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1476900000008

第8章 感官训练

孩子想要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这种愿望会让他不断纠正自己。不是老师让他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引导着他改正错误,而是孩子自己头脑中非常复杂的工作产生了这样的效果。这就是孩子自我教育进程的开始。

我的教学用具为孩子们提供了进行“感官训练”的条件。

在教学用具箱中,最能吸引两岁半到三岁孩子注意力的就是这三套拼插式实木块了。每个木块上都插着十个小圆柱或圆盘形状的实木块,所有实木块上都有一个圆钮把手。第一套圆柱体实木块的高度都一样,但直径由大到小递减(见图10)。第二套圆柱体实木块高度和直径上都有变化——高度和直径上依次递减,大小不一但形状相同(见图11)。第三套圆柱体实木块直径相同,但高度有变化,随着尺寸递减,圆柱体实木块逐渐变成一个小圆盘形状的实木块(见图12)。

第一套圆柱形实木块在两方面(直径与横截面)发生了改变,第二套在三个方面(直径、横截面与高度)都发生了改变,第三套仅在一方面(高度)发生了改变。我是根据这种训练的难易程度来排列实木块顺序的。

训练的内容是将实木块中所有的圆柱体都拿出来,打乱顺序,再让孩子重新将它们放回到对应的位置上。孩子们可以舒服地坐在桌子旁进行训练。他们用一两根手指头捏住圆钮把手,小心地将实木块拿出来。再通过手和手臂的运动将实木块轻轻地打乱,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让实木块掉在地上,也不要发出嘈杂的噪声,之后再将小圆柱实木块放回到原先的位置上。

在做这项训练时,老师可以先做一个示范,将小圆柱体实木块从插孔中取出,轻轻地在桌子上将实木块打乱顺序,然后告诉孩子们如何将实木块放回原位,但是不必帮助孩子把实木块放回原位。这样的示范看起来总有些多余,因为孩子们看到别的孩子如何操作,就可以模仿去做了。

孩子们喜欢单独进行这样的训练。有时他们担心受到别人不必要的插手,所以他们更喜欢独自一人去做练习(见图13)。

但是孩子们是如何将桌子上的小圆柱实木块放回到原位的呢?他会先做几次尝试,可能会把实木块弄错,把大一点的圆柱体放到

较小的插孔中。然后,他就会重新换一个地方再试试,直到将圆柱体放回对应的原位为止。有时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插孔过大,圆柱体太小,这也不太合适,应该将更大一点的圆柱体放到这个插孔中。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剩下一个圆柱体找不到对应的位置。在这个环节里,孩子就必须仔细地找出错误。他看起来有些困惑,他那小小的头脑里思索着这个颇具吸引力的问题。之前的圆柱体都放在了合适的位置当中,现在为什么这个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了呢?他会稍停下来,皱着眉头,冥思苦想。他开始去观察圆柱体上面的圆钮把手,看看是不是有某个圆柱体放错了插孔。他觉得,可能是一些圆柱体放错了位置。他又尝试着去重新放。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过程,最后终于成功了。这时,他的脸上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这种训练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需要回想一下整个过程,通过自己的经验找出圆柱体的对应插孔。因此他会一次次地尝试。3岁到3岁半的孩子们在进行这项练习的时候,常常会兴致盎然地尝试40次以上。

如果再摆出第二套和第三套的圆柱体实木块,这些圆柱体形状上的变化更会深深地吸引住他们,再次激起他们接受练习的兴趣。

我所说的这个教学用具有助于培养孩子通过观察区别大小尺寸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最终可以一眼就看出手中的圆柱体应该放在多大的插孔中。这种教育方法所建立的基础是:教学用具本身可以控制错误的出现,孩子在操作的时候可以感觉到自己是否正确。

孩子想要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这种愿望会让他不断纠正自己。不是老师让他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引导着他改正错误,而是孩子自己头脑中非常复杂的工作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这就是孩子自我教育进程的开始。

这种训练的目的不是达到一种外在可见的目标,也就是说,让孩子们进行这种训练不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去放置圆柱体实木块,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去进行训练。

这些训练要达到的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目标,即让孩子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让他通过观察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去判断、去推理、去决定。孩子通过重复这种训练可以锻炼注意力和理解力,从而真正达到持续不断的提高。

圆柱体训练之后,可以继续进行三套立体几何实木块的训练:

