法施令莫不顺比。是故得地而权弥重,兼人而兵俞强。是以德兼人者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