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明末传奇
1500000670

第六百七十一章 督战

崇祯十三年六月,兵部左侍郎陈新甲来到湖广武昌府。

陈新甲是代表皇上和朝廷前来督战的,五省总督孙传庭麾下的大军人数已经达到了近十万人,加上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五省的卫所军队,其能够指挥的总兵力号称三十万人,以这样的兵力围剿流寇,那是能够保证作战胜利的,可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一直没有见到大的围剿行动,剿灭流寇的战斗也是零星的进行。

流寇李自成和张献忠牢牢控制了河南的南阳和汝宁,以及湖广的襄阳和郧阳等地,张献忠麾下的流寇再次朝着四川境内渗透,虽说这半年时间以来,流寇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可是其占据的地盘是越来越大了。

襄王朱翊铭被流寇斩杀,曾经在朝廷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迫于流寇的嚣张,皇上终于下旨,同意封地在各地的王爷,若是遭遇到流寇的攻击,可以在撤离封地、抵达安全地方之后给朝廷禀报,不需要死守在封地,也正是因为皇上的这个圣旨,封地在南阳的唐王朱聿键得以在流寇占据城池之前,撤离到开封府城暂避。

朝廷之中关于剿灭流寇的事宜,发生了不少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孙传庭剿匪不力,应该予以严惩,撤销其五省总督之职,调整其他人去完成剿灭流寇的作战任务,举荐的人选有杨嗣昌和洪承畴等人,可占据主流意见的还是实施督战,朝廷督促孙传庭迅速展开征伐。

孙传庭和监军王永吉也向朝廷奏报了存在的困难,以及为什么没有展开大规模战斗厮杀的原因,他们的理由是充分的,否则也不敢耽误这么长的时间。

陈新甲代表朝廷前来督战。一方面是带来皇上和朝廷的意见,必须展开大规模的围剿行动,另外一方面就是看看孙传庭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的困难。

武昌府衙。厢房。

陈新甲居中而坐,五省总督孙传庭。监军王永吉,湖广巡抚方孔炤,湖广总兵左良玉,以及松江总兵刘良佐等人,悉数在座。

孙传庭详细禀报了半年以来展开厮杀的情况,应该说半年的时间过去,大军还是有一定功劳的,通过一些小规模的作战。流寇基本止步在河南与湖广的部分区域,难以铺开,陕西、山西、河南、四川以及湖广五省的巡抚和总督,按照统一的要求,同样对流寇展开了不同规模的围剿,因为各路大军的努力,湖广和北方的局势基本是稳定的,就算是在遭遇到北方大规模灾荒的情况之下,局势也没有彻底的乱掉。

大军存在最大的困难,还是粮草不济的问题。

北方的灾荒明显影响到了大军粮草的供给。应该说不仅仅是朝廷大军的粮草攻击遭受到了巨大的困难,流寇的情形一样不乐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规模的征伐。必须要保证粮草的充足,否则征伐的过程之中,很有可能因为粮草的缺乏出现奔溃的局面,那样的结局是谁也无法承受的,故而近半年的时间以来,孙传庭想方设法的筹集粮草,可麾下大军的人数太多,北方普遍遭遇灾荒,筹集到的粮草。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北方的灾荒已经严重影响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以往大军作战。地方官府应该保证大军粮草的供给,可今年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流民,官府的精力大都投入到阻挡或者平息流民潮之中,偶尔也要救济,就算是地方官府想着提供粮草,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故而大军每一次的征伐,基本都是自行携带粮草,这不仅仅延迟了作战的速度,也限制了作战的时间和规模。

如此的情况之下,展开大规模的征伐,的确是不成立的,好在秋收季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只要秋收的时候不发生异常的情况,大军在征集到足够的粮草之后,就可以开始大规模的剿灭流寇了。

孙传庭禀报之后,王永吉也做了一些补充,大致的意见与孙传庭的差不多,不过王永吉提出了另外的要求,那就是朝廷需要拿出来银子,毕竟是大规模的剿灭流寇,完全依靠地方上的供给,不可能满足需要。

