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1452500000041

第41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2)

辰星(水星)占:辰属北方水,为太阳的精气,主冬,日当壬癸。若刑罚失中,则有惩罚出于辰星,即呈现在它的不规则运行上,以它所在的宿位卜分野所当的国家。由于辰星接近太阳,以辰星所在的宿位推测太阳宿位而判定四季,应出现时而不出现是失时,主追兵在外而不战。一季不出,当季天下不和;四季不出,天下将大饥荒。其颜色,若春青黄,夏赤白,秋青白,则当年有丰收;若冬季黄而不明,即使再改变颜色,那一季也将百物不生。春季不见辰星,将有大风,秋天无收成;夏季不见,将60日干旱,且有日蚀;秋季不见,有兵乱,来春草木不生;冬季不见,半阴雨60日,有流离失所,来夏万物不长。

荧惑(火星)占:为南方火之精,主夏,日当丙丁。有失礼之国,便会现不规则的荧惑的运行以示惩罚,其规则是:出现则有兵乱,隐没则兵解,以它所在的分野卜那相应国家的吉凶,荧惑代表了悖乱、伤残、贼害、疾病、死丧、饥馑、兵灾等。“心宿”是天上的明堂,也是荧惑的庙。

填星(土星)占:起于“南斗”,岁镇一宿,28岁一周天,因此观察它与“南斗”的会合以定位,填星为中央土之精,主季夏,日当请查,中央帝为黄帝,主德,是女主的象征。填星一岁坐镇一宿,它所居那一宿分野所当的国家吉。其另一名字叫地候,主年岁丰歉。其运行若赢,则为王者不得安宁;若缩,则军队出战将无法安返。其色黄,有九道芒角,音中黄钟之官,它失次超过二三宿的称为赢,所当的国君将亡,否则就会有大水;失次迟过二三宿的称缩,所当的国家王后有悲戚,这年将亡而不复,否则会天崩地动。

《开元占经》,又称《大唐开元占经》,是我国古代星占和天文学的主要著作,唐人瞿昙悉达撰,记述了五星犯28宿的诸多内容。例如:太白犯西方七宿:犯奎,则大水横流,兵变西方;犯娄,则其政和平,国家有喜庆之事;犯胃,则有刀刃之灾,万物不成;犯昴,则干旱大暑,民多疾病;犯毕,则大战难以胜,将军在外凶;犯觜,则万物不生长,大臣谋乱;犯参,则天下发兵征战,迎战大胜。

§§§第二节中国古代历法知识

历法是识别节气、记载时日、确定时间计算标准等等的方法。它的内容是说明每月的日数如何分配,一年中月的安排和闰日、闰月等的规则以及节气的安排等等。

伴随着人类对日月四季的认识及对星象观测的进一步深入,历法产生并得到发展,同时统治者对星象与人间政事的附会和历法的编制也渗入人文的因素,构成中国传统历法的一大特点。

一、中国古代历法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的历法,要安排好年、月、日的配合,须正确地定出冬至的时刻,使每月初一是朔日,并安排闰月用以调整各个回归年中相差的日子,安排好一年中的24节气,还要预报日、月食的来临等等。

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从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盈亏,得到日月的概念;从植物的生衰消长、开花落叶以及寒暑侵袭等现象,得到年的概念,并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的演变规律有了一定认识,氏族首领便在此基础上授民以时。进入阶级社会后,历代帝王以组织制定历法并颁布历法作为皇权的象征,于是更注重对太阳、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规律,并认识和测量恒星,通过对星象知识的不断丰富,相应地制定出了历法。从最早的历法《夏小政》到殷商时期的阴阳历,春秋战国的四分历,秦代的颛顼历到清代的《崇祯历书》,我国共使用过60余种历法,较著名的有10余种。

《夏小政》原是《大戴礼记》中的一篇,是目前我国所知的流传下来最早的历法。它载有一年12个月中各月份的气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集物候历、观象授时法和初始历法于一身。相传是夏代使用的历法。

