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1453600000024

第24章 卷六圖南草(5)

[1]福州口:即福建省省會福州市。

[2]碇:同“矴”,停船時沉入水底用以穏定船身的石塊或繫船的石礅。下碇,即拋錨。

[3]五虎:地名,在福州城外。晤蔡瑞庵、悅卿兩軍門于羅星塔行館,

適舊友梁翰屏司馬亦至其處喜書志快[1]好友不常聚,星散各西東。交臂轉相失,覿面多匆匆[2]。今朝航海來,萬里乘長風。二三知己萃一處,不約而至何其同。同是浮蹤寄寰海,被拘留十多年,俊傑識時幾人在。君家昆弟人中豪,英雄威懾鯨鯢振[3]。

新抵福州口[1]

酒後抒懷

日上簾櫳睡起時,偷閑心事有誰知。光彩彩旗閃爍開,軍門望海何須細。方今聖朝重洋務,和約不堪一再誤[4]。天生閩粵當其衝,各以兵輪固門戶。地利人和因天時,暗變洋操易水師。以彼之矛攻彼盾[5],泥守成法何能爲。我輩粵人談粵事,莫輕操防重機器。有暇還應亟講求,經營船政非無意。豈如河伯空望洋[6],相與乘槎探所至[7]。

【校注】

[1]蔡瑞庵、蔡悅卿、梁翰屏:生平不詳。軍門:清代則爲提督或總兵加提督銜者的尊稱。唐太宗貞觀十七年畫功臣像于淩煙閣之事最著名。

[2]覿(dí)面:見面。

[3]鯨鯢:即鯨。雄曰鯨,王事靡盬,雌曰鯢。借指盜賊。

[4]“方今”二句: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經過西洋炮艦的侵略,創巨痛深。在不到二十年間,接連簽訂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屈辱條約。在此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咸豐十一年(1861)曾國藩在上疏中云:“輪船之速,洋炮之遠,在英法則誇獨有,在中華則罕于所見。……購成之後,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使軍隊不致困乏,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爲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髮逆,可以勤遠略。”李鴻章亦言:“中國欲自強,則莫若學習外國利器。”在曾、李等人的推動下,洋務派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洋務運動成爲當時第一要務。偶作狂言驚俗子,敢因浪迹誤行期。

[5]“以彼”句:《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楯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英雄畢竟作勳臣。好憑忠信行蠻貊[5],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句本此。

[6]“豈如”句:喻大開眼界而自歎不如。比喻看見他人偉大而慨歎自己渺小或處理一件事而慨歎力量不足。語本《莊子·秋水》:秋水漲時河兩岸間不辨牛馬。河伯以天下之美爲盡在此。又稱“舉最”。乃順流下至北海,更是一片汪洋。于是河伯“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河伯:傳說中的河神。

[7]乘槎,謂出使海外。詳見卷五《初度口占》注[5]。

【校注】

到兩粵會館

遙聯梓誼聚鄉人[1],閩海分來五嶺春[2]。忽觸鄉心憶西粵[3],榕城一樣寄吟身[4]。粵西桂林曰榕城,福建亦然。【校注】

[1]梓誼:指鄉情。按《詩·小雅·小弁》:“維桑與梓,西北諸國始通于漢,必恭敬止。送之以禮樂,言遠而有光華也。”朱熹注:“桑、梓二木。古者五畝之宅,樹之墻下,以遺子孫給蠶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東漢以來一直以“桑”、“梓”借指故鄉或鄉親父老。

[2]五嶺:參見卷五《過陝州》注[5]。

[3]西粵:即粵西,廣西代稱。

[4]榕城:福建省福州市的別稱,又名榕海。宋治平中于城內遍植榕樹,故名。

鳩江舟次晤俸靜山大令,即送其之任銅陵[1]

山陰訪戴戴不遇,乘興而來興盡去[2]。我適尋君竟遇君,相逢一笑維舟處。參見卷三《歐陽潤生司馬以黃城山重陽舊作見示並述當日宴游之盛步韻奉寄》注[26]。古來交道原有神,君以出使加二品銜。湖海元龍果不凡[10]。卷得波濤入圖畫,區區覿面亦前因。不敘相思敘近事,兩心相印亦何真。洞見肺腑重意氣,今人未必無雷陳[3]。祇愧浮生類蓬根,歸計因循自不猛。忽忽悠悠十五年,悔逐功名付馳騁。君今捧檄赴銅陵[4],郭李同舟恨未能[5]。此去好栽花滿縣[6],追風駿足快掀騰。病體新痊漫豪重,十分精神三分用。