第一套,10个粉色木制立方体实木块。立方体实木块的边长依次从10厘米递减到1厘米(见图14)。

孩子们用这些立方体垒成一个塔,先在地板或小地毯上放置最大的那个实木块,再将其他的实木块按照大小次序依次叠加,最后将那个最小的实木块放在塔顶。

有时,孩子们刚垒好一座塔,就刮了一阵风,塔就倒了,实木块散落在小地毯上,这样他们又得重头再来。

第二套,10个棕色长方体实木块。长方体实木块长20厘米,正方形横截面的边长从10厘米依次递减到1厘米(见图15)。

孩子将10个长方体散放在浅色的地毯上,他可以先从最粗的实木块开始摆放,也可以从最细的实木块开始,将这些实木块按照大小次序摆列好。

第三套,10个绿色薄板实木块,或10个红蓝交替的薄板,这些实木块的一侧的截面都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薄板实木块的长度从10厘米依次递增到1米(见图16)。

孩子将10块薄板散放在一大块地毯上,将实木块的顺序打乱,通过比较实木块的形状,将实木块按长短的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就排列出一个管风琴的形状了。

通常情况下,老师会先做练习来给孩子们示范一下如何摆放实木块,但大部分情况下,孩子是通过观察别的孩子才学会如何摆放的,而不是直接从老师那里学会的。但老师也要继续观察孩子,不要错过孩子们付出努力的一举一动,老师只需在孩子们摔打教学用具,或者胡乱操作教学用具时进行纠正,如果孩子们在摆放实木块时出现一些次序上的错误,老师则无须纠正。其原因是:孩子们摆放实木块时犯的错误,比如,把一个小一点的立方体实木块放到了较大的实木块下面,这个错误是由缺乏练习造成的,而且这个错误可以通过多次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并进行反复的练习改正过来。有时,孩子们在摆放薄板实木块时,会出现一些明显的、让人瞠目结舌的错误,但由于这种练习的目的,并非是让孩子们将实木块按照次序摆好,而是锻炼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老师不必插手去纠正。

终有一天,孩子们会将所有的实木块按照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排列出来(见图17),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叫老师过去,欣赏他们的劳动成果。这时,练习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三套实木块教学用具是用来做“摆放练习”的。做这些练习时,孩子们必须搬弄和操纵这些对他们的小手来说很重的教学用具。孩子们利用这些工具可以锻炼双眼区别相似物大小的能力。这项训练,从感官上来说,比前面提到的圆柱体插孔训练更简单一些。

但实际上,摆放实木块的训练其实更难,因为教学用具本身不能控制错误,只能靠着孩子的双眼来控制错误的出现。

因此,这些教学用具之间的区别应该鲜明一些,这样孩子们可以一眼就看出来。考虑到这一点,我们的教具体积都较大。孩子也

必须具备一些观察力来为这个训练做准备(观察力可以通过圆柱体插孔训练习得)。

在同一个阶段内,孩子们也可以做一些其他训练。在教学用具当中,有一小块矩形板,矩形板的表面有两部分:磨砂面和光滑面(见图18)。孩子们已经知道,怎样用凉水和肥皂洗干净双手,然后将双手擦干,再将手指放在温水中浸泡几秒钟。渐渐地,孩子们在这个训练中,就可以让自己对温度的感觉更加敏锐。

洗手之后,老师教孩子们用柔软的手指肚轻轻地触摸矩形板上两个不同的表面,让他们感觉其中的区别。在分别触摸两种不同的表面时,孩子们悬在空中的小手一前一后地运动,这也是培养孩子控制力度方面的最佳练习。他们的小手刚刚清洗过,还用温水浸泡过,这个过程为孩子的双手增加了优雅与美感,整个练习是“触觉练习”的第一步,这在我的教学方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当孩子们开始接受触觉训练时,老师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他不仅要给孩子们示范如何去做,还要在做示范时尽量保持沉默,他会握着孩子的手,引导孩子用指尖尽可能轻地触碰一下小矩形板的两个表面。老师不用做任何解释,如果说话,最多也是鼓励孩子用手去体验一下不同的触感。

当孩子体验到了不同的感觉以后,就会按照老师教给他的方法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孩子们触摸过这个有两种表面的矩形板之后,还可以尝试另外一种矩形板的训练,这个矩形板上贴着不同粗糙程度的胶带(见图19)。

还有一系列粗糙程度不同的砂纸卡。孩子们可以通过这种训练不断完善自己的触觉灵敏度。孩子们不仅提高了辨别各种类似但有细微差别的触感的敏锐度,而且也在运动中提高了自控能力。

下面,我列举一些可做触觉感官训练的布料:丝绒、缎子、丝绸、羊毛、棉布、粗布亚麻、细布亚麻。训练的时候选择两块相似的布料,布料的颜色要鲜艳明亮。

现在,老师要教孩子一种新的动作了。在先前的练习中,孩子是“触摸”矩形板,但是现在孩子们要“抚摸”这些布料,他们可以根据布料丝滑或粗糙的程度——从粗糙的棉布到光滑的细布丝绸——采取相应的方式,或是用力,或是轻柔地抚摸这些布料。孩子通过用手抚摸这些布料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感,而且他们为了更敏锐地去感受布料,甚至还会闭上双眼。为了尽全力去感受这些布料,他们会用一块干净的手帕蒙住自己的眼睛,他们将类似的布料放在一起,一个叠放在另一个之上,之后摘下手帕,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弄错了。

