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
1455200000014

第14章 虚实篇(2)

班超不以为然,说:“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这儿来了,鄯善王受到匈奴使者的胁迫,正在犹豫不决,所以无形中对我们就疏远了。”

于是班超把侍候他们的鄯善人找来,出其不意地突然问道:“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几天了?住在什么地方?”

鄯善王和匈奴的使者打交道本来是瞒着班超的,那仆人被班超突然一问,吓得惊慌失措,以为班超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只好老实地回答说:“已经来了三天了,住在离这儿三十里以外的地方。”

班超下令把那个仆人扣留起来,以防走漏消息。他立即召集三十六个随从,和他们一起饮酒。等大家喝到酒酣耳热的时候,班超故意激怒众人说:“大家跟我一起来到西域,无非是想立功报国。现在匈奴的使者才来三天,鄯善王就对我们如此无礼。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人,那我们也只好束手就缚,成为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你们看该怎么办?”

众人都齐声说:“现在情况危急,生死关头我们全听你的。”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趁黑夜用火攻匈奴使者,才能转危为安。大火一起,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着慌。只要我们趁他们惊魂未定之时,杀了匈奴使者,鄯善王就会闻风丧胆,我们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众人都说:“好!就按你的计划行事。”

到了半夜,班超带领三十六个随从,奔向匈奴使者的驻地。那天晚上,正巧刮起了大风,正是火攻的好时机。

班超命令十个随从拿着大鼓,躲在匈奴使者驻地的后面,和他们约定以火为号,看见火起,立即大力擂鼓呐喊;其余的人都带着兵器,埋伏在匈奴使者驻地的前面。然后班超顺风放起火来。

火一烧起来,鼓声、呐喊声顿时响成一片。匈奴人从梦中惊醒,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班超打头冲了进去,连杀三人,其余的随从一拥而上,杀了匈奴使者和三十多名匈奴人,余下的匈奴人都被大火烧死。

班超回到自己的驻地,天刚发白。班超派人把鄯善王请来,将匈奴使者的人头放在他的面前。鄯善王一看到匈奴使者被杀,十分害怕。班超对他好言抚慰,劝他归附汉朝,不要再依附匈奴了。鄯善王对于匈奴经常来勒索财物本来就感到不满,又见班超有勇有谋,当即表示愿意归附汉朝。

由于班超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取得了出使西域的第一个胜利。以后他又多次出使西域,先后使于阗、疏勒、莎车、龟兹、焉耆等西域诸国归附了汉朝。班超在西域活动了三十一年,巩固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使西域人民摆脱了匈奴的奴役,被汉明帝封为定远侯。

在本篇中孙子还指出了如何运用各种方法调动敌人争取主动。“敌佚能劳之”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在敌人休整得很充分时,要设法使它疲劳被动,通过变“佚”为“劳”,改变敌人主动而我被动的局面,取得主动,最终战胜敌人。

吴国是春秋晚期南方新兴的一个国家,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同是南方地区强国的楚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至长期兵戎相见。吴国在吴王阖闾时,在大将孙武、大夫伍子胥、太宰伯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整军经武,国力大增。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认为可以攻打楚国了,于是召集大臣共议出兵大事。

孙武道:“大王要远征楚国,时机尚不成熟。楚国地大物博,兵多将广,而我们吴国是个小国,人口少,物力也还不够富足,吴国的军队又因连年作战没来得及休整,将士非常疲劳。要想打败楚国,还需要几年的准备。”

伍子胥同意孙武的意见,并提出了一个疲楚的计划,即把吴国的军队分成三支,每一次用一支去袭扰楚国的边境,一支返回,另一支则出发。这样吴军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整,而楚国的军队则会疲于奔命,劳苦不堪。这样消耗了楚国的实力,然后再大举进攻,就一定会取胜。

吴王阖闾接受了孙武的意见,并按照伍子胥的计划,命令伍子胥和孙武去实施疲楚战略。

第二年秋,吴军用一支人马围攻楚国的六城(今安徽六安北)和潜城(今安徽霍山南)。楚国马上派军救潜。伍子胥、孙武估计楚国救兵快要赶到时,便主动撤军。楚军扑了个空,白跑了一趟,将潜城人迁到南岗(今安徽霍山北)后,只好回军。

楚军刚一回去,人未解甲,马未下辕,吴军的第二支人马又包围了楚国的弦城(今河南息县南)。楚昭王大怒,命令左司马戌,右司马稽两员大将率大军出征。楚军昼夜兼程,奔走数百里,还没赶到弦城,吴军又已经主动撤离了。

就这样经过六年不断地骚扰,楚国的军队被搞得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戒备松懈,实力大大削弱。

公元前506年秋季,楚军进攻临近的蔡、唐两个小国,蔡、唐抵挡不住,派人向吴国求援。蔡、唐两国虽然是小国,但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吴王阖闾认为给楚国致命一击的大好时机终于来到了,再次召集孙武、伍子胥和伯商议出兵之计,他们三人一致同意吴王阖闾的意见。

