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1453700000008

第8章 筝赋

阮瑀

本篇为咏物小赋,收于《艺文类聚》卷四四,《北堂书钞》卷一一○。筝:一种拨弦乐器,战国时流行于秦地,故又名“秦筝”。音箱是竹或木制的长方形,面上张弦,每弦由一柱支撑,柱能够左右移动,用来调节声音。古筝有十二弦。

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1]。苞群声以作主[2],冠众乐而为师[3]。禀清和于律吕[4],笼丝木以成资[5]。身长六尺,应律数也[6];弦有十二,四时度也[7];柱高三寸,三才具位也[8]。故能清者感天[9],浊者合地[10];五声并用,动静简易[11];大兴小附[12],重发轻随[13];折而复扶[14],循覆逆开[15];浮沉抑扬,升降绮靡[16];殊声妙巧,不识其为[17]。平调定均[18],不疾不徐,迟速合度,君子之衢也[19]。慷慨磊落[20],卓砾盘纡[21],壮士之节也[22]。曲高和寡[23],妙妓虽工[24],伯牙能琴[25],于兹为朦[26]。曒怿翕纯,庶配其踪[27]。延年新声[28],岂此能同?陈惠、李文[29],曷能是逢?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

[1]极:极尽。五音:古代音乐的五个音阶,即宫、商、角、徵、羽。幽微:奥妙精微。

[2]苞群声:言音域宽广。苞,通“包”。作主:在各种乐器中起主导作用。

[3]冠众乐:在众乐中名列第一。师:长。

[4]禀:秉承。律吕:乐律的统称。古代乐律有阳律六,阴律六,合为十二律。阳六曰律,阴六曰吕,合称“律吕”。这句说:筝从音乐中秉承了清平和顺的气息。

[5]笼:组合。丝木:丝弦和木材。资:质体。

[6]应律数:指同十二律中阳律六、阴律六的数目相应。

[7]四时度:指四季的十二个月。

[8]柱高三寸,三才具位也:筝弦之柱高三寸,象征三才具备。三才:指天、地、人。“弦有……位也”十三字,《艺文类聚》无,据《北堂书钞》补。

[9]清:指高、亮、脆的声音。

[10]浊:指低沉、浑厚的声音。

[11]动静:指起奏和结束。简易:指简便而干脆利落。

[12]兴:起。附:相随,配合。都是指演奏的声音而言。

[13]重:重的乐音。发:响起。

[14]折而复扶:乐音来了一个转折,然后又回到主调上来。

[15]循覆、逆开:都是筝演奏中形容音乐变化的术语(由上下各句看,并非形容演奏动作)。

[16]绮靡:华丽明艳。

[17]殊声妙巧,不识其为:言难以弄清是怎么演奏出来的。

[18]均:古乐器的调律器。《国语·周语下》:“王将铸无射,问律于伶州鸠。对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注:“均者,均钟,木长七尺,有弦系之,以均钟者,度钟大小清浊也。”

[19]君子之衢(qú):君子应走的路。这里指行事的风度。衢,大道。

[20]慷慨:激昂高亢。磊落:洒脱俊伟。

[21]卓砾(luò):同“卓荦”,高超,绝异。盘纡:曲折回旋。

[22]节:气节、节操。这句说:反映了壮烈之士的节操。

[23]曲高和寡:谓曲调高雅而能应和者很少。宋玉《对楚王问》:“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4]妓:《艺文类聚》卷四四、《北堂书钞》卷一一○均作“妓”。《历代赋汇》《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均作“伎”。工:精于某项技艺。

[25]伯牙:古代琴师名。《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伯牙,古之善鼓琴者。”

[26]兹:此。朦:愚昧。言伯牙长于琴而昧于筝。

[27]曒(jiǎo):分明,此指音节清晰。怿:《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作“绎”。绎,连续不断。翕(xī):翕然,音乐热烈的样子。纯:和谐。《论语·八佾》孔子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庶:将近,方能。这两句说只有孔子说的那样的演奏,才有可能与筝相配。

[28]延年:李延年,西汉音乐家,善制新声佳乐。

[29]陈惠、李文:汉元帝时宫中擅长音乐的乐人。李文,又作李微。《汉书·史丹传》:“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如淳注:“陈惠、李微,是时好音者也。”服虔注:“二人皆黄门鼓吹也。”二句说:像陈惠、李文这样善于演奏筝的乐工,很难遇到。

这是一篇咏物小赋。作品先讲筝在各种乐器中的主导地位,然后说到它的形制及发声的特长、声音变化之丰富,不同旋律、曲调所体现的情感与其感染作用。“君子之衢”、“壮士之节”,是从听者的感受方面来形容无形的音乐,揭示不同乐调、旋律所引起的不同联想。最后以《论语》中孔子所提出的演奏音乐的道理为准则,以为媚俗新声不配用筝演奏,体现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和人格。“陈惠、李文,曷能是逢”二句表现了知音难求的意思。这篇小赋虽从头到尾没有离开写筝,但从头到尾体现了作者的精神、人格与思想情趣。这是魏晋咏物小赋侧重于抒情的典型表现。本篇在艺术手法上受王褒《洞箫赋》、马融《长笛赋》的影响,而在表现个人情怀方面较此前之作更为突出,反映了魏晋咏物赋的特色。

(赵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