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精神: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松花江、太阳岛,令人神往。哈工大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富翁的摇篮”,又以“理工科大学师资的摇篮”而享誉全国。建校89年来,哈工大以她悠久的办学历史、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国家培养出了1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以扎实的理论基础、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和乐于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在他们当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王兆国、宋健、叶选平、邹家华、周铁农等;也有共和国将军、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副总指挥胡世祥,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总指挥栾恩杰,神舟飞船总指挥袁家军,神舟六号与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南、副总指挥马兴瑞等;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有100余位大学校长和80余位两院院士毕业于哈工大;还有许多大企业家。中国台湾原行政院院长孙运璇和朝鲜政务院原总理、国家副主席李钟玉,亦是哈工大20世纪30至40年代的毕业生。也正因如此,哈工大在社会上有着“学在哈工大”的美誉,多年来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到这里深造,放飞着理想和希望。
5、1921年A:“以科学名世”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1880~1969年,江苏江浦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博士)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誉。
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7个学院。学科设置之全和学校规模之大,为全国各高校之冠。当时,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是周仁。1931年~1932年,顾毓琇继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1937年,因抗战局势转变,学校内迁,与重庆大学共同办学。1947年,学校爆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学生运动。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在前中央大学工学院的基础上,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的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56年,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一半师资力量西迁成都,支援建设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1958年前后,南京工学院先后分出食品、化工、农机3系,分别建立无锡轻工学院(今江南大学)、南京化工学院(今南京工业大学)、镇江农业机械学院(今江苏大学)。
1988 年5月,为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以文科为主的南京大学,与以理科为主的东南大学,因为同处古都南京,而成为中国高校诸多“双子星座”里最璀璨的一对之一。
1991年,东南大学作为国家教委的改革试点,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进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1993年,她又在全国高校中最先进行招生及奖学金制度的改革。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办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校歌(调寄《临江仙》):“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六朝松下听箫韶。齐梁余韵在,太学令名标。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海涵地负展宏韬。日新臻化境,四海领风骚。”
东大百年,是不断探索办学、育人之道的百年,积淀了优良的历史传统。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的学风,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东大人去创造辉煌的业绩。
东南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以工为特色,理、工、医、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东大被誉为“中国工程师的摇篮”,并与同一城的南京大学合称为古都的“双子星座”。
东南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成于1930年的大礼堂,已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举办各种会议和大型活动的理想场所。吴健雄教授当年就读的“健雄院”和新落成的吴健雄纪念馆交相辉映,不仅展示了华人科学家在世界科学领域中的尊崇地位,还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发奋努力,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耸立在四牌楼校区的六朝松,古劲苍笼,傲骨峥嵘。千百年来,人们围绕这棵古松,嗟叹兴咏,留下许多趣闻逸事,是海内外校友心目中母校的象征。
她旁边的“梅庵”,是为了纪念东南大学最早的前身两江师范的督学、清朝大书法家李端清(字梅庵)先生而修建的。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成立。
东南大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图书馆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02 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藏书楼。1923年落成的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老图书馆,典雅端庄,比例匀称,构图秀丽,入口处爱奥尼柱廊及墙面装饰细部极为精美,是国内近代建筑的优秀作品,被称为中国20世纪初期图书馆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承载着东南大学德智体三育并举办学思想渊源的体育馆于1923年落成,该馆外形简洁明快,内部设施俱全,配套功能堪称当时国内高校之最,除了作为师生体育健身之外,学校的诸多重要活动亦常于此举行,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教育家杜威、印度诗人泰戈尔等均曾在此作过讲演。
6、1921年B:“南方之强”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目前中国知名度最高、社会地位最高、排名第一的华侨大学,唯一地处经济特区和众多侨乡中的国家级“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国名牌大学。与暨南大学媲美为“中国华侨类院校排头兵”、“中国华侨人才的摇篮”。
厦大校歌:“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必其藏?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与无央。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谁欤普渡架慈航?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与无疆。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
