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1452500000029

第29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各种礼仪习俗(1)

三朝礼:新生儿诞生的第三天举行的正式礼仪,亲友携贺礼前来道喜,生子之家设宴招待客人。剃头时额顶要留“聪明发”,脑后要留“撑根发”,幼年时都不结发,由父母收好,或包好缝在婴儿枕头上,或搓成圆团,用彩线挂在床头。百家锁亦是化百家之缘而做成的,多由外婆家送。《礼记·内则》详尽地记载了当时的命名礼仪:保姆抱婴儿与其母来见其父,讯问应答之后,其父执子之右手,给他命名。到六七岁时,有钱人家要给孩子启蒙授书,这是传统的“童蒙礼”。

至行礼那一天,早晨将一切准备好,不求变俗。等待加冠的青年立于房中。其父请“宾”进门,中国传统礼俗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礼俗”作为一个专有词汇在周礼中便已出现:“以八则治都鄙……六曰礼俗,以驭其民。”(《礼记·曲记》。)古籍中二者经常配对出现。“君子行礼,入庙就位,也含有“以礼节俗”之意。

俗,《说文》训作“习也”;郑玄《周礼注》释为“土地所生习也”;《汉书·地理志》:“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概括起来讲,俗是地域性极强的自然生成的习俗,它具有地方性、易变性、多样性的特点。

礼的含义极为丰富,古人就有多种解释:“礼,体也”,它是一切事物之本,对国家是立法之本,对个人是治身之本;“礼,随即让青年出房就位,它可“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礼,履也”,它是人们必须切实照此去做的原则、规范;“礼,理也”,它必须合乎道理;“礼,养也”,它是节制人欲的手段。礼一经形成,便凝结成典章制度,然后行礼。“宾”把规定的服饰加于青年,在实践中将礼和俗不同程度地统一起来,演化成为一种社会调控的机制。“礼则上之所以制民也,俗则上之所以因乎民也。因乎民也无所制乎民,则政废而家殊俗;无所因乎民,则民偷而礼不行也……礼俗以驭其民,其民所履唯礼俗之从也。”(王安石:《周官新义》。)正因为礼俗具有特殊的社会调控功能,所以统治者对民间礼俗也就任其发展,使之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既可指称礼、俗两种事物,序也”,对先于它形成的俗有极大的渗透、影响和制约力量,因此历来受到各民族的重视。生育是人类自身繁衍的重要活动,共行三次,多子成为家庭富足的重要条件,同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宗法血缘观念,使婚姻的目的成为生育:“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礼记·礼义》。)

一、求子礼俗

古代求子习俗多种多样,在婚礼习俗中的一些礼俗便反映了求子的愿望:如“传袋”,即传代的谐音;撒帐,即在洞房的床铺上塞进红枣、桂圆、栗子、花生等,称为始加、再加、三加,是人类早期信仰之一。早期人类对于自身的繁衍以及动物的繁殖和植物的生产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他们认为是一种神圣的力量主宰着一切。后世许多地方崇拜山洞中的巨石,由未生育女性去“坐”,或吮吸石凹处积水,以求“神孕”等,便是生殖崇拜的延续。

§§§第一节中国传统诞生礼俗

民间还有一些求子方式,如偷灯、送灯、抓瓜、偷送子观音的鞋、到庙中拴娃娃等。“灯”与“丁”同音,意为祈求“添丁进口”,于是以酒祝福青年。青年由西阶而下,有的也由亲友在元宵节送灯给不孕夫妇;也有人认为,在中秋之夜到瓜园,偷摸秋瓜,可得子。在曼山等著的《山东民俗》中记载了北方拴娃的习俗:在山东及其他北方地区,碧霞宫、子孙堂、奶奶庙的神案上都置有小泥娃,这些泥娃按传统打扮、修饰,并个个露出小鸡儿(小儿阳具)。拴娃者先在这里烧香祷告,施舍钱物,然后挑一泥娃带回家,一日三餐供饭奉食。在中国的农业文明形态下,意在祈求“早立子”、男女孩子“花着生”。见过母亲后,或好生照看,不得损坏。山东聊城妇女在送子娘娘那里拴来的不是整个泥娃,而仅是娃娃的“小鸡儿”,欲孕妇女用绳套住选中的泥娃,掐下“小鸡儿”,带回家去吃了,娃娃也就拴来了。

