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1436500000031

第31章 孝文迁都

原文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五月)魏主①以平城②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③,欲以胁众。斋于明堂左个④,使太常卿⑤王谌(chén)筮(shì)⑥之,遇"革⑦",帝曰:""汤、武革命⑧,顺乎天而应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⑨曰:"陛下弈叶重光⑩,帝有中土;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繇(yáo)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今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注释

①魏主: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71-499年在位),在位期间仰慕汉民族文化,推行改革,实行汉化,迁都洛阳。②平城:今山西大同。③齐:当时南北朝对峙,齐是南朝时期萧道成所建。④明堂左个:明堂,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左个,皇帝在朝堂上坐北朝南,左边即是东边,指东边大厅。⑤太常卿:官名,主持祭祀礼乐。⑥筮:古代用蓍草占卜的一种迷信活动。⑦革:《易经》六十四卦之一,预示顺天变革。⑧汤、武革命:汤,商朝的建立者;武,周武王,西周的建立者;革命指改朝换代。⑨任城王澄:拓拔澄,孝文帝的叔父,北魏迁都的重要支持者。⑩弈叶重光:累世的盛德。繇:通"爻",《易经》六十四卦之一,意思是:大人的变革应天顺人,就像老虎身上的斑纹那样彪炳千秋。

译文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五月)魏孝文帝因为平城气候寒冷,夏季六月还在下雪,而且经常狂风大作,飞沙漫天,因此,准备把都城迁到洛阳。但他又担心文武官员们不同意,于是,提议大规模进攻南齐,打算以这种名义胁迫大家迁都。孝文帝在明堂南厢东边的偏殿斋戒之后,让太常卿王谌占卜,得到"革"卦,孝文帝说:""商汤王和周武王进行变革,是上应天命,下应百姓之心的。"没有比这更吉利的了。"文武官员没有人敢说什么。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说:"陛下继承几代累积下来的大业,并使之发扬光大,拥有了中原土地,如今去讨伐还没有臣服的对象,在这时得到商汤王和周武王变革的卦象,恐怕这并不全是吉利。"孝文帝严厉地说:"繇辞说:"大人物雷厉风行,实施变革。"你为什么要说这不吉利呢?"拓跋澄说:"陛下做君王已有些时日了,怎么到今天才实施如此巨大的变革?"孝文帝立刻发怒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任城王打算要阻止大家吗?"拓跋澄说:"国家虽然是陛下所有,而我是国家的臣属,怎么可以明知危险而不说出来呢?"孝文帝过了很长时间才缓和了气色,说:"每个人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又有什么关系!"

原文

既还宫,召澄入见,逆①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②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③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④,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卜宅⑤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⑥也!"

注释

① 逆:迎上去。②沮:通"阻",阻挠。③屏:屏退,让人退下。④朔土:北方地区。⑤卜宅:选择住地,此处指迁都。⑥子房: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曾经建议刘邦迁都长安,所以以此作比喻。

译文

孝文帝回到皇官,立刻召见拓跋澄,迎上去就说:"刚才关于"革"卦的事,现在要进一步和你讨论一下。在明堂上,我之所以大发脾气,是因为害怕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破坏了我的决策,所以我故意声色严厉,以此吓唬那些文武官员罢了。我想,你会了解朕的用心。"于是命令左右侍从退下,对拓跋澄说:"今天我所要做的这件事,确实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国家是在北方疆土上建立起来的,后来又迁都到平城。但是,平城只是用武力开疆拓土的地方,而不宜进行治理教化。现在,我打算进行改变风俗习惯的重大变革,这条路走起来确实困难,朕只是想利用大军南下征伐的声势,将京都迁到中原,你认为怎么样?"拓跋澄说:"陛下您打算把京都迁到中原,用以扩大疆土,征服四海,这也正是以前周王朝和汉王朝之所以兴盛不衰的关键啊!"孝文帝说:"北方人留恋于旧有的生活方式,那时,他们一定会惊恐骚乱,怎么办?"拓跋澄回答说:"不平凡的事,本来就不是平凡的人所能做得了的。陛下的决断,是出自您圣明的内心,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孝文帝高兴地说:"任城王真是我的张子房呀!"

原文

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①师。秘书监②卢渊上表,以为:"前世承平之主,未尝亲御六军,决胜行陈③之间;岂非胜之不足为武,不胜有亏威望乎!昔魏武④以弊卒一万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胜负之变,决于须臾,不在众寡也。"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或以同轨⑤无敌,或以懦劣偷安。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lù)⑥,何所施也?魏武之胜,盖由仗顺,苻氏之败,亦由失政;岂寡必能胜众,弱必能制强邪!"丁未,魏主讲武,命尚书李冲典武选⑦。

……

注释

①济:渡。②秘书监:官名,掌管机要和文书图籍的长官。③行陈:"陈"通"阵",巡行军阵。④魏武:指曹操,曹丕称帝后,追封其为魏武帝。⑤同轨:车辙宽度一样;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以此比喻天下统一。⑥革辂:用皮革蒙饰供君主使用的兵车。⑦典武选:主持武官的选拔。