这种“触摸”和“抚摸”训练特别吸引孩子,而且还会促使孩子在周围环境中去搜寻类似的体验。在我们这,曾有一个小孩子深深地被来访者身穿的漂亮布料吸引,他想去看看,就洗了洗手,然后走过去,轻轻地抚摸着来访者的外衣,他的脸上浮现出兴致盎然的表情。

随后,我们就会看见孩子们会对这种稍难一点的练习也乐此不疲。

教学用具当中还有小的矩形木板(见图20)。这些矩形木板大小相同但木质材料各异,所以重量不同,这些木板的颜色也各异。

孩子们想拿出这些木板,就要先用四个手指肚抓住木板,再将手指慢慢舒展开。这也是训练细微动作的好机会。

孩子的手上下移动,可以掂量一下物体的重量,手的动作也不能太大,尽可能让动作越小越好——而且这些动作会越来越细小微妙。当孩子们不需要任何轻微的动作就可以估计出物体的重量时,这个训练就圆满地达到目的了。不断重复地练习尝试就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

孩子们一旦被老师领进了门,就会自动地蒙住眼睛反复地做这个“感官训练”(见图21)。举例来说,孩子们会将较重一点的木板归类到右边,将较轻一点的木板归类到左边。

当孩子们摘掉蒙在眼睛上的手帕时,他们可以对照木板的颜色来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弄错了。

这种训练对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在进行这项训练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先进行三套几何图形实木块及不同粗糙程度的矩形板训练。在训练时,孩子可以用他们喜欢的教学用具进行自我训练。

这套教学用具是一套由明艳颜色的丝绸包裹起来的正方形木板。整套用具包含两个独立的盒子,每个盒子当中装有64种不同颜色的木板,具体来说,每个盒子中的木板有8个色度,每个色度再分成8个浓淡程度不同的木板。孩子们要做的第一个训练就是:将颜色两两配对,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一堆打乱的色块当中找出两个相似的木板,将这两块木板拿出来放在一起。老师自然不会将128块木板都放在一起让孩子做练习,而是只拿出几个颜色较为鲜艳的木板,比如,红色的、蓝色的和黄色的,从这三种木板中拿出三四对,混合在一起。然后,从中拿出一块木板——可能是红色的,老师要给孩子示范如何从那一堆木板中挑出与其配对的木板。完成这个训练之后,老师再将这几对木板放在桌子上。然后,老师再拿出蓝色的木板,让孩子挑出与蓝色木板配对的木板来。之后,老师再次将木板打乱顺序混在一起,让孩子自己重复这个训练。举例来说,孩子可能选择两块红色的木板、两块蓝色的木板、两块黄色的木板等,并将这些木板一对对排好。

再往后,可将木板的种类增加到4对或者5对,大约3岁的孩子最终能够从一堆木板中找出10对、12对颜色相近的方形木板来。

当孩子的眼睛经过反复训练,能够一眼看出可以配对的颜色时,孩子就可以做同一种颜色不同深浅程度的排列练习了(见图22)。他可以通过每种颜色的深浅程度的细微变化锻炼出敏锐的眼力来。举个例子,让孩子做蓝色系的木板训练。这套教学用具当中有8块颜色由深到浅的木板,老师先从颜色最深的那一块开始,一块接一块地摆好,这样示范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整个过程是如何完成的。

然后,老师就可以离开了。孩子们会自发地去经历这种有趣的尝试。孩子们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如果他知道了规则但还是会犯错误的话,说明他还不能识别同一颜色中各种色度的微妙差异。只有不断训练,才能完善孩子辨别颜色深浅度的能力,所以让他们自己练习吧,我们不要插手!

这里有两个建议来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这个练习。

第一个建议是,应该先找出颜色最深的。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方向,可以帮助他做出选择。

第二个建议是,有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一下两块相邻的木板的颜色,这样可以将二者直接进行比较,也可以将这两块与其他的木板区分开来。用这种方法,孩子会仔细地、小心地先对比一块木板与相邻木板的差异,然后再去摆放木板。

最终,孩子们自己就会很喜欢将64块木板混合在一起,然后技巧纯熟地摆出8排来,每排都显示出木板色度由深到浅的渐变。在这个练习中,也锻炼了孩子用双手进行细微运动的能力,同时孩子思维的注意力也得到了特殊训练。孩子不能一直握着木板,他的手尽量不要碰到裹在木板外面的丝绸,他摆放木板时要拿着木板上下两端的木头部分。要将木板一个接一个地排列成一条线,使木板看起来像一条漂亮的、颜色渐变的绸带,这也需要手工技巧,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才有可能达到这种效果。

