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七味,切细,用水七升,煮取一半,去滓。用棉布浸于药汤中,湿敷患处,间隔时间长些再换,每日二次。每次湿敷至约走了十里路的时间,揩干,捻取甘湿散少许薄薄地敷于疮面上,使完全覆盖疮面,大约半日后,再用汤药湿敷,敷罢,再外敷药如前。所用甘湿散是由蚺蛇胆等六味组成的那个方子……我家婢女患此病,多方治疗不效,溃疡面有两处,深约半寸。我在刘涓子方中查得这个甘草汤方,配合自制的蚺蛇胆散,使用不到七天,溃疡面便平复,非常有效。一共用这个方法治疗十八例,用后即愈,遇到这种疾病的,请广为传播这个方子。
劉涓子療火燒人,肉爛壞,麻子膏方。
刘涓子治疗烧伤,皮肉溃烂,麻子膏方。
麻子一合 檗白皮 山梔子碎 白芷 甘草各一兩 柳白皮一兩
麻子一合 柏白皮 山栀子打碎
白芷 甘草,各一两 柳白皮一两
右六味口父咀,以豬脂一升,煎三上三下,去滓,以涂瘡上,日三。
上六味打碎,用猪脂一升,煎三沸, 去渣,涂于疮面,每日三次。
又乳癰方
治乳痈方
大黄一分末 竈下黄土一分末生薑二分
大黄一分末 灶下黄土一分末生姜二分
右三味搗末,醋和塗乳,痛即止,極驗。劉涓子不用生薑,用生魚,三味等分。
上三味捣研成末,醋调外涂于乳上,痛便止,非常有效。刘涓子不用生姜,用生鱼,三味等分。[以下诸方辑自《醫心方》卷三、四、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一、二十八]
劉涓子方,治蜂瘻,始發於頸,瘰癧三四處俱腫,連相潰移。此得之多飲流水,水有蜂餘毒不去。
刘涓子方,治疗蜂瘘,初发于颈部,肿起瘰疬三四处,相继溃破延及他处。这是由于饮用流动水太多,水中有蜂毒而致。
蜂房一具 鱉甲一分 茴香子 茱萸各一分 椒二百枚 乾薑一分
蜂房一具 鳖甲一分 茴香子 茱萸各一分 椒二百粒 干姜一分
右六物搗下作散,敷瘡孔口上,日十度。
上六物,捣碎过筛作为散剂,敷于疮口上,每日十次。
劉涓子方,治瘰癧瘻始發於頸,有根,令人寒熱。此得之新沐,汁入頭中,下流於頸。
刘涓子方,治疗瘰疬破溃形成瘘管,始发于颈部,基底部固定,患者恶寒发热。这是由于洗浴时,汁水渍入头中,下流至颈部而致。
茯苓一兩 續斷一分 礬石二分
乾地黄一分 空青一分 礬石一分
乾薑一分 桔梗一分 蜀椒一分 恒山皮一分 斑蝥一分 烏頭一分 附子一合炮 乾狸肉一分
茯苓一两 续断一分 矾石二分
干地黄一分 空青一分 矾石一分
干姜一分 桔梗一分 蜀椒一分 常山皮一分 斑蝥一分 乌头一分 炮附子一合 干狸肉一分
右十四物,搗合下篩,以白蜜和,酒服如大豆十丸,日再。
上十四味,捣碎混匀过筛,用白蜜调,酒送服如大豆大小十丸,每日二次。
劉涓子治蚯蚓瘻方。
刘涓子治疗蚯蚓瘘方。
鴨膏和胡粉敷瘡,亦靈。
鸭膏调入胡粉贴敷于疮面,也灵验。
劉涓子方,治惡脈[1](惡脈:《諸病源候論》卷之三十一“惡脈候”云:“惡脈者,身里忽有赤絡,脈起嶐嵸,聚如死蚯蚓狀;看如似有水在脈中,長短皆逐其絡脈所生是也。由春冬受惡風,入絡脈中,其血瘀結所生。久不瘥,緣脈結而成瘻。” )腫毒湯方。
刘涓子方,治疗恶脉红肿蕴毒方。
烏扇二兩 昇麻二兩 梔子仁十四枚
