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传进了项羽的耳朵,项羽果然中计,疏远了这些将领,上下猜忌,不是一条心了。
而后项王又派使者到汉营中打探消息,刘邦盛情款待了使者,在酒宴上,刘邦对着项羽派来的使者故作惊讶状,说:“我还以为您是亚父范增派来的使者呢,没想到是项王派来的。”于是令人撤下酒席,摆上粗劣的几样饭菜款待。使者回到楚营将刘邦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报告给了项羽,项羽一听,立即就对范增起了疑心。范增本来想对汉军发动强硬攻势的,这下项羽不信任他,也不采纳他的意见了,范增了解到项羽怀疑自己与刘邦暗中有勾结,怒不可遏,对项羽说:“天下大势已定,您好自为之吧!我这把老骨头奉陪不动了,还是让我回家去吧!”于是就离开了楚军,项羽也不加以挽留。
刘邦的目的达到了。
本来范增是项羽军中举足轻重的谋士,而且两人互相信任,项羽尊其为“亚父”,范增也对项羽忠心耿耿,竭尽所能地出谋划策。以前,范增主张在刘邦羽翼尚不丰满的时候一举将其消灭,项羽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而现在又误信了敌人的一面之词,将范增气跑了,正中敌人下怀。不久范增就在半路气得背疽发作而死了。项羽失掉了得力的臂膀,这对刘邦来说是大大的好事,为他灭楚称帝又加上了重重的筹码。
对同伴的不信任、猜忌导致失败,这种例子并不少见,君臣之间的信任就更为难得,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做起来的确有难度,但如果为君者有足够的理性和智慧,拆穿敌人的离间阴谋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般的、不可靠的人离间了关系比较亲密的两个人。所谓“疏不间亲”,你宁愿相信关系较疏远的人的一面之词呢,还是宁愿相信朝夕相处互相比较信任和了解的人呢?然而许多情况下“以疏间亲”却恰恰能够奏效,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较亲密的两者其实情感心理更脆弱,更承受不起其中一方的怀疑,一旦得知对方怀疑自己,哪怕只是一点点,受怀疑的一方也会认为是侮辱和伤害,根本不屑于解释和辩驳,马上掉头一走了之。
【故事十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公元817年,唐朝中央政权的三千兵马在大将李愬的率领下,向东进击,准备袭取割据势力吴元济所在的蔡州。时值寒冬,大军连夜疾行,一路往东,开始,诸将不清楚为什么前往,听李愬说要到蔡州活捉吴元济,纷纷大惊失色。此时天又飘起了大雪,再向前走都是军队从未行走过的路,道路险阻,一路不断有人马冻伤冻毙。等到终于到达蔡州城外时,李愬命士兵将附近一口鹅鸭池里的鹅鸭打得直叫唤,鹅鸭的纷乱声掩盖了军队行进的声音。而此时蔡州城也绝无防备,因为此地已有三十多年未见过中央军队了,官军宛如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一样,将蔡州吴元济的军队从睡梦中惊醒。第二天早上攻城开始,由于吴元济不得民心,老百姓也多愿意帮助官军攻城,不到三天,吴元济就挺不住了,只得出城投降。
千里远袭对于攻击的一方来说也是苦差事,连夜赶路、冒雪行军,再加上道路又不熟,很容易半路翻船。不过没有付出就没有收益,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前行,就是要出乎被偷袭者的意料之外,由于被偷袭者没有防备,那胜利必定是属于偷袭一方。双方一个在艰难跋涉,一个在被窝睡大觉,大家一定会猜到哪一方会更出其不意、走得更远。
【原文】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在还没有交战就在庙堂谋划作战计划而认为可获胜,是因为他们得到的算筹多;在还没有交战就在庙堂谋划作战计划而认为可能失败,是因为他们得到的算筹少。得到算筹多的胜过得到算筹少的,而更何况那些没有得到算筹的呢!我从这一点来观察,胜负就已经是很明显的事了。
【解析】