译文

六月丙戌这一天,孝文帝下令在黄河上修筑大桥,准备让南下大军由桥上渡过黄河。秘书监卢渊上书,认为:"以前太平时代的君主,从来没有过亲自统率大军作战,在阵地上决一胜负的,还不是因为胜利了并不足以显示勇敢,而失败了则会使自己的威望受到损失!以前,曹操统率一万名疲惫不堪的士卒打败了袁绍;谢玄率领三千名步兵,摧毁了苻坚的大军。胜利与失败的变化,决定于转眼的工夫,而不在于人数多少。"孝文帝下诏回答说:"太平时代的君主,之所以不亲自统率军队作战,有的是因为天下已经统一,不再存在敌人;有的是因为懦弱卑怯,苟且偷安。目前说天下已经统一、太平,恐怕还为时过早;与懦弱卑劣的人相比,又是十分可耻的。如果君主不应该亲自统率军队作战,那么,古代的君王特别制造的战斗时使用的革车,又会有什么用呢?曹操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依仗名正言顺。苻坚之所以失败了,其根源也是由于他失德无道。怎么能是人数少就一定能战胜人数多,力量弱就一定能战胜力量强的呢?"丁未,孝文帝讲论武事,命令尚书李冲负责选拔将官。

……

原文

九月,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①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丁丑,帝戎服②,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qǐ)颡(sǎng)③于马前。帝曰:"庙算④已定,大军将进,诸公更欲何云?"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⑤,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⑥,卿勿复言!"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谏。帝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南安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苟辍⑦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群臣皆呼万岁。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注释

①霖雨:久雨不停。②戎服:军服。③稽颡: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头触地。④庙算:朝廷确定的策略。⑤混壹:统一。⑥斧钺有常:斧钺是古代的兵器,意思是国家有规章制度。⑦辍:停止。

译文

九月,孝文帝从平城出发,直达洛阳,天一直下雨,丙子,诏令各路大军继续向南进发。丁丑,孝文帝身穿战服,手持马鞭,骑马出发。文武官员赶紧拦住马头,不断叩拜。孝文帝说:"国家战略已经决定,各路大军将要继续前进,你们还想要说什么呢?"尚书李冲等人说:"我们现在的行动,全国上下都不愿意,只有陛下一个人想实现它。臣不知道陛下一个人走,将要到什么地方去。我们不愿陛下出征,又不知怎么劝阻,只好冒死向陛下请求。"孝文帝勃然大怒,说:"我现在正希望统一天下,治理国家,可你们这些文弱书生,却多次怀疑这一重大决策。国家是有一定规矩的,你们不要再说了。"说完,又纵马要走,这时,安定王拓跋休等人一齐来哭着劝谏。孝文帝又告诉大家说:"这一次,我们出动军队的规模不小,出动而没有什么收获,我们将来拿什么让后人看?朕世世代代居住在北方,一直想要南迁到中原。如果我们不南征,就应该把京都迁到这里,你们认为这样做怎么样?同意迁都的人站在左边,不同意迁都的人站在右边。"南安王拓跋桢靠近孝文帝说:""干成大事业的人,并不向众人征询意见。"如今,陛下如果放弃向南征伐的计划,将京都迁到洛邑,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是老百姓之福。"文武百官都高呼万岁。当时,北方来的鲜卑人虽然不愿意迁往中原,但是又害怕南征,因此,也就没有人敢再说什么。北魏的迁都大计,于是确定了下来。

原文

李冲言于上曰:"陛下将定鼎①洛邑,宗庙宫室,非可马上行游以待之。愿陛下暂还代都②,俟(sì)③群臣经营毕功,然后备文物、鸣和鸾④而临之。"帝曰:"朕将巡省州郡,至邺(yè)⑤小停,春首即还,未宜归北。"乃遣任城王澄还平城,谕留司百官以迁都之事,曰:"今日真所谓革也。王其勉之!"

帝以群臣意多异同,谓卫尉卿⑥、镇南将军于烈曰:"卿意如何?"烈曰:"陛下圣略渊远,非愚浅所测。若隐心⑦而言,乐迁之与恋旧,适中半耳。"帝曰:"卿既不唱异,即是肯同,深感不言之益。"使还镇平城,曰:"留台庶政,一以相委。"

注释

①定鼎:鼎是中国古代王权的象征,定鼎指定都。②代都:指前文提到的平城。③俟:等到。④文物、鸣和鸾:文物指皇帝的仪仗车驾之类;鸣是发出声音的意思;和鸾是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称"和",车架上称"鸾",鸣和鸾就是使车上的铃铛响起来,意思是驾车。⑤邺:地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⑥卫尉卿:官名,负责宫禁的守卫。⑦隐心:诚心。

译文

李冲对孝文帝说:"陛下将要定都洛阳,可是,皇家祖庙和皇宫、府宅都要重新建造,我们不能只骑在马上走来走去,等待它们建成。希望陛下暂时回到平城,等到文武百官把这一切事情做好之后,陛下再备齐仪仗,在宁静祥和的銮铃声中莅临新的京城。"孝文帝说:"朕正要到各个州郡巡查,现在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先到邺城暂作停留,明年一开春就返回,而不应该先回北方。"于是,派遣任城王拓跋澄返回平城,向留守在那里的官员们宣布迁都的情况,对任城王说:"如今才是"革"卦上真正的"革",你要把事情办好啊!"

由于文武官员的意见并不一致,孝文帝于是询问卫尉卿、镇南将军于烈说:"你是怎么想的呢?"丁烈回答说:"陛下圣明的谋略,是为了国家长远的利益,这不是愚昧、肤浅的人所能预想得到的。但推测大家真实的心意,估计愿意迁都的人和依恋故土的人,差不多各占一半。"孝文帝说:"你既然没有公开说自己反对,那就是表示认同了,我深感到你不说话的好处。"于是,派于烈回到平城镇守,说:"故都的一切事情,全都托付给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