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
本篇见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原题为“景公猎逢蛇虎以为不祥晏子谏”。其来源当与上篇一样,属于民间流传的“晏子故事”。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1]。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2]?”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3]。夫有贤而不知[4],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5],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6]。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7],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8]?”
(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
[1]泽:沼泽。
[2]殆:大概,恐怕。不祥:不祥之兆。
[3]是:此,指逢蛇虎事。与(yù):参与,在其中。焉: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
[4]有贤:有贤才。知:知晓。
[5]任:信任。《史记·屈原列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一说为“任事”,苏舆《晏子春秋校注》云:“任,任以事也。”亦通。
[6]乃若此者:就像这类事情。
[78]如:往,到……去。苏舆《晏子春秋校注》则云:“如,犹‘于’也。言于虎室蛇穴而见之也。”说可参。
[8]曷:何,何故。《意林》正引作“何”。
评
《晏子春秋》当中有很多篇幅短小的故事,本篇即是其一。不过相较于该书其他篇章,本篇却表现出了很明显的讲诵特征。赋作中晏子之辞以层层排比的手法展开,虽为短章,却颇有赋体气势。“国有三不祥”的行文方式与师旷对晋平公问的“天下有五墨墨”、“五指之隐”等很是相似。而“上山见虎,下泽见蛇”等语句的反复出现,更是有着民间讲诵文学口耳相传的传播特征。
本篇的着眼点尽管在晏子所列举的“有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三不祥上,是一篇典型的讽谏之作;不过,从其客观效果看,晏子解释的“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却无疑是对齐景公恐惧心理的疏导与安抚,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治疗。将此与枚乘的《七发》联系起来,则不难看出二者的一致性来:吴客对于楚太子的疾病以“要言妙道”进行治疗,最后使其“霍然病已”,其实就是心理疏导的方法。
(马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