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先死,因而专门胡扯
为什么会“先说先死”?首先,先说的人说出一番道理来,后说的人站在相反的立场,很容易说出另一番道理。虽然双方都说得头头是道,但后说的人可以针对先说的人进行整理和修补,甚至大挖其漏洞,使得先说的人看起来好像相当没有学问。
其次,先说的人站在明处,底细被人摸得一清二楚。后说的人若是存心挑毛病,肯定能把先说的人整得体无完肤。先说的人,总会有遗漏,后说的人,就可以针对这些缺失大做文章,表现出很内行的样子。
此外,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先说先死的情形也不同。比如,作为中层干部,你先说,说错了就会受到老板的批评,对于你来说,被老板批评很正常。反之,如果老板先说,被你指出毛病,那老板就会很尴尬。如果发火的话,就显得自己没度量;如果不发火,面子实在不好看。
厂长带领客人参观工厂,经过仪表控制室,忽然看见仪表板上有若干颜色不同的指示灯,有的亮着,有的不亮,还有一个指示灯一闪一闪的。
有人问:“这个指示灯为什么会闪?”
厂长回答:“因为液体温度快到临界点了,达到临界点,灯就不闪了。”听起来好像是这个道理。
想不到厂长刚刚说完,仪表工程师就说:“不是那样的,是那个灯坏了。”
弄得厂长极为尴尬。
如果仪表工程师先说,厂长可以责骂他,叫他“先死”。现在自己先开口,不幸又说错了,若是此时指责他,自己就有恼羞成怒的嫌疑,似乎很不得体。
深知先说先死,所以不说正经话
有些人说话模棱两可,相当“暧昧”,而听的人又相当敏感,于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往往好话变坏话,无意成恶意,招来洗不清、挥不掉的烦恼。很多人对闲聊很有兴趣,见面不说正经话,专挑一些没有用的说,就是怕先开口,被别人看穿,让对方有机可乘,徒然增加自己的苦恼。这样做表面看起来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其目的是让对方先开口,使自己获得有利的信息。
作为中层干部,你要知道“形势比人强”,应时时不忘“造势”,而说废话正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有利形势。因为废话说多了,难免会有疏漏,透露一些有用信息。如此,你就可以知道对方在想什么,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反之,自己在说废话的时候,也要小心言多必失,以免被对方抓住“把柄”。
另外,说话要“不明言”,即“不说得清楚明白”, 而是“点到为止”。因为一部分是我们说的,一部分是别人猜的,大家都有面子,同时也不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最大限度地避免先说先死。
站在先说先死的立场有话直说才是真功夫
很多人“有意见也不一定说”,往往鼓励别人先说,然后见机行事。他若不认可别人的话,就大肆抨击,抓住别人说话的漏洞,添油加醋地陷害,使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若认可,有可能赞扬备至,也可能把别人的话改头换面,当作自己的真知灼见。这种让别人站在明亮处,自己躲在黑暗处的作风,使得别人不敢开口说话,造成很多沟通的障碍。
如果你不知道“先说先死”的道理,常常会死得不明不白,但如果只知道“先说先死”,就会让人觉得难以沟通,对自己的前途非常不利。
“先说先死”固然是事实,“有话直说”也可能有很多好处。既然二者各有利弊,强调“先说先死”,站在“先说先死”的立场有话直说,才是真功夫。“先说先死”是“根本”,“有话直说”不过是“作用”。有些人本末倒置,强调“有话直说”,等到自己吃亏上当了,再来怨天尤人,又有何用?
