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寺院殿堂是供奉佛和菩萨的地方,是佛和菩萨的“住宅”,也是出家僧人居住、生活和修持的地方,历来为佛教活动的中心,是偶像崇拜和宗教宣传的基地。从文化和景观的视角来说,佛寺殿堂作为集中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的琳琅满目的综合艺术馆,既是古代文化活动中心之一,也是人们休憩游览的重要场所。它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神奇的联想,也为诗人和画家提供了创作的激情、冲动和灵感。佛教寺院不仅和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相联系,还和农业生产、商业经济、社会福利事业相联系,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第一节寺院建构的演变
一个佛寺之内有若干院,合称寺院。寺原是古代官署名,如大理寺、太常寺和鸿胪寺等。后来成为僧众供佛处所的名称了。传说佛教最早传来我国时,是由白马驮着经像至洛阳,初止于掌管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次年建寺,以“白马”命名,称白马寺,为我国佛寺的嚆矢。寺院也称“寺刹”、“梵刹”、“僧刹”,这是由于寺前幡杆称为刹的缘故。佛寺还称“兰若”,兰若是梵文音译“阿兰若”、“阿练若”、“阿兰若迦”的略称。原为比丘习静修行处,后指佛寺。如杜甫诗句:“兰若山高处,烟霞障几重。”(《谒真谛寺禅师》)兰若即佛寺。佛寺也称庙,或寺庙连称,庙是奉祀祖宗和前代贤哲的地方,也用以称作为奉祀神佛的地方。古代隐世修行者所居的茅屋,称为“庵”。后来也称比丘尼所居的佛寺为“尼姑庵”、“尼庵”。
印度的佛寺叫做“僧伽蓝摩”,也称“僧伽蓝”,略称“僧伽”。“僧伽”是僧众的意思,“蓝摩”是园子的意思,合称就是僧众共住的园林。僧伽又有精舍和支提之分。精舍,初为讲道场,后为僧徒住所。精舍立有佛塔佛像,中为殿堂,四周绕置僧房。著名的如祇园精舍、那烂陀精舍,虽早已废毁,然遗址尚存。支提,也称“招提”。因有舍利塔,故也称“舍利殿”。支提一般都是依山开凿的,如我国的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就受其影响。另外,还有一种“阿兰若”,是在村外的空闲处建造的小屋,作为僧人清静修道之所。
我国汉地佛寺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它发轫于汉代,风靡于六朝,继盛于隋唐,没落于明清。相传自东汉早期明帝时于洛阳雍关西立白马寺以来,至东汉末年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佛寺,如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三国志》卷49《刘繇传》)。三国以来,长安、洛阳和长江中下游建寺渐多。至南北朝时佛教隆盛,建寺更多。如北魏时洛阳城内外有寺1367所,各州郡有佛寺3万余所。北朝还着力建凿石窟寺,这些寺弥山跨谷,宏伟壮丽。南朝石窟寺虽少,但各地佛寺极盛,如晚唐诗人杜牧描写当时佛寺之盛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实际上梁武帝时就有佛寺500余所。隋唐时代,佛教空前发达,佛寺林立。唐武宗灭佛时,就毁宫立佛寺4600余所,小寺4万余所。建筑于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是幸存的我国最古的佛寺。宋以来佛教寺院,一般分为禅、教(天台、华严等)和律三类,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又规定寺院为禅、讲(讲述各宗的经典)、教(包括修行和应赴佛事等)三类,僧众分别专业,身着不同颜色的袈裟。约自元代起,我国喇嘛教日益兴盛,喇嘛教寺庙,尤其是黄教寺庙的建筑,在明清时代达到了高峰。
我国寺院建筑大约分依山式和平川式两类,与此相应,寺院布局也分石窟寺和塔庙两种。石窟寺大多仿印度佛教的支提窟开凿,如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有的洞正中有方形的塔柱或佛龛,以代表支提分位。有许多窟是正中后靠壁前雕刻大佛,左右是菩萨、天王。有的石窟前面有多余空地,就再建寺院。石窟寺的建凿以北朝至唐为盛,宋代以来就每况愈下了。塔庙,最早也叫做“浮图寺”,这是因为最初的塔叫“浮图”、“浮屠”或“佛图”等,是供奉佛陀的殿阁。塔庙是庙中必有塔,塔建立在寺院的中心。庙的院庭有廊庑围绕,正中院庭的前后有殿堂,房院为僧房。北朝时王公大臣施舍邸第为佛寺成为一时的风尚,这些寺庙因原系私人住宅,很少重新造塔,而以正厅供奉代替佛塔。大约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汉式佛寺布局已基本定型,它基本上是采用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室,常至数十院,层层深入。回廊周匝,廊内壁画鲜丽,琳琅满目,引人入胜。到了隋唐时代,佛寺建筑就逐渐改变过去以佛塔为主体的布局,而以佛殿为中心了。许多寺庙无塔,塔庙二字也就不再连用了。即使是建塔,也另辟塔院,置于寺前、寺后或两侧。按照中国的营造法则,在南北中轴线上为主要建筑物,在东西两侧为附属设施,布局对称。中国佛寺建筑,早期是以塔为中轴线上的主体,而后期则以殿堂为主体,塔建在附近了。
