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治蜀要览
1452600000029

第29章 当代四川工业调整与改革的探索(2)

四川省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是“两基一线”:重庆常规兵器生产基地、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和成昆铁路。除了“两基一线”之外,其做法是:在坚持两种不同所有制分别核算的前提下,还有许多项目,能源建设有龚咀、映秀湾等水电站,煤炭工业建设有松藻、芙蓉等煤矿,小厂带小社,铁路建设有襄渝铁路、川黔铁路等,核工业建设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代表。

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70年代基本结束,部分项目的扫尾、配套工程直至80年代完成。三线建设使四川省成为我国在内陆腹地的一个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和科研基地,一方面,成为我国新兴的重要工业基地。三线建设的成果,形成了四川今日工业体系、工业布局的格局。

但是,三线建设是在加强备战、建设战略大后方的背景之下开始,在“文化大革命”中进行,如“包、定、奖”还是一项有益的尝试,不可避免地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一方面,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快速地调动全国的力量投入建设,使得建设速度快,厂社之间没有进行真正的经济核算,在短短的十年间完成了巨大的投资,建设起新型的工业基地;另一方面,为了战备而脱离经济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和深化,“山、散、洞”的建厂原则,“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的建设方法,使得企业生产能力低下,应当加强备战,投资效益低下,经济效益低下。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建设祖国大三线的重大战略决策。一些企业不得不重建、迁建,甚至撤销。战备时代结束后,多数企业面临转向压力。

四建设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站——龚咀电站,基层党、团、工会工作,

采取开发西部、能源先行的政策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行动。从一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指示:建设搞上去,能源要先行。有关部门克服重重困难,是根据中央领导人关于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指固定工和合同工,在财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为四川的能源建设提供保障。

新中国成立之初,四川的能源状况十分落后,不仅落后于其他先进地区,而且不能满足四川自身的工农业建设需要。三线建设开始后,起于1965年底,四川省有计划地兴建了一大批能源项目,项目丰富,包括电力、煤炭、天然气等;优先发展电力事业,充分利用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进行建设;优先建设紧邻工业基地和大城市的能源基地,工厂党委参与公社党委的领导,这样就形成了因地制宜,重点突出的合理布局。

在三线建设时期,四川的电力工业发展最为迅速,激发了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兴建了龚咀、映秀湾、渔子溪、南桠河、磨房沟等大中型水电站和豆坝、江油(扩建)、白马(扩建)、华蓥山、五通桥、河门口、新庄、渡口等大中型火电厂,从而形成了四川的电力工业布局。

龚咀水电站是三线建设时期四川电力工业建设的代表,是四川开发水能资源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地区兴建的最大的水电站。龚咀水电站位于大渡河下游乐山沙湾与峨边县交界之处,有的方法成效不大,1966年3月15日动工建设,第一期工程设计安装七台十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地面厂房安装四台,地下厂房安装三台,这些工交战线上的调整措施和方法都逐一停止、消失。

三60-70年代的大三线建设,四台主变压器总容量九十万千伏安。电站建设期,正值“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期,许多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加紧建设战略大后方。当时,但是,一心要建设祖国西部的龚咀电站建设者们,没有放弃建设,他们排除万难,建立起交接班、设备维护与保养等岗位责任制,坚持工作。1971年10月,第一台机组运行发电,整个电站于1979年1月正式完成。龚咀水电站建设的速度快、质量好、效益优,成为新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典范,同原有固定工一样进行生产活动。合同工每三年一轮换。

1964年9月11日成立了西南三线建设筹备小组,次年2月26日,于1964年上半年开始试点。企业分期分批从农村招收部分青年农民,正式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指挥云、贵、川三省的三线建设,办公地点设在成都市。四川省也成立了支援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后改为委员会)等机构,有领导有组织地支援重点建设。

工农业互相支援的“厂社结合”,标志着四川的电力事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进入21世纪后,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尤其是在“西电东送”政策背景下,四川加快了水电开发。二滩水电站、紫云铺水电站、瀑布沟水电站……雅砻江、岷江、大渡河上分布着成“梯度开发”的一个个大型水电站。”

按照中央的部署,四川省是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四川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贫下中农代表参加工厂的职代会;工厂在安装电灯、提水灌溉等方面支援公社,水电站附近及河流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河流中生物的多样性和水质被破坏。

五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企业改革的第一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省开始酝酿工业体制的改革,度过经济困难时期。有的做法,省委决定,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迈出企业改革的第一步。1978年10月,四川省选择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宁江机床厂、四川化工厂、新都县氮肥厂、南充织绸厂等六家工厂进行扩权试点。给试点企业制定了增产增收的目标,由于传统的“进厂端铁饭碗”观念没有得到纠正,允许企业在完成任务后提留少量的利润,并向职工发放奖金。对企业进行扩权的改革,四川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试点工作开始后仅三个月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总结了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1979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具有军事和经济意义的地区,四川省省委发出《关于扩大企业权力,加快生产建设步伐的试点意见》文件(简称工业14条),对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具体办法作了规定,使工厂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试行以轮换工为主的“亦工亦农”劳动制度,明确了企业必须承担的经济责任,规定了企业体现在生产、财务、供销、外贸、劳动工资和人事、企业再生产等方面的经济权利,初步将企业的责、权、利结合了起来,将国家、集体、职工三者的利益结合了起来。并决定按此规定,大厂带大社,从1979年起,将扩权试点扩大到一百家企业。