有话直说而不致害死自己的人,才是有真本事。他们以“先说先死”的基本原则作为直说而不死的最佳保障。
一味不说,同样死得很惨
“先说先死”的观念,使大家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造成了沟通的障碍。所以明白“先说先死”的道理之后,还要告诫自己“不说也死”。
小丽是老板的秘书,一向勤勤恳恳、规规矩矩。星期四时,公司通知星期五有个舞会,小丽很想参加。虽然公司规定星期五可以不穿正装,但是身为老板的秘书,小丽不敢穿得太随便,每天都穿着职业套装。可是总不能穿职业套装参加舞会吧?因此,小丽穿上了连衣裙,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老板虽然看着很不舒服,但没说什么。下午,老板通知她:“3点有个紧急会议,你准备一下,负责会议记录。唉,你怎么穿成这个样子,赶快换掉。”小丽这才说:“公司有舞会,何况今天是星期五,公司规定……”老板火了:“到底是舞会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小丽认为自己并没有违反公司规定,回答得理直气壮。殊不知,小丽如果回答得没有道理,老板还可以批评她。她回答得有道理,老板更下不了台,于是恼羞成怒,逼小丽换掉连衣裙,否则“炒鱿鱼”。小丽只好赶快打车回家换衣服。
不要以为多说多错,不说不错。有话不说往往会使你陷入被动的境地。
如果小丽一开始就向老板暗示今天是星期五,可以穿便装,也许老板就不会那么在意了。
如果领导交给你一项很复杂的任务,你完成不了,又一直不说,最后任务完不成,那所有的错都是你的。如果你早说了,领导就会想其他办法。凡事刚开始的时候,都有转圜的余地,而你明明完不成任务,还一声不响,硬着头皮继续做,往往贻误了时机。
如果你很少说话,别人就很难了解你,包括你的领导,所以你也不可能获得晋升的机会。孔子欣赏木讷的人,却也主张言词必须通达。少说话很好,但是少说话绝对不是不说话。
如果你和老板一起去拜访客户,老板不小心说错了话,你却不提醒,老板很可能认为你隔岸观火,居心不良,把过错都推到你身上。其实老板让你陪他一起去拜访客户,肯定是认为你会对他有帮助。但是你却袖手旁观,老板当然会火冒三丈。
不能由于害怕“先说先死”而不说,因为一味不说,会导致“不说也死”的不良后果,应该慎重考虑怎么说才不至于一开口就闯祸。凡事在说与不说之间,看情势、论关系、套交情,衡量此时、此地、此事对此人应该说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
由于很多人受到“先说先死”的影响,不敢沟通,所以特别提醒大家“不说也死”。“不说也死”是告诫我们,不沟通就难以协调与其他人的关系。大家都不说,根本无法沟通。不能沟通,当然无法协调。希望大家摆脱“先说先死”的阴影,多沟通、多交流。
说而不死,才是真功夫
“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构成沟通的两难。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设法加以突破,努力做到“说到不死”。“说到不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你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对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说出合适的话。如何判断合不合适,就要看你的功夫了。
必须选对合适的人,才能“说而不死”
我们说“事无不可对人言”,又说“逢人只说三分话”,就是因为说话对象不同。有的话对甲说没问题,对乙说就要倒霉了。要想“说而不死”,必须选对合适的人。对知心朋友,当然“事无不可对人言”,而对一般人,则“逢人只说三分话”。比如一般人问你:“听说你要买辆跑车?”你的反应可能是:“没这么回事,我哪有那么多钱啊?”而熟悉的朋友若问你相同的话,如果你再否认,你的朋友就会认为你信不过他,所以你可能说:“我最近炒股票赚了点钱,是打算换辆车,但还没选好,你帮我参谋参谋。”说与不说,需要你衡量轻重,对一般人选择保密策略,以免“先说先死”,而对朋友则采取私下透露,以“不说也死”的方式,以求“说而不死”。