这种色彩感官训练对大一点的孩子们来说,有助于开发“色彩记忆”。孩子仔细观察一种颜色之后,就会在一堆颜色当中找出与其相邻的颜色,当然,孩子在找的过程中不会一直看着刚才的那个颜色来引导他。因此,孩子们是通过记忆来识记颜色的,他们不需要用实际颜色而是用头脑中的印象来进行比较。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色彩记忆”的练习,这种练习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活跃的发散思维,当他们头脑中闪现出某种颜色的印象时,他们就会在周遭环境中寻找与之对应的现实事物。对他们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与头脑中的印象相对的事物,并且这个相对事物也尽在掌握,这就是他们心智力量的明证,也确实是他们成长当中的一个胜利,他们会为此感到十分兴奋。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教学用具是一个带有6个抽屉的小橱柜,抽屉一个安置在另一个之上。当孩子打开抽屉时,就会看见一个木制的框形结构(见图23)。

在框形结构中央都有一个可以取下来的蓝色几何图形,几何图形中央有一个小把手。每个小抽屉里都衬着蓝色的纸,当拿走几何图形的时候,抽屉底部就可以看到同样的一个几何图形。

这些几何图形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放在抽屉当中的。

第一个抽屉中放着6个直径递增的圆形。

第二个抽屉中放着1个正方形和5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但是长方形的宽依次递增。

第三个抽屉放着6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边长与角度都不同,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第四个抽屉放着6个多边形,边数由5递增到10,包括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十边形。

第五个抽屉里有6个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包括鹅卵形、椭圆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最后一个抽屉里有4块平面木板,但木板上面没有可以取下来的几何图形,也没有安装小把手。这个抽屉中还有另外两块不规则几何图形。

这套教具要与木制框形结构结合使用,框形结构有6个格子,格子的中心是带有把手的几何图形,打开时像一个盖子,关上时这些几何图形要正好盖上框形结构中留下来的缺口。

这些木制框形结构主要是为孩子们的第一堂几何图形课做准备的。

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从所有的几何图形中挑出一些图形来。

开始时,推荐先选择一些差异较大的几何图形。然后给他们看更多的几何图形,之后再给他们形状越来越相似的图形。

举例来说,孩子们刚做训练时拿出的图形可以是圆形和等边三角形,或者是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木制框形结构中心的几何图形部分留出来让孩子们放入图形。渐渐地,框形结构就被几何图形填满了。首先是差异很大的图形,比如说,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椭圆形和一个十边形,或者其他图形的组合。

之后,老师会给孩子们挑选一些形状类似的框形结构,比如,6个矩形,或6个三角形,或6个圆形,等等,这些图形仅是大小不同。

这项训练与前面提到的圆柱体插孔训练有些类似。中间要插入的部分都有小把手,训练时也是手持这些把手,都需要从原来的位置上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打乱顺序,然后再让孩子们将其放回原位。教学用具本身也可以控制错误的出现,这些几何图形只能放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位置上,如果放错了地方就无法契合。因为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一系列的“尝试”,孩子们最终会获得他们期望的胜利。孩子们受到引导去对比不同的形状,如果弄错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那么他们就会意识到要去改正,因为其他的几何图形不能放入对应的位置。用这种方式,孩子们也训练了区分大小的辨识力。

在做训练时,孩子手部的新运动的和谐性颇为重要。老师要教导孩子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肚去触摸几何图形的边缘处,可以先让孩子用右手做训练(见图30)。如果孩子左右手看起来都很灵活,也可以用左手做训练。孩子不仅要用手去触摸几何图形的边缘处,还要触摸与图形相对应的框形结构的轮廓。只有在做过这种触摸之后,孩子们才能将几何图形放回对应的框形结构内。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对形状的识记就更加容易一些。有些孩子不能看一眼就马上辨别形状的差异,还有些孩子把两个形状最不相同的图形互相放错了,但是通过这种方法他们不仅可以识别出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而且可以迅速将图形放到对应的位置上。

在这个训练中,孩子的手在触摸几何图形的边缘时,就对所触摸的事物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在孩子触摸框形结构时,这一点十分明显,孩子的两个手指沿着框形结构的边缘走下去,框形结构既是一个障碍物,同时又是一个向导。在开始训练时,老师一定要明确地教给孩子这个步骤,这对孩子的进一步训练特别重要。因此,老师必须教导孩子如何去触摸边缘,不仅老师自己要慢慢地、一步步地去演示,还要在孩子第一次尝试时引导着孩子的手,这样孩子就可以触碰到图形的边和角等所有细节了。当孩子的手能够精确地完成这些动作时,他就能真正通过触摸几何图形的边缘来感觉其形状了。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之后,孩子就可以协调各种动作了,这一点对他准确地描出几何形状的轮廓来说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将这种训练称为绘画的“非直接准备”,这是一种实际的准备工作。这种训练可以锻炼孩子勾画封闭形状轮廓的能力。可能孩子自己没有意识到,他们小手的所触、所感、所知是如何沿着已确定的图形轮廓而移动的,他们也正在为学习写字而做准备。孩子们非常重视这种准确地触摸图形平面轮廓的能力。他们做练习时自己还会自觉将眼睛蒙住,这样他们自然就会单凭触觉来辨识形状了。由此一来,他们不必看,就可以将图形拿出来再放回去了。