陈新甲听的很是认真,在孙传庭和王永吉等人说完之后,他开口了。

“孙大人,王监军,诸位,朝廷已经考虑到这些问题,孙大人的奏折已经说的很是详细,本官代表朝廷前来,一路上已经见到灾荒的景象,不过皇上有口谕,必须要尽早剿灭流寇,且兵部已经有了具体和详实的意见,得到了皇上之赞同。”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了,陈新甲代表朝廷前来督战,众人就明白皇上和朝廷是下定决心了,一定要彻底剿灭流寇,可流寇肆掠十余年的时间,一直都没有能够完全剿灭,难不成这一次有着充足的把握,能够完成任务。

“内阁杨大人制定了专门的作战计划,也就是倾尽全力剿灭北方的流寇,为此皇上专门下旨,要求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宁夏等地的边军,也参与到此次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

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谁都没有想到,边军居然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这肯定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斗了。

“皇上已经同意,专门拨付银两用于此次剿灭流寇的战斗,具体的作战计划,杨大人称之为十面埋伏。”

“此番剿灭流寇的战斗,称之为四正六隅之战。”

“杨大人之作战计划,也就是四为主,六个方面为辅助。”

“四正既以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为剿灭流寇的只要作战之地,四地的巡抚和总兵,全力围剿流寇,作战以围剿流寇为主,防御流寇为辅。”

“六隅既以陕西、山东、延绥、大同、凤阳和江西六地为辅,此六地的巡抚以围堵流寇进入自身防区为主,协助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

“整体作战由五省总督孙传庭大人负责指挥,兵部负责协调,兵力的使用方面,以孙大人麾下机动兵力为主,各地卫所大军为辅,作战过程之中,各地巡抚和总兵,必须服从统一之指挥,不得有误,否则以军法论处。”

“如此的作战部署,被称之为十面埋伏,亦或是四正六隅。”

“本官相信这样的作战部署,必定能够彻底剿灭流寇。”

陈新甲说完之后,孙传庭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静。

这样严密的部署,等于是封死了流寇所有的道路,将战斗集中在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四省之内进行,陕西、山东、延绥、大同、凤阳和江西六地协助,一方面防止流寇逃到这些地方去,一方面还要协助河南等地剿灭流寇的战斗。

身为总指挥的孙传庭,肩负的责任很是重大,但也有了兵力上的保证了,且陈新甲说过了,朝廷会拨付出来不少的钱粮,满足此次征伐之需要。

不过这样大规模的作战,服从指挥是关键,也就是说各地的总兵必须要按照命令办事,任何一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作战的不利,前面辛辛苦苦打下的局面,因为某一个方面的疏忽被葬送,特别是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作为剿灭流寇的主战场,必须要行动一致,作战的时候想到的就是彻底剿灭流寇,而不是将流寇赶出本地作数。

孙传庭麾下有近十万大军,作为剿灭流寇的主力,需要得到各地总兵的支持,至少在作战的关键时候,各地总兵不能够在要求增援或者与流寇厮杀的时候,抗拒命令。

这恐怕需要皇上赐予尚方宝剑。

可惜陈新甲的话语之中,根本没有说到尚方宝剑的事宜。

出任五省总督这么长的时间了,孙传庭明白其中的奥妙,表面上五省总督可以调集五省的力量来剿灭流寇,实际战斗之中根本不可能,各地都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巡抚要想到护卫主要的城池,譬如说山西的太原、河南的开封、湖广的武昌以及四川的成都等地,他们必然会布下重兵保卫这些城池,而总兵则是想着保全自身的实力,不至于损失过于的惨重。

这些都是实际存在的问题,孙传庭招募军队的时候,就已经体验到了。

杨嗣昌提出的作战计划是很好的,各方真的能够集中力量,那就一定能够彻底剿灭流寇,可怕的就是巡抚和总兵内心揣着小九九,拨弄各自的算盘,那作战计划就不可能实现。

其次是边军的调动,要知道边军的战斗力,明显强于卫所军队,陈新甲虽然说到了大同、延绥和宁夏等地的边军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可没有明确如何的指挥,这就意味着所谓调动边军参与作战,不过是一种说法。

后金鞑子和蒙古部落虎视眈眈,其实边军也不可能完全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

不知道为什么,孙传庭突然有了一些担心,朝廷耗费这么大的气力来剿灭流寇,却不愿意赋予指挥战斗的主帅尚方宝剑,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近乎完美的作战计划,刚开始部署的时候,就显露出来各方利益的瑕疵。

难道说这一切意味着四正六隅的作战计划,不可能完全实现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