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文献资料和实地勘查的收获,我们看到,秦汉时代通过秦岭的主要的栈道大致有下述五条:
褒斜道褒斜道在秦岭栈道中最负盛名。《史记·货殖列传》:巴蜀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所谓“余谷之川”、“诏书开余”,“余”亦即“斜”。褒斜道以南循褒水,北出斜谷而得名。汉武帝时,“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史记·河渠书》)。据《金石萃编》卷五《开通褒斜道石刻》,汉明帝永平六年(63)又曾“开通褒余道”。《后汉书·顺帝纪》记载,汉安帝延光四年(125),“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路”。据《司隶校尉杨君孟文石门颂序》及《右扶风丞李君开通阁道记》,可知至少在汉桓帝建和二年、永寿元年(155),又对褒斜道进行过局部改建和维修。三国时期,这条道路又称作“斜谷道”,在魏蜀两国的战争中多次被作为行军路线。经考古工作者调查,沿线发现多处当时栈道的遗存。参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褒斜道石门附近栈道遗迹及题刻的调查》,载《文物》,1964(11);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陕南工作组:《褒斜道连云栈南段调查简报》,载《文物》,1964(11);秦中行、李自智、赵化成:《褒斜栈道调查记》,载《考古与文物》,1980(4)。著名的石门遗迹,就是这条古栈道最重要的遗迹之一。
故道故道又称嘉陵道,是刘邦自汉中“出散入秦”的通道,大体沿嘉陵江北段,即与今宝成铁路的线路并行。秦即有“故道”县,县治在今陕西宝鸡南。《水经注·渭水上》:扞水“出周道谷北,迳武都故道县之故城西”。而西周中晚期铜器散氏盘铭文中亦有“周道”。据王国维考订,周散国在散关一带,此“周道”即《水经注》“周道谷”之“周道”。王国维《散氏盘跋》写道:“‘散氏’者即《水经·渭水注》‘大散关’、‘大散岭’之‘散’,又铭中‘水’即《渭水注》中之‘扞水’,‘周道’即‘周道谷’,‘大沽’者即《漾水注》之‘故道水’。”(《观堂集林》卷一八)可见这条道路的开通年代相当早。《后汉书·隗嚣传》所谓“白水险阻,栈道败绝”,是说故道在今陕西略阳白水江一带的地段,故道有由此通向天水地区的栈道。
子午道《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之国,“从杜南入蚀中”。程大昌《雍录》:“此之蚀中,若非骆谷,即是子午谷。”《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读史方舆纪要》、《史记会注考证》都据《司隶校尉杨君孟文石门颂序》所谓“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以为“蚀中”或即子午谷。《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述魏延向诸葛亮建议,“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裴松之注引《魏略》说,其具体路线是“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直抵长安。由所谓“韩信故事”,可知“道由子午,出散入秦”或许是刘邦分兵而出,北定三秦的路线。看来,子午道在秦汉之际已经通行大致是没有疑义的。《汉书·王莽传上》:元始四年(4),“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由杜陵直绝南山”。东汉末年,关中流民多由子午道南下汉中。曹魏军也曾经由子午道伐蜀。李之勤曾对子午道的历史变迁进行深入的考证。参见李之勤:《历史上的子午道》,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我们在对子午道秦岭北段进行实地考察时,也发现丰富的迹象鲜明的古栈道遗存。参见王子今、周苏平:《子午道秦岭北段栈道遗迹调查简报》,载《文博》,1987(4)。
骆道《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序》:“更随围谷,复通堂光。”黄盛璋指出:“围谷不见于史,但韦谷(即围谷)在骆谷附近,相去很近,古通道或由出韦谷,这条路当即骆谷道的前身。”黄盛璋:《川陕道路的历史发展》,见《历史地理论集》。骆道北出骆谷,南傍水。“堂光”,可能也与南段所沿水河谷有关。据《三国志·魏书·曹爽传》,“正始五年,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延熙二十年,姜维曾自骆道北上(《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景元四年,“钟会由骆谷伐蜀”(《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在陕西周至西骆峪、洋县华阳镇等地的调查中,曾发现骆道栈道的遗迹。参见王子今:《〈禹贡〉黑水与堂光古道》,载《文博》,1994(2)。张在明、周苏平、秦建明、王子今对骆道栈道遗迹进行调查的收获,见张在明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册,74~75页、158~159页、190~191页、310~311页、424~426页,下册,152~153页、336页、989~990页,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12月。辛德勇曾论证“堂光道”是“骆道的前身”,指出“围谷”“即今泥河”。他认为“堂光”得名与“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名曰汉光邑”(《汉书·王莽传上》),而新室既建,王莽又改称“新光”(《汉书·地理志上》)有关,因此,“现在最早只能把骆道有据可依的开通时间上限定在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十二月以后”辛德勇:《汉〈杨孟文石门颂〉堂光道新解——兼析骆道开通的时间》,见《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其实,似乎不能完全排除“汉光”或“新光”地名确定于后,而“党光”道名应用于先的可能;也不能完全排除这条古道路虽未必早已定名“堂光”,然而实际开通却先于“汉光”、“新光”地名的可能。这条道路定名“堂光”之所谓“光”,有可能另有所据。今发源于太白山南麓折行东北,在周至县东入渭的黑河,先曾称芒水。“芒”与“光”通假之例多见。“汉光”、“新光”地名用“光”字,有可能取义于“芒水”、“芒谷”之“芒”。如果“堂光道”定名确与芒水有关,则王莽专政前可能先自有名,其路线之北段当经由今黑河谷道。《汉书·翟方进传》所谓负倚芒竹,《魏书·崔延伯传》所谓军屯黑水,都说明黑水谷道路以战略地位之重要久已为军事家所看重。此外,《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延熙二十年,闻魏大将军诸葛诞据寿春以叛,姜维复率众出骆谷,至芒水。”《姜维传》:“维前往芒水,皆倚山为营。”与秦岭北麓“黑水”对应,秦岭南麓亦有“黑水”。《水经注·沔水上》:“汉水又东,黑水注之,水出北山,南流入汉。庚仲雍曰:‘黑水去高桥三十里。’《诸葛亮》云:‘朝发南郑,暮宿黑水,四五十里。’指谓是水也,道则百里也。”与骆道相关地名用“黨”、“灙”、“儻”字。《说文·黑部》:“黨,不鲜也。从黑。”“黑,北方色也。”得名“堂光道”之前,这条可能久已开通的古道不妨称之为“黑水道”。秦岭南北相互对应的两条“黑水”之命名,或许即由于梁州人起初视此为北上交通雍州的正道。由这一分析出发理解《禹贡》所谓“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或许也可以得到接近历史真实的认识。参见王子今:《〈禹贡〉黑水与堂光古道》,载《文博》,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