乌扇二两 升麻二两 栀子仁十四枚
右三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 分再服。以滓薄腫上甚良。
上三味,切碎,用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两次服。将药滓敷于红肿处效果非常好。
劉涓子方五香丸,治惡氣腫毒[1](腫毒:疑爲“毒腫”,《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二:“毒腫者,是風邪癧毒之氣,客人肌肉,搏於血氣,積聚所成。然邪毒傷人,無有定處……但毒之所停,血則痞澀,血氣與邪相搏,故成腫也。” )方。
刘涓子方五香丸,治疗恶气肿毒方。
薰陸香二分 藿香二分 青木香三分 鷄舌香二分半 鬼臼二分 大黄八分 當歸五分 昇麻三分 朱砂一分半 牡丹二分 雄黄一分
薰陆香二分 藿香二分 青木香三分 鸡舌香二分半 鬼臼二分 大黄八分 当归五分 升麻三分 朱砂一分半 牡丹二分 雄黄一分
右十一物,搗,下篩,蜜和爲丸。清白飲一服四丸,丸如小豆大,日再。
上十一味,捣细过筛,蜜和为丸。米汤送服,一次四丸,每丸大小如小豆, 每日二次。
又云:五毒膏,治惡氣毒腫方。
另一方:五毒膏,治疗恶气毒肿方。
蜀椒二兩 當歸二兩 朱砂二兩
烏頭一升 苦酒一斤半 豬肪六斤
巴豆一升去心 雄黄二兩
蜀椒二两 当归二两 朱砂二两
乌头一升 醋一斤半 猪脂肪六斤
巴豆一升,去心 雄黄二两
右八味口父咀,以苦酒淹一宿,納豬肪,合煎微火三上下藥成。向火摩腫上,日三。
上八味捣碎,用醋先浸泡一夜,放入猪脂肪,微火合煎三沸药成。在火边上,将该药涂于患处,每日三次。
劉涓子治惡瘡方。
刘涓子治疗恶疮方。
用杏仁熬令黄黑,豉熬令黑焦,膏和敷上。
杏仁煎炸至色变为黄黑,豆豉煎炸至黑焦,油膏调匀,涂于患处。
劉涓子治疽創[1](疽創:“創”通“瘡”。《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此疽瘡,是之類也,非癰疽之疽。……多發於指節腳脛間,相對生,歷歷作細孔,如鍼頭,其里有蟲,癢痛,搔之黄汁出,隨瘥隨發。皆是風邪客於皮膚,血氣之所變生。”)方。
刘涓子治疗疽疮方。
烏賊骨作屑,鯽魚膽十四枚和取,與散合,敷瘡上,不三癒。
乌贼骨捣研成末,鲫鱼胆十四枚,与乌贼骨末调匀,外敷于患处,不超过三次即愈。
劉涓子治癰發背、發房初起赤方。
刘涓子治疗背痈、乳痈初起皮色红赤方。
其上赤處灸百壯。
在变红的皮肤上灸百壮。
又方:搗紵根,少水解,以薄上。
又方:纟宁根捣烂,加水少许,贴敷患处。
又方:竈黄土,鷄子白和塗上。
又方:灶心黄土与鸡子白调匀涂于患处。
又方:樹上不落桃子末,以好苦酒和,敷瘡上。
又方:取树上不落的桃子为末,用好醋调匀,敷于患处。
又云:欲使速潰方,水研半夏,鷄子白和塗之,亦能令消。
又一方:加速痈肿破溃的方子,水研半夏与鸡子白调匀,涂抹于患处,也能使之消散。
治癰腫痛煩困方。
治疗痈肿痛,烦躁困倦方。
生楸葉十重貼之,以布帛裹,緩勿令急,日二易。止痛、消腫、食膿,勝於衆貼。冬以先乾者,臨時鹽湯潑潤用之。