我国藏式的喇嘛寺不同于汉式寺庙的对称格局,其主殿居中,经堂佛殿环绕四周。喇嘛寺是喇嘛学习经文的地方,“扎仓”(即学院)是寺的主要建筑。大寺有五、六座“扎仓”。小寺仅有一座“扎仓”。喇嘛寺还有供奉佛像的“拉康”(佛殿)、喇嘛的住宅以及安放喇嘛尸体的喇嘛塔等。这些学院、佛殿、住宅构成了一组建筑群,它的布局是“扎仓”、“拉康”等为主体建筑,体量高大,矗立于喇嘛寺的中心位置,周围是数以千计的低矮的喇嘛住宅,立体轮廓十分鲜明。大的喇嘛寺往往占地100公顷以上,有几千乃至上万的喇嘛居住,宛如一座宗教城市。
§§§第二节殿堂配置和塑像释名(①本节参照周叔迦先生《法苑谈丛·寺院殿堂佛像释名》的解说。)
一、殿堂配置
殿堂是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一般地说,供奉佛像,借以瞻仰礼拜的称为“殿”。宋代称孔庙为“大成殿”。佛教也将寺院院落中房舍(称为“堂”或“寮”)以外的主体部分称为殿。僧侣说法修道和日常起居的房舍则称为“堂”。宋代以来禅宗寺院独盛,禅寺盛行“伽蓝七堂”的制度。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鼓楼等建筑。明代以来,伽蓝制度已有定式,殿堂像设也大抵一致了。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如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山门的左右为钟鼓楼,山门的正面为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法堂,再后为藏经楼(寺院图书馆),两侧廊庑,气势庄严。正中路左右两侧的东西配殿,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有的大寺还有五百罗汉堂,堂为田字形布置,内有四个小天井,十分精巧。寺院的东侧(左侧)为僧人生活区,建有僧房、职事堂(库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等,西侧(右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云游僧人而名。整个寺院由多层院落组成,形成僧人的独特的宗教生活区。
二、三门殿
寺院的外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是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称“三门殿”。有的寺院虽只有一扇门,也相习称为三门。三门又称“山门”,因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在三门殿内的两侧塑有两大金刚像,手持金刚杵。金刚是金中最刚的意思,用以比喻坚固、锐利,表示能摧毁一切。杵是古代印度的兵器。金刚杵是古印度最坚固的兵器。金刚是侍卫佛、守护佛法的夜叉神,又名“密迹金刚”。我国《封神演义》还称金刚力士为哼哈二将,说哼哈二将是郑伦、陈奇死后封神而成,但佛教典籍中并没有这样的名称。据《大宝积经》卷8《密迹金刚力士会》说,金刚力士原为法意太子。后来他发誓,在信佛后要经常亲近佛,当金刚力士,出入佛之左右,普闻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他后来果真成了500名随从侍卫的首领,称为“密迹金刚”。“金刚力士”原来只有一个,早期塑像也只是一尊。由于不合乎中国人喜欢对称的审美观念,不知哪朝哪代开始又添了一尊。金刚力士的职责是守护佛法,所以置于山门殿的左右两侧。塑像高大雄伟,做愤怒相,头戴宝冠,袒露上半身,手执金刚杵,双脚分立。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击之势;右像愤颜闭口,怒目圆睁,平托金刚杵。二金刚力士共同把守山门,显示了佛门的威武森严,令人畏惧敬仰。
三、天王殿
在天王殿供奉的大肚弥勒佛,其左右是四大天王像,弥勒佛的背后是手执宝杵的现天将军身的韦驮天像。
(一)四大天王
古印度神话说,须弥山腹有“四天王天”,佛教吸取这个传说并加以改造利用。佛教通常把世界分为依次上升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最低,因具食欲、淫欲,故名。包括人类在内的所谓众生都属于欲界。欲界又有六天称“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六欲天又有六重,第一层是四天王天,为四天王及其眷属(近侍、随从、信徒)的住所。四天王天的空间位置是在须弥山的山腰。山腰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个山峰,四天王及其眷属就分别住在四个山峰上。四大天王的职责是“各护一天下”,即掌管四大部洲(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的山河大地,所以也称“护世四天王”。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分别辅佐天王守护十方。四大天王还各有八大名将,代为管理各处山河森林及小神。
四天王像在中国有一个逐渐汉化的过程。在唐代以前四大天王的形象是:
东方持国天王:因为能护持国土,故名。身为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执(南北朝隋唐时代的长矛)拄地。也有手执弓矢的。守护东胜身洲。