战前在谋划阶段就要精心地计算,对比我方与敌方实力,谁的筹码多?谁的筹码少?如果打起仗来,我方有几成把握取胜?影响双方战事结果的因素有哪些?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人会思考,会理性地计算,而不是像动物那般单单靠本能,动物充其量只有个体与个体间的争斗,并且纯粹靠体力,而人却是在用脑子驱使群体和群体展开大规模厮杀。显然,个人的胜负对战争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对战争起最终决定作用的还是一个群体首脑的谋划,从战略到战术无不如是。而在开战前的对双方实力的理性计算与对比,能预测到今后的胜负大致走势,哪一方更精于计算,更小心谨慎,哪一方就占据了先天性的优势。反之,不动脑子却自我感觉良好、缺乏对敌方和自己的精确定位、一味蛮干的一方,是不具备这种优势的。故而多算胜于少算,少算胜于无算。
【故事】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与越王勾践决战于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勾践退保会稽,被吴军重重围困,只得派人求和,臣服于吴。
越王忍辱负重,听从谋臣文种、范蠡的建议,制订了“破吴七计”。首先,派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让伯嚭帮忙说服吴王准许与越议和,暂时不要灭亡越国(当时伍子胥极力反对,然而吴王不听,后来伯嚭进谗言污蔑伍子胥,伍子胥被吴王赐死)。随后,勾践又亲自去了吴国,放下架子为夫差做只有仆役才做的卑贱之事,取得夫差信任。三年后,夫差放勾践归国,勾践先向越国百姓检讨自己的过错,又慰问抚恤在战争中的伤亡者家属。他鼓励百姓生育,生孩子多的,国家有奖励,力图以最快的速度让国家恢复元气,得到了百姓拥护,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勾践自己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卧薪尝胆,时刻不忘灭国的耻辱。与此同时,他对吴国毕恭毕敬,示以弱小无害,并向夫差献上女乐,助长其骄奢淫逸之气,还用离间计使吴王疏远得力谋臣伍子胥。而另一方面,又暗中用高价收购吴国粮食,造成吴国国内粮食短缺。
吴在灭越之前大败过楚,灭越之后又于公元前484年进军中原,先打败齐师,后又欲与晋在黄池会盟诸侯,为了与晋定公争霸主之位,吴精锐尽出,只留老弱与太子友留守都城。几个月之后,吴军到了黄池,越王勾践趁吴国内防空虚,发兵四万九千人伐吴。很快,吴都姑苏被攻陷。在黄池做了霸主的夫差听到这个消息,急急忙忙赶回去,途中就派出使者向越王求和,越王此时不愿久耗兵力,于是同意议和,撤军回国。
夫差回国后,见到国内生产凋敝、百姓困顿的情形,不但不思进取,不让国民休养生息以待来日与越国决战,反倒沉迷酒色,不听大臣劝告,于是吴国国力一天天衰弱下去。而越国这边,却在积极准备再次伐吴。公元前478年,吴国大旱,粮食匮乏,国内危机更为严重,此时越王勾践便趁机再次举兵进攻吴国,出战前勾践做好了充足准备,因此吴越双方在实力、军队士气、百姓支持等方面一对比,立分高下。越军先在笠泽大败吴军,之后乘胜追击,二战、三战也相继获胜,打到了姑苏城下。两年后越军攻入姑苏,夫差逃走,在姑苏台又被越军围困,他再次求和,勾践不允,于是只好自杀,吴国灭亡。
正如孙子所云,得算多胜过得算少,得算少又胜过无算,吴越正是在庙算多少的极度悬殊下,越军主动而吴军被动,越王处心积虑、矢志复仇,而吴王却骄惰不堪、耽于逸乐,对对手估算不足、毫无防备,以致国灭身死!
吴被灭有很多教训可以吸取,首先,不能小看对手——哪怕对方已经臣服低头,作出一副卑微得不能再卑微的样子。一个人能够忍辱负重,说明其只会在脱身之后愈加奋发,以雪前耻。其次,任何时候不能忘了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己方的根基在哪里。吴王起初也是抱着为父亲报仇的心理奋发图强,然而得胜之后就忘了当初是怎样的心境了。他北上中原与诸侯争霸——这没有错,但放着越国这个背后的大敌不顾,任其一天天强大,这是疏忽;而且在越王勾践第一次伐吴之后,仍然不思振作,听任国力一天天衰弱下去,这就是大错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如果真的有进取之心,在第一次危机之后迅速清醒过来,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不会像最后那样输个彻底,以致国破身亡。再次,像伯嚭那样为财货美女所收买、专为敌国说话的臣子,竟得吴王信任,而伍子胥却被赐死,吴王用人不明,这也是给对手以可乘之机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