生楸叶十层,贴于患处,外用布包裹,不要过紧,每日换二次。其止痛、消脓、收脓作用强于其他办法。冬天用干的,临用时用盐水浸润再贴。
劉涓子治癰癤虚腫方。
刘涓子治疗痈、疖肿胀方。
當歸二兩 草二兩 赤石脂二兩 昇麻四兩 白蘞四兩 芎藭四兩
大黄四兩 乾玄參三兩
当归二两 草二两 赤石脂二两 升麻四两 白蔹四两 芎四两
大黄四两 干玄参三两
右八物下篩,鷄子白和如泥,塗故布上,隨腫所大小作貼貼之,燥復易之。
上八味捣细过筛,用鸡子白调和如泥状,涂在旧布上,依患处大小作一贴贴上,干了便换掉。
劉涓子方治婦人陰蝕,當歸湯方。
刘涓子治疗妇女阴部溃疡,当归汤方。
當歸二兩 甘草一兩 芎藭一兩
夕藥[1](夕藥:疑即“芍藥”。)一兩 地榆三兩
当归二两 甘草一两 芎一两
芍药一两 地榆三两
右五物,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洗之, 日三夜一。
上五味,用五升水,煮取三升,外洗,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劉涓子方云:女人交接輒出血方。
刘涓子方:治疗妇女性交出血方。
桂心二分 伏龍肝三分
桂心二分 灶心黄土三分
二味,酒服方寸匕,日三。
上二味,酒送服方寸比,每日三次。
劉涓子方,治白定[1](白定:定,疑爲“澱”之誤。故白定疑爲“白癜”。)方。
刘涓子方,治疗白癜风方。
樹穴中水汁向東者,就火刮洗白定二三過即癒。楓樹勝也。
取树洞中,偏向东方的水汁,靠近火源,刮洗白癜风处二至三遍即可痊愈。枫树较好。
又方:生鷄卵一枚,内苦酒中淹浸令没鷄卵殻,殻欲消,破之,先以白敷之,次以黄敷,燥便癒,極良。
又方:取生鸡蛋一个,放入醋中浸泡,让醋没过鸡蛋壳,当蛋壳快软化时,打破它,先用蛋清敷于患处,再以蛋黄敷上,干了就能痊愈,效果非常好。
葛氏方,治癰發背、腹、陰匿處,通身有數十。
葛氏方,治疗痈发生地背部、腹部、阴部,通身有数十处。
方取乾牛屎,燒,搗細,重絹篩下。以鷄子白和以塗之,乾復易。秘方,劉涓子同之。
方用牛屎,烧成灰,捣极细,粗绢布过筛。用蛋清涂于患处,干了就换掉。
劉涓子方,治卒發瘡方。
刘涓子方,治疗突然生疮方。
炭,長二尺許,燒令赤。以水二升灌之,出炭取汁浴之。
炭,约二尺长,烧红,用水二升浇, 取出炭,用余汁洗患处。
劉涓子方,治耳體隱疹[1](隱疹:《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二“風邪客於肌中則肌虚,真氣發散,又被寒搏皮膚,外發腠理, 開毫毛,淫氣妄行之,則爲癢也,所以有風疹搔癢,皆由於此。……赤疹熱時即發,冷即止;白疹天陰冷即發。”與今之“蕁麻疹”相同。)發瘡方。
刘涓子方,治疗耳部及身体隐疹形成疮疡方。
生地榆三兩 黄連二兩 大黄四兩 黄芩四兩 苦參八兩 甘草六兩
生地榆三两 黄连二两 大黄四两 黄芩四两 苦参八两 甘草六两
芎藭四兩 芎四两
右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半, 洗浴。
上七味,用水六升,煮取三升半, 外洗。[以下諸方輯自《重修改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卷十二、二十二]