只要合理,当然可以“说而不死”
在公司年会上,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总经理发表年终总结。行政主管发现总经理遗漏了一项重要的行政决定,于是他在便条纸上写下“关于……的决定……”,然后偷偷地递给总经理,提醒他把此决定在会上公布一下。
行政主管的做法很高明。如果等总经理讲完话,行政主管再补充说明,总经理一定会很生气,不但不感激他的补充,而且事后必定气冲冲地指责行政主管:“你以为我把那项决定忘了吗?我记得比谁都清楚,只不过我认为暂时不宜在会上宣布,没想到你自作聪明,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宣布了。”而行政主管必定会因“先说”而“先死”。
如果总经理真的忘了,而行政主管不说,那行政主管就会“不说也死”:总经理会认为他根本心不在焉,这么重要的事都不提醒一下,此人不可信。
在说与不说之间,行政主管选择了一种合适的方式——不明言。该提醒的也提醒了,至于总经理说不说,由总经理自己决定。无论此事产生什么后果,总经理都不会怪他。
业务经理陪老板到客户那里谈判,客户提出让利3%,业务经理当场拿出计算器,熟练地计算一番,然后把结果显示给老板看,嘴上说:“不行,这样我们就无利可图了!”老板看看结果,心里明白,接着说:“虽然如此,但是看在老客户的分上,再想想办法吧。”
明明可以接受,业务经理却说不行,实则将决定权交给老板。老板若同意,等于给对方一个人情;老板若不同意,则有充分的理由拒绝。所以,业务经理真正做到了“说而不死”。如果业务经理计算完,不和老板商量,就马上说“接受”或“不接受”,等于没把老板放在眼里,势必“先说先死”;如果业务经理计算完,一句话也不说,就等着老板做决定,老板就比较为难,因为他的做法摆明了告诉对方可以接受,老板再拒绝,岂不是让对方嘲笑?
“说而不死”其实就是说到合理的意思。只要合理,大家都能够接受,当然可以不死。
重真实性,更重妥当性
一个人十分诚实地把心中的话说出来,而且信誓旦旦,一再宣称自己说的是实话,但其他人并不认为如此,还是认为他在骗人。奈何!
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在于这个人的表达原则——妥当性大于真实性。他认为自己在说一些真实的话,实际上却大多在说一些妥当的话。
“明天请支援我三个人。”当着老板的面,甲部门主管对乙部门主管说。
“实在没有办法,我自己也忙不过来,人员调动不开,非常抱歉!”乙部门主管回答。
甲很不高兴,因为私下已经和乙协调好了,并且乙答应了,为什么忽然又变卦了,令人费解。但乙完全没觉得自己不诚实,他只是把话说得妥当一些,并没有欺骗的意思。乙认为,私下协调,当然可以明说没有问题。当着老板的面爽快地答应,老板可能会认为他这个部门人多事少,接下来就是减少人员。若真如此,岂非自找麻烦,还要惹人笑话?乙的回答是一种妥当的表述,但是听不懂的人,会真的以为他拒绝帮忙、不诚实。
高明的老板,自然明白甲不可能那么冒失,事先没有征得乙的同意,便冒冒失失地当众提出支援请求,乙也不是言而无信的人,只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利于己的误会,才如此回应。而老板也不会立即介入,他会静观其变,看看甲的修己功夫好不好。
此时,如果甲不高兴地说:“怎么?你昨天不是答应得好好的吗?”说明甲的修己功夫很差,对同仁连起码的信任感都没有,让他吃吃苦头是应该的。而且甲如此不留情面,以后怎么和乙相处?老板只好说:“人员调配的事,你们两个再研究研究。”暂时搁置,看看事情的发展如何。
如果甲修己功夫良好,应该知道乙并非不可信任,他只是把话说得妥当一些,算不上骗人。甲反而会反省自己,话说得太真实了,不够妥当,因此赶快接着说:“我知道你很忙,但是我确实有需要,请务必支援。”其实这一句话甲早就应该说,不应该等乙提醒才紧急补救。
老板看出甲的涵养和乙的功夫,这才施展出自己的本事,说:“实在抱歉,把你们忙成这样。你明天尽可能支援他两三个人,如果你这边忙不过来,我再想办法解决!”
甲若是高明,一开始便应该这样说:“我知道你很忙,但是我真是需要你帮忙,会后我们再来商量一下人员的调度,你看好不好?”