每个几何图形都会在平板上复制出与之相同的形状,与这些形状对应的是三套白色正方形卡片,卡片的尺寸与框形结构的大小相同。这些卡片放置在三个专用的立方体盒子中。

卡片的形状与框形结构上的完全相同,尺寸也相同。卡片分成三组。

第一组,将需要填入的图形用蓝色的纸剪出来,贴在卡片上;第二组,剪出半厘米宽的图形轮廓,同样是用蓝色纸剪裁,贴在卡片上;第三组,仅用黑色墨水勾勒出几何图形的轮廓即可。

通过利用第二套几何图形的教学用具,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识别能力,渐渐地完善孩子识别平面形状的能力。实际上,在这套教学用具中,能够控制错误产生的木制框架结构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孩子们单凭眼睛就可以分辨形状,再也不必将木制图形放到对应的缺口中了,他们只需根据卡片上的形状放置卡片即可。

而且,每次孩子做完一组训练,接着做下一组训练时,他们眼睛的辨识力就会提高,当做第三组训练时,他们就可以看到手中的木制形状与画在卡片上的轮廓形状之间的联系。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将具体存在的事物与抽象事物二者联系在一起了。现在,在孩子眼中,这些卡片上的线条具有了明确的含义,他们已经习惯通过简单的轮廓线条,来识别、理解和判断图形了。

这个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孩子们自己就可以有诸多创新。一些孩子喜欢把几个几何图片在眼前铺开,然后再将卡片搜集在手中,像洗牌那样将这些卡片打乱顺序,然后再尽可能快地将对应的几个图形放在一处归类。有时,作为对自己的检验,孩子们还会将木制图形放在与之对应卡片的上方。

孩子们又发明了一个游戏,他们将三组卡片都放在两三个合并在一起的桌子上,然后将卡片全部打乱,再拿出木制图形,快速扫视桌子上的所有卡片,以最快的速度将木制图形放在与之相对的卡片之上。

四五个孩子可以一起玩这个游戏,一起去找对应的卡片,速度越快越好。如果他们当中有人找到了与手中木制图形相对的实心图形卡片,他就会将木制图形盖在卡片上的实心图形上,其他孩子也会将木制图片放到绘有相同图形轮廓的卡片上。这个游戏在某方面来说为孩子们下国际象棋做好了准备。

很多孩子在不用别人演示的情况下,就能自觉地用手指去触摸这三组卡片上图形的轮廓,态度认真,兴致盎然,并且百折不挠。

我们还教孩子们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名称。

最开始,我觉得在教孩子们图形的正规名称方面需要循序渐进,比如,正方形、矩形、圆形等。但是孩子们十分渴望知道所有的图形名称,就连那些听起来有些晦涩的名称——比如,梯形、十边形——他们也兴趣不减。他们仔细听新词汇的准确发音、重复地跟读老师的发音,他们在整个过程中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童年时代的早期阶段确实就是儿童语言形成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孩子们学习外语发音的最佳时期。

孩子在经过长时间的平面拼插训练之后,就会在现有环境中发掘一些新鲜事物,会在环境中辨识出一些他们已经学过的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地——这就是一系列训练的成果。这些训练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对他们来说世界倏然成了乐趣的来源。一天,一个小男孩自己在屋顶露台散步,他的脸上忽现若有所思的表情,嘴里念道:“天空是蓝色的!天空是蓝色的!” 有一位红衣主教非常喜欢维亚·盖斯蒂学校的孩子们。一次,他给孩子们带来一些饼干,想要看看孩子们贪吃的模样。当他把饼干送给孩子们时,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见到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将饼干塞进嘴里——他听到孩子们在喊:“这个是三角形的!这个是圆形的!这个是长方形的!”这些饼干确实为孩子们模拟出了各种几何图形。

在米兰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一位母亲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她从一个小盒子里拿出一片面包和一些黄油。她4岁大的儿子在一旁说道:“长方形。”这位母亲继续准备晚饭,从面包上切下一个大角,孩子马上喊道:“三角形。”她把这块面包放进平底锅,然后孩子看着剩下的面包,提高了嗓门喊道:“现在它是梯形了。”