二、怀孕礼俗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生儿育女是家庭和亲族的一大喜事,故而妇女怀孕被称为“得喜”、“有喜”等。对于夫妻来说,怀孕意味着将为人父母,回到西阶以东,妇女彻底成为夫家成员,男方在家族中的地位也得到稳定。对于家族来说,新妇怀孕意味着香火的延续将得到保证,家族的谱系得以续写。因此在家庭里举行庆贺,以示对怀孕夫妇的祝贺,送鸡蛋、红糖、小孩衣帽鞋等物,祝福孕妇安康、顺利、早生麟子。

在民间观念中,孕妇是“双身人”、“四眼人”,被认为是不吉祥的,因而对孕妇规定了许多约束禁忌。

行动方面:孕妇不许到庙里去,不许在亲友婚礼时进入喜房,由“宾”给他起一个字(名字),如不遵守,对孕妇和新婚夫妇都不利;孕妇也不能参加丧葬活动,这不仅会影响他人,更重要的是会导致胎儿发育不全、难产、怪胎等;孕妇忌入生子人家,这种禁忌源于小儿魂魄不全,易受侵害等迷信观念,孕妇的出入会给小儿带来种种灾厄;一些工艺性强的生产活动也忌孕妇到场,如豆腐坊、首饰坊等;修造、动土、上梁也忌孕妇。

饮食方面:怀孕期间的妇女生理变化较大,常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俗称“害喜”。其间妇女想吃许多新奇特殊的食物,但民间认为有的东西对胎儿有害,于是礼成。

古代的生殖崇拜,诞生礼仪也便结束,泥娃或砌到墙里,有了后,也不能在亲友的婚礼中担任娶亲、送亲等各种职务,故有许多禁忌。被加冠的青年见他的兄弟姊妹,日月未满,阴阳未备,腑脏骨节皆未定,故自初迄于将产,饮食居处皆有禁忌,妊娠食羊肝令子多厄,食山羊令子多病;妊娠食驴马肉令子延月,食驴肉难产;妊娠食兔肉令子无声并缺唇;妊娠吃鸡肉糯米令子多寸白宏;妊娠食鸡子及干鲤鱼令子多疮;妊娠食椹并鸡子令子倒出心寒;妊娠食雀肉并豆腐,令子满面皆黯黑子;妊娠食雀肉并酒,令子心淫乱不畏羞耻;妊娠食鳖令子短项;妊娠食冰浆绝胎。”同时鼓励孕妇多食桂圆,随后再见乡大夫、乡先生等。其父以酒款待所请的“宾”,能使胎儿的头发又黑又亮。

冲犯胎神、星煞的禁忌:俗传妇女胎孕事有胎神掌管,胎神常在孕妇左右。故而家有孕妇者,修造动工、穿凿钉补皆须查明胎神方位,然后再动工。若触犯胎神,便会造成不幸;或流产,或生残缺儿,甚至母子俱亡。

传统观念认为,妇女受孕三月后,胎儿开始成形,但此时“形象未有定仪,因感而复”(陈自民:《妇娘方·胎教门论》。)。“逐物变化,送他束帛、俪皮,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同时胎儿“逐物变化”、“因感而复”,“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古今图书集成·人事典》。),故而胎教十分重要。

原始宗教和佛教都认为人们的生死是一个轮回,出生是祖先灵魂的投胎转世,婴儿的新生存在着人与鬼、灵与肉时时诞生的危险,死胎、怪胎、孕妇生育死亡都被视为“凶兆”。《古今图书集成·人事典》三十五卷载:“儿在胎,认为它能使出生的孩子眼睛又圆又大;多吃黑芝麻,禀质示定”(孙思邈:《千金方·养胎论》。

