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易寒暑,终于写完《四川曲艺史话》的最后一页。放笔沉思,感慨良多,竟至一时语塞。
1962年我调入成都市东城区曲艺队,即后来的成都锦江区曲艺团,在与四川曲艺的朝夕与共中,逐渐加深了对她的了解与熟悉,便产生了要为她做点什么的想法。于是便开始注意有关四川曲艺的各种史料、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近四十年的业余时间大都花在这上面了。入山方知攀登难!曲艺——这种被边缘化的平民艺术,历来是喜欢的人多,关注的人少,为她“树碑立传”的就更少了。
新中国成立后,其情形大为改善。数年前,四川省宜宾市著名金钱板演员李少华逝世,有人为他写了这样一副挽联:“一张嘴巴跨过鸭绿江,三块竹板打进中南海。”上联说李少华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事,下联说他到北京中南海为中央领导同志演唱四川金钱板一事。说的虽是李少华一人,但却是广大曲艺演员新中国成立后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改善的写照。2006年,中国曲艺家协会给金钱板大师邹忠新颁发了“牡丹奖·终身成就奖”便是明证。
因此,为四川曲艺及前辈艺人“树碑立传”应是我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故本人不揣浅陋,硬着头皮来写这本《四川曲艺史话》。至于这“碑”是否树得“端正”;这“传”是否立得“精当”,自由读者评说吧。这本小书若有幸能成为一块引玉之砖,数年间焚膏继晷之劳也算值了。
下面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我省有甘、阿、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居住着藏、羌、彝等民族,更有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曲艺艺术。笔者于此缺乏研究,掌握的资料亦十分少,所以,本书的叙述领域仅止于汉族的曲艺艺术,而少数民族的曲艺艺术是应自成专书的。
第二,1993年经中央批准,重庆成立直辖市。但此前它仍是四川省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巴蜀文化难以分开,故本书的叙述中仍将相关内容纳入,特此说明。
本书能得以完成出版,应隆重感谢四川省曲艺家协会,是他们不以作者卑微,多方鼓吹,促成其事,真正体现了“曲艺家协会”是曲艺工作者的“家”,这于四川曲艺当是功不可没的。
本书的完成,还应感谢三位年轻人,他们是:成都市群众艺术馆文学创作部主任吴泽地先生、成都市文化局修志办图片编辑刘普强先生、成都市群众艺术馆培训部副主任冯韬先生。他们三位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帮我完成了全部文字、图片的电脑录入工作。这方面,他们确是我的先生。
曲艺界一些同仁,还无私地向我提供了他们珍藏多年的老照片(书中每幅图片均标示了提供者姓名,此处不一一列出),在此一并深表谢忱。
我的发妻龚素清先生也为本书出力不少。她系四川清音专业演员,同时也演唱扬琴、车灯、盘子等曲艺形式。1957年便进入成都市第二实验书场,后又进入成都市戏剧学校(今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曲艺班学习,曾师承李月秋、熊青云、邹发祥、邓汉青等前辈,在锦江区曲艺团工作到退休。头脑中自然保留了不少曲艺界的人和事,为我提供了有关四川曲艺的鲜活的口碑材料。本书中一些图片便是她四十多年前无意间收藏至今的,我便“得来全不费工夫”了。同时,她承担了全部家务,保证了我一心一意完成本书的写作。
囿于学识与水平,此书问题与错漏一定不少,祈望读者、方家不吝赐教,是为记。
2006年5月初稿
2008年5月修订于蓉东大观里半方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