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不可思议的大自然
1499200000009

第9章 秀美奇异的山川景观奇妙的火焰山(1)

火焰山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书称赤石山,维吾尔语称为“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火焰山脉呈东西走向,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千米,最宽处达10千米,一般高度在500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吐峪沟附近,海拔831.7米。火焰山重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缭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

据地质学家说,火焰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间。山脉的雏形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距今1.41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火焰山自东至西,横亘在吐鲁番盆地中部,为天山支脉之一。亿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在烈日照耀下,赤褐砂岩闪闪发光,炽热气流滚滚上升,云烟缭绕,犹如大火烈焰腾腾燃烧,这就是“火焰山”名称的由来。

火焰山深居内陆,湿润气流鞭长莫及难以进入,云雨稀少,十分干燥,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少,到达地面热量多;地面又无水分供蒸发,热量支出少,地温升得很高,火烫的大地既可烙饼,又能烤熟鸡蛋;而大地又把能量源源不断地传给大气。加上火焰山地处闭塞低洼的吐鲁番盆地中部,一方面阳光辐射积聚的热量不易散失;另一方面沿着群山下沉的气流送来阵阵热风,由于焚风效应,更加剧了增温作用,以上种种,使这里形成名副其实的“火洲”。

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火焰山山腹中留下许多沟谷,主要有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而这些沟谷中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吐峪沟大峡谷了。吐峪沟大峡谷位于鄯善县境内火焰山中段,北起苏巴什村,南到麻扎村,两村间的峡谷长约12.5千米,大峡谷面积约为12平方千米。南、北两端有简易的盘山公路相连通。南谷口西南距高昌古城13千米,地理位置优越。

吐峪沟大峡谷内有火焰山的最高峰。吐峪沟大峡谷的东、西两峰,素有“天然火墙”之称,温度最高时可达60℃。吐峪沟大峡谷浓缩了火焰山景观的精华。沟谷两岸山体本是赭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便显得五彩缤纷,且色彩浓淡随天气阴晴雨雾而变幻万千。山涧小溪斗折蛇行向南流去,漫步谷底,溪流清澈。仰望千姿百态的五彩奇石,红、黄、褐、绿、黑等多种色彩杂陈于眼前。吐峪沟峡谷山体之奇、山岩之美、涧水之秀、珍果之甜,为其他峡谷所少有,称之为“火焰山中最壮美的峡谷”。

吐峪沟大峡谷底部的土壤呈黄红色。穿谷而过的天山雪水将黄红色的土壤冲出南谷口,在峡谷南端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这种土壤最适宜培植无核白葡萄,所以葡萄最早落户中国正是在吐峪沟。这里是吐鲁番无核白葡萄的故乡,也是无核白葡萄的出口基地之一。这里出产的无核白葡萄颗粒最大、甜味最浓,素有“葡萄中的珍品”之美誉。

葡萄沟也是风景秀丽、瓜果飘香的沟谷之一。葡萄沟位于火焰山西端,沟中铺绿叠翠,景色秀丽,别有洞天,同火焰山光秃秃的山体形成鲜明的对照。葡萄沟内,两山夹峙,形成坡洼沟谷,中有湍急溪流,沟长8000米,宽500米,其间布满了果园和葡萄园。这里世代居住着维吾尔、回、汉等民族的果农,主要种植著名的无核白葡萄和马奶子葡萄,还有玫瑰红、喀什哈尔、比夫干、黑葡萄、琐琐葡萄等优良葡萄品种。沟中的无核白葡萄晶莹如玉,堪称天下最甜的葡萄。葡萄沟的崖壁中渗出泉水,汇而成池,池水清澈。漫步于此地,令人有不知身在炎炎火焰山中之感。

无奇不叫泰山

泰山占地总面积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带的第一高山,有“泰山天下雄”之誉。古往今来,官宦仕者,墨客骚人,无不以登泰山为荣,圣人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而“诗圣”杜甫也吟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

自古以来,游览泰山的人都希望看到泰山极顶的日出奇观,这是泰山最迷人的景象。在泰山极顶观日出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观陆地日出,一种是观海上日出。

陆地日出时,先是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东方天幕逐渐喷射出万道金色的霞光,接着,东方天空中的云朵七色交杂,气象万千又瞬息变化,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雾霭连为一体。最后,一轮红日跃出云幕,冉冉升起,顷刻之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大地复苏。观陆上日出的机会较多,每当秋、冬交替之时,只要云气较少且前一天刮西北风,或是雨后转西北风而次日天清气朗时,游人就能大饱眼福,不枉泰山之行。