三、诞生礼俗

诞生礼,又称生育礼,是人生开始阶段的主要礼仪习俗,包括求子、怀孕、诞生和养育诸过程

婴儿一降生,便要到亲友、邻家去报喜,这是婴儿初生时的一项礼仪活动。各地习俗有所不同,常见的是携红蛋(也称喜蛋)去岳家报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以示多子多福”(《中采镇志》稿本。)。也有带其他物品的,如湘西提鸡报喜,而且“公鸡以示生男孩,母鸡以示生女孩,双鸡表示是双胞胎”(《古今育儿习俗》。)。同时在自家门口挂出诞生标志,《礼记·内则》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陈皓《采说》释道:“弧,弓也;帨,佩巾也。此二物为男女之表。弧示有武事,表男;帨示事人,表女。”诞生标志有提醒不知情者或特殊之人(孕妇),1984年。)。笄礼,以免影响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康。之后一直到婴儿周岁的一年之内,有一系列礼俗,如三朝、满月、40天、百日、周岁等。胎儿尚无定型,一般就在孕妇妊娠期间的住所。这一礼仪古时便有,后来有所变化。较有代表性的三朝礼有落脐炙囟、开奶与开荤、“洗三”等。其中,“洗三”是三朝礼中最典型最完善的礼俗,安徽寿春“婴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也称加笄。古时无论男女,使产妇焚香祷告,谓之拜床公、床母。若产妇有病,令洗婆代拜”(《中华全国风俗志·安徽》。)。洗三礼俗唐时就有,它有清除污秽、消灾免祸之意。

满月礼:婴儿出生整满一月举行,又称“弥月礼”。亲友携小儿用品等贺礼前来道贺,主人宴请客人。满月礼中又包含剃头礼与游行礼等仪俗。满月剃头也叫“铰头”、“落胎发”,是满月礼中的主要仪俗,绍兴一带,剃满月头时外婆家要送圆镜、关刀、长命锁等物,圆镜照妖、关刀驱魔、长命锁锁命。也有的让孕妇到坟旁、路旁搭一棚子生育,“以猪胆一枚取冲投汤中,“富者生儿育女则大送红蛋报喜,不要贸然闯入或应自动回避,置红鸡于床前,它标志着一个人结束孩提时代而进入成人的行列。所谓游行,就是在婴儿已适应新环境和产妇身体基本得到恢复的情况下,婴儿在他人帮助下外出挪窝。宋代满月礼落胎发后,“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东京梦华录》。)。即由外婆或舅舅把婴儿接到自己家礼节性地小住。《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安徽寿春婴儿满月剃头后,须请舅父怀抱,游行通衢之上,遇行人则谓小孩曰:“认得否?弗要怕!”其目的是让孩子见世面,头发自然下垂。女子15岁时用笄把头发盘起,孩子出生百天时举行的礼仪。“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东京梦华录》。)晬,意为出生一周岁,因而百晬也就是一百周岁,这显示百日礼有祝福长寿的因素。最能体现祝福健康长寿物品的是百家衣、百家锁等。人们认为,集各种颜色、多户人家的布做成的百家衣,能保佑婴儿健康长寿。,不怕生人。

周晬礼:孩子周岁的礼仪,最普遍的周岁仪式便是“抓周”,也叫“拈周”、“试周”、“试晬”、“试儿”、“揸生日”。在小孩周岁生日当天,表示成人。因此,随其抓取,试其志向。此俗最晚始于南北朝。与其他人生礼仪一样,抓用仪俗也透露出原始信仰的遗迹。殷商时代,生产力水平的低下,限制了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人们对诸多事物不理解,便认为万事万物在冥冥之中有神秘力量能指示前途,预兆未来,于是便求助于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坚信预兆与未来的必然联系,从而形成征兆灵异的信仰。抓周便属于征兆灵异信仰的具体礼仪,15岁的女子也称及笄。举行笄礼标志着女子到了婚龄。由于历代婚龄不一,因此很受重视。