陈嘉庚,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中国民族教育事业的杰出开创者之一,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874年生于福建省同安县(今属厦门市)集美社(今为集美镇)。1913年在家乡创办集美两等小学,1918年创办集美师范学校,1919年至1921年继续创办水产航海、商业等职业学校,1925年至1932年增办农林学校、国学专科、幼稚师范、乡村师范等学校,此外还设立科学馆、图书馆、农林试验场、医院等,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学校区,号称“集美学村”。
陈嘉庚1919年开始筹办厦门大学,1920年邀请蔡元培、郭秉文、余日章、黄炎培、叶采真、邓萃英等人在上海开筹备委员会,举邓萃英为校长。1921年3月设立师范、商学两部,在厦门及南洋各埠招收新生98名。4月6日,厦门大学暂借集美学校开学。1922年2月,厦大由集美迁到新校址上课。不久,学校就发展成为设有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的各方面都相当完备的闽南最高学府。
在筹办厦门大学的时候,陈嘉庚亲自选择校址,参加校舍设计,多方物色聘请校长及主要教师等。现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风景优美,场地开阔,以郑成功演武场旧址为中心的有历史意义的校址,就是他亲自选定的。在校舍设计方面,现在仍然是全校中心的群贤、集美、同安、囊萤、映雪5座大楼采取“一”字形排列,就是他当时考虑到学校日后的发展,而修改了上海美国工程师设计的结果。此外,他还托人从国外买来许多图书仪器。
1924年6月,厦门大学300余位教师和学生闹学潮离校到了上海,在原来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人帮助下成立“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的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改名大夏大学。大夏学生何纵言,他的哥哥是何应钦,引得社会名流纷纷捐资。学校董事会成员包括吴稚晖、汪精卫、叶楚伧、邵力子、张嘉森、马君武、傅式说等。说到教授,更是囊括名家:马君武、何昌寿、邵力子、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程湘帆等。当时炙手可热的杜月笙也曾屡次帮助大夏。可见其盛况。20世纪50年代初,大夏大学与其他所有私立大学一样,都被取缔并归入其他院校。
1937年学校改为国立厦门大学,1952年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1963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1986年试办研究生院,1996年获得批准。厦门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台湾研究、南洋研究、华侨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高校前列。
建国后,由于台湾没有统一,特别是金门。毛泽东为持续内战,抵制美国分裂中国的险恶野心,而在厦门和金门进行炮战。当时厦门大学的实力比较雄厚,可谓屈指可数。国家以保护厦大的人才为名义,把厦大理工科大部分迁到全国各地。
1951年5月,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3校的航空系并入清华,设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由此可知,上述3校的航空系并非直接参与组建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1952年成立,时名北京航空学院,1988年改为今名)。
1952年,厦大海洋系师生转入山东大学组建山大海洋系。在山大迁往济南时留在了青岛,后发展成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同年,厦大电机、土木、机械三3个系各一部分并入浙江大学。
同年,厦大工学院机械和电机两系以及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部分院系组建成南京工学院,即今东南大学。
同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水利专业合并,在南京成力华东水利学院,即今河海大学。
同年,厦门大学俄语专业合并到南京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的学生也转到该校外文系学习。
同年,厦大土木建筑专业并入同济大学。
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厦大企业管理系被调整到上海财经学院,即今上海财经大学。
1957年,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5所学校为主,国内十余所著名高校(包括清华、南开等)共同创建了内蒙古大学。
今天的厦大,每个学生宿舍都配备有空调、免费校园网及宽带网接口,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固定电话。学校食堂免费供应米饭,教学楼和图书馆都有免费纯净水提供,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生活详细、周全、人性化的全面考虑,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88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很不错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5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附文]滨海翡翠
厦大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滨海风光,秀色可餐,建筑散落云雾之中,若蓬莱仙境;最妙海塘堤岸,红花绿影,仿佛珍珠翡翠,镶嵌于鹭岛之西。”可与武大、南京师大、北大、清华媲美。
这是我最心仪、但尚未涉足的中国大学之一,将其列入“中国十大高校风景名盘”。校址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之岛南端,依山傍海,水天一色;风光秀美,建筑精佳;植被完好,空气清新;恬静优雅,气候宜人,堪称全国一流。背后是松声呼啸的吴老峰,身边是琴声悠扬的群贤楼,隔壁是钟声清越的普陀寺,对面是涛声起伏的鼓浪屿。校园内长满槟榔、凤尾葵、柠檬桉、刺桐、冬青、棕榈、木棉等,洋溢着浓郁的亚热带景观与情怀。你每天都可以伴着海潮声入睡,随着海鸥叫醒来。鲁迅先生当年曾在这里呆过4个月,体会着那“寂静得如同浓酒的厦门的夜”。不过在那样一个乾坤混乱的年代中,鲁迅先生在厦大的短暂日子里过得并不是很愉快。
7、1923年:五月的鲜花
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中国工程师的摇篮”,首批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位于辽宁沈阳,校园南滨浑河,北畔南湖。
1923~1931年:云涛日破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孕育着富庶,也引得列强垂涎。日本以其地理条件的便利,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的经济侵略、资源掠夺、还进行文化控制。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局下,诞生了东北大学。
1921年初,东北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几位知识分子的内心却充溢炙热的激情。他们向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他们就是当时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对于他们的建议,奉天省议会于当年10月25日进行讨论,通过联合吉、黑两省创办东北大学以储备人才、振兴教育的议案。
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次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在原文学专门学校旧址开办文法科大学,在高等师范学校旧址开办理工科大学。王永江为首任校长。王永江出任校长后,坚持他一向的严谨作风,聘名师、招学生、购设备,学校顺利起步。
建校之初,东大呈请奉天省公署,拨地另建校舍。省公署很快批复,拨昭陵前白桩外陵地并毗邻民地共500余亩作为新校址。经1年多建设,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在新校址竣工。理工科先行迁入,与仍在原址的文法科大学遥相呼应,形成南北两校区。1926年的《东大一览》曾对当时的校园环境进行这样的描述:“理科、工科校址,偏南一带地势高阜,土质坚厚,中建正楼一座,形如蛱蝶,南瞰城郭,北倚昭陵,而新开河环抱楼前洋洋西去,瞻眺环境爽垲葱茏,诚胜地也。”这方圣地孕育了东北大学蒸蒸日上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