当时,孩子的父亲也在场。他是一个工人。他对所见的一切感到惊讶。他直接去找孩子的老师,想弄明白孩子为何会有如此的表现。这位父亲听过老师的解释,很受触动,他说:“假如我小时候也受过这种方式的培训,现在我就不会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了。”

后来这位父亲也和别人谈起这件事,这让很多与他一起工作的工人对这个学校产生了兴趣。这些孩子家长后来送给老师一张自制的羊皮卷纸,上面有孩子的照片,孩子照片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

如果孩子想要做“通过触摸物体来识别其形状”的练习,这很容易,因为在孩子所处的环境里有广阔的空间等待孩子们去探索。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站在美丽的柱子或者雕像面前,瞻仰一番之后,闭上双眼,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然后多次用手进行触摸。有一天,我们的一位老师在教堂里遇到来自维亚·盖斯蒂学校的两个小男孩。他们站着观看支撑圣坛的小柱子。过了一会儿,其中年长一点的男孩慢慢移向这些柱子,然后开始摸起来,之后,他似乎想与另一个男孩分享这种喜悦感,便叫他走到近前来,轻轻拉起他的手去抚摸柱子那光滑和美丽的外表。但是突然教会管理这些物品的负责人出现了,把这些所谓的“淘气得四处乱摸的孩子”赶走了。

孩子们通过触摸物品,对物品进行识别,感受到极大的乐趣,这种乐趣本身可以促进孩子做更多的感觉练习。

很多心理学家都谈到过“实物感觉”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通过双手移动去触摸物体来识别物体外形的能力。这种感觉能力不只包含触觉,因为触觉只能让我们辨识物体表面质地是光滑还是粗糙。对事物形状的感官能力是由触觉和肌肉感觉这两种感觉能力组合而成的,其中肌肉感觉能力负责对运动的感知。现实生活中盲人所具有的“触觉”其实指的是“实物感觉”能力,也就是他们用手来感知物体形状的能力。

3~6岁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肌肉感觉能力的黄金时期。这时候的孩子经常运用自己的肌肉感觉能力,孩子从事的很多活动都刺激孩子运用这种“实体感觉”的能力。孩子蒙上双眼,与此同时去辨别不同物体,比如识别螺栓或者几何教学用具,这时候就是在训练这种能力。

孩子可以做很多类似的训练,通过训练,孩子能够闭上眼睛识别形状分明的物品。比如,小砖块、福禄贝尔立方体、弹球、弹子、硬币、豆子、豌豆等。孩子们能够从混在一起的物体中挑选出相似的几种,然后将它们单独摆放在一起。

在教学用具中,我们有一些浅蓝色的几何立方体积木块,包括一个球体、一个棱柱、一个棱锥、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见图34)。想要教导孩子去识别这些物体的形状,最具有成效的方法就是蒙上孩子的眼睛,让孩子猜出物体的名称,然后我会讲述如何学习这些物品的名称。做过这个练习后,孩子们用眼睛实际观看这些物品时就会怀有更大的兴趣(见图35、图36)。另一个让孩子对几何体感兴趣的方法是让几何体动起来。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往一个方向滚动,圆锥体能绕着自己滚动,而棱柱和棱椎却站立不动,但相比之下棱柱更容易推倒。

与感官训练有关的教学用具基本介绍完了。不过,我们还有一套纸板做的圆柱体,这些纸质圆柱体总共有6个,有的完全封闭,有的罩着木头盖。

在滚动这些圆柱体时,由于圆柱体内的物体性质各有不同,所以会发出强度不一的声音,有的声音很大,有的几乎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我们现在有两套这样的教学用具,这个练习的第一步是辨别出同样强度的声音,然后将发出同样强度声音的圆柱体摆在一起。下一步是比较不同强度的声音,也就是说,在这个练习中,孩子们要根据这6个圆柱体发出的声音强弱而将它们分类。这个练习和色板练习有一些类似的地方,色板练习是要进行配对,并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摆放。同样,在做这个练习时,孩子们可以舒服地在桌旁坐好。老师给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讲解之后,孩子们就要自己独立完成这个训练,训练时,要蒙上孩子的眼睛,这样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至此,我们可以简单做个总结,重温一下感官训练通用的指导原则。训练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相似性识别(将相似物品配对,将物件插入适合它们各自的位置);

2.差异性识别(从一组物品中找出差异最大的物品,比如最长、最短的);

3.相似物品的区分。

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为了使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某个时间段内,集中于特定的感觉刺激物之上,最好尽最大可能排除无关的感觉。比如,在训练时要保持房间的安静,或者在进行与视觉无关的练习时,先把孩子的眼睛蒙上,等等。