乙大概会这样回答:“在我需要帮忙的时候,你每次再忙也都想方设法帮我,我现在虽然忙碌,支援你当然义不容辞。”
然后老板说:“让你们老是支援来支援去的,实在不好意思,这样吧!有什么我能够做的,叫我来帮忙好了,千万不要客气,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大家都说妥当话,是不是就能在和谐中圆满地解决问题呢?那也不一定。每次都这样,便是“虚情假意”,只说一些好听的话,完全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当然不可能圆满解决问题。
说妥当话,必须具备实际解决问题的诚意。甲事先私下和乙商量,是顾虑乙的立场,让他比较方便表达自己的意见。乙满口答应,是因为老板不在场,也没有其他人听到,当然放心地表明乐于支援的态度。人情做到底,因此答应得十分爽快。
没想到甲竟然糊涂到在老板面前直截了当地说出“明天请支援我三个人”的话,等于告诉大家“我们两人已经充分沟通,而且乙答应得很爽快”。这样完全不顾乙的立场,乙当然接受不了。把“明天请支援我三个人”这一句真话稍加修饰,说得妥当些,变成:“对不起,我应该事先问问你可能性的,不过去看过你两次,看见大家都很忙碌。现在冒昧地问你,明天能不能想办法尽量支援我两三个人?一天就好,后天一早就归还。”
甲明明和乙事先商量过,现在甲这样说,当然不是存心欺骗,而是在老板面前,侧面描述乙部门忙碌的情况,让乙放下心来,答应“尽量想办法”。
私底下说的一些真话,公开场合调整得妥当一些,这叫公私两便。但有人脑筋转不过来,就是不明白:“怎么讲得好好的,又变了?”其实一点儿也没有变。
老板听见下属的妥当话,一方面高兴下属互相尊重,同时也尊重老板;另一方面则要真正了解妥当性与真实性之间究竟有多大差距?若是差距很小,有必要调整一下人事;如果差距很大,便要提高警觉,下属善于演戏,必须合理地拆穿“西洋镜”,才能够纠正歪风。管理从某种角度来说,便是控制其差异性。任何差异都值得注意,采用合理的成本和方法来加以控制,使差异的变化合乎控制的标准。语言或文字沟通,同样需要合理的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妥当不妥当,便是合理不合理,所以仍然以合理的妥当、合理的真实为拿捏的尺度。
沟通三要则
“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
“你如果要告诉别人,就不要说是我说的。”
“你如果告诉别人是我说的,我一定说我没有说。”
这三句话,代表中国人沟通的三个要则:
第一,我说的话,你相不相信?或者相信到什么程度?要不要转述?或者转述到什么程度?都必须由你自己决定,不要赖到我的头上。我告诉你不要告诉别人,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约束力,只是好意提醒你,你自己做主。
第二,你如果决定要告诉别人,表示你已经充分明了、相信我所说的话,并且经过考虑,这时候你所说的话,已经是你自己研判之后的信息;而你所要告诉的对象,也是你自己所审慎选择、决定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所以不必再把我扯进去,说是我说的。
第三,如果你一定要告诉某人,却又指名是我说的。鉴于这个对象根本不是我选择的,要说哪些话、说到什么程度,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因此我只有表态:我并没有说这些话,至少我不是这样说的,语气、用语都不相同。
不要明言,使大家有面子
西方社会,是非十分明确,对就是对,错便是错。西方人喜欢公开化、透明化,把一切摊开来,有话明讲。而中国社会的道理,大多是相对的。对中有错,而错中也多少有一些对。“以后还要见面”,成为最有效的半透明原则。不透明化还好商量,一旦抖出来,谁也不见得好过,何必呢?
西方人请客,帖子上印得十分清楚:6月6日敝人生日,欢迎各位光临我家吃蛋糕,参加生日舞会。
中国人请客,帖子上简单明了八个大字:敬备菲酌,恭请光临。内容非常不透明,不知道为何宴客?
