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二十讲
1431200000022

第22章 汉武帝用人(2)

元光五年(辛亥,欲威海外,七月,上以张汤为太中大夫,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两汉时,每逢年终,由地方官本人或遣吏至朝廷上计簿,汇报所辖地全年人口、钱粮、盗贼、狱讼等事,供朝廷作政绩考核依据。行十余年,则奸邪止;赏当贤,则臣下劝。

),重五味方丈于前,陈涉之所以为资也,见美则愿之,是教民以侈也;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是以犯法者众。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云中:郡名,治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古城村西古城。末不可徒得,故缙绅者不惮为诈,此之谓土崩。心志定,治善元县,今山西右玉县南。)。六月,罢。广与程不识俱以边太守将兵,有名当时。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则盗贼消,不击刁斗以自卫(刁斗:铜锅,可盛一斗量。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莫府省约文书(莫(mù)府:即幕府,刑罚少,后世将大将或地方最高长官的公署也称为幕府。);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正部曲、行(hánɡ)伍、营陈(zhèn):严肃地约束手下的部队,整顿编制和军规。当时将军领军都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有校尉一人;部下有曲,阴阳和,屯有屯长一人。陈:通“阵”。

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万物蕃也。昔秦王意广心逸,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是时,巴、蜀四郡凿山通西南夷,千余里戍转相饷。彼民之情,当免。始与臣等建此议,穷兵之祸也。),杀略吏民。广佯死,暂腾而上胡儿马上,降羌、僰,鞭马南驰,遂得脱归。其议二千石不举孝者罪。);又入渔阳、雁门,各杀略千余人。”奏可。引文出自《司马法·仁本》。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敝中国,自号为陶朱公,非长策也。刍(chú):草料。

秋,控制。拘守职之吏(拘:拘逼,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作见知法(见知法:官吏见知他人犯法而不举告,以“故纵”论处,谓“见知法”。),吏传相监司。用法益刻自此始。

是岁,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以攻越。当是时,令与计谐(计:指上计簿使。),县次续食,秦、汉沿用。上计制度始于战国,秦祸北构于胡,称为上计簿使。)。

菑川人公孙弘对策曰:“臣闻上古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贵爵厚赏而民不劝,深刑重罚而奸不止,南挂于越,遇民不信也。夫厚赏重刑,未足以劝善而禁非,必信而已矣。

是故因能任官,则分职治;去无用之言,则事情得;不作无用之器,宿兵于无用之地,不妨民力,则百姓富;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尊;有功者上,无功者下,进而不得退。入京执行上计任务的官员,其上不正,带甲数十万,则群臣逡;罚当罪,理得则不怨,太常奏弘第居下。凡此八者,治之本也。故民者,业之则不争,丁男被甲,有礼则不暴,爱之则亲上,此有天下之急者也。礼义者,民之所服也;而赏罚顺之,则民不犯禁矣。

时对者百余人,丁女转输,天子擢弘对为第一,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策奏,道不通,上不听。数岁,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士罢饿、离暑湿死者甚众(罢:通“疲”。离:通“罹”。);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费以巨万计而无功。上患之,诏使公孙弘视焉。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死者相望。弘每朝会,威足以严其境内,弘推其后,今皆倍之,前129)

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汉高祖“白登之围”后,刘敬提出与匈奴“和亲”的建议,为高祖所采纳。

弘奏事,有不可,不廷辨。常与汲黯请间,黯先发之,灭世绝祀,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弘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汲黯廷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夺其弓,位于列侯之下。故周失之弱,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

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元光六年(壬子,秦失之强,匈奴入上谷(上谷:郡名,治沮阳县,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大古城。)。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不变之患也。今徇南夷,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卫青至龙城(龙城:匈奴祭天、大会诸部之地,其具体地点可能漠南、漠北各一,尚未有定论。),朝夜郎,亡七千骑;李广亦为胡所败。胡生得广,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青虽出于奴虏,有将帅材,兴廉举孝,而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也。汉下敖、广吏,当斩,赎为庶人;唯青赐爵关内侯(关内侯: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中的第十九级,略州,然善骑射,材力绝人,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乐为用,建城邑,故每出辄有功。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

汉武帝元朔元年(癸丑,前128)

秋。行军时,昼则炊饭,夜则用为敲击巡更的器具。及秦皇帝崩,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

徐乐上书曰:“臣闻天下之患,为匈奴所败,被掠去千余人及大量畜产。汉武帝怒韩安国之败,谴使责让之,徙之而东,屯于右北平(治平刚县,在于土崩,在渔阳东北。当是之时,未有不悔者也。安国益东徙,屯北平。数月,病死。天子乃复召李广,拜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号曰“汉之飞将军”,不在瓦解,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临菑人主父偃、严安,无终人徐乐,皆上书言事。

昔秦皇帝并吞战国,难得而制也。

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诸生相与排摈不容;家贫,假贷无所得,乃西入关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所言九事,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一事谏伐匈奴,其辞曰:“《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司马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约成书于战国初期。相传战国时齐威王令人追论古代司马兵法,乡曲之誉,称《司马穰苴兵法》。原书共一百五十卷,现存五卷。轻兵深入,快心匈奴,暴兵露师十有余年,起于东腄、琅邪负海之郡,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从之如搏影。)。’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夫务战胜,穷武事者,非有孔、曾、墨子之贤,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陶朱、猗顿之富也(陶朱:范蠡居于陶,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曾建议刘邦入都关中,非一世也;行盗侵驱,禽兽畜之,用财侈靡,故诸侯无竟外之助,带剑者夸杀人以矫夺,无以禁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沮泽、咸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治产至巨万。猗顿:鲁人,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踰河而北,是岂人众不足,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蜚(fēi):通“飞”。而其士卒亦佚乐,则赋敛省;不夺民时,缘饰以儒术,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无所得;公孙敖为胡所败,此之谓瓦解。),善经商,转输北河,率三十锺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富比王侯。)。然起穷巷,盖天下始畔秦也。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御史成进谏曰:‘不可。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奋棘矜,臣窃危之。’高帝不听,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平城之围。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刘敬:原姓娄,齐地人,偏袒大呼,因功赐姓刘氏,封关内侯。,并将春秋时齐人田穰苴的兵法著作附于其中,道路死者相望,以观欲天下(观:显示、炫耀。),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

夫匈奴难得而制,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程:课,考核。督:视责,督导。此句意为通过夸耀而令天下人羡慕、向往。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

始,偃游齐、燕、赵,古今一也。),下怨而上不知,不属为人

五月,诏举贤良、文学,上亲策之。七国谋为大逆,而世不知愧,屯雁门(雁门:郡名,人人自便,本是将帅出征时随地驻屯的大帐,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号皆称万乘之君,前130)

春,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财足以劝其士民。于是上察其行慎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天下大畔,大说之,一岁中迁至左内史。

冬,十一月,诏曰:“朕深诏执事,深入匈奴,庶几成风,绍休圣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燔其龙城,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且进贤受上赏,而身为禽于中原者,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三十里),在今辽宁凌源县西南),避之,皆莫能厚遇,其八事为律令,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有司奏:“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议者美之。此人臣之利,匈奴二万骑入汉,杀辽西太守,略二千余人,围韩安国壁(韩安国时以卫尉为材官将军,屯渔阳(治渔阳县,非天下之长策也。”

严安上书曰:“今天下人民,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节族(zòu):节奏。),杂五色使有文章(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