在我们拍摄的教学录像中,其中的一系列画面就反映了孩子们在使用教学工具进行感官训练时的大致情况(见图39、图40)。凡是已经学习过这些练习的基础理论的人,看到孩子们做这些练习时,都会更加认可这些练习的理论基础。我们建议那些想引导孩子进行感官训练的家长或老师,先亲自使用这些教学用具做一做练习。这样的经历有助于他们明白哪些是孩子必须要去感觉的,哪些困难又是孩子必须要去克服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等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做这个练习的人就会感到更有兴趣并继续做下去。凡是做过这个练习的人都会对一个事实印象深刻:当蒙上自己的双眼后,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比平时更加敏锐,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也增强了。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参与实验训练的人产生不小的兴趣。

起初进行乐感训练时,我们在罗马使用了一种教学工具,现在出售的教学用具不包括当时的那套。那套用具由两套乐钟组成,这两套乐钟共同构成全音和半音的八度音阶。

这些金属乐钟都放置在长方形的木质基座上,乐钟的外观都非常近似,但是用小锤子敲击的时候,会发出对应的音符doh、re、mi、fah、soh、lah、ti、doh、doh#、re#、fah#、soh#、lah#。

其中一套乐钟按照色彩顺序排列在一块长木板上面,木板上漆着与乐钟的木质基座同样尺寸的黑白长方形格子。它的原理和钢琴的琴键一样,白色格子代表全音阶,黑色格子代表半音阶。

开始时,只有那些摆放在长木板上的乐钟才与一定的音调相对应,这些乐钟按照doh、re、mi、fah、soh、lah、ti、doh的顺序摆放在白色的格子键上面。

第一步的练习要求孩子们用小锤敲击已经按顺序摆放好的那组乐钟的第一个音符doh。然后,再一个接一个地敲击对应的第二组乐钟,这一组乐钟不但没有半音,而且都是极其混乱地摆放在桌子上的,孩子们需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来找出他们刚刚敲击的那个doh音。孩子成功找到对应的音之后,就会把找到的乐钟和他最初敲击的长木板上第一个(doh音)乐钟对应摆放好。接着,孩子再敲击第一组的第二个乐钟,乐钟发出re音,孩子可能再敲击一次,也可能敲击多次,通过多次试验从混在一起的第二组乐钟里找出re音,然后再把选出来的乐钟与长木板上的第二个乐钟对应放好。孩子们以同样的方式继续练习,从第二组乐钟中识别出各个音符,继续前面做过的诸如圆柱体音箱、色板等类似的物体配对练习(见图42)。

之后,孩子们按照顺序来熟悉各音符以及它们对应的声音。训练的方法是一边快速连续地敲击这些排列有序的乐钟,一边唱出doh、re、mi、fah、soh、lah、ti、doh。孩子们一旦能分辨并清楚记住这一系列的音符,就可以把这8个乐钟放在一起打乱次序,然后用小锤敲击,再次分辨doh、re等音符。孩子们每次拿出一个新乐钟进行练习,都要从头把所有已经熟记的按序排列的乐钟敲击一遍:doh、re,doh、re、mi,doh、re、 mi、fah,doh、re、mi、fah、soh,等等。经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以后,孩子们单凭听音就能够把所有的乐钟按音阶顺序进行排列,此后,孩子们还要把所有音符按上下音阶一个个敲击一遍。这个练习对5岁以上的孩子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如果上述的教学用具可以作为听觉系统训练的开端,那么我绝对不想让它们的作用仅限于一个复杂的教育程序,无论是在长期形成的治疗耳聋的方法中,还是在现代音乐的教育中,这些程序已经变得纷繁复杂,而且重要性日益增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还选用了一些能够引起共鸣的金属管、能发出对应音符声音的小木棒以及弦乐器(比如小提琴)等,孩子们可以根据从乐钟练习中获得的经验,来对这些乐器发出的各种音符进行辨别。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钢琴,来帮助孩子进行听音和辨音练习。以这种方式,我们会发现木料的材质不同,那么发声的音质也会有所不同。与此同时,前面我们提到过用钢琴弹奏进行曲来进行节奏练习,孩子们自己哼唱简单的音乐为自己的动作伴奏,这些练习都是培养孩子们乐感的有效方法。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这个练习可以让孩子们尽快注意到声音之间的特殊联系。这一点与我们目前在教育实践中所做的尝试有所不同。这个练习中不是要发出声音,而是要尽可能地消除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我们称之为“安静训练”。“安静训练”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即使是那些没有采用我们其他教学方法的学校,也由于“安静训练”在管教孩子方面所产生的良好效果而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

老师教孩子们“要安静不动”,主要是想通过控制孩子们的运动神经冲动来促使其获得身心真正的“安静”。无论这种运动神经冲动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有必要教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然而,老师也绝对不会只是简单地说“安静,坐好”,而是要给孩子们做个榜样,给孩子们示范怎样才能一动不动地静静坐着,也就是说双脚、身体、胳膊和头部都要保持静止不动。呼吸运动也应该遵循这种方式来进行,以达到安静的效果。