又劉涓子方,治附骨癰[1](附骨癰:《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附骨癰,亦由體癰熱而當風取涼,風冷入於肌肉,與熱氣相搏,伏結近骨成癰。其狀無頭,但腫痛而闊,其皮薄澤,謂之附骨癰也。”)。
又刘涓子方,治疗附骨痈。
蜣螂七枚,和大麥搗爛封之。
蜣螂虫七只,与大麦一起捣烂,敷于患处。
梅師方,治中熱油及火燒瘡方。
梅师方,治疗被热油烫伤及火烧伤后形成疮疡方。
檗白皮,豬脂煎,塗瘡上。《鬼遺方》同。
柏白皮,用猪油煎,置冷凝后,涂于疮上。[下方辑自《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
《劉涓子鬼遺方》治小兒癉瘧,壯熱不寒。
《刘涓子鬼遗方》治疗小儿瘅疟,壮热不恶寒。
黄丹二錢,蜜水和服,冷者酒服,名鬼哭丹。
黄丹二钱,蜜水调和送服,若恶寒、寒战者用酒送服,名为鬼哭丹。[以下輯自《證治準繩·瘍科》卷三]
《鬼遺方》背上九處不可病癰:第一入髮際爲玉枕,亦爲舌本。第二頸項節。第三椎骨爲崇骨。第四大椎爲五臟。第五脊骨兩邊肺腧穴。第六夾脊兩邊脾腧、肝腧。第七脊骨兩邊腎腧二穴。第八心鳩尾。第九鳩尾骨穴。
《鬼遗方》中说背部有九处不能患痈,患痈则病情凶险:第一是入发际部,为玉枕穴,也是舌之根本。第二是颈项的骨节上。第三是椎骨上。第四是大椎穴。第五是脊柱两旁的肺腧穴。第六是脊柱两旁的脾腧、肝腧。第七是脊柱两侧的肾腧二穴。第八在心下鸠尾。第九在鸠尾骨穴。[以下輯自《西陲古方技書殘卷匯編》卷四]
劉涓子鬼方[1](劉涓子鬼方:原無,據劉涓子方殘卷九卷目補。)
刘涓子鬼方
大黄 白蘞 黄芩,各二兩 大黄 白蔹 黄芩各二两
右三味,搗篩令鈞[2](鈞:疑爲“匀”字。),煎一沸,絞去滓,適泠,洗瘡,日十度。
上三味,捣细,过筛,和匀,煎一沸,绞去药渣,置至温度适宜,洗疮面,每日十次。
治小兒頭瘡。
治小儿头疮。
當歸 大黄 澤蘭 黄芩 蛇床子 黄連
当归 大黄 泽兰 黄芩 蛇床子 黄连
右六味,以水一斗五升,煎取六升,去滓,鹽,。
上六味,用一斗五升水,煮取六升,去滓,盐,。
治熱瘡,洗浴瘡,生地榆根湯方。
治疗热疮,洗浴疮面,生地榆根汤方。
生地榆根二斤
生地榆根二斤
右以水煎取五升,去滓。適泠暖,以洗浴,日三度。
上药用水煎取五升,去滓,待温度适宜,洗浴患处,每日三遍。
治諸瘡浸淫[1](浸淫:原脱,據《外臺秘要》卷二十九補。《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浸淫瘡,是心家有風熱,發於肌膚。初生甚小,先癢後痛而成瘡,汗出,侵潰肌肉;浸淫漸闊,乃遍體。” ),戎鹽洗湯方。
治疗浸淫疮,戎盐洗汤方。
戎鹽二合 黄連 蛇銜 石南 大黄 黄芩 礬石,各一兩
戎盐二合 黄连 蛇衔 石南 大黄 黄芩 矾石,各一两
右八味,以水七升,煎取三升,日三度。
上八味,用七升水,煮取三升,日三次。
治小兒,梔子湯方。
治小儿,栀子汤方。
栀子三十枚 白芷 甘草 黄連
栀子三十枚 白芷 甘草 黄连
右五味,以水一斗二升,煎取六升,去滓以洗。
上五味,用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外洗。
