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1437300000048

第48章 佛教与中国民俗(1)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以后,2000年来绵延不绝,不仅伦理、哲学、文学、艺术深受其影响,而且各类民间风俗也程度不同地受到它的影响。同时,中国固有的民俗也影响了佛教。民俗的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包括生产交易、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游艺娱乐、信仰巫术等。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各民族殊风异俗,形形色色,蔚为大观。佛教流传的过程也是佛教信仰民俗形成的过程,这就使我国民俗增添了许多外来因素、信仰因素、迷信因素。佛教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佛国净土、饿鬼地狱,由此而派生出或形成了阴司、阎王、鬼判、超度、拜佛、打鬼、供献、烧香、还愿、诵经、浴佛、塑佛像、造佛塔、建佛寺、赶庙会、祈求赐福免灾等说法或活动,极大地开拓和扩展了我国的民间习俗,并使其带有很大的神秘性。当然与此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某些生活的调节、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下面着重叙述一下佛教带来的民俗变化和一些信仰民俗。

§§§第一节佛教节日与民间节日

围绕着纪念释迦牟尼和菩萨的佛教节日名目繁多,对我国民间风俗影响也最大,这些节日主要有腊八节、中元节、萨格达瓦节和泼水节等。

一、腊八节喝腊八粥

腊八节是我国春节的序幕,俗称“小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代,人们常在年终时用打猎得来的禽兽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宗,以祈福延寿,祛灾迎祥,被称为“腊祭”。后来民间把冬末的十二月也称作“腊月”。在腊月里,人们祭祀的诸神有司啬神、昆虫神等八种,因此称为“腊八”。汉代以来行祭的日子就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到南北朝时期益趋隆盛,佛教界人士又把腊月祭日和佛祖释迦牟尼纪念日统一了起来,这样腊八节就成为了中外合璧的节日。佛教说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成道日,在这天,各寺院都要举行纪念仪式,并煮腊八粥以供佛。据中国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道,实行苦行,遍行各地,有一天因饥饿劳累过度昏倒在地。一位好心的牧女看到后,就急忙把自己带的杂粮和采摘的水果,用泉水熬成乳糜状的粥,并亲手一口一口地喂他。(按照印度佛教的原来传说,牧女喂的是鹿奶。)释迦牟尼吃了这粥汤之后,立即精神振奋,恢复了元气,就在附近的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在荜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静静地沉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僧侣就在“腊八”这一天诵经纪念,并效仿牧女的做法,熬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有“佛粥”之称。僧人在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惯,后来传到民间,成为民间的习俗。腊八也由佛的成道节日转化成综合节日,腊八粥自然也成节日食品了。我国喝腊八粥的习俗,始于宋代,据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10载:

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东京梦华录》(外四种),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腊八粥”通常是以五谷杂粮再加枣、杏仁、核桃仁、栗子、花生等为料,用微火慢慢煮熟熬烂,别具风味。民间吃腊八粥的意义与佛门不同,是以庆贺五谷丰登、驱逐鬼邪瘟疫。这个习俗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就连皇帝、皇后、文武百官在腊八这一天也互敬腊八粥,以示吉祥如意。

明代以来还流传着另一个有关腊八粥的故事。相传朱元璋幼时家境贫困,他为地主家放牛,有一次过桥时,连牛带人一起跌落在溪水里,老牛折断了腿。财主把朱元璋关在屋里,一连三天三夜不给饭吃。他饥饿难忍,见屋内的老鼠洞就想捉只老鼠充饥。于是就伸手往下掏,不料洞内是老鼠的“粮仓”,里面有玉米、大米、豆类、芋艿等。于是他把这些东西挖出来,放在一起煮成一锅粥,吃起来觉得香甜可口。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吃腻了,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忽然想起过去吃过的老鼠粮煮的粥,就令太监用各种杂粮、豆类煮粥吃。朝中文武百官也学着样煮粥吃。此举后来也影响到民间。到清代,喝腊八粥更为盛行了。据清《燕京岁时记》载,明清之际,每逢腊月初七晚上,就在坤宁宫支起能盛百十来斤米料的大锅,通宵熬煮,香气扑鼻。又雍正时,将北京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节,在宫内设大锅煮腊八粥,并请喇嘛来念经,然后把粥分赠给王公大臣品尝食用。民间也争相效仿,全家聚食,馈赠亲邻。时至今日,我国北京、江浙沿海、皖中、胶东、东北、西北的一些地区,也还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惯。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虽带有宗教迷信色彩,但喝这种粥对人的身体大有裨益,而且作为一种喜庆丰收的形式也能增添人们的乐趣和活力。实际上,色香味俱佳的腊八粥已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饶有风味的节令小吃了。