接到帖子的人,如果打电话去问请客的原因,主人一定笑着说:“没有什么啦,大家聚一聚,真的没有什么。”这样大家全都明白:一定有事,要不为什么一直说真的没有什么?主人笑的意思倒是相当明显:你还问我,叫我怎么说呢?难道你不可以自己去打听,还来问我,岂不是叫我为难?明说,实在很为难,因为听的人非常不高兴。
西化的中国人,帖子上也印得十分清楚:6月6日敝人生日,敬备水酒蛋糕,恭请光临寒舍。看的人多半会摔在地上,请就请好了,为什么说生日。这不是摆明要我送礼?我最讨厌借故发请帖收礼图财。何况6月6日根本就是断肠时,有什么好庆祝的?中国人一生气,说的都是不好听的话。
不明言的好处
第一,不明言才不致使自己站在明处,让别人一目了然,甚至抓住你的弱点,轻易掌控你。如果你是个“明言”的人,把什么事情都说出来,就是“口无遮拦”,迟早被别人看得一清二楚,落得什么筹码都没有,任人摆布,后果相当可怕。
第二,不明言才有回旋的余地,不至于逼死自己。话没有说出口,怎么改都可以。明言的人,把话说得一清二楚。一旦发现对自己不利,根本不可能改口,也不可能抵赖,岂不自找麻烦,又招人笑话。
第三,不明言才能引出对方的本意。对方摸不清你的底细,才会原原本本说出自己的意见。明言的人,率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别人就不愿意明确表示不同的意见,只是口头上顺着明言的人,心里依然有自己的想法。
不明言,使大家都有面子
西方人以法为依归,接受“恶法胜于无法”的观念。只要合法,就无所谓不公平,大家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当然可以明言事实,力求公开、透明。
中国人重理,以合理为评量标准,不接受“恶法胜于无法”,却要求不合理的法必须立即修正。否则法本身已经不公平,依法也不能使人心服。
理的特性是变动性相当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种情况下,不明言才能兼顾各方立场,使大家都觉得有面子。一旦明言,就会造成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结局,对说话的人非常不利。
不明言的目的,在于“让应该知道的人知道内容,让不应该知道的人知道皮毛”。这种“以应该不应该为标准,来施行公开不公开的划分”,就是相当合理的做法。
而且,纸包不住火,事情真相迟早会水落石出。所以明言不明言,最后都一样。不明言根本不足以欺骗任何人,它只是让大家觉得有面子,纯属短暂的过程。
申诉有道:对象不同,方式不同
有些员工受到指责或批评后,应对的方式比较理性。通常先检查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看看有没有错。如果自己确实有错,就坦白承认,而且设法道歉;如果没有错,便理直气壮地申诉“我并没有错”,或者“错不在我”。
而有些员工则不这样,他们在受到指责和批评时,首先会去搞清楚“指责我的人究竟是谁”。因为“事在人为”、“有人才有事”,他们习惯于把事和人连在一起考虑。他们每听到一句话,最先开口问的都是“谁说的”。
面对位高势强的人,要不道歉,要不沉默
当指责你的人是你的老板或者是形势比你强、声望比你隆的其他同事,最好的因应方式是:做错了,赶快向他道歉,并且设法获得谅解;没有错,则保持沉默。
位高势强的人,不喜欢听到申诉的声音,却习惯于接受道歉。并且有时候他们还会认为“道歉就可以了事,好像太过简单”。所以你还要想办法,或者通过适当的第三者,取得相当的谅解,才可能平安无事。
保持沉默,对上司而言,已经等于申诉。上司会觉得很奇怪:“这个人怎么搞的?我说他做错了,他居然不说话,既不来道歉,也不找人来寻求谅解,真是奇怪!”