这年冬季,吴王阖闾亲自率军出征,并任命孙武为吴军主将,伍子胥为副将。倾全国三万水陆之师,乘楚军连年作战极度疲惫,东北部空虚之隙,沿淮河逆流而上,从淮(今河南潢川西北)登陆,迅速通过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的天隧、直辕、冥阨三个隘口(均在今河南信阳南),进抵汉水岸边,与楚军隔岸对阵。

吴楚两军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展开决战,楚军遭到惨败。吴军乘胜追击,又五战五捷,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楚昭王多亏跑得快,才没有成为吴军的俘虏。

“攻其所必救”也是孙子提出的争取克敌制胜主动权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攻击敌人必然救援的要害处和敏感点,使敌人改变原来的进攻方向和地点,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从而主宰敌人的命运。战国时,孙膑围魏救赵,就是“攻其所必救”的著名战例。

战国时期,魏国自从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后,与齐国争雄中原。齐国在齐威王即位后,也决心要同魏国争霸。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齐威王竭力拉拢韩、赵两国,与魏国对抗。

公元前354年,赵国在齐国的支持下,迫使原来归服于魏国的卫国屈服称臣。魏惠王因此很生气,派将军庞涓率兵八万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赵国抵挡不住,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从自身利益出发,虽然答应救赵,但没有立即大举出兵,而是先用一小部分兵力,联合宋、卫两个小国,攻打魏国的襄陵(今河南睢县西),分散魏军的力量,以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这样一来,赵、魏两国继续互攻,齐国便可坐收渔利。

赵、魏两国相持一年有余。邯郸形势危在旦夕,赵国再次向齐国求救。此时赵、魏两国都已疲惫。齐威王认为与魏军交战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才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帅八万大军救赵。

田忌打算率军直奔邯郸,进攻魏军主力,以解邯郸之围。孙膑不赞成这样做,提出了“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办法。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排解别人的聚殴,自己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是这样,不能硬碰硬,应该采取‘批亢捣虚’的办法,也就是撇开强点,攻击弱点,避实击虚,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出现后顾之忧,自然也就能够解围了。”

孙膑接着又进一步分析道:“魏军长期攻赵,精兵肯定都集中在邯郸城下,国内留守的不过是一些老弱残兵而已。如果我们乘虚进攻魏国都城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后方,魏军就必然被迫回师自救。这样,既解了邯郸之围,又可以乘魏军长途跋涉疲困之时,将其歼灭。”

田忌一听,不禁大喜,马上采纳了孙膑的计谋。

齐军主力进至大梁东面的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附近。平陵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而且齐军若在此处进攻,粮道有被断的可能。魏军因此产生了错觉,以为齐军将帅指挥无能。齐军进攻大梁的企图一点没有被魏军看出。

接着,齐军将主力隐蔽,派不懂军事的齐城、高唐两个都邑大夫率领部分士卒去攻打平陵城,结果兵败战死。庞涓接到报告后,以为齐军战斗力弱,不足为虑,就不再操心国内的事情,继续攻打邯郸。

公元前353年,庞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攻克了邯郸。而魏军的军事实力也因为攻打邯郸而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这时,孙膑向田忌建议,立即派一部分轻车锐卒,直驱大梁城郊,主力却分散跟进,造成兵力单薄的假象,诱使庞涓上当。

庞涓在打下邯郸后,忽闻大梁危急,吓了一跳。他顾不得部队久战的疲劳和损失,也来不及休整,留下少数兵力驻守邯郸,自己亲率大军,抛弃辎重,日夜兼程回救大梁。

当魏军匆匆渡过黄河,走到桂林(今河南长垣西北)的时候,突然遭到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齐军主力的截击。魏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很快被杀得溃不成军,庞涓仅带着少数残兵败将狼狈而逃,齐军大获全胜。

“围魏救赵”是“攻其必救”战术思想的出色运用,这一战法一直为后代军事家所赞赏和借鉴。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这是孙子提出的如何在全局上以少胜多,在战斗中以多胜少的重要军事原则,他认为要用各种手段欺骗敌人,使敌人暴露而不让敌人察知我军意图,这样,我军兵力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却不得不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于十处,这就能用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去攻击敌人,从而造成我众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那么与我军直接交战的敌人就少了。明朝时,后金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明军,就是成功运用这一军事原则的典型战例。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族各部落,建立了后金国,他称金国汗。建国后,努尔哈赤不愿再受明朝的统治,决定举兵进攻明朝。努尔哈赤先后攻克了抚顺(今辽宁抚顺北)、清河(今辽宁抚顺东南),连败明军。

消息传到北京,明朝廷大为震惊。连终日纵情声色,万事不理的明神宗也着了慌,深感后金势力强盛,决心讨伐后金,以消除对明朝的威胁。

明神宗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军务。从福建、浙江、四川、陕西、甘肃等省调募了约九万兵力,连同助战的二千叶赫兵和一万三千朝鲜兵,共十万余人,号称二十四万,增援辽东。