商周以后,便使用阴阳历。阳历主要以太阳运动为根据,以一个回归年,即太阳从春分点运行到下一年的春分点为一年。从春开始,然后顺着四季生产,而尽于冬春之交,考察星象,订定历法,建立五行生克的理论,发明阴阳消长的道理,整齐每年的余分置闰。现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其特征是,年的长短依据天象,以地球绕太阳一周(36524219日)为一年,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3652422日)。置闰的法则以公元纪年为标准,被4除尽的年为闰年。月的长短是人为规定,与月相盈亏无关。

阴历则主要以月亮运动为依据,以一个朔望,即以月亮从合朔(月亮位于太阳和地球的正中间)到下一个合朔为一个月。12个朔望共有354天,比一个回归年少112天。古代以回归年为一年,朔望月为一月。其日子的相差数隔若干年添加一个闰月来弥补。阳历的年和阴历的月相结合,叫阴阳合历。

春秋战国时是我国古代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古代文化的长足进步,天文观测与描述由定性向定量转变,对二十八宿、恒星区划命名及五星的观测、计算更加准确。人们用土圭测量了日影最短的一天来定出冬至日,对月球与太阳运行周期的差异加以调整,得出一年共365又14天。用365日作为一年,每4年需增加一日为366天,故而此历法叫四分历法。12个月中,以29天为小月,30天为大月,一大一小相间,每隔二到三年,插入一个闰月来补充12个月与一年间的差数。同时用19个回归年加进7个闰月的办法来制历,叫十九年七闰。二者关系日益规整、系统,它标志着阴阳历的明确、完整,在我国使用300年后,希腊人才发现此方法。可以说,早在2600年前,我国便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编制历法的科学规律。这时28宿、五星位置的推算及24节气是历法的组成部分。

前221年秦始皇的颛顼历和前104年汉武帝的太初历是最早的可考定内容的历法。太初历经西汉末年刘歆改造成三统历,而成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它以实测历元为历算的起始点,实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夜半为历元,其实测精度较高;仍以十九年七闰为闰周,但对19年中7个闰月的具体设置,首先发明了以不包括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的方法。该法不但较好地调节了回归年与朔望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把冬至、大寒、雨水等12个中气与11、12、正月等月序一一对应起来,形成固定不变的关系,从而方便了生产季节的推算和运动;太初历首次引进交食周期(指原先相继出现的日月交食又一次相继出现的时间间隔)和食年(指太阳相继两次通过一个黄金交点的时间间隔)两个天文学概念,并定出明确数据;还定出比战国时精确的五星会合周期,正确建立了五星合周期和五星恒星周期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所定出的五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的动态表,是我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动态表。但太初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的精确度不如四分历。

东汉末年的刘洪,在20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一年的长度并非是一个整数,而且还在缓慢地变化着,一个回归年365日,余下尾数1/4日,仅是个近似数,时间一长便有误差,于是在其乾象历(184年)中定出3652468日的新值;还肯定了月亮运动不均匀性的认识,用月亮的实际运动来修正以平均运动所得的朔、望日期(称“平朔”),可以更准确地定出合朔的日子(称“定朔”)和计算日、月食。

晋代的虞喜观测到冬至点(或春分点)在天球黄道上自东向西移动,这便是“岁差”现象。测定太阳在冬至(或春分)那天的准确位置(即冬至点或春分点)的工作是古代历法的重要工作。虞喜通过计算得知:每经50年冬至点沿赤道向西移动一度的数值,这是古代经由特殊的途径独立地得到的第一个岁差值。祖冲之于463年撰成的大明历,把岁差概念引入历法,他测得冬至点在斗15。由于我国古代历法在计算日月五星位置时,是以冬至太阳所在恒星的位置作为基准点的,所以岁差概念和数值的引进,使这一基准点的位置得以较好的校正,从而使日月星位置推算的准确度得以根本保证。大明历取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日,误差仅46秒(陈美东:《论我国古代年月长度的测定》,见《科技史文集》第10辑。);在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精确的基础上,选定了391年144闰的新闰周,这是古代的最佳闰周;还定出了交点月(月亮相继两次通过同一个黄白交点的时间隔)长度值;272122日,误差仅1秒,已达相当高的精度水平(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