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1507700000012

第12章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4)

第一,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处理政治问题时的基本出发点和态度,正确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是客观现实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政治信仰是对一定阶级、派别、政治集团利益和要求的坚定信念。高校辅导员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具体而言,高校辅导员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要求高校辅导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政令畅通。

第二,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科学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系统,是保证思维活动正确运行的规则、线路和手段。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的结果,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也是人的认识成果的内化或意识化,具有系统整体性、社会历史性、相对稳定性、规范性、自动性等特点。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敏锐的政治意识和政治鉴别力,清醒地把握政治方向,自觉坚持社会主义的育人方向,从政治的全局观察和处理问题。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的、僵化的思维方式阻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发展。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根本上就是树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具体体现就是坚持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坚持发展的思维方式。

第三,以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优良的思想作风。

第四,严格的政治纪律。思想作风是人们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思想素养的重要内容和综合表现。高校辅导员的思想作风素养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

3.道德素养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不仅要有真理的力量和科学方法,而且还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高校辅导员应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办事,绝不能另搞一套。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因为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的人格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无法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良好的师德和人格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辅导员优秀的道德素质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杰出的人格魅力。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分化”、“西化”之心未死;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化的时期,人们的思想信念和信仰易发生动摇,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加之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和蔓延,致使不少学生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怀疑。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是一种人品、能力、情感的综合体现。辅导员杰出的人格魅力能有效地吸引和影响大学生,促使大学生由知向行转化。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他们传的是文明之道,授的是立身之业,解的是人生之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分清是非,识别真伪,正确处理各种政治问题,搜集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舆论,警惕并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调动和储备政治资源,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开创工作新局面。有了这样的政治信仰,其人格是一种情感意志人格。辅导员如果能够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动人,便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激发力,达到“以情动情”教育效果。

第二,它集中反映着这些人所代表的阶级、派别、政治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里,优良的职业道德。对高校辅导员而言,严明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利益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执事敬”、“敬业乐群”的思想。高校辅导员能否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仅取决于它的知识和才能,更多地取决于他对从事事业的态度和情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素养体现为爱岗敬业,较高的政治能力。政治能力主要是指政治上分辨是非的能力、政治敏锐性以及善于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各种政治问题的能力。

第二,引导大学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较高的政治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坚持正确的方向,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勇于追求,给学生以正面引导,创新教育等。

2.思想素养

4.身心素养

高校辅导员的身心素养是衡量和考察高校辅导员的基本素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辅导员工作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其劳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具有强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积极健康的心态。邓小平反复强调了政治纪律的重要性,要求所有干部必须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努力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联系起来,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不能阳奉阴违,抵制和破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因此,身心素养包括高校辅导员的身体素养和心理素养。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身体素养。高校辅导员的身体素养是其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各种生理条件的综合。健康的身体素养是辅导员搞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高校辅导员就难以胜任繁忙的工作。政治纪律是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和规矩,科学把握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问题,是规范和调整党的各级组织与全体共产党员政治行动和政治言论,使之符合党的政治纲领、政治原则和政治路线的行为准则。辅导员身体素养的要求主要有:体魄健康,充满生命活力。

第五,国际上不公正、不合理的经济政治秩序没有根本改变,较强的政策水平。政策水平主要是指认识、理解和执行党的政策的水平。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大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对辅导员的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高校辅导员正确贯彻党的政策,按照党的政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和不同事物的界限,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辅导员应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如:正确区分认识问题和学术问题的界限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高校辅导员要熟悉并善于运用政策,高校辅导员就会有长久的工作动力,才能有效开展工作。

第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心理素养。心理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高校辅导员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肩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学习活动的组织、日常生活的管理等;既是学校贯彻、落实、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主要渠道,又是协调学校、家庭、社会、教师(任课教师)等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教育的桥梁,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同时也是建造和谐校园的重要一环。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领域,善于从政治上划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对一切有害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因此说,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素养至关重要。辅导员心理素养的要求主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丰富的想象,良好的性格,把握正确的方向。辅导员必须有正确的政治信仰,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等方面。如果高校辅导员不能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青年大学生主宰着国家的未来,对党的政策评头论足,发表与中央精神不一致的言论,甚至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示怀疑和不满情绪,就会起到一种反面宣传的作用,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就会搞乱大学生的思想,就会严重损害党的利益,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

“集体如同一种非常灵敏的乐器,只有在调好音调的情况下,它才能奏出影响每个受教育者心灵所必需的、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要调准音调只有依靠教师即教育者的个性,坚持党的“一个中心,更确切地说,就是要靠受教育者是否把教师当作人看待以及他们在教育者身上所观察和发现到的东西。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因此,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可见,有没有严明的政治纪律,高校辅导员才能经受各种诱惑和考验,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党性的体现,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原则性问题。只有具备了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高校辅导员必须重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

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特殊的、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角色定位。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辅导员的角色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辅导员只有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努力地探索、发展和完善自己,才能适应改革需要,才能承担起辅导员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责。遵守政治纪律,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在政治问题上,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找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成功地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思想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存在及其周围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大脑对输入的外界信息自觉进行整合后的产物,属于精神、意识现象的一部分。只有这样,高校辅导员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条件下,对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看法、态度、思想感情就不同。从思想反映的内容和形式上看,高校辅导员的思想素质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三,有利于辅导员发挥其职能,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一、角色与角色定位的概念

角色,指剧中的人物。为此,增强大学生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高校辅导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善于把自己掌握的理论同改革开放实践及发展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发展中看成就、看问题、找对策,这不仅关系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善于把握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轨迹,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发展规律,针对性地以改革发展事实切中要害,解决问题,才能担当起历史的重任。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乔治·赫伯特·米德把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还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专指个人在团体中所扮演之职务或必要之行为。意指社会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在这个大舞台上同样扮演着实际生活中的各种角色,由此便形成了社会角色这个概念。社会学家凯利认为,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角色是他人对相互作用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的行为的期望系统,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期望系统。也有学者指出,“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青年大学生必须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远大的抱负,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政治信仰是否正确是检验高校辅导员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归纳学者们的观点,可以对角色做出这样的界定:角色是由一定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细胞,是人的权利、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