公元1617年二月,明军分四路合击后金的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第一路由开原总兵马林为指挥,率一万五千兵马,由开原出三岔口从北面进攻;第二路由山海关总兵杜松为指挥,率三万兵马,担任主攻,由沈阳(今辽宁沈阳)出抚顺关,直插苏子河,从西面进攻;第三路由辽东总兵李如柏为指挥,率二万五千兵马,由清河出鸦鹘关,从东面进攻;第四路由沈阳总兵刘为指挥,率一万兵马和一万三千朝鲜兵,由凉马佃出趋宽奠,从南面进攻。杨镐则坐镇沈阳指挥。

明军调集和出发的详情,早已由后金细作(间谍)报告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根据情报,认为南北两路明军因路程遥远,道路难行,不可能立即到达,决定采用“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集中兵力,逐一击破明军。

努尔哈赤将十万后金兵马集中于赫图阿拉,准备迎战。对于最先发现的刘所率领的东路明军,努尔哈赤只派出五百人马去干扰其前进,而自己则亲率十万主力大军迎击杜松所率领的西路明军主力。

杜松是明军中的骁将,但是有勇无谋,骄傲轻敌。他求功心切,也不等待其他几路兵马的到来,率军突出冒进,于三月初一到达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

萨尔浒在浑河和苏子河汇合处,东北面靠近铁背山,山上有后金正在修建的界凡城。这里是水陆交通的要冲,通往赫图阿拉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

杜松到达萨尔浒后,将辎重和二万人马留驻萨尔浒,自己带领一万精锐兵马抢渡浑河,进攻界凡。企图抢在后金大军到达之前,迅速攻占界凡。

努尔哈赤一面派二旗人马救援界凡,一面亲自率领六旗人马抄明军的后路,出其不意地攻打杜松驻萨尔浒的大营。明军惊慌失措,匆匆应战。

这时,大雾弥天,咫尺难辨。明军点燃火炬照明,以便用大炮轰击。后金军正好利用火炬的光亮,从暗处向明处射击,箭如密雨,百发百中;而明军在火光照耀下,反而看不清后金军的所在,铳炮都射到树林中去了。后金军乘着大雾,越过沟壕,拔掉栅寨,攻破了明军的营垒,击溃了杜松军的主力。后金兵穷追猛打,明军尸横遍野。

努尔哈赤马不停蹄,指挥人马渡过浑河,从背后包抄攻打界凡的明军。攻打界凡的明军听说大营被破,顿时军心动摇,士气瓦解,再加上腹背受敌,很快就被后金军消灭。杜松战死,他所带领的西路明军就这样全军覆没了。

当晚,马林率领的北路明军,进至距萨尔浒三四十里的尚间崖时,得知杜松的部队已经全军覆灭,不敢再前进了。马林将部队分为三处,就地防御。为了保存实力,马林命令环绕营垒挖掘三道壕沟,将火器部队布置在壕沟外,骑兵留在后面,并环列战车,以阻挡后金骑兵的冲击。又命令部将潘宗颜、龚念遂各率领一万人马分别驻扎在大营数里之外,形成犄角之势,相互支援。

努尔哈赤在歼灭杜松军之后,随即率领八旗主力北上,迎击马林率领的北路明军。三月初三,努尔哈赤先用一部分骑兵从两侧冲击龚念遂的营阵,接着派步兵从正面进攻,攻破了明军的战车阵,击败了龚念遂军。

同时,努尔哈赤指挥后金军的主力,从后面进攻尚间崖。马林率军迎战。努尔哈赤派骑兵迂回到马林军的阵后,前后夹击,大败马林军,夺占尚间崖。接着努尔哈赤率军乘胜击破潘宗颜军。北路明军至此大部分被歼灭,马林只身逃脱。

刘率领的南路明军,此时还不知道西路和北路的明军都已经相继失败,仍然按照原计划向北开进。

努尔哈赤为了全歼刘军,先将主力埋伏在赫图阿拉南面的阿布达里岗,另派少数兵士穿上明军的服装,打着明军的旗帜,冒充明军,拿着杜松的令箭,前去向刘假报军情,说杜松军已经逼近赫图阿拉,要刘迅速跟进。刘信以为真,立即下令部队轻装急进。

三月五日,刘军行至阿布达里岗时,遭到后金军的伏击,全军覆没,刘力战而死。朝鲜兵投降。

坐镇沈阳的杨镐,接到三路人马全部战败的报告后,急忙命令李如柏退兵,因而这一路明军得以全师而还。

这次战役,历时五天,明朝损失士卒四万六千人、文武将吏三百余人。因为战斗主要在萨尔浒地区进行,所以历史上把这次战役称为“萨尔浒之战”。这是历史上一次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著名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