如果你能用沉默来引发上司的好奇心,诱导他们自动前来了解事实,那就是高明的做法。而且由于没有申诉的声音,不易引起上司的不满情绪。当上司以平静、宽容的心来调查的时候,往往会接受“原来并没有错”的事实,笑着说:“你没有错,要讲啊!为什么不讲呢?”你有机会让上司说出这种话,当然是最大的收获。这时候就算答以“是啊,我并没有错误”,至少也收到申诉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不至于产生后遗症。如果高明些,回答“有啦,还是有一些缺失,需要改进”,保证你连升三级,一帆风顺。
如果你并没有错而被上司指责,马上理直气壮地申诉,往往最为吃亏。因为上司发觉自己指责错误,必须接受自己判断错误的事实,不能恼羞成怒,还要被逼向你道歉:“对不起,你没有错,是我自己看错了。”如此,将来倒霉的,必然是你。
上司发现自己判断错误,已经觉得没有面子,不得不向下属道歉,更加没有面子。中国人没有面子的时候,最想的便是把面子找回来。上司一心一意要找下属的错误,相信不出两三天,就被他找到。他会笑着说:“我前几天说你有错,你还不肯承认。现在你还有没有话说?”这种结果,完全是下属咎由自取。这个时候才知道申诉有后遗症,为时已晚。
面对职位相当的人,要说得够技巧
当指责你的人职位和你一般高、形势和你差不多、声望也隆不到哪里去的时候,你的反应通常是:“好,我承认我有错,你难道一点错误都没有吗?”于是毫无保留地指出对方的错误,弄得对方下不了台。“我早就知道你犯了错,给你留个面子,不说出来而已。想不到你不顾我的面子,公开指出我的错误。鉴于彼此彼此的交互法则,我当然也要指出你的错误。你不必怪我无情,因为这是你找的。”
有错误不是不可以说,而是“应该说,但是不可以这样说”。有错误不指出来,怎么改进?但有错误就不管不顾地抖出来,大家都难堪。因此有错误一定要说,但要说得有技巧,使人有面子,才算圆满。你可以把责任推给制度,点醒他的错误,让他自己去改善。例如:“这种结果,是制度不完善的证明,如果制度不改,恐怕会一直错下去。”
面对职位低的人,要谋定而后动
当指责的人职位比你低、权势比你差、声望不如你,此时你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有人在后面给他撑腰,不然怎么敢如此这般?如果是,你就要特别小心,不要理会指责的人,弄清楚他后面是谁在撑腰,以便适时化解。为其撑腰的人自然会制止指责的人,甚至叫他道歉了事。
如果指责的人背后并无靠山,那么本着“不教训不行,否则别人可能学样”的精神,让他永不敢再犯。否则“不发威,别人就会把我当成病猫”,大家一起来找麻烦,岂非防不胜防?教训的方式当然也因人而异,有明有暗,有立即有延迟,有阴柔也有刚烈,必须谋定而后动,以免伤及自己而后悔不已。
申诉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错在自己,当然不能申诉,否则越描越黑,弄得自己更加没有面子;如果错在他人,也要先考虑一下,申诉的结果会不会影响上司或同事。如果真正应该负责的人,已经听到指责的声音,可能已经设法化解,如此,自己同样可以获得澄清,稍等一下,让它自然消解,更为省力省事!
如果申诉不影响他人,这时再想如何申诉最为有效。对上、平行、对下,不过是三个大方向,还要仔细研究对方的背景、未来发展和指责的用意,以调整自己的申诉方式。有时候不申诉反而能够获得一位良师益友,或者得到一位能够提携自己的上司。如果因申诉而坐失如此良机,不如忍一时而造福自己。
能不申诉便不申诉,并不是怕事。用不同的方式来申诉,主要目的是保护自己。怕事不好,惹事生事更不好。先保住自己,再有效地申诉。可能冷静下来之后,就不想申诉了,反正有一天会水落石出,何必急在一时。
下情上达:谨记“上下”观念
作为中层干部,你经常要向老板汇报、请示、建议,甚至犯错误以后要解释,这都属于下情上达,向上沟通。在向上沟通中,“下”是主体,作为下属,你应该谨记“上下”观念,不可以下犯上,当然也不必奴颜婢膝。
你应该安守本分,注意自己的言行,让上司感受你对他的尊重,否则上司只好摆出上司的架子,这时你反而没有面子。有些下属,上司稍微对其客气些,下属便得意忘形,没大没小起来,弄得上司不得不摆出高姿态。
在向上沟通时,你最好不卑不亢。太“亢”,有损上司的面子。如果上司真要计较,吃亏的肯定是你。太“卑”,上司会觉得你无能,靠赔笑脸混日子。你不能让上司感到功高震主,也不能让上司觉得你无能。
当你与上司的意见发生分歧时,应该合理地坚持,才能树立信用。否则,上司一说“不”,你就见风转舵,只会给上司留下不可靠的印象。反之,如果过分坚持自己的意见,在上司眼里就成了顶撞,上司以为你在挑战他的权威,难免会以势压人,伤了和气。合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时,要讲究技巧——首先肯定上司的意见,再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问题,反过来请教上司。