在岱顶观海上日出的机会很少,只有夏至和冬至前后,日出方向避开胶东半岛而在与陆地最近的海域内、夜间晴朗无风、大气层折射达52°时才能看到。岱顶海上日出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起初太阳像个赤轮在海面上上下跳荡,欲上又止,红艳欲滴。最后,太阳变成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像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了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

此外,在泰山最难得的是还能看到日珥。日珥是太阳表面上喷射的火焰状炽热气体,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用肉眼看到。

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它多在夏、秋两季出现,需要适宜的自然条件。如果雨后水蒸气大量上升,或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湿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与泰山海拔高度持平,加之此时恰好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仙境。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后,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如翻江倒海一般。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宝光都极难看到。泰山宝光多出现在碧霞祠东、西、南诸神门外的云雾中,因而得名。碧霞宝光因在光环中有圣像,故又被誉为“泰山佛光”,是泰山极为罕见的神奇光晕景象。

如果遇浓雾或密云天气,背光仔细观察,便见云雾经强光照射而衍生出一个五彩光环,环中央还晃动着观赏者的身影。光环呈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各色,绚丽动人。

最外层的艳红光圈如斑斓日珥,闪闪发光。如果云雾平稳,则可持续几十分钟。光环大小与云雾中的水滴大小有关,水滴越大,光环越小。当云雾中大小水滴并存时,即可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光环,称作多重宝光。

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观赏宝光须在半晴半雾的天气。此时空气潮湿、含水量大,云雾顺山谷向上徐徐移动,当太阳斜射时,顺光观察雾幕,即可看到宝光。

佛光闪耀的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石窟艺术宝库。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三位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体,是实用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完美立体艺术。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敦煌有不少谜,莫高窟出现的万道金光就是其中之一。

雨过天晴、空气清新的清晨或黄昏之时,如果从敦煌城驱车沿安敦公路向东南而行,就会被几十里以外的三危山呈现的奇特景象所吸引。只见这座陡然崛起、劈地摩天的大山之巅,在朝阳或落日余晖的照耀下,放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莫高窟的这种奇特景象,千百年引来无数人的瞩目。最早记录这一现象的,是唐朝圣历元年(698年)李怀让的《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碑文记载:“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僧,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文中所指的山即三危山,所造的龛像,就是敦煌千佛洞最早的洞窟。

在莫高窟修行的高僧历来甚多,他们死后皆藏于此,世人称之为土墩塔。我国最早记载山川地形的《尚书·禹贡》中就有“窜三苗于三危”的话,可见早在新石器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了。据《都司志》“三危”条下注释:此山之“三峰耸峙如危欲坠,故云三危”,三危山也由此而得名。若登上山巅,可东望安西,西尽敦煌,山川树木,尽收眼底,所以古来又有“望山”之称。

对于莫高窟的佛光,科学界存在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三危山纯为砂浆岩层,属玉门系老年期山,海拔高度约1846米,岩石颜色赭黑相间,岩石内还含有石英等许多矿物质,山上不生草木,由于山岩成分和颜色较为特殊,因而在大雨刚过、黄昏将临,空气又格外清新的情况下,经落日余晖一照,山上的各色岩石便同岩面上未干的雨水及空气中的水分一齐反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将万道金光的灿烂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

另一种解释是,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崖前有条溪,在唐代叫“宕泉”,现今叫大泉河,河东侧的三危山与西侧的鸣沙山遥相对峙,形成一夹角。傍晚,即将西落沉入戈壁瀚海的落日余晖,穿透空气,将五彩缤纷的万道霞光洒射在鸣沙山上,反射出万道金光,这正是我们有时看到的“夕阳西下彩霞飞”的壮丽景象。

无论是出现在三危山,还是鸣沙山两个方向的所谓的“金光”,都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产生的自然现象,究竟何种解释更为客观,还有待进一步探研,揭示谜底。

气势雄壮的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群是中国贵州省境内一处以瀑布、溶洞、石林为主体的独特风景区。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白水河流经此地,因山峦重叠,河床断落,多急流瀑布,奇峰异洞,黄果树附近形成九级瀑布。黄果树瀑布是其中最大的一级,瀑布高74米,宽81米,集水面积达770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瀑布之一。

