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1437300000018

第18章 佛教的基本教义(3)

八正道可以归结为戒、定、慧三学,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念、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属于“慧”。正精进是就学佛的态度而言,是全面的,但正精进也是慧的一种表现,可以归属于“慧”。戒、定、慧三学相互联系,通常被认为是学佛者修持的全部内容。大小乘佛教对于三学的态度并不一致。小乘佛教严格区分戒、定、慧,大乘佛教则将戒和定都归属于慧,三学合成一体。小乘佛教讲戒和定是作机械的规范,大乘佛教则是灵活地运用戒和定,提倡方便。

1.戒学

戒,作为三学之一,是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借以防非止恶,从是为善。按其内容又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所谓止持戒,“止”,防止,止息,意指防非止恶的各种戒,如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所谓作持戒,“作”,修习善行,意指奉持一切善行的戒,如二十犍度(“犍度”:聚的意思,即按类编集的戒条。“二十犍度”主要是关于僧团的修法仪式和僧人生活的礼仪制度的规定。)等。止持戒和作持戒分别止恶作善,相辅相成。戒和律二字经常连用,称为戒律。戒律一般地说也是指为出家和在家信徒制定的一切佛教戒规。但律和戒也有区别,单言律是指专为出家比丘、比丘尼制定的禁戒,是所谓能制伏诸恶的,在家佛教信徒不得闻知。

五戒,即前文已讲过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后来因考虑到,一般在家信徒被俗务所缠,难以天天坚持五戒,为此而规定每个月有六天斋日,在此六天内要远离一切声色尘嚣,遵守五戒,此外再加上三戒,合为八戒。增加的三戒是:(1)不作任何赏心悦目的娱乐活动和不任意装扮自己。也就是不观听歌舞音乐,不看戏剧,也不着花香,不敷擦油膏,不修饰自己。(2)不坐不睡高广华丽的大床。(3)不食非时食。也就是正午过后不再吃饭。三戒中一、二是戒,三是斋。连同前五戒,合称为“八斋戒”或“八关斋戒”。八戒比五戒要求更加严格,但它是临时奉行的,如一个月中六天,甚至一天,可以灵活实行。在家信徒受戒期间,过一种近似出家僧人的宗教生活。十戒,是指7岁以上20岁以下的出家男子(称为“沙弥”)和出家女子(称为“沙弥尼”)奉行的十条戒规。其中一、二、四、五各戒的规定和五戒中相应戒条的内容完全相同,第三戒为不淫,即不能搞男女关系乃至娶嫁结婚。后五戒是将八戒中第六戒分为不涂饰香鬘和不观听歌舞二戒,其他不坐高广大床和不非时食二戒完全一样,再增加不蓄金银财宝一戒,共合为十戒。具足戒,也称“大戒”。是出家僧尼奉行的戒条。戒条数目说法不一,通常依《四分律》所说,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名具足戒。具足戒对出家僧人的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都作出了繁细而严格的规定。

大乘戒在小乘戒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重在解脱生死,推究出生死的根源是贪欲,因此以断除个人的贪欲为戒规的基本内容。后来大乘佛教强调图谋一己私利而妨碍、侵害、毁坏他人,即自私的贪心是一切恶行的根源,戒律必须以根断私心、贪心为根本,并且相应地提出“摄众生戒”,也称“饶益有情戒”,以教化济度众生。大乘戒重要的是“十重戒”(“十重禁戒”)和“四十八轻戒”。十重戒是:(1)杀戒;(2)盗戒;(3)淫戒;(4)妄语戒;(5)酤酒(卖酒)戒;(6)说四众(比丘、比丘尼和男女居士)过戒;(7)自赞毁他戒;(8)悭惜加毁戒,即对于吝啬施财施法,并加以诽谤诋毁的戒;(9)瞋心不受侮戒,即对于仇恨与损害他人和不受对方忏悔的戒;(10)谤三宝(佛、法、僧)戒。十重戒中,自赞毁他戒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新增加的后六种戒的中心,其他几条戒都是这一戒条的展开。大乘佛教还强调这条戒要一直贯穿到智慧上去,注意心灵结构的完善。违犯十重戒的构成破门罪,要被开除并驱逐出僧团,所以是重戒。与此相对的四十八轻戒,是对轻罪的禁戒,其内容包括不敬师友戒、饮酒戒、食肉戒等。犯此种戒的均按戒律规定进行忏悔,不受开除处分。大乘戒将饮酒作为轻戒,表明对佛教徒的物质生活的约束放宽了,处理也比较灵活了。