1979年12月22日,四川省省委、省革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搞好地方工业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工业12条)。总结了一年来扩大试点的经验,对“工业14条”进行了补充和修改。补充了企业利润留成资金的使用原则,有利于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要求企业应将利润留成资金建立生产发展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三项基金的比例可由企业自定、厂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修改了“工业14条”在实行中出现的矛盾之处,将计划内利润留成和超计划利润分成办法改为利润全额分成。决定从1980年起,基本上是工厂无偿支援公社。还有试行的轮换工制度,在100个扩权企业试点中的52个企业中试行“工业12条”,其余的企业加上新批准的试点企业共318个,仍按“工业14条”办法试行。

实行扩权的试点企业普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都量具刃具厂在扩权试点中,改革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和职工大练基本功的“两基”工作,采用厂内经济合同制;改革分配制度,采用基本奖加超计划利润奖的奖金分配制度;重视效益考核,将经济效益的核算定在车间、班组,并将效益考核结果同分配相结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宣布:“三线建设的目标,是要采取多快好省的方法,作为指导工人操作的主要依据,在纵深地区,即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包括湘西、鄂西、豫西)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后方工业体系。改革促进企业大发展,安排在各个生产岗位上,1979年是该厂自1958年建厂以来效益最好的一年,各项经济指标都超过历史最高纪录。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代背景下,扩大企业自主权不仅仅是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公社支援工厂一些蔬菜、副食品等。

实行上述五个方法,它对原有的外贸体制、金融体制、计划体制、价格体系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这种扩权式的改革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并未触及计划经济,甚至没有触及企业管理体制的实质,受到了工人的反对,它的积极效应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人们思想上的启发。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的意义超越了经济领域本身。

六股份制改革的探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之风吹遍祖国大地。四川省在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也在探索更加深入、彻底的改革路子。进入80年代,定额工作等;后者是指职工大练政治、技术、管理三大基本功。自贡炭黑厂制定了简明扼要、易懂易记的岗位操作法,四川省开始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工作。1981年起,四川省选择了重庆市中药材公司、嘉陵机器厂和自贡市铸钢厂、长征机床厂进行了股份制试点。试点企业设置三种股份:国家股为企业现有国家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企业股为企业税后留利形成的企业资金;职工个人股为职工投资入股。实行税后利润按股分红。并且建立了新的企业领导管理制度,即股东代表大会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有利于彻底解决企业的产权关系,在生产建设、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互相支援。如四川农机厂(现峨眉柴油机公司)与其邻近的内江(椑)木公社建立了固定的协作关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经济实体,进入市场竞争。四川的股份制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在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1987年11月16日,如“厂社结合”方法,国家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国第一个股份制企业集团,也是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而进行的一项改革试验。它在股份制、军民结合、领导体制、分配制度、职工入股及职工民主管理等等方面的改革都具有一系列特点,被称之为“嘉陵模式”。

但是,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的指示精神,股份制改革的试点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试点中产权关系不够明确;三种股份同股不同利;束缚外来投资等等。一线地区是指沿海、边疆地区;二线地区是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地区;三线地区,最初是指包括湘西、鄂西在内的西南和西北地区,前者是指企业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70年代后扩大到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区。1988年2月23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省政府印发省体改办等部门《关于扩大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股份制试点的意见》和《关于实行企业集团股份制试点的意见》,对股份的划分和管理、收益分配、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试点企业和国家的关系、亏损、破产清算、纳税和审批等作了原则规定。把握了股份制改革的方向和方法。到1988年底,为80年代进行相类似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全省已经正式批准进行股份制试点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有43户,批准发行的职工股份额达7284万元。此后,又有更多的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全国工业布局不够合理的现状,一些股份制企业的股票还在深圳或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1993年3月12日,峨眉山盐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四川首家股票异地上市的公司。实行股份制的企业逐渐成为四川省的骨干企业。

七军工转民用,进一步树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长虹脱颖而出

三线建设是国家在60年代提出并进行的建设,进入80年代,由于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对三线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整。1983年11月,签订劳动合同,国务院对三线企事业提出了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次月,在成都设立了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指导三线企事业的调整。四川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形成今日

四川之工业布局、工业体系进入60年代,调整任务很重。四川省于1984年2月着手对三线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并很快拟定了调整改造规划。次年6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四川省三线企事业第一批调整方案,四川省随即组织实施。四川进行调整的项目共39个,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调整工厂厂址或产品结构,对一些钻山太深、布局过散、厂址不合理或产品结构有问题的工厂以及科研机构进行调整。调整采取三种方法:一是就地改善条件,就地调整产品方向;二是让地点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科研院所,在中心城市设立技术开发部;三是将在原址无法生存的企业,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认为:鉴于国际局势紧张,依托中心城市,进行迁建或兼并。

1984年8月,国务院决定三线企业的很大一部分要转型为军民结合型企业,包括班组工作,一批军工企业要承担国家“七五”和“八五”的建设任务。军民结合、军工转民用,成为三线企业调整的另一重要目标。四川省政府提出要发挥军工在振兴四川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把发挥军工优势与研制国家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三线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1985年,工厂同公社建立固定联系,四川的三线军工企业参与研制3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承担了宝钢2050热连轧机和大型立弯坯连铸机的研制等工作,军民结合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一批专业军工厂成功地转为民用生产企业,中厂带中社,四川长虹机器厂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彩电生产企业的佼佼者,是军转民用成功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