黄果树瀑布群是大自然的产物。黄果树瀑布发育在世界上最大的华南喀斯特区的中心部位,这里的地表和地下都分布着大量可溶性碳酸盐岩,区域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加上这里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南缘,水热条件良好,形成打帮河、清水河、灞陵河等诸多河流。它们在向下流经北盘江再汇入珠江时,对高原面进行溶蚀和切割,加剧了高原地势的起伏,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绚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由于河流的袭夺或落水洞的坍塌等原因,形成了众多的瀑布景观,黄果树瀑布群便是其中最典型、最优美的喀斯特瀑布群。

由于黄果树瀑布群的瀑布不仅风韵各具特色,造型十分优美,而且在其周围还发育了许多喀斯特溶洞,洞内发育有各种喀斯特洞穴地貌,形成了著名的贵州地下世界,具有极大的旅游观光价值。

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知名的瀑布,它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关镇西南约25千米,东北距贵阳市150千米。最新测量结果表明,黄果树大瀑布高为74米,宽达81米。因此,黄果树大瀑布水量充沛,气势雄壮。漫天倾泼的瀑布,带着巨大的水流动能,发出如雷巨响,震得地动山摇,展示出大自然的力量与气势。巨量的水体倾覆直下,又形成了大量的水烟云雾,使得峡谷上下一片迷蒙,呈现出一种神秘的色彩。瀑布平水时,一般分成四支,自左至右,第一支水势最小,下部散开,颇有秀美之感;第二支水量最大,更具豪壮之势;第三支水流略小,上大下小,显出雄奇之美;最右一支水量居中,上窄下宽,洋洋洒洒,最具潇洒风采。黄果树瀑布之景观,随四季而替换,昼夜而迥异。

黄果树大瀑布还有二奇:一奇是瀑上瀑与瀑上潭,瀑上瀑是主瀑之上一高约4.5米的小瀑布,其下还有一个深达11.1米的深潭,即瀑上潭。瀑上瀑造型极其优美,与其下的黄果树主瀑形成了十分和谐的瀑布组合景观。二奇是水帘洞,为主瀑之后、瀑上潭之下、钙华堆积之内的一个瀑后喀斯特洞穴。

水帘洞高出瀑下的犀牛潭40余米,其左侧洞腔较宽大敞亮,并有三道窗孔可观黄果树瀑布;右侧因石灰华坍塌,洞体仅残存一半,形成一个近20米高的岩腔。水帘洞不仅本身位置险要,而且洞内之景颇有特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进洞道路艰难危险,除少数探险者敢冒险进洞游览之外,一般游人是很少进去的。下面的犀牛潭,深达17.7米,在黄果树大瀑布跌落的巨量水流冲击下,激起高高的水柱,若游人不小心从水帘洞中滑入犀牛潭,则非常危险。

游人在水帘洞中观赏美景时,往往会想到自己正处在瀑布之下,巨量的水体正从头上压顶而过时,不禁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感,甚至是一种恐惧感,仿佛洞内的岩壁会随时被压垮倾覆,跌落下来一般,以致不敢久留。只有当走出了水帘洞时,看到洞外一片明亮,灿烂阳光下翠竹簇簇,婆娑起舞,林木葱茏,树叶扶疏,才会不觉松一大口气,精神为之一振。

那么,黄果树大瀑布如此壮美的景观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对于黄果树大瀑布的成因问题,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是典型的喀斯特瀑布,由河床断陷而成;有人则认为是喀斯特侵蚀断裂——落水洞形成的。还有一种说法是,黄果树大瀑布前的箱形峡谷,原为一落水溶洞,后来随着洞穴的发育、水流的侵蚀,使洞顶坍落,从而形成瀑布。由于一个瀑布的形成过程与瀑布所在河流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故探究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过程须与白水河的演化发育历史结合起来考虑。这样,就可以把黄果树瀑布的发育过程大致分成七个阶段:前者斗期、者斗期、老龙洞期、白水河期、黄果树伏流期、黄果树瀑布期和近代切割期。其形成时代大约从距今2700万年至10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经历了一个从地表到地下再回到地表的循环演变过程。

非洲高原上的珍珠项链

维多利亚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位于非洲南部赞比西河中游的巴托卡峡谷区,地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两国。

瀑布落差106米,宽约1800米,瀑布带所在的巴托卡峡谷绵延长达130千米,共有七道峡谷,蜿蜒曲折,成“之”字形,是罕见的天堑。在离瀑布40~65千米处,人们可看到升入300米高空如云般的水雾;在未见到瀑布前的远方,就能听到水的轰鸣声。当地称该瀑布为“莫西奥图尼亚”,意思是“雷鸣之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