2.定学

定学即禅定。“定”是梵文Samādhi的意译,音译为“三昧”、“三摩地”。意思是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定有两种,一是“生定”,指人们生来就有的一种精神功能;二是“修定”,指专为获得佛教智慧、功德、神通而修习所生的功夫。禅与定有区别,“禅”是梵文Dhyāna音译“禅那”的省略,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意思是心绪宁静专一,深入思虑义理。中国佛教学者通常把禅和定合称,含义比较广泛。中国禅宗以“禅”命名,进一步扩大了禅定的观念,重在“修心”、“见性”,而不再限于静坐凝心专注观境的形式。

佛教历来都十分重视禅定。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认为,教徒的宗教实践是先“见道”,即先了解明白四谛的道理,然后再“修道”。修道即修行,而修行的主要方法是禅定。后来大乘佛教又进一步把禅定作为证悟般若理论的方法。佛教各派关于禅定的说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有“四禅”、“念佛禅”和“实相禅”。

“四禅”,也称“四静虑”,是佛教用以对治妄惑、生诸功德的四种基本禅定,其内容是:

初禅:由寻求伺察而厌离充满食欲和淫欲的众生所居的境界,以产生喜乐的心情。

二禅:进一步断灭以名言为思虑对象的寻求伺察作用,在内心对佛教形成坚定的信仰,并产生新的喜乐。

三禅:舍去二禅所得的喜乐,住于非苦非乐的境地,并运用正念、正知,继续努力修习,从而产生“离喜妙乐”。

四禅:舍弃三禅的妙乐,唯念修养功德,由此而得“不苦不乐”的感受。

四禅就是经过四个层次的禅定,引导众生脱离欲界感受,专心于佛教的修养功德,而形成一种“不苦不乐”的特殊的心理感受。

“念佛禅”,是借助于佛教智慧,专心观想佛的三十二种相(“三十二种相”和“八十种好”:谓佛陀生来容貌神异,不同凡俗,其显著特征

有三十二个,称“三十二种相”,其微细隐秘难见之处有八十八个,称“八十种好”,合称“相好”。“三十二种相”,如长指相、正立手摩膝相、金色相、细薄皮相、四十齿相、大舌相、真青眼相等。“八十种好”,主要指佛陀的头、面、鼻、口、眼、耳、手、足等长相奇特。如第一好,指甲狭长薄润,光洁明净,如花色赤铜;第二十八好,唇色红润光泽,上

下相称;第三十三好,鼻梁修长,不见鼻孔;第八十好,手足及胸,皆有吉祥喜旋之相(即□字)等。)、八十种好(“三十二种相”和“八十种好”:谓佛陀生来容貌神异,不同凡俗,其显著特征有三十二个,称“三十二种相”,其微细隐秘难见之处有八十八个,称“八十种好”,合称“相好”。“三十二种相”,如长指相、正立手摩膝相、金色相、细薄皮相、四十齿相、大舌相、真青眼相等。“八十种好”,主要指佛陀的头、面、鼻、口、眼、耳、手、足等长相奇特。如第一好,指甲狭长薄润,光洁明净,如花色赤铜;第二十八好,唇色红润光泽,上下相称;第三十三好,鼻梁修长,不见鼻孔;第八十好,手足及胸,皆有吉祥喜旋之相(即□字)等。),以使十方诸佛现立于前,从而增加一种殊异力量,更快地达到成佛的境界。