南方增长天王:因为能令他人增长善根,故名。身为青色,也着甲胄,手执宝剑。守护南瞻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因为能以净眼观察守护人民而得名。身为红色,也穿甲胄,左手执,右手把赤索。也有仅一手持宝剑的。守护西牛货洲。
北方多闻天王:此天王在四天王中最知名,地位最显赫,和中国宗教文化关系也最为密切。多闻天王的梵文音译是“毗沙门”。传说他是古印度教的天神俱毗罗,别名施财天,意思是财富的赠与者。他一身两任,既是守护神又是财神,能保护人民的财富。传说他原为忉利天的主人帝释天的部下,后脱离上司别树一帜。由于他的独特身份,深为中国僧人敬仰和艺术家们的喜爱。敦煌壁画就有许多关于毗沙门天王抛撒金银财宝的画像。传说毗沙门天王的眷属也很不同一般,吉祥天女是他的妻子或妹妹。有的造像,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是吉祥天女,右胁侍是毗沙门天王,地位极高。毗沙门有五个太子,其中的第二太子“独健”和第三太子“哪吒”最为有名。
唐代毗沙门的画像是,身为金色,着七宝金刚庄严甲胄,头戴金翅鸟(或凤凰)宝冠,带长刀,左手持供释迦牟尼佛的宝塔,右手执印度式的三叉戟(也有执宝棒或长的)。脚下踏三夜叉鬼:中间的名地天(欢喜天),作天女形,左为尼蓝婆,右为毗蓝婆,作恶鬼形。天王右边是五位太子和夜叉、罗刹等部下;左边有五位行道天女和天王的夫人。
宋代以后佛教进一步与中国迷信传说相融合,四大天王尤其是毗沙门天王的职能、形象也有了很大改变。毗沙门天王逐渐失去了他的特殊身份,解除了“财神”的要职而和其他三个天王处于平等地位了。有趣的是:又逐渐从他身上演化出一位“托塔李天王”。李天王指唐代镇守边关的武将李靖。这是用李靖使毗沙门天王变成了汉人。他一手执中国近古才出现的兵器“方天画戟”,一手擎宝塔。他有一妻三子一女,其中以哪吒最有名。哪吒由佛教哪吒演化而来,化洋为中,变为神仙。李天王还被安置为玉皇大帝的天兵总司令,哪吒充任前部先锋官,而另外两个儿子金吒、木吒则分别投奔在两位菩萨门下潜心修道。这可以说是佛教道教的人才交流!
由于上述的演化,四大天王也就成为专门镇守佛门的四大金刚了。相应的塑像也随之变化。在元代,东方持国天王改为手持琵琶,因为是帝释天的主乐神;南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明代北方多闻天王改为手持雨伞,以表示福德;清代西方广目天王改为手拿蛇一类的动物。这四大天王的形象表示分主风调雨顺的职能,以迎合中国的社会心理。这和《封神演义》小说所描绘的相一致。《封神演义》还说四大天王原是我国佳梦关“魔家四将”,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和魔礼寿兄弟四人,后经姜子牙开封神榜而被派去西方作四大天王的,这也是民族主体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
(二)大肚弥勒佛
天王殿正面供奉的本尊像是弥勒像,传说弥勒是五代时的布袋和尚,浙江奉化一带人,原名“契此”。契此形体肥胖,面带笑容,语言无恒,常常背着木棒,棒上吊着口袋,在闹市行乞并教化群众,人称“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死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临终时自称弥勒化身,后人遂在寺院天王殿塑造他的像。这可谓是中国化的弥勒佛。又根据印度佛教《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和《增一阿含经》载,弥勒是南印度人。弥勒是姓,译为慈氏,名阿逸多,译为无能胜,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后从人间往生兜率天(“兜率天”:佛教所谓六欲天之一,此天有内、外二院,外院是欲界天的一部分,内院是弥勒寄居于欲界的“净土”。)内院。经文上还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流传1万年之后,世间众生道德逐渐提高,不再需要佛教,佛教也就自行消亡了。此后又经过800余万年,弥勒菩萨由兜率天下降到此世界成佛,所以也称弥勒为未来佛。唐代弥勒像都是典型的佛或菩萨像,今北京广济寺奉天冠弥勒菩萨坐像,犹存中古遗风。
(三)韦驮
佛教天神,传说姓韦,名琨,为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据佛教传说,道宣律师曾和天人会谈,说南方增长天王部下有一位韦琨将军,常周行东、南、西三洲(北洲无人出家),护助诸出家人。中国佛教故事中还有韦驮守护伽蓝的传说,因而特别受中国僧人的尊崇,尤其是近世所建寺院必奉他为守护神。另外,北凉昙无谶译的经中,有韦驮天的名称,如《金光明经》说:“风水诸神,韦陀天神”。而《一切经音义》则认为是梵文“室健陀天”的误译。韦驮天是印度崇拜的群神之一。中国僧人心目中的护法韦驮大概是韦琨将军与韦驮天混合化的神。一般韦驮像是身穿古将军服,手执金刚杵,位置在天王殿弥勒佛后,面对释迦牟尼像。韦驮的姿势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笔挺直立;另一种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叉腰,左脚略向前立,面向大雄宝殿,仿佛在注视出入行人的动向。后者和《封神演义》中那位手使降魔杵,后来投奔西方肉身成圣的韦护,在造型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