治小兒丹[1](丹:《諸病源候論》卷五十:“風熱毒氣客於腠理,熱毒搏於血氣,蒸發於外,其皮上熱而赤, 如丹之涂,故謂之丹也。”即今之“丹毒”也。),洗浴苧根葉湯方。
治小儿丹毒,洗浴苎根叶汤方。
苧根葉三斤[2](三斤:原脱,據《外臺秘要》卷三十補) 小豆四升 苎根叶三斤 小豆四升
右二味,以水煎取五升,去滓。泠洗浴,日三度。
上二味,水煎取五升,去滓。置冷后洗浴患处,日三次。
治小兒丹,慎火汁方。
治疗小儿丹毒,慎火汁方。
慎火,絞搗取汁,以拭搨赤處,日十度。
慎火,捣烂绞汁,湿敷患处,日十次。
治小兒丹,煩[1](煩:原錯置於方中,作“煩柳葉”,據《證類本草》卷十四改。),洗榻湯方。
治小儿丹毒,心烦,洗榻方。
柳葉一斤
柳叶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以洗,十[2](十:其上疑脱“日”字。)度。
上一味,用一斗水,煮取五升,去滓外洗,日十次。
治小兒丹腫,衆治不瘥,棗根榻方。
治疗小儿丹毒,各种疗法不能控制,枣根榻方。
棗根
枣根
方
方
梔子 黄連 昇麻 甘草 大黄
黄檗,各二兩
栀子 黄连 升麻 甘草 大黄
黄柏,各二两
右六味,以水一升煎取七升,絞去滓,適冷暖,以故棉搨赤腫處,小暖復易,令恒使溫。
上六味,用一升水,煮取七升,绞去滓,置至温度适宜,用旧棉花沾药汁湿敷红肿处,温度稍高便换掉,要让温度保持一致。
劉涓子、甘伯濟治秣陵[1](陵:原作“稜”,今正。)令,《已用省驗方》卷第十:余以元嘉二十年臨秣陵,發背綿困,主上垂矜,遣甘伯濟資給以見治救。又劉涓子素周游,於時鄰居,參共爲治,蒙得令[2](令:其後疑脱“愈”字。)。將舊應方,亦爲詳備,既是所經,爲復連集,以爲。
刘涓子、甘伯济治疗秣陵令方,《已用省验方》卷第十:我于元嘉二十年来到秣陵,患背痈,迁延不愈,病情严重,皇上很关心我,便派甘伯济前来诊治,刘涓子平时周游四方,这时正好来到此地,二人便一起为我治病,在二人的精心治疗下, 我得以痊愈。一些以前的验方,我也都细心保留,都是我以前亲身体验过的,故将他们都收集在一起,作为以后的参考。
竹葉黄芪湯方
竹叶黄芪汤方
淡竹葉切,三升 甘草 麥門冬 黄芩 前胡 乾地黄 枳實 人參 芍藥 芎藭 生薑,各三兩 小麥三升
大棗二十四枚 黄芪[1](黄芪:分量原脱。)
淡竹叶切细,三升 甘草 麦冬 黄芩 前胡 干地黄 枳实 人参 芍药 芎 生姜各三两 小麦三升
大枣二十四枚 黄芪
右十六味,水先煮七升,煎竹葉、小麥,取一斗三升,澄清,納諸藥煎取四升,分四服。
上十六味,水先煎竹叶、小麦取一斗三升,澄清,放入群药煮取四升,分四次服。
二竹葉黄芪湯方[1](二竹葉黄芪湯方:分量原脱。)
二竹叶黄芪汤方
黄芪 甘草 黄芩 麥門冬 乾地黄 石膏 芍藥 枳實 生薑 知母 芎藭
黄芪 甘草 黄芩 麦门冬 干地黄 石膏 芍药 枳实 生姜 知母 芎
右加水六升,先煮竹葉,取一斗二升,納諸藥煎取四升半,每服一升。
上群药,加水先煮竹叶,取一斗二升,放入诸药煮取四升半,每次服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