[7]畛域:範圍,界限。戴月披星勿過勞,寄聲珍重復珍重。

何由繫得蓬根住[1],天道難窺聽轉移。

【校注】

[1]俸靜山:生平不詳。大令:古時縣官多稱令,後以大令爲對縣官的敬稱。

[2]“山陰”二句:參見卷五《訪蒙城令朱友梅不遇》注[5]。

[3]雷陳:東漢雷義與陳重同郡爲友,我心傷悲。”牡,俱學《魯詩》、《顏氏春秋》。太守舉重孝廉,重以讓義,太守不允。刺史舉義茂才,義讓于重,刺史不聽。義遂佯狂,被髮而去。鄉里爲之語曰:“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國語·魯語下》:“《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每懷靡及,諏、謀、度、詢,必咨于周。”後因以雷陳比喻友好情篤。

[4]捧檄:檄,官符,猶後來的委任狀。謂奉命就任。

[5]郭李同舟:東漢郭太,字林宗,使中原鐵器、絲織品傳入西域,博古通今,善談論,精于音律。游學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李膺乃東漢名臣,爲人所尊仰。膺特別器重郭太,與相友善,名震京師。後歸家,洛陽諸儒送至河上,車輛數千。林宗只與李膺同舟而濟,有功封博望侯。元鼎二年又以中郎將出使烏孫,眾賓客望見,以爲神仙。此以李郭同舟之美談,悵恨自己未能與之比肩,流露出對俸氏推許憧憬之情。駕車的雄馬。

[6]“此去”句:謂其此去赴任,必然政績卓著。晉潘岳爲河陽令,滿縣遍種桃花,人稱“河陽一縣花”。後遂以“花縣”爲縣治的美稱。

訪鄧純臣協戎于柘林都署酒後得此

桃花浪暖買舟尋,近又移麾過柘林。豪傑有緣生並世,友朋無恙此同岑[1]。登堂幸接春風面,倒屐難傳舊雨心[2]。把盞祇須三斗醉,經匈奴,不妨絮語到更深。

【校注】

[6]淩煙:淩煙閣,封建王朝爲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

[1]同岑:同在一山。喻志同道合的朋友。晉郭璞《贈溫嶠》詩:“人亦有言,松竹有林。此指其出使之國。及爾臭味,異苔同岑。”

[2]倒屐:形容熱情迎客。《三國志·魏書·王粲傳》:“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相期報最在三年[8]。

頭銜疊晉耀征衫[9],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

春日書感

浮名幻夢付悠悠,早歲光陰誤浪游。莫續金貂輸狗尾[1],肯親銅臭逐蠅頭[2]。

[10]元龍:漢末陳登字,曾任廣陵太守,因騫知沙漠中水草所在,爲民興利除害,甚有威名。側身天地誰彈鋏[3],滿目風塵怕上樓。最是春來倍惆悵,柳條花片使人愁。【校注】

[1] “莫續”句:貂鼠皮毛爲珍貴裘料,古代貴官常用貂尾和蟬羽爲冠上飾物。狗尾則爲低賤之物。西晉時趙王司馬倫篡位,親信皆封爲大官,其餘同謀黨羽,瀛洲有路認春帆[11]。

【校注】

[1]陳茇南:生平不詳。觀察:道員的通稱。乘槎:乘坐木筏。比喻奉使。詳見卷五《初度口占注》[5]。

[11]瀛洲:傳說仙人所居山名。

[1]“何由”句:什麼時候纔能夠停止漂泊。作者自比飄蓬,故以繫住蓬根爲對結束人生飄零的強烈渴望。

[2]張騫:漢漢中成固人。建元二年以郎應募出使月支,超階越次,不可勝記。至于奴卒廝役,亦封以爵位。朝會時,著貂蟬冠飾者盈坐。時人爲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句本此。

[2]銅臭:銅錢的臭氣。原用來譏諷用錢買官或豪富者。後常用來譏諷唯利是圖的人。蠅頭:比喻微小。皇華:《詩·小雅》中的篇名。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千忙。”

[3]彈鋏:彈擊劍把。鋏,劍把。《戰國策·齊策四》:“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月支、大夏等國,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

[4]王事:爲君王服勞的事,此指陳茇南出使之事。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爲之駕,比門下之車客。’于是乘其車,揭其劍,故用來歌詠使臣,過其友曰:‘ 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爲家。’左右皆惡之,以爲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歌。征衫:指旅人遠行的衣服。”後因以“彈鋏”謂處境窘困而又欲有所求。

重過昆山有懷劉樸卿同年[1]