我们必须教会孩子们如何成功地做这个练习。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让孩子们找到一个舒服、平衡的姿势。一旦孩子们要坐下来做这个练习时,那么,无论他们是坐在小椅子上,还是坐在地上,都必须让自己的坐姿舒适。等到一切都安静下来的时候,房间里的光线不应该太刺眼,否则孩子们就会闭上眼睛,或者用手捂住自己的眼睛。

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孩子们对“安静训练”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仿佛中了咒语,甚至可以说,好像进入到了一种冥想状态。渐渐地,每个孩子变得更加安静,一动不动,安静的程度不断加深,一直达到完全安静的程度,孩子们可以感知到这种安静,情形就好似夕阳西下,夜幕渐深,万籁俱寂。

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们可以听到以前从未留意的微小声音,钟表滴答,雀鸟叽叽喳喳,蝴蝶抖翅共舞。在这种安宁的环境里瞬间展现出一个新世界,里面充满了各样曾不易察觉的声音,这些声音一下子清晰可见,却丝毫没有打破室内的沉静,仿佛群星在漆黑的夜空闪耀却从不驱走夜的幽暗。一块新大陆仿佛在眼前展开,等待开发。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这个世界的吵扰和喧嚣压抑着人的心灵。而此时此刻,正是释放心灵的时候。让心灵之花绽放的时候到了。

让我们暂且抛开这些对现实事物的隐喻不谈,不妨想想,夕阳西下,白日的明朗和喧嚣不复存在,这一切鲜活影像沉寂之后,难道我们就不能多少回想起日落时分的心绪吗?那时我们不单单是思念白日那么简单,其实是自己的心灵正在成长壮大。心灵对内在的感情波动更加敏感,这种感情强烈而持续不断,时而万般变化,时而又安静异常。

就在那时,水手们感到一种渴望,

正是那时,他们的心更加温柔。

——但丁

一般来说,老师点过孩子的名字之后,“安静训练”这节课就结束了。老师或者班上的一个孩子,从班级后面或者在隔壁教室开始点名,以这种方式可以唤醒静坐的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点名,一个接一个被叫醒,点名的时候不是发出巨响,而是低声细语一般轻轻唤醒孩子。如果孩子想要听到自己的名字,就需要密切留意。孩子一旦听到自己的名字,就必须站起来,顺着叫他名字的声音的方向走过去,轻手轻脚,小心翼翼,这样控制自己不发出噪声干扰别人。

孩子们适应了安静以后,听力在某种程度上就好像受过训练一样,对声音的反应更为敏锐。一旦周围的声音对孩子而言太大,孩子们就会感觉刺耳,因为他们的耳朵已经习惯了安静时的乐趣,也已经熟悉了充满微妙声音的那个世界。在这方面,孩子们正在不断地完善自我,他们开始在走路时更加小心,动作更轻,努力不撞到家具,在搬凳子时不弄出噪声,把东西放到桌子上的时候也倍加小心。孩子们开始举止优雅动人,这体现出训练的成效。孩子们所表现出的这种优雅不是为了表面的美,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做作之举,而是来自孩子们宁静的心灵深处所产生的愉悦感。令人厌烦的喧闹和一切破坏安宁的因素仿佛牢笼一般,孩子们的心灵却需要获得安静,所以他们的心灵很想、也需要从这牢笼中解脱出来。这些举止优雅的孩子就像高贵的绅士一样,正努力呵护着自己的心灵。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培养孩子的社会精神方面,这个练习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样的效果是其他任何课程或任何条件都不能促成的。有时候,即使是50多个孩子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他们也能保持静止不动,并且也愿意保持安静,可是如果有一个“害群之马”发出噪声干扰,就足以让整片寂静消失得无影无踪。

以上例子可以作为一个例证,证明在一个特定环境内所有成员都要彼此合作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孩子们通过训练渐渐会表现出更强的自制力,很多孩子为了不打破这片宁静,鼻子上落了苍蝇也不去驱赶,或者要打哈欠、打喷嚏时,也表现出自制。孩子们做事情时尽量避免弄出任何声响,总是小心翼翼,我们从中也能看见集体合作的精神。孩子们跑动的时候轻手轻脚,脚步很轻,他们关闭橱柜或把东西放在桌子上时显现出一种优雅感,在这一过程中这一切美好特质得以充分体现,也需要所有人积极配合,最后才能创造一种安静无扰的美好环境。一点酵母就可以让整个面团发酵起来,那么一个吵闹的孩子走路发出巨响或者摔门,这就足够对小集体内宁静祥和的气氛造成很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