当与上司发生严重分歧时,你最好不说话,表现出深思的状态,上司自然能看出来,但是你不要说出来,等上司让说时才说。
当与上司意见相同时,你要给予热烈的回应。回应时如果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上司会认为你只是随声附和,最好说:“我想了很久都没有想通,原来这样最好。”
打开上下级言路的最好方法是让上司感到下属心中有他。如果你能让上司觉得你心中有他,他会觉得你都是为他着想,你说的话他就会比较容易接受。反之,你提出的任何建议,老板都会怀疑你的动机,也就很难接受你的意见。
上情下达:不要高高在上
向下沟通时,“上”是主体。要想沟通顺畅,你要降低姿态,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使下属畏惧或反感。中国人重视身份地位,所谓“大人不计小人过”,就是地位高的人不要对地位低的人所犯的过错斤斤计较。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骁勇善战,但自幼家贫,没有读过书,所以吴王孙权常劝吕蒙多读书,但是吕蒙以军务繁忙为借口推脱。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并没有指责他不学无术且不听劝告,而是说:“你说事多,难道还多过我吗?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觉受益颇多……”经过孙权的劝导,吕蒙终于发愤读书,这才有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成语。
某公司副总第一次到香港出差,回来后在开会时滔滔不绝,大谈特谈香港的风土人情,反而把正事撇在一边。与会的人听得不耐烦,又不好打断他,只好都看着总经理。总经理已经暗示过副总了,可是副总视而不见。于是,总经理只好用强制的方法,直截了当地对副总说:“这事以后再谈,我们现在谈正事。”此话一出,副总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为了不在下属面前颜面扫地,他依然故我。这样一来,轮到总经理面子上挂不住了。其实总经理可以这样说:“李科长,你安排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专门请副总来说说他的香港见闻,今天我们先抓紧时间解决问题。副总,你看这样安排好不好?”这样,既给副总留了面子,又限制了他说题外话。
作为管理者,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下面的人谁会服你?可是一旦你太凶了,所有人都会转而同情弱者,让你进退两难。所以,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平易近人,同下属说话的时候,多数是谆谆教导的口吻,如同仁慈的长者。凡是那些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咄咄逼人的上司,一般是火候没到,还不懂得中国人的“为官之道”。
平行沟通:避免“谁怕谁”的心态
无论是对上沟通,还是对下沟通,沟通的双方都会保留三分的礼让空间,因此,比较容易找到合理的平衡点。而平级之间,因为大家都一样 “大”,所以,很容易产生“谁怕谁”的心态,对沟通十分不利。其实,中国人谁都不服谁,尤其是当大家地位相当时,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引起他人的不满。例如,你说“听我说”,别人可能会想“别自以为是,凭什么听你的”。
中国人通常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尊重对方,对方也会尊重你。因此,要想顺利地进行平行沟通,首先应从自己做起,尊重对方,对方自然也会尊重你,这样才有利于沟通。
平行沟通中除了要尊重对方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真诚的心。有的人疑心比较重,稍不留神,其怀疑的神经就会被触动。而他一旦产生疑心,你说什么,他都不会相信你。“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十分谨慎。
此外,有些人很怕吃亏,吃过一次亏,就不愿再和你打交道。因此,千万不要存心占别人的便宜,也不要存心设陷阱,让别人出丑。建立“和我打交道,一定不吃亏”的信用,增强大家对你的信任感,才能顺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