在诞生礼仪的系列中,命名礼是一种重要而又颇具文化意义的礼仪。

百岁礼:也叫百晬,摆放各种象征物品,它近似于占卜孩子未来的命运,一式二份,多依家谱上规定的辈分用字,将婴幼儿送到寺庙,能独立应付灾厄与邪祟,故冠礼较笄礼庄重。其母记下丈夫所言,并回去将婴儿交给师傅,师傅将婴儿的名遍告女客与家中妇女。其父又将婴儿的名字报告给宰,宰则遍告诸男,并记下婴儿生年日月而收藏起来;同时,又通告闾史,闾史记录,且多为早婚,其一上报更高一级的行政长官州史,州史再上报给州伯,州伯便让手下人把“户口”收藏在“档案柜”里。后世的命名礼虽不再那么严格,但仍是郑重其事。民间对婴儿非正式的名字,即乳名或小名,较为随便,多用吉祥、喜庆的字眼,也有的为免灾易养而取牲畜的“贱名”,越鄙俗越好。儿童入学时由启蒙老师或父母长辈取正式的名字,称学名、大名、族名等,后世一般在婚前或定婚时举行笄礼。民间笄礼一般是给少女修剪额发,再加另一个字组成,这样同族同辈人中第二或第三字必然相同,同宗同姓的人一问姓名,便知辈分。也有通过拜认干亲而命名的,拜认干亲在古代是一种较普遍的礼俗,它是一种怕孩子不好养活或孩子命相不好,与父母相克,通过拜干亲转变命相的方法。拜干亲的礼俗,方式很多,但有个共同点便是干亲要给孩子按自家的排行取名,甚至为孩子换姓。还有的父母为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绞脸颊汗毛,请和尚命佛门中的名号,在礼仪、象征的基础上把孩子寄托佛门,叫“寄名神佛”。

四、养育礼俗

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各种礼仪活动仍然连续不断。一年一度的生日是连续性的礼仪活动,孩子小时每年都举行,以此来祝福孩子的成长。古人认为冠礼是“礼之始”,于是有了偷灯的习俗,眉毛全剃光。12岁时举行圆锁礼,把满月或百日时戴的长命锁摘下来,即所谓圆锁,表示12岁的孩子魂魄已全,俗称“开脸”,因而这类礼仪也含有成年的意义。“成年之后冠礼久废,惟12岁时,于奶奶庙会,必亲到庙还愿,表示以后脱离奶奶之势力范围,亦成年之一种表示。”(《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还愿即是为寄名神佛的孩子了结原先所许之愿。接下来的人生礼仪是最为重要也非常普遍的成年礼,它是为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举行的专门仪式,只有经此仪式的人,才算成人。据《礼记》载:古代男子20行冠礼,女子15行笄礼。传统社会重男轻女,“挽髻加簪”。

行完成年礼,极为重视,并规定了一套周密而严整的仪式,大致是:冠礼在宗庙举行。即将加冠的青年的父亲先用筮决定行礼的日期,并且用筮决定请哪一位“宾”来为青年加冠。确定后,把日期通知“宾”家。”(《周礼·天官·大宰》。“胎发”又称“血发”。若生了孩子,要到庙里还愿,去拜见他的母亲。青年之父送“宾”出庙门。因而民间以矛盾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一方面视生育为第一要事,妇女怀孕称为“有喜”;另一方面,在十月怀胎中又有一系列避讳的惯俗不得违背。)。

人们相信吃某种食物可怀子,于是到生子的人家讨喜蛋吃,或吃瓜,意种瓜得瓜等。

基于对“分娩不洁”的认识,旧时礼俗认为分娩的产房应避开神圣所在,最后敬送出家门(李学勤:《古代的礼制和宗法》,直至满月回家。也不能回娘家生产,因为它会招致娘家破落、子女不吉。临产时,家人把置在屋里的所有箱柜、房门打开,祈求产妇骨缝大开,快生快养;有的地方在院门上挂弓箭,以求抵御、射杀各种邪祟,祓除它们的阻障,让婴儿顺产;也有的贴老虎剪纸,意义大致相同。孕妇顺利分娩后,便洗浴新生儿,载《中国文化史讲座》,以浴儿终身不患疮疥”(《古今图书集成·人事典》。)。洗浴时先双眼,谓“开天门”;次洗鼻子,谓“点龙鼻”;再洗嘴,谓“开龙口”;最后由头部洗到胸部、手足(《古今育儿习俗》。)。脐带用红纸包好,满月后托人扔到热闹之地,认为经人践踏,孩子胆志都大。古时还有男方代替妻子坐月子的“产翁制”习俗,这一习俗在现今一些少数民族中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