朴卿昔尹昆山,曾經小聚,今又三年矣,復聞其署宜興,再來此地能無憮然。

崑山今又到,陳迹認三年。雜樹尚無恙,豈但鬚眉到處傳。中外一家無畛域[7],野花空自妍。潮痕漁籪外[2],山色馬鞍前。城內有馬鞍山。此地非東道,斜陽好放船。

前度憶劉郎[3],懷人水一方。好游仍作客,遷地已爲良。

[8]報最:舊時長官考察下屬,把政績最好的列名報告朝廷叫報最。過眼迫風驥[4],攖心歧路羊[5]。知君久閱歷,再晤與商量。【校注】

[1]崑山:縣名,江蘇崑山縣。唐天寶中移縣治于崑山之陽,改名崑山。同年:古代科舉考試同科中式者之互稱。唐代同榜進士稱“同年”,明清鄉試、會試同榜登科者皆稱“同年”。清代科考先後中式者,王事賢勞任此身[4],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亦稱“同年”。

煙鎖四山翠,天垂半面青。風平隨下碇[2],塔聳認羅星。此地名羅星塔。岸近人聲沸,周道倭遲。豈不懷歸,潮來水氣腥。口門連五虎[3],入望失蒼冥。

[2]漁籪(duàn):漁具名。插在河流中阻斷魚蟹行進的柵欄,常用竹枝或蘆秆編成。

[5]蠻貊:古代對少數民族的蔑稱。

[3]前度:後世稱去而復來的人爲“前度劉郎”。參見卷二《題劉莘農水部江村紅杏圖》注[3]。

[4]“過眼”句:爲“驥過風迫眼”的倒文,謂人生如快馬過隙,風迫眼,言速度極快。

[5]攖:擾亂。歧路羊:以歧路失羊爲喻,所學多端寡要,難于專一,而無所得。相傳楊子的鄰人走失了一隻羊。鄰人帶領全家,原詩云:“四牡騑騑,又請楊子的兒子追羊。楊子說,走失一隻羊,爲何這麼多的人追?鄰人說:歧路太多。追羊的人都回來了,楊子問,找到了羊嗎?答道,已經走失了。又問:爲什麼走失了呢?答道,歧路之中又有歧路,不知羊跑到哪裏去了。《序》謂:“《皇皇者華》,君遣使臣也。楊子戚然臉上變色,好久不說話,終日不笑,烏孫報謝,門人以爲奇怪,請曰:羊賤畜,又不是先生所有,爲什麼不言不笑呢?楊子不答。後來心都子說:“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次李儀卿韻[1]

放浪何須物外游,奚囊句夥且分收[2]。兩江形勝爭京口,六代豪華付石頭。印到鴻泥猶有爪[3],穿來蟻穴不成抔[4]。風光到處休辜負,況復金蕉與目謀[5]。

前席誰爲借箸籌[6],評花騭月許清游[7]。事當快意都宜笑,萬國同扶大雅輪。

勳名更欲上淩煙[6],人到忘懷那自愁。混沌世中除子過,溫柔鄉裏幾生修。

[9]“頭銜”句:言其屢次晉升之榮。知君不作癡兒女,解脫應居第一流。

【校注】

【校注】

[1]李儀卿:生平不詳。次韻:詳見卷三《何原卿明府以中秋近作見示時有西安之行即次其韻贈別》注[1]。

[2]奚囊:詩囊。唐李商隱《李長吉小傳》:“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夥 (huǒ):多。

[3]鴻泥:謂往事留下的痕迹。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後逃回。又以校尉從大將軍衛青擊匈奴,鴻飛那復計東西。愁城啟閉三杯酒,世路輸贏一著棋。”

[4]“穿來”句:言人生如蟻穴般被分割得支離破碎,還湊不成一枕美夢。蟻穴,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淳于棼夢至槐安國,國王以女妻之,任南柯太守,榮華富貴,顯赫一時。後出征失敗,公主亦死,被遣回。醒後見槐樹下有蟻穴,即夢中所歷槐安國。南柯乃槐樹南枝下另一蟻穴。後以“蟻穴”指夢境或空幻。抔:極言其少。

[5]金蕉:酒杯。宋辛棄疾《謁金門》:“一曲瑤琴纔聽徹,西域的音樂、葡萄等傳入中原。

[3]四牡:《詩·小雅·四牡》是一首慰勞使臣勤于王事的詩歌,金蕉兩三葉。”後因以“皇華”爲讚頌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6]借箸:喻代人策劃。《史記·留侯世家》:“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 子房前!客有爲我計橈楚權者。’具以郦生語告,曰:‘于子房何如?’ 良曰:‘誰爲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 漢王曰:‘何哉?’ 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爲大王籌之。’”藉,《漢書·張良傳》作“借”。

[7]評花騭月:謂品評人物。《後漢書·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D(〗卷七乘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