“实相禅”,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认为实相(事物的本相)就是“空”,它主张把禅法和空观联系起来,在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一切事物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实相禅是把禅法作为悟证大乘般若理论的方法。

3.慧学

慧是梵文Mati的意译,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决断性认识的精神作用。此指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为培养、增加佛教智慧而进修,称为慧学。佛教通常把智慧分为三种:(1)闻所成慧,指听闻佛法,学习五明(“五明”:“明”,意为学问。“五明”即五类学问。一声明,声韵学和语文学;二工巧明,工艺、技术、历算之学;三医方明,医药学;四因明,逻辑学、认识论;五内明,佛学。),即从他所闻得的智慧;(2)思所成慧,依前闻所得慧而进行深思熟虑,咀嚼融会,条理贯通,是得于自己思索的智慧;(3)修所成慧,依由闻和思所得的智慧,修习禅定,由定生明,证悟人生和宇宙的实理,是得于证悟的智慧。由此智慧而断绝一切无明烦恼,进入涅槃境界,成就为佛。慧学主要阐发的是佛教人生观和宇宙观,内容极其庞杂丰富,此处从略。

(三)六度

大乘佛教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所以它提出了“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口号,相应地又将以个人修习为中心的戒、定、慧三学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内容的“菩萨行”——“六度”。“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罗蜜多)的意译。“波罗蜜多”,又译作“度彼岸”、“到彼岸”、“度无极”。“六度”,也作“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意谓用作由生死此岸渡人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途径和方法。这是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六度的具体内容是:

1.布施度:布施是指用自己的财力、体力和智力去济助贫困者和满足求索者,是为他人造福成智也使自己积累功德以至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小乘也讲布施,其目的在于破除个人吝啬和贪心,以免除来世的贫困,即是从个人利益和解脱着眼的。大乘则与大慈大悲的教义相联系,用于超度众生,所以布施的对象也大大超出人类的范围,扩及于飞禽走兽、虫豸鱼虾。大乘佛教十分重视布施,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在大乘经籍中有大量的诸如倾家施财、慈悲救生、舍身喂虎,乃至太子不仅献出自己的国家、田园、妻子,而且还自杀身死,献出自己的四肢五脏给他人的寓言故事。这种自我牺牲的道德行为,一方面体现了崇高、勇敢和伟大,另一方面也饱含了盲目、愚蠢和荒唐。佛教还宣扬向寺院和僧人布施,可以获得福佑,积累功德,甚至于成就正果,借以吸收社会财富,扩充寺院经济。同时又从事一些社会救济活动,以便更好地收到宣传教化的效果。这都表现了大乘佛教的复杂品格和布施的多重性质。

2.持戒度:上述五戒、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就是持戒的重要内容。大乘佛教的戒规,强调“杀戒”,即保护众生;再是放松了对信徒的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的约束,对于违反戒规的处置也比较灵活宽容。

3.忍辱度:忠于信仰,安于苦难和耻辱。大乘佛教宣扬忍受不可忍受的事,是万福之源。它要求信徒宁愿忍受“汤火之酷,葅醢之患”,也决不作有害于众生的事。大乘佛教的这种忍辱观,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种美德,在有的条件下又是一种非美德。事实上,忍辱作为一种道德行为的普遍准则,也是行不通的。

4.精进度: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喜济众难、普度众生的修行过程中,努力不懈,决不退却。

5.禅定度:如前所述,大乘佛教的禅定不专注于静坐沉思,而强调悟解事物的实相,重视将禅定活动贯穿到普度众生的教化事业中去。

6.智慧度:一方面重视用缘起性空的理论去观察认识一切现象的实相,证悟万物性空的“真理”,另一方面又越来越强调所谓“度脱世人”的“方便”,主张随机应变,以利于教化众生为最高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