二、诸佛、菩萨诞日的节日活动

中国佛教僧侣为了强化佛教的宣传效果,对若干佛、菩萨都确定了诞生日,寺院经常举行并不见于印度佛典的诸佛、菩萨诞辰日的纪念仪式。如正月初一是弥勒佛诞生日,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诞生日,二月二十一日是普贤菩萨诞生日,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生日,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诞生日,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诞生日。此外还有六月十九日观音菩萨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出家日等。由于寺院经常举行这类节日活动,影响所及,观音、弥勒、阿弥陀佛等名字、形象也就广泛深入民间,家喻户晓,成为过去中国民间普遍信仰的偶像,尤其是观音菩萨更是妇孺皆知,受到“善男信女”的虔诚敬仰。过去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汉族、满族地区普遍举行盛大的观音庙会,以示祭祀,成为民间的信仰节日。被视为观音菩萨道场的浙江普陀山,每逢节日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前来进香礼拜观音者不计其数。国外的佛教徒有的也长途跋涉,前来朝拜。此外云南、贵州的白族对观音菩萨更有特殊的信仰。当地流传着观音菩萨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她在古代来到大理城西苍山中和峰下,为白族人民降伏吃人魔王罗刹,然后驾着彩云升天而去。传说中讲到大理三月街场就有观音菩萨当年夺回平坝时与罗刹签约的地方。所以三月街古代也称“祭观音街”、“观音街”或“观音市”。白族人民甚至把大理四景中的苍山雪、下关风、洱海月也和观音菩萨信仰联系起来。因此,白族人民不仅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要举行盛大集会,隆重纪念观音诞辰,焚香顶礼,而且每逢农历四月二十五日还在上阳溪举行观音会,这样观音会也就成为了当地人重大的民族信仰节日。

三、从僧自恣日到中元节

在第五章中我们已经讲过,每年七月十五日的僧自恣日和四月初八的佛诞日同为佛教的两个最大节日。《盂兰盆经》讲,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时举行“盂兰盆会”,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能使现生父母和七世父母都得以度脱苦厄。南朝时梁武帝曾带头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到了唐代,每年七月十五日皇家就送盆到各个官寺,献贡各种杂物,民间也有人到寺庙献盆、献贡杂物。当时盂兰盆供往往用金翠装饰,极为奢丽。长安城内寺庙都作花腊、花瓶、假花果树,精心点缀,并在寺院殿前陈设供养,以供观瞻。唐代宗以来,又改为在宫中内道场举行盂兰盆会,设唐高祖以下七圣位,将帝名缀在巨幡上,从太庙迎入内道场,沿途百官迎拜导从,和尚诵经,非常壮观。

到了宋代,盂兰盆会的奢丽庄严和供佛及僧的意义大为减弱,而代之以荐亡的行事,即为了死去的亡人得以救度,不是以盆供僧而是以盆施鬼了。道教有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之说,“三官”也被称为“三元”。天官赐福,该神在正月十五日生,为“上元”地官赦罪,该神七月十五日生,是“中元”。道教典籍吸取佛教教义,宣传七月中元日,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能使饿鬼囚徒得到解脱。水官解厄,该神十月十五日生,为“下元”。“三元”后来都发展成为节日。佛教也采用道教中元节的说法,称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后来更俗称为“鬼节”了。中元节由于和佛教盂兰盆会统一起来,就与上元节成为一年两度春秋相对应的大节日。在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天,寺院建盂兰盆会,募施主钱米,和尚为之诵经,荐亡度鬼。寺院还印《目连经》和《尊胜咒》出售。街市上也卖冥器、靴鞋、帽带、纸衣等。人们还以竹竿斫成三脚,高有三五尺,上面织成灯窝形状的“盂兰盆”,盆上挂有纸衣、冥钱,然后烧化,以祭奉祖先。同时还把麻、谷、秫等缚在一起放在大门和中堂两旁,以示对天地祖先的敬仰。有的还带上果品牲礼到野外去祭奠祖坟。人们还常常集资搭戏台演出目连救母杂剧。民间更有用纸糊成船形,又糊鬼卒放在纸船上,再焚烧,称为放河灯、焚法船。后来民间又将中元节改在七月十四日。据传说在宋代末年,正要过中元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大家只好提前一天祭祖,以避兵扰。从此后也就相沿成习,都在七月十四日这一天过节了。中元节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虽不再举行中元节活动,但仍保留下祭祖扫墓的旧俗。

四、萨格达瓦节和泼水节

藏族人民信奉藏传佛教,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成佛,每逢公历四月十五日都要举行“萨格达瓦节”活动。整个四月要戒杀、戒肉食。四月十五日这天,拉萨的藏族人民纷纷带上酥油茶、食品、坐垫到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划着牛皮船,往来荡漾,欢度节日。又在龙王潭的林卡里搭起帐篷,尽情地彻夜歌舞。四川康定的藏族人民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日,在四月初八这天,到跑马山上游玩,称为“转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